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罪愆(qian) 血渍(j) 猗(qi)郁 陪鲤对(tao) B.临帖(tie) 宫绦(tao) 訾詈(zi) 模一样(m) C.晕船(yin) 颓圮(pi) 桀骜(ao) 棱两可(lng D.栏槛(jian) 滂沱(pang) 忤视(w 兴遄飞( chu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宣泄 嬉笑 编纂 名鹊起 B.简捷 精粹 详 挑拨事非 C.博弈 佳勉 账 簿 责无旁贷 D.注销 蜇伏 株连 榜题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日前,奔驰汽车公司就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 质量严重污染问题正式表态,称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B.习近平告诚全体党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领导干部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 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C.易中天教授起码在以一己之力、一孔之见解读着传统文化,做着实实在在的 具体工作,比那些大而无当的空头议论不知要强多少倍 D.她历经生活的磨难,独自把孩子抚养成人。十几年后,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 写成了一本书,书中尽显生活的艰难,均为不易之论,看后让人唏嘘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其中,抑止房价过快 上涨和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这联系到千家万 户的切身利益。 B.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监督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官员合法财产 如何界定等,毫无疑问成为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出台的最大障碍。 C.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甚至就没有赤 壁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
江西省新余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罪愆(qiān) 血渍(jì) 猗(qī)郁 叨 陪鲤对(tāo) B.临帖(tiè) 宫绦(tāo) 訾詈(zǐ) 一 模一样(mú) C.晕船(yùn) 颓圮(pǐ) 桀骜(ào) 模 棱两可 (líng) D.栏槛(jiàn) 滂沱(pánɡ) 忤视(wǔ) 逸 兴遄飞(ch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宣泄 嬉笑 编纂 声 名鹊起 B.简捷 精粹 安 详 挑拨事非 C.博弈 佳勉 账 簿 责无旁贷 D.注销 蜇伏 株连 金 榜题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前,奔驰汽车公司就央视 3.15 晚会曝光的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 质量严重污染问题正式表态,称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B.习近平告诫全体党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领导干部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 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C.易中天教授起码在以一己之力、一孔之见解读着传统文化,做着实实在在的 具体工作,比那些大而无当的空头议论不知要强多少倍。 D.她历经生活的磨难,独自把孩子抚养成人。十几年后,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 写成了一本书,书中尽显生活的艰难,均为不易之论,看后让人唏嘘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 3 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其中,抑止房价过快 上涨和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这联系到千家万 户的切身利益。 B.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监督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官员合法财产 如何界定等,毫无疑问成为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出台的最大障碍。 C.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甚至就没有赤 壁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
D.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26日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以一场别开生面、极富 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这是金砖国家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领导人会 晤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①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 的证明 ②红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 ③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 ④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 ⑤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化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 ⑥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密切相关的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⑥③⑤ C.②⑥④①⑤③ ④②①⑤⑥③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 贾敬。(《红楼梦》) C.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 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 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 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D.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憨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子路死了以后, 孔子发出感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 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 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 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 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穆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 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 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 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 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 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 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 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 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 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
D.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 26 日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以一场别开生面、极富 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这是金砖国家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领导人会 晤。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①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 的证明 ②红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 ③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 ④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 ⑤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化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 1000 年 ⑥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密切相关的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⑥③⑤ C.②⑥④①⑤③ D.④②①⑤⑥③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 贾敬。(《红楼梦》) C.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 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 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 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D.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憨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子路死了以后, 孔子发出感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 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 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 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 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穆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 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 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 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 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 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 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 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 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 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
可是“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士人多苦闷,卓荦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 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 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 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 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 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 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 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 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 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 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 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 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 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 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 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 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 不足为奇了。 7.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D.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 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 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 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 代风流卓荦不群的气质了。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 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 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可是“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士人多苦闷,卓荦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 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 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 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 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 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 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 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 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 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 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 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 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 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 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 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 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 不足为奇了。 7.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D.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 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 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 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 代风流卓荦不群的气质了。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 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 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 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 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可有可无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 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 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 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庄宗小字亚子)累公等!”庄宗常 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 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 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 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 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 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 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奴使,韭 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 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 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阎宝 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 能有一言之忠,而谄谀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 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 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 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 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 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蒲博:古代的一种博戏,亦泛指赌博。)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王病且革 革:急,重 B.承业一切以法绳之 绳:约束 C.承业奋拳殴宝踣 踣:跌倒 D.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过:经过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而成庄宗之业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庄宗以语侵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不能有一言之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 性命并受顾命之托的原因之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 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可有可无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 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 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 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庄宗小字亚子)累公等!”庄宗常 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 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 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 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 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 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 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奴使,非 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 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 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阎宝 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 能有一言之忠,而谄谀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 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 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 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 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 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蒲博:古代的一种博戏,亦泛指赌博。)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王病且革 革:急,重 B.承业一切以法绳之 绳:约束 C.承业奋拳殴宝踣 踣:跌倒 D.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 过:经过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而成庄宗之业者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庄宗以语侵之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不能有一言之忠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 性命并受顾命之托的原因之一
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 督促耕织,在前线亦能奋勇杀敌,肝脑涂地。他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 臣 C.张承业不仅责任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 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 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 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4分) ②臣,老奴使,非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4分) ③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 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论语·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_,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 牧《阿房宫赋》)
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 督促耕织,在前线亦能奋勇杀敌,肝脑涂地。他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 臣。 C.张承业不仅责任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 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 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 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8 分)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①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4 分) ②臣,老奴使,非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4 分) ③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 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4 分) 15.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 牧《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