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总结: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讨论:为什么出示图片:家长为二、教育的外部规律造成现在“入园难,求得幼儿园的报名入园贵”的状况?情景分析导入:名额连夜排长队的问题分析:入园“难和贵”的原因场景。理解1.学前教育与经济(1)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制约播放《百年幼教》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学前教育的规模和速视频感知,并且回视频片段,提问:度答问题世界第一所幼儿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是谁建立的?产生容、形式、手段的背景是什么?(2)学前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一方面,教育能够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把引发学生思考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思考与总结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案例分析另一方面,教育使人掌握科学技术,从而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社会劳动效率,并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和发明,促进了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举例:雅典文化教案例分析根据案例理解育VS斯巴达军2.学前教育与政治事教育(1)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制约理解与识记政治决定学前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案例分析:美国的政治制约学前教育性质和目的学生谈一谈学前教升旗仪式及宣誓政治影响学前教育的财政育对政治的促进的VS中国的升旗仪(2)学前教育对政治的促进理解式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学前儿童的思想观念学前教育通过为公民的培养奠定基础而影响政7
7 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 总结: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教育的外部规律 情景分析导入: 问题分析:入园“难和贵”的原因 1.学前教育与经济 (1)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制约 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学前教育的规模和速 度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 容、形式、手段 (2)学前教育对经济的促进 一方面, 教育能够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把 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是劳动 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案例分析 另一方面, 教育使人掌握科学技术, 从而创 造和改进生产工具, 提高社会劳动效率, 并 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和发明, 促进了经济 和科学的发展。 案例分析 2.学前教育与政治 (1)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制约 政治决定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政治制约学前教育性质和目的 政治影响学前教育的财政 (2)学前教育对政治的促进 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学前儿童的思想观念 学前教育通过为公民的培养奠定基础而影响政 出示图片:家长为 求得幼儿园的报名 名额连夜排长队的 场景。 播放《百年幼教》 视频片段,提问: 世界第一所幼儿园 是谁建立的?产生 的背景是什么? 引发学生思考 举例:雅典文化教 育 VS 斯巴达军 事教育 案例分析:美国的 升 旗 仪 式 及 宣 誓 VS 中国的升旗仪 式 学生讨论:为什么 造成现在“入园难, 入园贵”的状况? 理解 视频感知,并且回 答问题 思考与总结 根据案例理解 理解与识记 学生谈一谈学前教 育对政治的促进的 理解
治举例:封建社会只有男性才能接受3.学前教育与文化通过案例理解文化教育,而现代社会对学前教育目的的(1)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制约所有人都有受教福影响文化影响学前教育观念育的权利。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内容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目的案例分析:美国、文化影响学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英国、日本的公民问题讨论培养(2)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促进首先,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其次,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引导学生探讨学总结: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前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业与实践查阅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教育机构的产生的历史原因。教学反思8
8 治 3.学前教育与文化 (1)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制约 文化影响学前教育观念 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内容 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目的 文化影响学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2)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促进 首先, 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其次, 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总结: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律 举例:封建社会只 有 男 性 才 能 接 受 教育,而现代社会 所 有 人 都 有 受 教 育的权利。 案例分析:美国、 英国、日本的公民 培养 引 导 学 生 探 讨 学 前 教 育 对 文 化 的 反 作 用 表 现 在 哪 些方面 通过案例理解文化 对学前教育目的的 影响 问题讨论 作业与实践 查阅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教育机构的产生的历史原因。 教学反思
序号课时课型32新授课课题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理解并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及本质;2.了解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教育学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教育学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教学策略互动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PPT、案例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之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教师讲解“第十学生讨论思考教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名现象”和“罗森育问题、教育任务、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塔尔效应”教育规律三者之间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的关系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辨析:有人类社学生交流、讨论多元化阶段会就有了教育,就现代化阶段有了教育学?1.萌芽阶段(公元前5.6世纪一一16世纪)。《学记》(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等,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讲解学生理解、识记。孔子(《论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通过举例来说明学生谈一谈对“启结合、温故知新)9
9 序号 3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及本质; 2.了解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教育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教育学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教学策略 互动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PPT、案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 之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 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教 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 独立形态阶段 多元化阶段 现代化阶段 1. 萌芽阶段(公元前 5.6 世纪——16 世纪)。 《学记》(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 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世界教育史上 第一部教育专著) 孔子(《论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 结合、温故知新) 教师讲解“第十 名现象”和“罗森 塔尔效应” 辨析:有人类社 会就有了教育,就 有了教育学? 讲解 通 过 举 例 来 说 明 学生讨论思考教 育问题、教育任务、 教育规律三者之间 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理解、识记。 学生谈一谈对“启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论语》里的教育」发诱导”“因材施思想。教”专著、第一部教学法论著)2.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一19世纪中叶)“温故知新”等的理解(1)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2)绅士教育观-洛克讲解班级授课制、(3)自然主义教育观-卢梭绅士教育观、自然(4)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学生理解、识记主义教育观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3.多元化阶段(19世纪中一一20世纪初)(1)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讲解实验教育思想释了实验教育思想。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讲解杜威的教育思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想与赫尔巴特教育学生做笔记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思想的区别与联系论”。(3)凯洛夫-批判教育万能论强调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肯定讲解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强调教科书学生理解、识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凯洛夫在改革凯洛夫的代表作及苏联的国民教育和发展教育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其教育思想的工作,提出了发展教育科学的计划,建议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充实和扩大教育研究机构,并为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主持编写了多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发表了许多论文和报告。他主编的10
10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 专著、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2. 独立形态阶段(17 世纪——19 世纪中叶) (1)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 (2)绅士教育观-洛克 (3)自然主义教育观-卢梭 (4)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3.多元化阶段(19 世纪中——20 世纪初) (1)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 1901 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 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 年,德国教 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 释了实验教育思想。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 的奠基人之一。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 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 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 论”。 (3)凯洛夫-批判教育万能论 强调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肯定 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强调教科书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凯洛夫在改革 苏联的国民教育和发展教育理论方面做了大量 的工作,提出了发展教育科学的计划,建议开展 教育科学研究,充实和扩大教育研究机构,并为 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主持编写了多种教科书和 教学参考书,发表了许多论文和报告。他主编的 《论语》里的教育 思想。 讲解班级授课制、 绅士教育观、自然 主义教育观和赫尔 巴特的教育思想 讲解实验教育思想 讲解杜威的教育思 想与赫尔巴特教育 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讲解 凯洛夫的代表作及 其教育思想 发诱导”“因材施 教” “温故知新”等的 理解 学生理解、识记 学生做笔记 学生理解、识记
教科书《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50年代在中国教育界广为流传,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4)蔡元培-五育并举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引导学生思考五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育并举里的五育与学生思考、领会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现代德智体美劳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行对应比较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仍有一定意义。(5)陶行知-生活教育讲解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将陶行知的教育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思想与杜威的教育梳理、理解思想对比起来讲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讲解(6)黄炎培-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思想、及其对当今学生讨论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即既强调个人谋生,也职业教育的影响重视服务社会:既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也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既强调一技之长,也重视全面发展。11
11 教科书《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 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50 年代在中国教育界 广为流传,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4)蔡元培-五育并举 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 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 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 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 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 “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 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 好社会主义大学,仍有一定意义。 (5)陶行知-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 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 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 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 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 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 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 能力。 (6)黄炎培-职业教育 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 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即既强调个人谋生,也 重视服务社会;既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也重视职 业道德教育;既强调一技之长,也重视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五 育并举里的五育与 现代德智体美劳进 行对应比较 讲解 将陶行知的教育 思想与杜威的教育 思想对比起来讲 讲解 黄炎培职业教育 思想、及其对当今 职业教育的影响 学生思考、领会 梳理、理解 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