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一系皮肤性病科教研室 教案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撰写时间2003年1月 课次第十次课(2学时) 教学内容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教学月的/掌握多形红斑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掌握银屑病的临床分 型、分期和临床表现;了解玫瑰糠疹的临床表现。 本课内容 重点:多形红斑和银屑病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 学习指导|难点:银屑病的临术表现和治疗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以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红皮病、扁平苔藓 教学时间|多形红斑: 0.8学时 银屑病 0.8学时 的分配玫瑰糠疹 0.4学时 多形红斑是一种出现多形性皮疹包括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 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并且以虹膜样损害为特征的急性 皮肤粘膜炎症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临床分为红斑-丘疹型、 水疱-大疱型和重症型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好发于青壮年, 课后小结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 鳞屑,严重时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起 脓疱、高热及关节红肿、疼痛和畸形。临床分为寻常型银屑病 脓疱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 玫瑰糠疹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 于春秋季节,一般很少复发。通常有母斑
1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一系皮肤性病科教研室 教 案 课程名称 皮肤性病学 撰写时间 2003 年 1 月 课 次 第十次课(2 学时) 教学内容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教学目的 掌握多形红斑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掌握银屑病的临床分 型、分期和临床表现;了解玫瑰糠疹的临床表现。 本课内容 学习指导 重点:多形红斑和银屑病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 难点: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以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红皮病、扁平苔藓 教学时间 的分配 多形红斑: 0.8 学时 银屑病: 0.8 学时 玫瑰糠疹: 0.4 学时 课后小结 多形红斑是一种出现多形性皮疹包括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 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并且以虹膜样损害为特征的急性 皮肤粘膜炎症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临床分为红斑-丘疹型、 水疱-大疱型和重症型。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好发于青壮年。 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 鳞屑,严重时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起 脓疱、高热及关节红肿、疼痛和畸形。临床分为寻常型银屑病、 脓疱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 玫瑰糠疹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 于春秋季节,一般很少复发。通常有母斑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多形红斑 概念:是一种出现多形性皮疹包括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疹、 风团、水疱、大疱、糜烂并且以虹膜样损害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粘膜炎 症性疾病,具有自限性 二、病因: (1)感染:病毒包扭HSV、EBV、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 肠道病毒等,细菌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杄菌、沙门 氏菌等,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还有衣原体、真菌及原虫等。 (2)药物: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癫痫药、扩血管 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等。 (3)其它:内脏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 疾病、物理因素包括寒冷、日光等、接触或吸入性化学物质等。 三、临床分型: (1)红斑-丘疹型:皮损起初为针帽至绿豆大小的红斑、丘疹,逐渐 向周围扩大,典型损害为黄豆至铜钱大小的水肿性淡红色红斑、斑 丘疹和丘疹,中央呈深紫红色或出现小水疱,形如虹膜壮或靶形 皮损通常初发于四肢远端,逐渐向四肢近端、躯干和面颈部扩展, 严重时泛发全身。一般无粘膜损害。全身症状差异较大。一般痊愈 后复发较少。 (2)水疱-大疱型:通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因渗出较多,在 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大疱甚至血疱,通常出现粘膜损害
2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多形红斑 一、概念:是一种出现多形性皮疹包括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疹、 风团、水疱、大疱、糜烂并且以虹膜样损害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粘膜炎 症性疾病,具有自限性。 二、病因: (1)感染:病毒包括HSV、EBV、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 肠道病毒等,细菌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沙门 氏菌等,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还有衣原体、真菌及原虫等。 (2)药物: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癫痫药、扩血管 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等。 (3)其它:内脏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 疾病、物理因素包括寒冷、日光等、接触或吸入性化学物质等。 三、临床分型: (1)红斑-丘疹型:皮损起初为针帽至绿豆大小的红斑、丘疹,逐渐 向周围扩大,典型损害为黄豆至铜钱大小的水肿性淡红色红斑、斑 丘疹和丘疹,中央呈深紫红色或出现小水疱,形如虹膜壮或靶形。 皮损通常初发于四肢远端,逐渐向四肢近端、躯干和面颈部扩展, 严重时泛发全身。一般无粘膜损害。全身症状差异较大。一般痊愈 后复发较少。 (2)水疱-大疱型:通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因渗出较多,在 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大疱甚至血疱,通常出现粘膜损害
(3)重症型:又称为 Steven- Johnson综合征。通常由药物所致,发 病急剧,皮损起初为水肿性淡红色斑疹、斑片、斑丘疹,可见靶形 损害,损害迅速泛发于全身、变暗,在原皮损基础上出现水疱、大 疱、血疱和糜烂、大量血浆渗出 同时眼部、口腔、外生殖器及肛周粘膜潮红、糜烂、出血和较多脓 性分泌物。皮肤粘膜损害疼痛明显。全身症状明显,出现髙热、血 象改变和肝肾功能损害。 四、组织病理: 基本改变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表皮下水疱 形成,真皮上部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水肿明显,血管周围淋巴细 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和要点 (2)鉴别诊断的疾病 (3)病因的鉴别。 六、处理原则: (1)积极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2)全身疗法包括抗过敏、支持治疗和防治感染、对症治疗。 (3)局部疗法
3 (3)重症型:又称为Steven-Johnson综合征。通常由药物所致,发 病急剧,皮损起初为水肿性淡红色斑疹、斑片、斑丘疹,可见靶形 损害,损害迅速泛发于全身、变暗,在原皮损基础上出现水疱、大 疱、血疱和糜烂、大量血浆渗出。 同时眼部、口腔、外生殖器及肛周粘膜潮红、糜烂、出血和较多脓 性分泌物。皮肤粘膜损害疼痛明显。全身症状明显,出现高热、血 象改变和肝肾功能损害。 四、组织病理: 基本改变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表皮下水疱 形成,真皮上部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水肿明显,血管周围淋巴细 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和要点。 (2)鉴别诊断的疾病。 (3)病因的鉴别。 六、处理原则: (1)积极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2)全身疗法包括抗过敏、支持治疗和防治感染、对症治疗。 (3)局部疗法
银屑病 概念: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自然人群的发病 率为0.1%-3%,我国的发病率为0.123%,一般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 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严重时 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起脓疱、高热及关节红 肿、疼痛和畸形。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 用引起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 银屑病病理生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 成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仅为375小时)和表皮更 替时间(仅为3-4天)明显缩短 (1)遗传因素:包括流行病学、ⅢA分析和全基因扫描分析资料。流 行病学研究发现,20%左右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且有家族史者发 病早于无家族史者,父母同患银屑病的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双亲正常的 患者。不同种族的人群发病率差异较大。 (2)环境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同患银屑病的发病 致率为70%(100对双生子中有70对同时患病),提示除遗传因素外, 环境因素在诱发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 银屑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气候的变化、感染、精神紧张、应急事件、 外伤、手术、妊娠、饮酒、吸烟和某些药物(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
4 银屑病 一、概念: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自然人群的发病 率为0.1%-3%,我国的发病率为0.123%,一般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 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严重时 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起脓疱、高热及关节红 肿、疼痛和畸形。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 用引起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 银屑病病理生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 成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仅为37.5小时)和表皮更 替时间(仅为3-4天)明显缩短。 (1)遗传因素:包括流行病学、HLA分析和全基因扫描分析资料。流 行病学研究发现,20%左右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且有家族史者发 病早于无家族史者,父母同患银屑病的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双亲正常的 患者。不同种族的人群发病率差异较大。 (2)环境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同患银屑病的发病一 致率为70%(100对双生子中有70对同时患病),提示除遗传因素外, 环境因素在诱发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 银屑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气候的变化、感染、精神紧张、应急事件、 外伤、手术、妊娠、饮酒、吸烟和某些药物(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
(3)免疫因素:组织病理显示,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明显,尤其是T淋巴细胞真皮浸润。 三、临床分型: (1)寻常型银屑病 (2)脓疱型银屑病 (3)关节型银屑病 (4)红皮病型银屑病 四、临床表现: (1)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通常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严重泛发全 身,对称分布。皮损一般为绿豆至钱币大小的红色斑疹、斑丘疹、丘 疹,表面覆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特征性蜡滴现象、薄膜 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 银白色鳞屑:银屑病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中有空隙进入空气,由于反光 作用使鳞屑呈现银白色。蜡滴现象:刮除多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 薄膜现象:刮除角质层,露岀棘层,呈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点状 出血现象:即 Auspitz征,皮损处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 被刮破所致。 其它类型的皮损: ◆点滴状:皮损为泛发全身的针帽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斑丘疹。 ◆斑块状:皮损为直径3-4cm至20-30cm或更大的红色斑块 ◆砺壳状:红色斑片或斑块的表面覆有厚层犹如砺壳状的痂屑
5 (3)免疫因素:组织病理显示,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明显,尤其是T淋巴细胞真皮浸润。 三、临床分型: (1)寻常型银屑病 (2)脓疱型银屑病 (3)关节型银屑病 (4)红皮病型银屑病 四、临床表现: (1)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通常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严重泛发全 身,对称分布。皮损一般为绿豆至钱币大小的红色斑疹、斑丘疹、丘 疹,表面覆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特征性蜡滴现象、薄膜 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 银白色鳞屑:银屑病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中有空隙进入空气,由于反光 作用使鳞屑呈现银白色。蜡滴现象:刮除多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 薄膜现象:刮除角质层,露出棘层,呈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点状 出血现象:即Auspitz征,皮损处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 被刮破所致。 其它类型的皮损: ◆点滴状:皮损为泛发全身的针帽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斑丘疹。 ◆斑块状:皮损为直径3-4cm至20-30cm或更大的红色斑块。 ◆砺壳状:红色斑片或斑块的表面覆有厚层犹如砺壳状的痂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