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 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 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 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会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 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 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 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 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 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 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 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 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 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 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 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 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 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 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 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 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 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 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 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 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 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 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 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 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 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 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力。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 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
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 2020 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 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 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 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会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 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 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 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 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 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 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 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 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 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 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 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 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 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 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 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 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 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 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 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 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 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 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 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 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 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 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力。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 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
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 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 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 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 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 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 国民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 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B.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 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 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D.《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 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 思想的理解 B.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 化研究之深。 C.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 证结构清晰。 D.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 的批判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 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 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C.“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 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D.金膚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 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 等,江苏省的南京、无锡等,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等,共26市。它是我国经济 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区域之一。《长 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 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 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 50- 70 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 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 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 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 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 国民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 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B.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 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 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D.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 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 思想的理解。 B.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 化研究之深。 C.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 证结构清晰。 D.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 的批判意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 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 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C. “五四” 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 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D.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 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 等,江苏省的南京、无锡等,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等,共 26 市。它是我国经济 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区域之一。《长 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 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6月24日,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2018-2019年度工作报告》等若 干文件,启动了一批科创和产业合作平台,并聚焦质量标准、产融结合等六大 高新地建设,签署了86项区域一体化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192.19亿元。 今年5月13日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 指出,要“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 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这标志着G60科创走廊 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6月1日以来,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九城 市集聚龙头企业845家,产值2.6万亿元。同时,九城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壁 垒,交互投资2280亿元,促进科创要素高效对接。此外,在政务服务领域,九 城市率先推进30个事项“一网通办”,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 一体化试点区域。 (摘编自韩俊杰、汪瑞华《长三角G60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新华网2019 年6月24日) 材料三: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250.00000 --70.00% 200.00000 60.00% 角GDP占全 50.00% 150.000.00----------- 40.00% 100.000.00----- 30.00% 50.000.00 EELEEELLEE 20.00% 10.00% 京津冀CDP占全国比 京津:GDP亿乙元 珠三角:GDP(亿元)长三角:6DP(亿元) GDP及全国占比对比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及人口密度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6 月 24 日,2019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 2018-2019 年度工作报告》等若 干文件,启动了一批科创和产业合作平台,并聚焦质量标准、产融结合等六大 高新地建设,签署了 86 项区域一体化合作项目,总投资达 2192.19 亿元。 今年 5 月 13 日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 指出,要“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 G60 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 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这标志着 G60 科创走廊 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 6 月 1 日以来,G60 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九城 市集聚龙头企业 845 家,产值 2.6 万亿元。同时,九城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壁 垒,交互投资 2280 亿元,促进科创要素高效对接。此外,在政务服务领域,九 城市率先推进 30 个事项“一网通办”,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 一体化试点区域。 (摘编自韩俊杰、汪瑞华《长三角 G60 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新华网 2019 年 6 月 24 日) 材料三: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GDP 及全国占比对比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及人口密度
25000 20000 12 10000 8542 2017人口数量:万人=2017土地面积:万公顷 -人口密度:人/公顷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GDP及人均GDP 250000 400000 350000 200000 300000 15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50000 100000 50000 m2017GDP:亿元一-2017人均GDP:亿元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05月24日) 材料四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中的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 应”,以更高的收益让后发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汇集到中心城市。这 就导致后发地区无法同步获得城市化红利,出现“被虹吸”的现象。要破解“被 虹吸”难题,在一体化进程中获益,就需要了解自身的独特优势,确立发展的 科学定位。安徽在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方 面在长三角区域相对突出,这些优势需要与苏浙沪的金融资源优势、研发优势、 国际贸易优势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安徵的竞争优势。 突破行政壁垒的限制,才能够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收益。正是因为许多地 方行政壁垒的长期存在,才导致了长三角很多地区之间“最后一公里”无法连 通,极大地限制了资源流动与市场发育,从而阻碍了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市场互 补。造成行政壁垒的原因主要是对地区利益的保护。地区利益通常会聚焦于如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 GDP 及人均 GDP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 年 05 月 24 日) 材料四: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中的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 应”,以更高的收益让后发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汇集到中心城市。这 就导致后发地区无法同步获得城市化红利,出现“被虹吸”的现象。要破解“被 虹吸”难题,在一体化进程中获益,就需要了解自身的独特优势,确立发展的 科学定位。安徽在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方 面在长三角区域相对突出,这些优势需要与苏浙沪的金融资源优势、研发优势、 国际贸易优势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安徽的竞争优势。 突破行政壁垒的限制,才能够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收益。正是因为许多地 方行政壁垒的长期存在,才导致了长三角很多地区之间“最后一公里”无法连 通,极大地限制了资源流动与市场发育,从而阻碍了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市场互 补。造成行政壁垒的原因主要是对地区利益的保护。地区利益通常会聚焦于如
何分配既有“蛋糕”,而不去“做大蛋糕”。安徽不能被动地等待中心城市来 “领跑”,要积极探索主动出击如何通过一体化创新“把蛋糕做大”,从而建 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彻底地消除行政壁垒的阻碍。 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还需要解决具体合作地点的利益共享问题。最近 热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创新对策。不过区域主 要集中在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地区。安徽虽然不能采取强强联合式的发展 示范区,但可以采取借势互补式的“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安徽与江苏、浙 江临界的一些城镇先行获取先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优势资源,从而在快速发展 中实现利益增进。 (摘编自王先柱《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主动破局》,《安徽日报》2019 年04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三角城市群是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区域之 B.2008-2017十年间,三大城市群的GDP均稳步增长,但随时间推移,长 角地区优势不断扩大,2017年为全国GDP的贡献近60% C.在安徽芜湖召开的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取得丰硕的成 果,标志着G60科创走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一个地区之所以发展滞后,是因为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 应”,以更高的收益吸引着落后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相比,2017年,长三角地区无论是GDP总量还是 人均GDP都是最高的,可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好,人民生活最幸福。 B.去年6月1日以来,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取 得许多成果,其中,“一网通办”体现了长三角政务服务的一体化。 C.和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都具有 优势,2017年,长三角的人口几乎是其他两区之和,这更有利于拉动消费。 D.对地区利益的保护是造成行政壁垒的主要原因,而行政壁垒的长期存 在,会极大地限制资源流动与市场发育,阻碍产业分工和市场互补。 6.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如何主动破局?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T9题。 我的天才梦 张爱玲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 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 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 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宜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 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
何分配既有“蛋糕”,而不去“做大蛋糕”。安徽不能被动地等待中心城市来 “领跑”,要积极探索主动出击如何通过一体化创新“把蛋糕做大”,从而建 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彻底地消除行政壁垒的阻碍。 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还需要解决具体合作地点的利益共享问题。最近 热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创新对策。不过区域主 要集中在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地区。安徽虽然不能采取强强联合式的发展 示范区,但可以采取借势互补式的“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安徽与江苏、浙 江临界的一些城镇先行获取先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优势资源,从而在快速发展 中实现利益增进。 (摘编自王先柱《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主动破局》,《安徽日报》2019 年 04 月 16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长三角城市群是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区域之 一。 B.2008-2017 十年间,三大城市群的 GDP 均稳步增长,但随时间推移,长 三角地区优势不断扩大,2017 年为全国 GDP 的贡献近 60%。 C.在安徽芜湖召开的 2019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取得丰硕的成 果,标志着 G60 科创走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一个地区之所以发展滞后,是因为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 应”,以更高的收益吸引着落后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和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相比,2017 年,长三角地区无论是 GDP 总量还是 人均 GDP 都是最高的,可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好,人民生活最幸福。 B.去年 6 月 1 日以来,G60 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取 得许多成果,其中,“一网通办”体现了长三角政务服务的一体化。 C.和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都具有 优势,2017 年,长三角的人口几乎是其他两区之和,这更有利于拉动消费。 D.对地区利益的保护是造成行政壁垒的主要原因,而行政壁垒的长期存 在,会极大地限制资源流动与市场发育,阻碍产业分工和市场互补。 6.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如何主动破局?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我的天才梦 张爱玲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 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 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 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 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