安徽省无为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些缺失 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 神。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度”而人道主义.人 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人学深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有各种 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丢失,戏剧就 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 我认为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事.建 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上导演.舞美.演 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但它们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 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 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愈来愈薄弱。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义戏剧 精神,自90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 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 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高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
安徽省无为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检测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些缺失 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 神。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度”,而人道主义.人 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人学深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有各种 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丢失,戏剧就 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 我认为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事.建 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上导演.舞美.演 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但它们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 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 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愈来愈薄弱。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义戏剧 精神,自 90 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 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 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高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
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干呼万唤不出来,很是 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雷 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 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他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中国 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 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作家受到了 曹禺.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 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 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实。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今天的中国话剧 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中国话剧越是走向 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当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 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 (摘自《中国戏剧》,有删改) 1.下列对“很重要的东西”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使原创戏剧不再是个空壳,不再是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的最基本最核心 的内在精神 B.指可以使原创戏剧产生“人学深度”,在戏剧创作中绝不能丢失的深切而真挚的人 文情怀和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C.指当代戏剧创作中越来越薄弱的,通过高度概括和深刻表现时代生活使作品充满思 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D.指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和现实主义的 戏剧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义和低 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B.《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
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千呼万唤不出来,很是 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雷 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 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他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中国 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 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 80 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作家受到了 曹禺.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 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 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实。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今天的中国话剧 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中国话剧越是走向 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当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 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 (摘自《中国戏剧》,有删改) 1.下列对“很重要的东西”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指使原创戏剧不再是个空壳,不再是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的最基本最核心 的内在精神。 B.指可以使原创戏剧产生“人学深度”,在戏剧创作中绝不能丢失的深切而真挚的人 文情怀和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C.指当代戏剧创作中越来越薄弱的,通过高度概括和深刻表现时代生活使作品充满思 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D.指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和现实主义的 戏剧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义和低 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B.《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
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C.不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因而 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D.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这 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剧作如果让人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那么这部作品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 B.有了具有“人学”深度的好剧本,再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 笔投入应该就能有比较成功的戏剧演出 C.如果没有曹禹.老舍这些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为中国戏剧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当 代戏剧就不可能出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D.当今中国话剧如果能有更多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那么 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剧作。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使安君,因诸苗夷之请 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日:新之。”“新之也,何居乎? 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 而徑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地名)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 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 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②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 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 烝③乂③,不格奸。”瞽瞍亦允若③,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家庭和睦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奷,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日:“天
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C.不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因而 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D.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这 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部剧作如果让人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那么这部作品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 B.有了具有“人学”深度的好剧本,再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 笔投入应该就能有比较成功的戏剧演出。 C.如果没有曹禹.老舍这些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为中国戏剧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当 代戏剧就不可能出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D.当今中国话剧如果能有更多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那么 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剧作。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象 ①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使安君,因诸苗夷之请, 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 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 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地名)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 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 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②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 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 烝③乂④,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⑤,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家庭和睦)。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
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 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 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 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 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①象:舜的同父异母弟,曾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舜继位后仍封象为有 鼻国国君。②干羽既格:舜命禹征有苗,三旬,苗民逆命,禹班师。舜乃广修文德,舞干羽 于两阶,七旬,有苗归顺。③烝烝:谓孝顺。④乂:安定。⑤瞽瞍亦允若:瞽.瞍,瞎子 舜的父亲有眼不分善恶,故名。允若:忠诚老实的样子。⑥管、蔡:周武王之弟,因作乱被 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肇:创建 B.尊奉而裡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举:举行 C.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弟:为兄弟 D.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信:相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诸苗夷之请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而管.蔡不免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吾将以表于世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 D.①使知人之不善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为子不孝,为弟不悌,而苗族百姓却“皆尊奉而裡祀焉”,而今又重修象祠,作 者认为象是圣人舜的弟弟,苗民们只是爱屋及乌而已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原本是 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从而 使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如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奉祀,舜父瞽瞍的变化及 与周公处置管.蔡的比较,论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⑥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 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 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 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 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①象:舜的同父异母弟,曾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舜继位后仍封象为有 鼻国国君。②干羽既格:舜命禹征有苗,三旬,苗民逆命,禹班师。舜乃广修文德,舞干羽 于两阶,七旬,有苗归顺。③烝烝:谓孝顺。④乂:安定。⑤瞽瞍亦允若:瞽.瞍,瞎子。 舜的父亲有眼不分善恶,故名。允若:忠诚老实的样子。⑥管、蔡:周武王之弟,因作乱被 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肇:创建 B.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举:举行 C.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弟:为兄弟 D.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信:相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因.诸苗夷之请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而管.蔡不免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吾将以.表于世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 D.①使知人之.不善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象为子不孝,为弟不悌,而苗族百姓却“皆尊奉而禋祀焉”,而今又重修象祠,作 者认为象是圣人舜的弟弟,苗民们只是爱屋及乌而已。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原本是 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从而 使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如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奉祀,舜父瞽瞍的变化及 与周公处置管.蔡的比较,论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宣慰使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3分) (2)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4分) (3)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3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8分) 谢亭送别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 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 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8.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9.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做五小题)(5分)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6)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7)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 (8)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三、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父亲的树 1978年,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
(1)宣慰使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3 分) (2)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4 分) (3)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3 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8 分)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 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 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8.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9.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做五小题)(5 分) (1)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6)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乌鸟私情,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8)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三、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父亲的树 阎连科 1978 年,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