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镉 (2020年版) 2020年2月
— 4 — 附件 2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镉 (2020 年版) 2020 年 2 月
声明 国家生态环境基准是基于环境因子与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结合我 国生态环境特点做出的科学判断,不考虑社会、经济及技术等方面因素,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可作为制修订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随 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国家生态环境基准也将适时修订和更新。 国家生态环境基准由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制定
— 5 — 声 明 国家生态环境基准是基于环境因子与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结合我 国生态环境特点做出的科学判断,不考虑社会、经济及技术等方面因素,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可作为制修订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随 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国家生态环境基准也将适时修订和更新。 国家生态环境基准由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制定
前言 生态环境基准是在特定条件和用途下,环境因子(污染物质或有害要素)对人群健康与 生态系统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水平。生态环境基准硏究以环境暴露、毒性效应与风 险评估为核心,揭示环境因子对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客观规律,研究结果不仅是制修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是构建国家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基 石。从揭示客观规律看,生态环境基准具有普适性,但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构成等方面的差 异,也会使这种客观规律呈现一定的地域特殊性,需要各国乃至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 对性研究。 环境基准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发达国家相关工作开展较早,现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环 境基准体系,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奠定了科学基础。我国相关工作起步晩,虽然围绕生 态环境基准陆续设立了一系列科研项目,但基础薄弱、任务部署零散、体系不强、研究方法 不统一,成果产出距离满足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生态文明建 设的不断深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生态环境特征的 生态环境基准,对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5条提出:“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作为生态 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基准工作在法律层面得以明确,为建立健全国家生态环 境基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基准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7年,生态环境部(原环 境保护部)发布了《国家环境基准管理办法(试行)》(公告2017年第14号)。在充分吸收国 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特征和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生态环境部从制定水 质生态环境基准入手进行探索和实践,于2017年开始陆续发布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制定技术指 南,规范我国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程序、技术和方法。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是我国首个生态环境基准。根据《国家环 境基准管理办法(试行)》,为阐述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生态环境基准发布 时需编制技术报告作为附件。《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一镉》(2020年版)分为六章 和两附录:第一章概述了基准制定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基准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介绍了镉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效应;第四章介绍了基准制定所需文献和数据 的筛选方法与结果;第五章介绍了基准的推导方法和推导结果;第六章为基准审核情况;附 录A以列表方式提供了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附录B以列表方式提供了镉对淡水 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一镉》(2020年版)、《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一镉》 20〗0年版〕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中国环境科学硏究院依据《淡水水生生 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831-2017)起草
— 6 — 前 言 生态环境基准是在特定条件和用途下,环境因子(污染物质或有害要素)对人群健康与 生态系统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水平。生态环境基准研究以环境暴露、毒性效应与风 险评估为核心,揭示环境因子对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客观规律,研究结果不仅是制修 订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是构建国家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基 石。从揭示客观规律看,生态环境基准具有普适性,但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构成等方面的差 异,也会使这种客观规律呈现一定的地域特殊性,需要各国乃至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 对性研究。 环境基准研究始于 19 世纪末,发达国家相关工作开展较早,现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环 境基准体系,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奠定了科学基础。我国相关工作起步晚,虽然围绕生 态环境基准陆续设立了一系列科研项目,但基础薄弱、任务部署零散、体系不强、研究方法 不统一,成果产出距离满足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生态文明建 设的不断深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生态环境特征的 生态环境基准,对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5条提出:“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作为生态 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基准工作在法律层面得以明确,为建立健全国家生态环 境基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基准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7年,生态环境部(原环 境保护部)发布了《国家环境基准管理办法(试行)》(公告2017年第14号)。在充分吸收国 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特征和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生态环境部从制定水 质生态环境基准入手进行探索和实践,于2017年开始陆续发布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制定技术指 南,规范我国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程序、技术和方法。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是我国首个生态环境基准。根据《国家环 境基准管理办法(试行)》,为阐述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生态环境基准发布 时需编制技术报告作为附件。《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镉》(2020年版)分为六章 和两附录:第一章概述了基准制定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基准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介绍了镉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效应;第四章介绍了基准制定所需文献和数据 的筛选方法与结果;第五章介绍了基准的推导方法和推导结果;第六章为基准审核情况;附 录A以列表方式提供了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附录B以列表方式提供了镉对淡水 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镉》 (2020年版)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依据《淡水水生生 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1—2017)起草
缩略语说明 序号缩略语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单位 ATV 急性毒性值 Acute Toxicity value ug/L 2 慢性毒性值 Chronic Toxicity value g/L 3 EC. 半数效应浓度 50% of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ug/L ECOTOX 生态毒性数据库 Ecotoxicology Database GLP 良好实验室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x% of 6 x%物种危害浓度 L 7 ICs0 半数抑制效应浓度 50%o o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ug/L LCso 半数致死浓度 50% of Lethal Concentration LOEC 最低观察效应浓度 Lowest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10 LOEL 最低观察效应水平 Lowest observed Effect Level L LWQC 长期水质基准 Long-term Water Quality Criteria ug/L 最大允许浓度 Maximum Acceptable Toxicant MATC ug/L NOEC 无观察效应浓度 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ug/L NOEL 无观察效应水平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PAN 农药行动网络 Pesticide Action Network SMAV 种平均急性值 Species Mean Acute Value SMCV 种平均慢性值 Species Mean Chronic value ug/L SSD 物种敏感度分布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wQC 短期水质基准 Short-term Water Quality Criteria WOS 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 7 — 缩略语说明 序号 缩略语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单位 1 ATV 急性毒性值 Acute Toxicity Value μg/L 2 CTV 慢性毒性值 Chronic Toxicity Value μg/L 3 EC50 半数效应浓度 50% of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μg/L 4 ECOTOX 生态毒性数据库 Ecotoxicology Database - 5 GLP 良好实验室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 6 HCx x%物种危害浓度 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x% of Species μg/L 7 IC50 半数抑制效应浓度 50% o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μg/L 8 LC50 半数致死浓度 50% of Lethal Concentration μg/L 9 LOEC 最低观察效应浓度 Lowest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μg/L 10 LOEL 最低观察效应水平 Lowest Observed Effect Level μg/L 11 LWQC 长期水质基准 Long-term Water Quality Criteria μg/L 12 MATC 最大允许浓度 Maximum Acceptable Toxicant Concentration μg/L 13 NOEC 无观察效应浓度 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μg/L 14 NOEL 无观察效应水平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μg/L 15 PAN 农药行动网络 Pesticide Action Network - 16 SMAV 种平均急性值 Species Mean Acute Value μg/L 17 SMCV 种平均慢性值 Species Mean Chronic Value μg/L 18 SSD 物种敏感度分布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 19 SWQC 短期水质基准 Short-term Water Quality Criteria μg/L 20 WOS 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
目录 1概述 2国内外研究进展 3镉及其化合物的环境问题…… 11 3.1理化性质 3.2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 3.21急性毒性 3.22慢性毒性 3.3水质参数对镉毒性的影响 4资料检索和数据筛选 4.1数据需求 42资料检索 4.3数据筛选 431筛选方法 4.32筛选结果 15 5基准推导 5.1推导方法 7 5.1.1水体硬度校正 5.1.2种平均急慢性值计算 5.1.3毒性数据分布检验 514累积频率计算 5.1.5模型拟合与评价 5.1.6基准的确定 5.1.7结果表达 52推导结果 521短期水质基准 522长期水质基准 6基准审核 考文献 附录A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 附录B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 .57
— 8 — 目 录 1 概述 ................................................................................................................................................9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9 3 镉及其化合物的环境问题 ..........................................................................................................11 3.1 理化性质................................................................................................................................11 3.2 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11 3.2.1 急性毒性......................................................................................................................11 3.2.2 慢性毒性......................................................................................................................12 3.3 水质参数对镉毒性的影响....................................................................................................12 4 资料检索和数据筛选 ..................................................................................................................12 4.1 数据需求................................................................................................................................12 4.2 资料检索................................................................................................................................13 4.3 数据筛选................................................................................................................................14 4.3.1 筛选方法.......................................................................................................................14 4.3.2 筛选结果.......................................................................................................................15 5 基准推导 ......................................................................................................................................17 5.1 推导方法................................................................................................................................17 5.1.1 水体硬度校正..............................................................................................................17 5.1.2 种平均急/慢性值计算.................................................................................................18 5.1.3 毒性数据分布检验......................................................................................................18 5.1.4 累积频率计算..............................................................................................................19 5.1.5 模型拟合与评价..........................................................................................................19 5.1.6 基准的确定..................................................................................................................19 5.1.7 结果表达......................................................................................................................19 5.2 推导结果................................................................................................................................19 5.2.1 短期水质基准..............................................................................................................19 5.2.2 长期水质基准..............................................................................................................27 6 基准审核 .......................................................................................................................................32 参考文献 ..........................................................................................................................................34 附录 A 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43 附录 B 镉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