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一系皮肤性病科教研室 教案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撰写时间2003年1月 课次第十一次课(2学时) 教学内容结缔组织病 掌握红斑狼疮和皮肌炎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 教学目的 疗原则、掌握硬皮病的临床表现 本课内容 重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皮肌炎的诊断标准 学习指导|点:红斑狼枪的临床分型和临林表现、组织病理和狼枪带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以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教学时间红斑狼疮: 1学时 皮肌炎: 0.6学时 的分配硬皮病 0.4学时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 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9。临床上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 (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SLE诊断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11条诊断标准 (1996年稍作修改) 课后小结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年龄 组均可发病,通常好发于40-60岁的患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 结缔组织疾病,分为局限型和系统型。 SLE和皮肌炎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
1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一系皮肤性病科教研室 教 案 课程名称 皮肤性病学 撰写时间 2003 年 1 月 课 次 第十一次课(2 学时) 教学内容 结缔组织病 教学目的 掌握红斑狼疮和皮肌炎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 疗原则、掌握硬皮病的临床表现 本课内容 学习指导 重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皮肌炎的诊断标准 难点: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狼疮带试 验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以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教学时间 的分配 红斑狼疮: 1 学时 皮肌炎: 0.6 学时 硬皮病: 0.4 学时 课后小结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 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9。临床上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 (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SLE诊断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11条诊断标准 (1996年稍作修改)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年龄 组均可发病,通常好发于40-60岁的患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 结缔组织疾病,分为局限型和系统型。 SLE 和皮肌炎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
结缔组织疾病 概念:通常指侵犯多系统的器官、组织中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 和基质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病变组织发生粘液性水肿、纤 维蛋白样变性、坏死性血管炎和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 抗体,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有效 二、疾病种类: (1)红斑狼疮 (2)皮肌炎 (3)硬皮病 (4)类风湿性关节炎 (5)干燥综合征 (6)混合结缔组织疾病 (⑦)重叠综合征 第一节红斑狼疮 概念: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的女性 男女之比约为1:9。临床上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 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病因: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证据:约0.4%-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 亲属患有SLE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比一般人群高数百倍;同卵 双生患SLE的比率比异卵双生明显增高。ⅢA相关性分析证据:SLE 与HA-I类基因(主要为DQ)及II类基因(C4AQ)密切相关
2 结缔组织疾病 一、概念:通常指侵犯多系统的器官、组织中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 和基质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病变组织发生粘液性水肿、纤 维蛋白样变性、坏死性血管炎和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 抗体,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有效。 二、疾病种类: (1)红斑狼疮 (2)皮肌炎 (3)硬皮病 (4)类风湿性关节炎 (5)干燥综合征 (6)混合结缔组织疾病 (7)重叠综合征 第一节 红斑狼疮 概念: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的女性, 男女之比约为1:9。临床上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 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病因: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证据:约0.4%-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 亲属患有SLE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比一般人群高数百倍;同卵 双生患SLE的比率比异卵双生明显增高。HLA相关性分析证据:SLE 与HLA-II类基因(主要为DQ)及III类基因(C4AQ)密切相关
(2)性激素:SLE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动物实验发现雌激素可加 重患病小鼠的病情,而雄激素则可缓解病情。提示雌激素与SLE发 病有关。 (3)环境因素:日光、紫外线、寒冷、外伤、手术、妊娠、感染、 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创伤和药物(青霉素、抗结核药物、降 血压药物、特比萘芬)。 二、发病机制: 可能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紊 乱,导致系统的调节失常,使抑制性ˆ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B淋巴细 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通过多种类型的变态反应(主要 为II型和II型)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三、临床表现 1.盘状红斑狼疮 (1)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皮损仅累及头面者为局限型DE,皮损泛 发于全身者为播散型DE。皮损为黄豆至钱币大小的红色丘疹、斑丘 疹和斑块,表面覆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可见扩大的毛囊口中有角 质栓,后期皮损中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发 生于头皮者可引起永久性脱发。 (2)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关节酸痛等, 很少累及内脏。约4%5%的DDLE可发展为SLE 2.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1)皮肤表现:主要有丘疹鳞屑型和环形红斑型,通常发生于面部
3 (2)性激素:SLE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动物实验发现雌激素可加 重患病小鼠的病情,而雄激素则可缓解病情。提示雌激素与SLE发 病有关。 (3)环境因素:日光、紫外线、寒冷、外伤、手术、妊娠、感染、 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创伤和药物(青霉素、抗结核药物、降 血压药物、特比萘芬)。 二、发病机制: 可能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紊 乱,导致系统的调节失常,使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B淋巴细 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通过多种类型的变态反应(主要 为II型和III型)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三、临床表现: 1.盘状红斑狼疮: (1)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皮损仅累及头面者为局限型DLE,皮损泛 发于全身者为播散型DLE。皮损为黄豆至钱币大小的红色丘疹、斑丘 疹和斑块,表面覆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可见扩大的毛囊口中有角 质栓,后期皮损中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发 生于头皮者可引起永久性脱发。 (2)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关节酸痛等, 很少累及内脏。约4%-5%的DDLE可发展为SLE。 2.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1)皮肤表现:主要有丘疹鳞屑型和环形红斑型,通常发生于面部
躯干上部和四肢 (2)系统表现: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皮肤粘膜损害:特征性损害有蝶形红斑、盘状狼疮、指趾腹末 端淤点、紫癜、甲周红斑、狼疮发、光过敏和口腔溃疡。非特征性损 害有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网状青斑和雷诺现象等 (2)肾脏损害:即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形尿和肾 功能的改变。病理分为微小病变型、局灶型、系膜增殖型、弥漫增殖 型和膜性肾小球肾炎 (3)关节炎:红肿、疼痛,一般无关节破坏。 (4)浆膜炎:胸膜炎和心包炎 (5)血液系统损害:血液三系减少 (6)神经系统损害:狼疮性脑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⑦)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 8)心血管损害: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动脉炎和静脉炎。 (9)肺脏损害:闯间质性肺炎和ARDS (10)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11)免疫学异常: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ds-DNA阳性、抗心 磷脂抗体阳性、抗RNP抗体阳性、Ro抗体阳性、La抗体阳性、免疫球 蛋白升高、补体(C3)降低 四、组织病理: DLE皮损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
4 躯干上部和四肢。 (2)系统表现: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皮肤粘膜损害:特征性损害有蝶形红斑、盘状狼疮、指趾腹末 端淤点、紫癜、甲周红斑、狼疮发、光过敏和口腔溃疡。非特征性损 害有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网状青斑和雷诺现象等。 (2)肾脏损害:即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形尿和肾 功能的改变。病理分为微小病变型、局灶型、系膜增殖型、弥漫增殖 型和膜性肾小球肾炎。 (3)关节炎:红肿、疼痛,一般无关节破坏。 (4)浆膜炎:胸膜炎和心包炎。 (5)血液系统损害:血液三系减少。 (6)神经系统损害:狼疮性脑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7)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 (8)心血管损害: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动脉炎和静脉炎。 (9)肺脏损害:间质性肺炎和ARDS。 (10)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11)免疫学异常: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ds-DNA阳性、抗心 磷脂抗体阳性、抗RNP抗体阳性、Ro抗体阳性、La抗体阳性、免疫球 蛋白升高、补体(C3)降低。 四、组织病理: DLE皮损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
变性。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晩期浸润较轻,真皮上 部胶原增多、硬化,皮肤附属器减少或消失。SCLE同DLE 五、皮肤狼疮带实验(LBT) 患者的皮损、暴光处和非暴光处的外观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 现皮肤BMZ有lgG、lgA、lgM和C3的沉积即LBT阳性。DLE及SCLE 仅皮损处出现阳性。非暴光处外观正常皮肤阳性为SLE,且提示有肾 脏损害 六、SLE诊断标准:11项中符合4项即可诊断。(1)蝶形红斑(2)盘 状狼疮(3)光过敏(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7)肾 脏损害(24小时尿蛋白大于0.5g)(8)血液系统损害(9)中枢神经 系统损害(10)ANA阳性(11)抗Sm或抗ds-DNA阳性 七、临床治疗: (1)避免各种诱发加重因素。 (2)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 (4)丙种球蛋白 (5)支持、对症治疗 (6)健康教育
5 变性。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晚期浸润较轻,真皮上 部胶原增多、硬化,皮肤附属器减少或消失。SCLE同DLE。 五、皮肤狼疮带实验(LBT): 患者的皮损、暴光处和非暴光处的外观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 现皮肤BMZ有IgG、IgA、IgM和C3的沉积即LBT阳性。DLE及SCLE 仅皮损处出现阳性。非暴光处外观正常皮肤阳性为SLE,且提示有肾 脏损害。 六、SLE诊断标准:11项中符合4项即可诊断。(1)蝶形红斑(2)盘 状狼疮(3)光过敏(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7)肾 脏损害(24小时尿蛋白大于0.5g)(8)血液系统损害(9)中枢神经 系统损害(10)ANA阳性(11)抗Sm或抗ds-DNA阳性。 七、临床治疗: (1)避免各种诱发加重因素。 (2)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 (4)丙种球蛋白 (5)支持、对症治疗 (6)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