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共六大题 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尤其是现在文化泛滥,要对传统文化做定义成了难 事。还是回到经典,《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当是对文化最好 的解释。简单讲就是观察人类文明,从而以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目的是要使得 人人都成为圣贤君子。所以文化不只是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化成天下”是每 个知识分子(古代就称为“士”)所必须实践的责任。这个责任自然是很重大, 履行这份责任自然是很艰难,故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从“化成天下”的内涵理解,传统文化的主干就是儒释道三大文化传承,涵盖宗 教、哲学、文学、历史、军事、权谋、经济、医学、科技、艺术等等方面。这些 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其中宗教、哲学、文学 等偏于心性之学;历史、军事、权谋、经济等偏于事功之学。只是偏于,并非绝 对。因为心性与事功本就一个为“体”,一个为“用”(如:火为体,光为用), 并非打成两截。 其中,尤以心性之学为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心性之学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核 心所在,乃中国文化之精髓。”正是独特的心性之学,使中华文化有着明显区别 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优点长处。弘扬传统文化,必不能绕开 甚至抛弃心性之学而为之。否则所传播的不过中华文化之躯壳。 心性之学,所解决的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展开来就是人文;事功之 学,所解决的是人对外境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展开来就是科技。心性的修炼可 以增长智慧和德行,从而完成自身境界的提升和圆满(包括对认识自性、体悟天 道、扩展仁心、觉察真相、驾驭方法等等方面),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不被烦恼和 痛苦所侵染的圣人;事功的学习可以增长方便,从而完成外境改造和利益他人的 事业 智慧与方便是我们能圆满解决人生所面对的各类问题,从而安享幸福的两个轮 子。从一定意义上说,智慧首先可以利益到自己,而进一步利益他人则离不开方 便。智慧需要通过方便才能利益到更多的人;方便需要根植于智慧才能于人于己 起到真实利益,而非成为害人害己的工具。 儒家的理想是“内圣外王”、“修己安人”,或者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修己的具体内容就是“明明德”(明德是每个人本有的智慧德相,修心就是使本 有明德发露光显),这是内圣的过程。安人的内容就是“新民”(帮助他人改过 自新,发明本有之明德),这是外王的过程。这样不断的扩充,不到至善就不停
河南省商丘市 2013 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8 页,答题卷共 4 页。共六大题 150 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文化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尤其是现在文化泛滥,要对传统文化做定义成了难 事。还是回到经典,《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当是对文化最好 的解释。简单讲就是观察人类文明,从而以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目的是要使得 人人都成为圣贤君子。所以文化不只是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化成天下”是每 个知识分子(古代就称为“士”)所必须实践的责任。这个责任自然是很重大, 履行这份责任自然是很艰难,故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从“化成天下”的内涵理解,传统文化的主干就是儒释道三大文化传承,涵盖宗 教、哲学、文学、历史、军事、权谋、经济、医学、科技、艺术等等方面。这些 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其中宗教、哲学、文学 等偏于心性之学;历史、军事、权谋、经济等偏于事功之学。只是偏于,并非绝 对。因为心性与事功本就一个为“体”,一个为“用”(如:火为体,光为用), 并非打成两截。 其中,尤以心性之学为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 “心性之学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核 心所在,乃中国文化之精髓。”正是独特的心性之学,使中华文化有着明显区别 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优点长处。弘扬传统文化,必不能绕开、 甚至抛弃心性之学而为之。否则所传播的不过中华文化之躯壳。 心性之学,所解决的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展开来就是人文;事功之 学,所解决的是人对外境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展开来就是科技。心性的修炼可 以增长智慧和德行,从而完成自身境界的提升和圆满(包括对认识自性、体悟天 道、扩展仁心、觉察真相、驾驭方法等等方面),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不被烦恼和 痛苦所侵染的圣人;事功的学习可以增长方便,从而完成外境改造和利益他人的 事业。 智慧与方便是我们能圆满解决人生所面对的各类问题,从而安享幸福的两个轮 子。从一定意义上说,智慧首先可以利益到自己,而进一步利益他人则离不开方 便。智慧需要通过方便才能利益到更多的人;方便需要根植于智慧才能于人于己 起到真实利益,而非成为害人害己的工具。 儒家的理想是“内圣外王”、“修己安人”,或者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修己的具体内容就是“明明德”(明德是每个人本有的智慧德相,修心就是使本 有明德发露光显),这是内圣的过程。安人的内容就是“新民”(帮助他人改过 自新,发明本有之明德),这是外王的过程。这样不断的扩充,不到至善就不停 歇
这就是中国古来文化的核心理想和追求。从一般意义上讲,佛道儒都是如此。但 在认识明德的方法、发明明德的次第、新民的方便,乃至最后的成就方面有深浅 圆偏之别。 1.下列对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从而以人文精神来教化天 下,它来自儒家经典《易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解释 B.“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目的是要使得人人都成为圣贤君子,因而中国 传统文化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名词,更是注重作为的动词。 C.“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赋予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履行这份 责任自然是很艰难的,因而曾子才有“任重而道远”的感叹。 D.“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内涵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涵盖了宗教、哲学、 文学、历史等内容的儒释道三大文化传承是其三大支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在 这两类中, 心性之学是“体”,事功之学是“用”。 B.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独特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包括宗教、哲学、文学等 C.事功之学,所解决的是人对外境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展开来就是科技。事功 的学习可以帮助人完成外境改造和利益他人的事业 D.心性修炼增长的智慧和事功学习增长的方便,可以让我们圆满解决人生所面对 的各类问题,从而安享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性之学,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优点长处,使中华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 的特征,因而弘扬传统文化,必不能绕开、甚至抛弃心性之学 B.心性之学,所解决的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最终的目标是使人成为 不被烦恼和痛苦所侵染的圣人 C.从一定意义上说,智慧首先可以利益到自己,而进一步利益他人则离不开方便, 这就表明传统文化有首先考虑自己利益的特征 D.佛道儒虽然各有特点,区别很大,但从一般意义上讲,“内圣外王”的理想却 是它们共同的核心理想和追求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资颖悟,日诵数千言。及长,有文行,聚徒梅 溪,受业者以百数。入太学,主司异其文。 张浚出师复灵壁、虹县,归附者万计,又复宿州。十朋奏:“王师以吊民为主 先之以招纳,不获已而战伐随之,乞以此指戒浚。金将既降,宜速加爵赏,以劝 来者。”上皆嘉纳。 改除吏部侍郎,力辞,出知饶州。饶并湖,盗出没其间,闻十朋至,一夕遁去 丞相洪适请故学基益其圃,十朋曰:“先圣所居,十朋何敢予人。”移知夔州, 饶民走诸司乞留不得,至断其桥,乃以车从间道去,众葺断桥,以“王公”名之
这就是中国古来文化的核心理想和追求。从一般意义上讲,佛道儒都是如此。但 在认识明德的方法、发明明德的次第、新民的方便,乃至最后的成就方面有深浅 圆偏之别。 1.下列对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从而以人文精神来教化天 下,它来自儒家经典《易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解释。 B.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目的是要使得人人都成为圣贤君子,因而中国 传统文化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名词,更是注重作为的动词。 C.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赋予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履行这份 责任自然是很艰难的,因而曾子才有“任重而道远”的感叹。 D.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内涵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涵盖了宗教、哲学、 文学、历史等内容的儒释道三大文化传承是其三大支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在 这两类中, 心性之学是“体”, 事功之学是“用”。 B.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独特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包括宗教、哲学、文学等。 C.事功之学,所解决的是人对外境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展开来就是科技。事功 的学习可以帮助人完成外境改造和利益他人的事业。 D.心性修炼增长的智慧和事功学习增长的方便,可以让我们圆满解决人生所面对 的各类问题,从而安享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性之学,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优点长处,使中华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 的特征,因而弘扬传统文化,必不能绕开、甚至抛弃心性之学。 B.心性之学,所解决的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最终的目标是使人成为 不被烦恼和痛苦所侵染的圣人。 C.从一定意义上说,智慧首先可以利益到自己,而进一步利益他人则离不开方便, 这就表明传统文化有首先考虑自己利益的特征。 D.佛道儒虽然各有特点,区别很大,但从一般意义上讲,“内圣外王”的理想却 是它们共同的核心理想和追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资颖悟,日诵数千言。及长,有文行,聚徒梅 溪,受业者以百数。入太学,主司异其文。 张浚出师复灵壁、虹县,归附者万计,又复宿州。十朋奏:“王师以吊民为主, 先之以招纳,不获已而战伐随之,乞以此指戒浚。金将既降,宜速加爵赏,以劝 来者。”上皆嘉纳。 改除吏部侍郎,力辞,出知饶州。饶并湖,盗出没其间,闻十朋至,一夕遁去。 丞相洪适请故学基益其圃,十朋曰:“先圣所居,十朋何敢予人。”移知夔州, 饶民走诸司乞留不得,至断其桥,乃以车从间道去,众葺断桥,以“王公”名之
移知湖州,召对,刘珙请留之,上曰:“朕岂不知王十朋,顾湖州被水,非十朋 莫能镇抚。”至郡,户部责虚逋三十四万,命吏持券往辨,不听,即请祠去。起 知泉州,十朋前在湖割奉钱创贡闱,又为泉建之,尤宏壮。 凡历四郡,布上恩,恤民 之贤者诣门,以礼致之。朔望会诸生学宫,讲经 询政,僚属间有不善,反复告戒,俾之自新。民输租俾自概量,闻者相告,宿逋 亦愿偿。讼至庭,温词晓以理义,多退听者。所至人绘而祠之,去之日,老稚攀 留涕泣,越境以送,思之如父母。饶久旱,入境雨至;湖积霖,入境即霁。凡祷 必应,其至诚不独感人,而亦动天地鬼神 东宫建,除太子詹事,力辞,诏州郡礼致,遂力疾造朝,以足疾不能趋,诏给扶 减拜。谒东宫,太子以其旧学,待遇有加。又诏免朝参,遣中使以告及袭衣、金 带就其家赐之。疾革,累章告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命下而卒,年六十。绍煕 三年,谥曰忠文。 十朋事亲孝,友爱二弟,郊恩先奏其名,没而二子犹布衣。书室扁曰“不欺”, 每以诸葛亮、颜真卿、寇准、范仲淹、韩琦、唐介自比,朱熹、张栻雅敬之。 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劝来者 劝:安慰 B.顾湖州被水 顾:只是 C.俾之自新 俾:使 D.宿逋亦愿偿 宿:从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王十朋深受百姓爱戴的一组是 ①闻十朋至,一夕遁去 ②饶民走诸司乞留不得,至断 其桥 ③众葺断桥,以“王公”名之 ④温词晓以理义,多退听者 ⑤老稚攀留涕泣,越境以送 ⑥湖积霖,入境即霁 A ①②④ B.②③⑤ ④⑤⑥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十朋天资聪颖。小时候每天背诵数千言,等到长大后,在梅溪教授学生 听他讲课的有一百多人,后来进入太学,他的文章也被人认为很独特。 B.王十朋性格刚直。丞相洪适请求要过去学校的地基以扩大自己的园圃,王十朋 态度鲜明地拒绝了;户部催要欠款,他也敢于核实具体的数目。 C.王十朋深得民心。他所到地方的人都绘他的像祀奉他,他离去后,人们思念他 像思念父母一样;百姓对他的的祷告一定应验,天地鬼神都很感动。 D.王十朋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对父母很孝顺,与二个弟弟友爱,死后他的二个儿 子还是布衣,他在自己房间的匾额上写着“不欺”来警醒自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师以吊民为主,先之以招纳,不获已而战伐随之。(5分) 译文 (2)凡历四郡,布上恩,恤民隐,士之贤者诣门,以礼致之 (5分) 译文:
移知湖州,召对,刘珙请留之,上曰:“朕岂不知王十朋,顾湖州被水,非十朋 莫能镇抚。”至郡,户部责虚逋三十四万,命吏持券往辨,不听,即请祠去。起 知泉州,十朋前在湖割奉钱创贡闱,又为泉建之,尤宏壮。 凡历四郡,布上恩,恤民隐,士之贤者诣门,以礼致之。朔望会诸生学宫,讲经 询政,僚属间有不善,反复告戒,俾之自新。民输租俾自概量,闻者相告,宿逋 亦愿偿。讼至庭,温词晓以理义,多退听者。所至人绘而祠之,去之日,老稚攀 留涕泣,越境以送,思之如父母。饶久旱,入境雨至;湖积霖,入境即霁。凡祷 必应,其至诚不独感人,而亦动天地鬼神。 东宫建,除太子詹事,力辞,诏州郡礼致,遂力疾造朝,以足疾不能趋,诏给扶 减拜。谒东宫,太子以其旧学,待遇有加。又诏免朝参,遣中使以告及袭衣、金 带就其家赐之。疾革,累章告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命下而卒,年六十。绍熙 三年,谥曰忠文。 十朋事亲孝,友爱二弟,郊恩先奏其名,没而二子犹布衣。书室扁曰“不欺”, 每以诸葛亮、颜真卿、寇准、范仲淹、韩琦、唐介自比,朱熹、张栻雅敬之。 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劝来者 劝:安慰 B.顾湖州被水 顾:只是 C.俾之自新 俾:使 D.宿逋亦愿偿 宿:从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王十朋深受百姓爱戴的一组是 ①闻十朋至,一夕遁去 ②饶民走诸司乞留不得,至断 其桥 ③众葺断桥,以“王公”名之 ④温词晓以理义,多退听者 ⑤老稚攀留涕泣,越境以送 ⑥湖积霖,入境即霁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十朋天资聪颖。小时候每天背诵数千言,等到长大后,在梅溪教授学生, 听他讲课的有一百多人,后来进入太学,他的文章也被人认为很独特。 B.王十朋性格刚直。丞相洪适请求要过去学校的地基以扩大自己的园圃,王十朋 态度鲜明地拒绝了;户部催要欠款,他也敢于核实具体的数目。 C.王十朋深得民心。他所到地方的人都绘他的像祀奉他,他离去后,人们思念他 像思念父母一样;百姓对他的的祷告一定应验,天地鬼神都很感动。 D.王十朋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对父母很孝顺,与二个弟弟友爱,死后他的二个儿 子还是布衣,他在自己房间的匾额上写着“不欺”来警醒自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王师以吊民为主,先之以招纳,不获已而战伐随之。(5 分) 译文: (2)凡历四郡,布上恩,恤民隐,士之贤者诣门,以礼致之。 (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夕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此时,诗人正寄寓石头 驿,正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支离:流离多病 8.“寒灯独可亲”表现了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9.颈联中的上句既然写了“悲”,而下句为何又写“笑”?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直栏横槛, ,多于市人 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百里奚举于市(孟子《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 题内的小题,不能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 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 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 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一—!”知道是有 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大门总是开着的,往里一看, 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 心仁术”、“妙手回春”……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送给 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 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他的一些穷 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 了 过了小院,是三间正房,当中是堂屋,一边是卧房,一边是他的医室 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除夕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此时,诗人正寄寓石头 驿,正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支离:流离多病。 8.“寒灯独可亲”表现了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9.颈联中的上句既然写了“悲”,而下句为何又写“笑”? 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直栏横槛, ; ,多于市人 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2) , ,百里奚举于市(孟子《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 (杜甫《春望》)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 题内的小题,不能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 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 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 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 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大门总是开着的,往里一看, 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 心仁术”、“妙手回春”……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送给 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 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他的一些穷 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 了。 过了小院,是三间正房,当中是堂屋,一边是卧房,一边是他的医室。 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
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 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 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只有儿 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 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 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 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 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 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 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系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 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 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 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这一街的老 人到现在还常常谈起他娶亲的时候,新娘子花鞋上缀的八颗珍珠,每一颗都有指 头顶子那样大!好家伙,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 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就这样,他还 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 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一一他把王淡人留 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 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 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庭春雨,满架秋风 (选自《汪曾祺文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医生王淡人做了两件“傻事”,貌似愚笨,作者却在对这两个典型事 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道尽人性之真、人性之善、人性之美 B.小说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如“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他鼻子一酸”等 多处语句,刻画出王淡人宅心仁厚的高尚品格和医生的责任感 C.别人送给王淡人的牌匾不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而是称赞他“急公好义”, 这说明王淡人爱做好事的影响力比其祖传的医术影响力更大
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 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 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只有儿 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 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 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 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 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 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 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系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 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 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 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这一街的老 人到现在还常常谈起他娶亲的时候,新娘子花鞋上缀的八颗珍珠,每一颗都有指 头顶子那样大!好家伙,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 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就这样,他还 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 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 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 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 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选自《汪曾祺文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中,医生王淡人做了两件“傻事”,貌似愚笨,作者却在对这两个典型事 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道尽人性之真、人性之善、人性之美。 B.小说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如“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他鼻子一酸”等 多处语句,刻画出王淡人宅心仁厚的高尚品格和医生的责任感。 C.别人送给王淡人的牌匾不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而是称赞他“急公好义”, 这说明王淡人爱做好事的影响力比其祖传的医术影响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