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访谈调査计划时,还应该考虑访谈的内容,也就是访谈调查的问题。从访谈的内 容看,大致分为三类:(1)事实调查,由被访者提供自己确实知道的一般情况。(2)意见 征询,征求被访者对某些问题的意见、观点。(3)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经历、兴趣 爱好、动机、信仰、思想特点、个性特征、心理品质以及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等。 为了提高访谈调査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要具体考虑访谈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 般来说,如果被访者是个人或人数较少,访谈时间、地点和场合最好由被访者选择,这样比 较有利于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是集体访谈,也可以征求被访者的意见,由访谈员和被 访者双方确定比较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访谈的地点和场合的选择有时与访谈的内容有 关,如有关个人或家庭的问题,以在家里访谈为宜;有关工作方面的问题,以在工作地点访 谈为宜。但是,如果被访者不愿在家或在工作单位会见访谈人员,那么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 的场所进行访谈 访谈调査计划中还要准备访谈所需的工具,如访谈问卷、访谈大纲、访谈记录表、各种 证明材料、证件、采访机、录音机等。 2.编制访谈问卷或提纲 在结构性访谈中,必须事先编制访谈问卷。访谈问卷的形式大体上与前一章问卷调查 中一般的书面问卷相似,可以有开放式问题,也可以有封闭式问题。由于这份问卷不是被访 者书面填写,而是由访谈员以口头提问的方式提出,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注重表述的口语化。 除了按顺序排列的访谈题目、答案选项外,也包括访谈的相关资料,如被访者的个人基本资 料、访谈日期、地点等 在非结构性访谈中,尽管被访者有较大的表述自由,但是在访谈调查前,访谈员应该 制定一个粗线条的提纲。在提纲中确定访谈的程序、主要问题以及排列的顺序。访谈的提纲 是访谈员将研究所需要获取的重要信息资料,按照问题的形式向被访者提出。在访谈进程中 如果被访者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也提及调查需要了解的其他内容,那么访谈员就不必拘泥 于问题的顺序,可按照访谈进程灵活掌握:在访谈调査要结束时,如果提纲中列出的重要问 题尚未提及,访谈员要主动提示被访者,以便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料。 3.选择访谈对象 在访谈调查中,被访者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因为访谈调查的信息资料是由被访者提 供的,因此,它对访谈最终的成功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选择访谈对象应该首先考虑调査硏究的目的,然后确定访谈调查的总体范围,再在总 体范围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研究所需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访谈调査样本的 大小,多半由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性质决定,当然也必须考虑调查研究的人员及时间、经费 等条件。 从各种访谈类型的优势和局限考虑,一般来说,探索性研究采用较小的样本,验证性 研究则需要较多样本;横向访谈样本可以多一些,纵向访谈样本可以相对少一些:结构性 访谈样本可以多一些,非结构性访谈样本相对少一些。 选择访谈对象还要了解被访者的有关情况,如被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 经历等。特别是个别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纵向访谈,在以上这些访谈中,对被访谈者的基 本情况了解越淸楚,选择也就越有针对性。同时,在了解被访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于编 制访谈提纲,选择适当的访谈方式,进而顺利完成访谈调查的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4.培训访谈员 访谈调查要由访谈员与被访者的沟通和互动才能完成任务,尽管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是由被访者提供的,但在访谈中,调查者本人的素质如何与访谈工作能否成功关系更大。因 ①华国栋主编:《教育科研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6 在制定访谈调查计划时,还应该考虑访谈的内容,也就是访谈调查的问题。从访谈的内 容看,大致分为三类①:(1)事实调查,由被访者提供自己确实知道的一般情况。(2)意见 征询,征求被访者对某些问题的意见、观点。(3)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经历、兴趣、 爱好、动机、信仰、思想特点、个性特征、心理品质以及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等。 为了提高访谈调查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要具体考虑访谈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一 般来说,如果被访者是个人或人数较少,访谈时间、地点和场合最好由被访者选择,这样比 较有利于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是集体访谈,也可以征求被访者的意见,由访谈员和被 访者双方确定比较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访谈的地点和场合的选择有时与访谈的内容有 关,如有关个人或家庭的问题,以在家里访谈为宜;有关工作方面的问题,以在工作地点访 谈为宜。但是,如果被访者不愿在家或在工作单位会见访谈人员,那么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 的场所进行访谈。 访谈调查计划中还要准备访谈所需的工具,如访谈问卷、访谈大纲、访谈记录表、各种 证明材料、证件、采访机、录音机等。 2.编制访谈问卷或提纲 在结构性访谈中,必须事先编制访谈问卷。访谈问卷的形式大体上与前一章问卷调查 中一般的书面问卷相似,可以有开放式问题,也可以有封闭式问题。由于这份问卷不是被访 者书面填写,而是由访谈员以口头提问的方式提出,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注重表述的口语化。 除了按顺序排列的访谈题目、答案选项外,也包括访谈的相关资料,如被访者的个人基本资 料、访谈日期、地点等。 在非结构性访谈中,尽管被访者有较大的表述自由,但是在访谈调查前,访谈员应该 制定一个粗线条的提纲。在提纲中确定访谈的程序、主要问题以及排列的顺序。访谈的提纲 是访谈员将研究所需要获取的重要信息资料,按照问题的形式向被访者提出。在访谈进程中, 如果被访者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也提及调查需要了解的其他内容,那么访谈员就不必拘泥 于问题的顺序,可按照访谈进程灵活掌握;在访谈调查要结束时,如果提纲中列出的重要问 题尚未提及,访谈员要主动提示被访者,以便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料。 3.选择访谈对象 在访谈调查中,被访者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因为访谈调查的信息资料是由被访者提 供的,因此,它对访谈最终的成功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选择访谈对象应该首先考虑调查研究的目的,然后确定访谈调查的总体范围,再在总 体范围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研究所需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访谈调查样本的 大小,多半由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性质决定,当然也必须考虑调查研究的人员及时间、经费 等条件。 从各种访谈类型的优势和局限考虑,一般来说,探索性研究采用较小的样本,验证性 研究则需要较多样本;横向访谈样本可以多一些,纵向访谈样本可以相对少一些;结构性 访谈样本可以多一些,非结构性访谈样本相对少一些。 选择访谈对象还要了解被访者的有关情况,如被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 经历等。特别是个别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纵向访谈,在以上这些访谈中,对被访谈者的基 本情况了解越清楚,选择也就越有针对性。同时,在了解被访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于编 制访谈提纲,选择适当的访谈方式,进而顺利完成访谈调查的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4.培训访谈员 访谈调查要由访谈员与被访者的沟通和互动才能完成任务,尽管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是由被访者提供的,但在访谈中,调查者本人的素质如何与访谈工作能否成功关系更大。因 ①华国栋主编:《教育科研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8 页
此,访谈员应该具备访谈调查的基本素质 一般来说,培训访谈员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1)使访谈员掌握访谈调查的性质、目的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2)使访谈员熟悉访谈调查的类型,具有选择访谈调查类型的能力 (3)使访谈员掌握访谈调查的方法,并且熟悉访谈的技巧 (4)使访谈员掌握收集、判断、分析访谈资料的能力 为了使访谈过程标准化,研究人员通常将培训内容打印成“访谈手册”,说明访谈的程 序、重点、要领等,供访谈员随时参考 访谈调査需要听、说、读、写的技能,因此培训访谈员也必须包括所有这些技能。仅仅 靠阅读一些介绍如何进行访谈的文章,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熟练的访谈人员的。访谈的技能 技巧更多的是从访谈实践中获得的。现在访谈员的培训,常采取录像的形式,将一段示范性 的片段录下来,供被培训者反复观看,熟悉访谈的言语、动作、表情,了解访谈的技能技巧, 然后让被培训者扮演角色模拟访谈,并将模拟情境录下来,供分析比较用。 5.试谈与修改问卷或提纲 在拟定了访谈调査问卷或访谈提纲后,正式进行访谈之前一般要安排一次试谈。试谈的 目的是检査设计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是否恰当,被访者的回答能否与希望获取的信息资料比 较吻合:试谈的对象不应与正式访谈是同一个人,但两者的情况应该尽可能相似:试谈要作 详尽的记录,以便发现设计问题的不足:如果需要可以追问一些补充问题,以了解被访者较 为真实的想法①。 试谈结束后,如果发现设计存在着不足,应该调整和修改。如果没有条件试谈的话,也 可以请有经验的研究者或同行一起商量,并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6.访谈前的预约 在进行正式访谈调查前,一般要事先与被访者约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联系的方 式有电话联系和书信联系。电话联系比书信联系便捷,可及时了解对方的情况,但书信联系 比较正式,便于将各种信息较完整地告诉对方。所以,在访谈前,可以事先与被访者用电话 联系,征求对方的意见,双方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然后访谈员可以再发一份书面 的通知给对方,在书面通知中,简要说明访谈的目的、意义、内容,表明研究者的身份及研 究单位,访谈的时间与地点,并告知对方访谈员的姓名 (二)准备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要使访谈调查按照预定目的进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准备恰当的问题。在拟定 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紧紧围绕研究的目标展开,应将研究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内 容,再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具体问题;问题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让不同文化、职业等 背景的人能够理解无误:问题的提法应保持价值中立,以保证获取的信息确是被访者的真实 想法;问题的安排应有一个大致的程序,应考虑将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将容易回答的、事 实性的问题放在前面 2.选择访谈对象应考虑对方是否拥有研究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事实材料,以及对方是否 愿意提供有关材料。要事先了解被访者有关背景情况以及他的经历、地位和个性特征等,以 确定访谈对象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是否乐意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以便为友好深入的 交谈打下基础。 3.访问前要对交谈的主题、提问的方式、措辞做各种可能的考虑 访谈阶段 ③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7 此,访谈员应该具备访谈调查的基本素质。 一般来说,培训访谈员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1)使访谈员掌握访谈调查的性质、目的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2)使访谈员熟悉访谈调查的类型,具有选择访谈调查类型的能力; (3)使访谈员掌握访谈调查的方法,并且熟悉访谈的技巧; (4)使访谈员掌握收集、判断、分析访谈资料的能力。 为了使访谈过程标准化,研究人员通常将培训内容打印成“访谈手册”,说明访谈的程 序、重点、要领等,供访谈员随时参考。 访谈调查需要听、说、读、写的技能,因此培训访谈员也必须包括所有这些技能。仅仅 靠阅读一些介绍如何进行访谈的文章,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熟练的访谈人员的。访谈的技能 技巧更多的是从访谈实践中获得的。现在访谈员的培训,常采取录像的形式,将一段示范性 的片段录下来,供被培训者反复观看,熟悉访谈的言语、动作、表情,了解访谈的技能技巧, 然后让被培训者扮演角色模拟访谈,并将模拟情境录下来,供分析比较用。 5.试谈与修改问卷或提纲 在拟定了访谈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后,正式进行访谈之前一般要安排一次试谈。试谈的 目的是检查设计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是否恰当,被访者的回答能否与希望获取的信息资料比 较吻合;试谈的对象不应与正式访谈是同一个人,但两者的情况应该尽可能相似;试谈要作 详尽的记录,以便发现设计问题的不足;如果需要可以追问一些补充问题,以了解被访者较 为真实的想法①。 试谈结束后,如果发现设计存在着不足,应该调整和修改。如果没有条件试谈的话,也 可以请有经验的研究者或同行一起商量,并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6.访谈前的预约 在进行正式访谈调查前,一般要事先与被访者约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联系的方 式有电话联系和书信联系。电话联系比书信联系便捷,可及时了解对方的情况,但书信联系 比较正式,便于将各种信息较完整地告诉对方。所以,在访谈前,可以事先与被访者用电话 联系,征求对方的意见,双方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然后访谈员可以再发一份书面 的通知给对方,在书面通知中,简要说明访谈的目的、意义、内容,表明研究者的身份及研 究单位,访谈的时间与地点,并告知对方访谈员的姓名。 (二)准备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要使访谈调查按照预定目的进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准备恰当的问题。在拟定 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紧紧围绕研究的目标展开,应将研究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内 容,再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具体问题;问题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让不同文化、职业等 背景的人能够理解无误;问题的提法应保持价值中立,以保证获取的信息确是被访者的真实 想法;问题的安排应有一个大致的程序,应考虑将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将容易回答的、事 实性的问题放在前面。 2.选择访谈对象应考虑对方是否拥有研究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事实材料,以及对方是否 愿意提供有关材料。要事先了解被访者有关背景情况以及他的经历、地位和个性特征等,以 确定访谈对象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是否乐意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以便为友好深入的 交谈打下基础。 3.访问前要对交谈的主题、提问的方式、措辞做各种可能的考虑。 二、访谈阶段 ①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59 页
(一)进入访谈现场 1.尽快接近被访者 在初次访谈时,进入访谈现场,面对素不相识的被访者,访谈员要想办法尽快接近被访 者,可以采用自我介绍,向被访者说明来意,必要的话,访谈员可以出示自己的有关证件, 如盖有公章的介绍信,递上自己的名片,携带具有研究单位标志的公文包、文件夹、佩带代 表身份的标识等,以消除被访者的疑虑,获得信任,以求得理解和支持,这是访谈顺利进行 的第一步。对初次接触的被访者,也可请一位与被访者熟悉的人引见,这样可以增加被访者 对访谈者的信任感 访谈员对被访者要有恰当的称呼,称呼要入乡随俗,自然亲切,既不可对人不恭,也不 可过于奉承,访谈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在自我介绍之后,要表达进入访谈的愿望, 进一步阐述访谈的目的和意义,以引起被访者的兴趣。若被访者推辞受访,访谈员要想办法 与被访者约定下次登门拜访的时间,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名被访者 2.建立融洽的访谈气氛 良好的气氛是保证访谈调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双方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被访者表示愿 意接受访谈时,可以从对方熟悉的事情、关心的社会问题、时下的新闻热点谈起,以消除 对方紧张戒备的心理;可以从关心被访者人手,联络感情,建立信任,在建立起初步融洽 的关系后,再进入正题 访谈员要建立和保持访谈过程融洽的气氛。访谈员应该尽量保持亲切、尊重和平静的 态度,使被访者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地敞开思想。访谈员要掌握发问的技术,提问的 方式,也要选择恰当的用词与被访者交流,争取被访者对回答问题的配合。访谈员不能受 被访者情绪的影响,不管被访者是否合作,怎样合作,也不论被访者回答的问题是否在访 谈员意料之中,访谈员都不能表示不满,更不能对被访者批评和指责,以保持轻松和谐的 访谈气氛 3.按计划进行访谈 在访谈双方初步认识和融洽的访谈气氛下,访谈员可以按照事先拟定的访谈计划自然地 进行正式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员要按照访谈计划中确定的访谈内容、访谈方式、问题 顺序进入访谈,以保证访谈获得成效。 4.认真做好访谈记录 记录访谈调査内容,要做到客观和准确,要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按被访者的回答记录, 而不能加入访谈员本人的主观意见,记录时可对某些不太明确的回答作记号,以便在追问中 提出,不曲解被访者的原义。如无法即时记录,事后要追记,访谈后要及时整理分析访谈记 (二)访谈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让被访者了解访谈调査的目的,了解此次访谈的意义和价值是访谈获得成功很重要 的方面。一般而言,被访者越是清楚访谈的价值和意义,越会采取积极和有效的态度。如果 访谈的内容恰好是被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访谈效果。 2.访谈是一种人际沟通的形式,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访谈双方只有在互动中建立 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访谈双方中,访谈人员是 主动的,访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访谈人员的谈话程序和技巧。交谈中要自然、轻松, 表现出诚恳谦虚、热情有礼的良好态度,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信任和合作。 3.交谈中所提问题要简单明了、易于回答。要善于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灵活提出问 题,引导交谈的深入。要注意避免触及个人的隐私,造成被动不快的局面。 4.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访谈员要机智,善于随机应变。通过“对”、“好
8 (一)进入访谈现场 1.尽快接近被访者 在初次访谈时,进入访谈现场,面对素不相识的被访者,访谈员要想办法尽快接近被访 者,可以采用自我介绍,向被访者说明来意,必要的话,访谈员可以出示自己的有关证件, 如盖有公章的介绍信,递上自己的名片,携带具有研究单位标志的公文包、文件夹、佩带代 表身份的标识等,以消除被访者的疑虑,获得信任,以求得理解和支持,这是访谈顺利进行 的第一步。对初次接触的被访者,也可请一位与被访者熟悉的人引见,这样可以增加被访者 对访谈者的信任感。 访谈员对被访者要有恰当的称呼,称呼要入乡随俗,自然亲切,既不可对人不恭,也不 可过于奉承,访谈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在自我介绍之后,要表达进入访谈的愿望, 进一步阐述访谈的目的和意义,以引起被访者的兴趣。若被访者推辞受访,访谈员要想办法 与被访者约定下次登门拜访的时间,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名被访者。 2.建立融洽的访谈气氛 良好的气氛是保证访谈调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双方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被访者表示愿 意接受访谈时,可以从对方熟悉的事情、关心的社会问题、时下的新闻热点谈起,以消除 对方紧张戒备的心理;可以从关心被访者人手,联络感情,建立信任,在建立起初步融洽 的关系后,再进入正题。 访谈员要建立和保持访谈过程融洽的气氛。访谈员应该尽量保持亲切、尊重和平静的 态度,使被访者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地敞开思想。访谈员要掌握发问的技术,提问的 方式,也要选择恰当的用词与被访者交流,争取被访者对回答问题的配合。访谈员不能受 被访者情绪的影响,不管被访者是否合作,怎样合作,也不论被访者回答的问题是否在访 谈员意料之中,访谈员都不能表示不满,更不能对被访者批评和指责,以保持轻松和谐的 访谈气氛。 3.按计划进行访谈 在访谈双方初步认识和融洽的访谈气氛下,访谈员可以按照事先拟定的访谈计划自然地 进行正式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员要按照访谈计划中确定的访谈内容、访谈方式、问题 顺序进入访谈,以保证访谈获得成效。 4.认真做好访谈记录 记录访谈调查内容,要做到客观和准确,要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按被访者的回答记录, 而不能加入访谈员本人的主观意见,记录时可对某些不太明确的回答作记号,以便在追问中 提出,不曲解被访者的原义。如无法即时记录,事后要追记,访谈后要及时整理分析访谈记 录。 (二)访谈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让被访者了解访谈调查的目的,了解此次访谈的意义和价值是访谈获得成功很重要 的方面。一般而言,被访者越是清楚访谈的价值和意义,越会采取积极和有效的态度。如果 访谈的内容恰好是被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访谈效果。 2.访谈是一种人际沟通的形式,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访谈双方只有在互动中建立 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访谈双方中,访谈人员是 主动的,访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访谈人员的谈话程序和技巧。交谈中要自然、轻松, 表现出诚恳谦虚、热情有礼的良好态度,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信任和合作。 3.交谈中所提问题要简单明了、易于回答。要善于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灵活提出问 题,引导交谈的深入。要注意避免触及个人的隐私,造成被动不快的局面。 4.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访谈员要机智,善于随机应变。通过“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