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早期希腊哲学 发布时间:2011-05-26 浏览次数:1285 第一编早期希腊哲学 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 第一节 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最早不是出自希腊本土,而产生在当时是希腊人的殖民地区:爱琴海东岸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奥尼 亚。这里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经济发展较早,工商业繁荣。它也是当时希腊与波斯争夺之地。希腊人在该 地区通过与邻国在商业和文化上的频繁接触,接受了埃及、巴比伦和西亚古国吕底亚文明的影响。在伊奥 尼亚诸城邦中米利都最为显著,因为它经济发达,是当时染织、冶金和贸易中心。米利都人从吕底亚人那 里学来了一套金属货币制度,促进了贸易。米利都文化艺术也较繁荣,据说,正是米利都人在公元前八百 年左右首先使用了将腓尼基人的字母加以改造而成的希腊字母。当然,这里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也很尖 锐。主要发生在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工商奴隶主、自由民中的富人和穷人之间。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文 化发达而斗争尖锐的城邦中,孕育产生了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第一个学派: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主要包括三位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称他们为同一个学派是指他们 都在米利都从事科学一哲学活动,而且有着师承关系。这三位哲学家都是从寻求宇宙万物的“本原” ( arche,或译“始基”)开始他们的晢学探索的。那么,所谓“本原”是什么意思呢?亚里士多德曾对早 期希腊哲学作过总结,对本原作了辞典式的说明。他说:“本原的意思或者是事物中运动由之开始之点 例如一段线、一条路都在一端有一个起点,而在另一端有另一个起点:或者是某一事情最佳的生成点,例 如学习有时并不必定从最初开始,从事情的开端开始,而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学习起:或者是内在于事物, 事物由之生成的初始之点,例如船只的龙骨,房屋的基石,所以有的人把心脏、有的人把脑髓、有的把类 似的其他什么东西当作动物的本原;或者是由之生成、但并不内在于事物的东西,运动和变化自然而然从 它开始,例如婴儿是由父母产生,打斗是由争吵产生:或者是事物动变的缘由,动变的事物因他的意旨而 发生动变,例如城邦的首脑、寡头政体、君主或僭主:技术也被称为本原,尤其是建筑术。其次,事物最 初由之认识的东西也被称为此事物的本原,例如前提是证明的本原(开始)。原因的含义和本原一样多
第一编早期希腊哲学 发布时间: 2011-05-26 浏览次数: 1285 第一编 早期希腊哲学 第一章 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 第一节 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最早不是出自希腊本土,而产生在当时是希腊人的殖民地区:爱琴海东岸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奥尼 亚。这里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经济发展较早,工商业繁荣。它也是当时希腊与波斯争夺之地。希腊人在该 地区通过与邻国在商业和文化上的频繁接触,接受了埃及、巴比伦和西亚古国吕底亚文明的影响。在伊奥 尼亚诸城邦中米利都最为显著,因为它经济发达,是当时染织、冶金和贸易中心。米利都人从吕底亚人那 里学来了一套金属货币制度,促进了贸易。米利都文化艺术也较繁荣,据说,正是米利都人在公元前八百 年左右首先使用了将腓尼基人的字母加以改造而成的希腊字母。当然,这里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也很尖 锐。主要发生在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工商奴隶主、自由民中的富人和穷人之间。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文 化发达而斗争尖锐的城邦中,孕育产生了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第一个学派: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主要包括三位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称他们为同一个学派是指他们 都在米利都从事科学—哲学活动,而且有着师承关系。这三位哲学家都是从寻求宇宙万物的“本原” (arche,或译“始基”)开始他们的哲学探索的。那么,所谓“本原”是什么意思呢?亚里士多德曾对早 期希腊哲学作过总结,对本原作了辞典式的说明。他说:“本原的意思或者是事物中运动由之开始之点, 例如一段线、一条路都在一端有一个起点,而在另一端有另一个起点;或者是某一事情最佳的生成点,例 如学习有时并不必定从最初开始,从事情的开端开始,而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学习起;或者是内在于事物, 事物由之生成的初始之点,例如船只的龙骨,房屋的基石,所以有的人把心脏、有的人把脑髓、有的把类 似的其他什么东西当作动物的本原;或者是由之生成、但并不内在于事物的东西,运动和变化自然而然从 它开始,例如婴儿是由父母产生,打斗是由争吵产生;或者是事物动变的缘由,动变的事物因他的意旨而 发生动变,例如城邦的首脑、寡头政体、君主或僭主;技术也被称为本原,尤其是建筑术。其次,事物最 初由之认识的东西也被称为此事物的本原,例如前提是证明的本原(开始)。原因的含义和本原一样多
一切原因都是本原(开端)。所有本原的共同点在于它们是事物的存在、生成或认识由之开始之点(起 点)。它们有的内在于事物,有的外在于事物。所以,作为本原的本性,它是事物的元素、思想、意旨 本质和何所为或目的。”皿u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早期希腊哲学家所谓的本原是指事物的产生、生成的 起源、开端以及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的起点、出发点。当然,亚里士多德对本原的解释是从他自己的哲学视 角特别是四因说出发作出的,他关于本原的几种含义的分析,分别与质料因、动力因、本质因、目的因相 对应。这种解释固然表达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的本原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了他们的本原观,而成了亚里士 多德自己的本原观。在早期希腊哲学家的本原说中包含有本质、动力、目的等思想,但是很不明确清楚 的,而亚里士多德把它们突显出来,把本原与原因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他自己的观点。米利都学派的哲 学家是以十分素朴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和看法的。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东西。但是,这 种本原属于哪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本原的数目又有多少,他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亚氏是这样概括他们的本 原观的:“在那些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人们中,大都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具有物质性的,万物由它而构成, 最初由它生成,最后又化归为它。本体常存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属性,人们说这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 他们认为,既然有这类实体长存,就没有什么东西生成或消灭。比如当苏格拉底变得美或优雅时,我们并 不是说他绝对地产生了,当这些品质丧失时,也不说他消灭了,因为基质(载体)即苏格拉底本身是一直 在那里的。正因如此,他们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产生或消灭的,因为总有某种实体存在,它或是一个或不止 个,所有别的东西都由它而生,而它是常存的。至于这些本原的数目和本性,他们的意见并不 致。”[2] 泰勒斯的“水” 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生卒年大都不十分精确,而且不大好考订,一般是指可以从旁推算出来的每个人达到四 十岁的那一年,如泰勒斯的鼎盛年就是公元前585年。泰勒斯( Thales)出身于贵族奴隶主家庭,他本人 则是经商的,可谓工商奴隶主。据说,他因精通天象,有年冬天预料来年橄榄要丰收,就订租了许多榨橄 榄油的榨油器,来年又租出去,赚了一大笔钱。[3]他也是一位政治活动家,据说他在达马西亚做雅典执政 官时期,第一个得到“贤者”之名。西方史书上一般称他为希腊“七贤”之一。[41他又是一位自然科学 家,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很多。他到过埃及、巴比伦,在那里不仅经商,还学到了几何学、天文学。他曾预 言过一次日蚀,确定365天为一太阳年。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描述一女奴看到泰勒斯夜观星空失足 跌进井里,嘲笑他只热衷于认识天上的事,看不到脚下发生了什么。还传说他曾指出航海者可以根据星座 来测定方向,提出过关于尼罗河水泛滥的假说,关于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以及用几何定理测量海上船 只离岸的远近,等等
一切原因都是本原(开端)。所有本原的共同点在于它们是事物的存在、生成或认识由之开始之点(起 点)。它们有的内在于事物,有的外在于事物。所以,作为本原的本性,它是事物的元素、思想、意旨、 本质和何所为或目的。”[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早期希腊哲学家所谓的本原是指事物的产生、生成的 起源、开端以及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的起点、出发点。当然,亚里士多德对本原的解释是从他自己的哲学视 角特别是四因说出发作出的,他关于本原的几种含义的分析,分别与质料因、动力因、本质因、目的因相 对应。这种解释固然表达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的本原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了他们的本原观,而成了亚里士 多德自己的本原观。在早期希腊哲学家的本原说中包含有本质、动力、目的等思想,但是很不明确清楚 的,而亚里士多德把它们突显出来,把本原与原因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他自己的观点。米利都学派的哲 学家是以十分素朴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和看法的。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东西。但是,这 种本原属于哪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本原的数目又有多少,他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亚氏是这样概括他们的本 原观的:“在那些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人们中,大都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具有物质性的,万物由它而构成, 最初由它生成,最后又化归为它。本体常存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属性,人们说这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 他们认为,既然有这类实体长存,就没有什么东西生成或消灭。比如当苏格拉底变得美或优雅时,我们并 不是说他绝对地产生了,当这些品质丧失时,也不说他消灭了,因为基质(载体)即苏格拉底本身是一直 在那里的。正因如此,他们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产生或消灭的,因为总有某种实体存在,它或是一个或不止 一个,所有别的东西都由它而生,而它是常存的。至于这些本原的数目和本性,他们的意见并不一 致。”[2] 一、 泰勒斯的“水” 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生卒年大都不十分精确,而且不大好考订,一般是指可以从旁推算出来的每个人达到四 十岁的那一年,如泰勒斯的鼎盛年就是公元前 585 年。泰勒斯(Thales)出身于贵族奴隶主家庭,他本人 则是经商的,可谓工商奴隶主。据说,他因精通天象,有年冬天预料来年橄榄要丰收,就订租了许多榨橄 榄油的榨油器,来年又租出去,赚了一大笔钱。[3]他也是一位政治活动家,据说他在达马西亚做雅典执政 官时期,第一个得到“贤者”之名。西方史书上一般称他为希腊“七贤”之一。[4]他又是一位自然科学 家,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很多。他到过埃及、巴比伦,在那里不仅经商,还学到了几何学、天文学。他曾预 言过一次日蚀,确定 365 天为一太阳年。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描述一女奴看到泰勒斯夜观星空失足 跌进井里,嘲笑他只热衷于认识天上的事,看不到脚下发生了什么。还传说他曾指出航海者可以根据星座 来测定方向,提出过关于尼罗河水泛滥的假说,关于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以及用几何定理测量海上船 只离岸的远近,等等
泰勒斯并没有传世之作,我们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讲述他的主张。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地则象一个圆 筒或圆盘浮于水上,天上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原。据亚里士多德解释,泰勒斯把 水看作万物的本原(因此他认为大地浮在水上),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也许是因为他观察到万物都 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并以它来维持其生存,或者是因为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都是有水分的,而水是 潮湿的东西的本性的来源。[5]还有一种解释是认为泰勒斯可能是从古代神话中吸取了思想材料加以改造而 得出这种看法的。如希腊神话说,海洋之神奥克安诺创造了万物: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神话也认为,泰初 之世,一切皆水,水为原始的混沌状态,万物皆由水产生 泰勒斯的本原说在哲学上的重大功绩,在于他不用传统的宗教观来解释万物的起源,即不把万物看作是由 神所创造的:他提出水为万物的本原,就是企图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恩格斯在分析评论 早期希腊晢学时指出: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 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 如泰勒斯就在水里去寻找。”[6当然,泰勒斯的看法是直观的、素朴的,并没有真正科学的根据,哲学史 上称之为素朴唯物主义。 泰勒斯还说过万物充满着灵魂和神。但他所说的灵魂和神并不是指超自然的精神实体。灵魂在当时被看作 种活动的原则、生命的原则,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希腊人认为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东西。所以泰 勒斯还说过“磁石有灵魂,因为它吸动铁”。[7万物都有灵魂是指万物充满着能动的力量,水作为万物的 本原,它的能动力量更被神圣化为神。泰勒斯并不是主张传统宗教意义上的神和灵魂。当然,他的看法是 有原始“物活论”(或称“万物有生论”)的观点的。后者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生命,一切形式的物质都 有感觉和思维的能力。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 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是泰勒斯的学生,大约生于公元前610年,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据记 载,第58届奥林匹亚赛会(古希腊历史学家惯于以奥林匹亚赛会纪年,第一次奥林匹亚体育与诗歌文艺竞 赛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的第二年或公 元前547年,他已有64岁,不久就死了。他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装置过一个日晷,也制造过天体仪, 并测绘了一张地中海一带、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地图。据说他用散文体写下了论自然、论宇宙起源的 著作,可惜已失传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他称之为“无定形(音译 阿派郎”,意为无规定、无限制、无界定)”。这种无定形本身是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泰勒斯并没有传世之作,我们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讲述他的主张。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地则象一个圆 筒或圆盘浮于水上,天上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原。据亚里士多德解释,泰勒斯把 水看作万物的本原(因此他认为大地浮在水上),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也许是因为他观察到万物都 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并以它来维持其生存,或者是因为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都是有水分的,而水是 潮湿的东西的本性的来源。[5]还有一种解释是认为泰勒斯可能是从古代神话中吸取了思想材料加以改造而 得出这种看法的。如希腊神话说,海洋之神奥克安诺创造了万物;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神话也认为,泰初 之世,一切皆水,水为原始的混沌状态,万物皆由水产生。 泰勒斯的本原说在哲学上的重大功绩,在于他不用传统的宗教观来解释万物的起源,即不把万物看作是由 神所创造的;他提出水为万物的本原,就是企图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恩格斯在分析评论 早期希腊哲学时指出: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 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 如泰勒斯就在水里去寻找。”[6]当然,泰勒斯的看法是直观的、素朴的,并没有真正科学的根据,哲学史 上称之为素朴唯物主义。 泰勒斯还说过万物充满着灵魂和神。但他所说的灵魂和神并不是指超自然的精神实体。灵魂在当时被看作 一种活动的原则、生命的原则,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希腊人认为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东西。所以泰 勒斯还说过“磁石有灵魂,因为它吸动铁”。[7]万物都有灵魂是指万物充满着能动的力量,水作为万物的 本原,它的能动力量更被神圣化为神。泰勒斯并不是主张传统宗教意义上的神和灵魂。当然,他的看法是 有原始“物活论”(或称“万物有生论”)的观点的。后者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生命,一切形式的物质都 有感觉和思维的能力。 二、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是泰勒斯的学生,大约生于公元前 610 年,鼎盛年约在公元前 570 年,据记 载,第 58 届奥林匹亚赛会(古希腊历史学家惯于以奥林匹亚赛会纪年,第一次奥林匹亚体育与诗歌文艺竞 赛会是在公元前 776 年举行的,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的第二年或公 元前 547 年,他已有 64 岁,不久就死了。他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装置过一个日晷,也制造过天体仪, 并测绘了一张地中海一带、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地图。据说他用散文体写下了论自然、论宇宙起源的 著作,可惜已失传。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他称之为“无定形(音译 “阿派郎”,意为无规定、无限制、无界定)”。这种无定形本身是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他认为,倘若本原有固定的性质或形态,有生有灭,有穷有尽,有边有际,那就成了有规定者,有种种限 制,就不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也就不成其为本原了 从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又提出了宇宙起源说。他认为,宇宙在永恒地运动着,从阿派郎分离出一些有固定 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对立物。首先分离出来的对立物是冷和热、湿和干。对立物分离出来以后就形成一种涡 涡旋式的运动,在涡旋运动中冷而湿的东西比较重就聚集在中心,热而干的东西比较轻就散布开来在外 围,成了一个火球,把冷而湿的东西围在里面。由于外围的火的影响,在中心的冷而湿的东西的一部分就 被弄干了成为地,剩下来还未干的就是水,水又蒸发而成为包围着地的云或雾(气)。由于那蒸发而成的 气的膨胀,那包围在外面的整个的火也就破裂开来成为许多象车轮一样的火环,这些火环为气所蔽盖着, 但每个火环上面总有一个通气的孔道,从这些火环上的孔道所显现出来的火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日、月、星 辰等天体。天体围绕着地而旋转。地象一个圆柱(人就住在这个圆柱的顶上),没有什么支持着它,它不 象泰勒斯所说的那样浮在水上,而是处在这个球形体的宇宙的中心,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使它掉向这边或那 边,因此它可以永久保持平衡而不移动。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除了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会有其它无数的原则从其 中产生出来。所有这些宇宙,包括我们的宇宙在内,都在不断生成和消亡之中。宇宙万物都由本原产生, 又复归于本原。宇宙万物在不断地变化,这是由“命运”(也就是必然性)决定的。他说:“万物由之产 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 罚,并且彼此互相补足。”I81就是说,宇宙万物(对立物)总是相互作用着,其结果对立的某一面必定要 占优势,这是对被压倒的那一面的“不公正”的表现,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必然会“受到惩罚”,并进行 补偿。譬如,在夏季热气与冷气斗争的结果是前者压倒了后者,这是热对冷的不公正行为,所以在一定时 间内,冷又压倒热,得到了补偿。这里蕴涵着素朴辩证法思想。早期希腊晢学家喜欢用“侵犯”、“报 复”等比喻来解释自然现象。阿那克西曼德把事物的相互作用看作侵犯和报复的过程。一物产生或占优 势,就是“侵犯”了另一事物,是对另一事物的“不公正”,必须对它进行报复,它必定会在一定时间内 受到惩罚。这种比喻是从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中引申出来的,因为在法律产生以前或很不完善时,人们常 常采取报复的行动 阿那克西曼德还用自然的原因解释人种的由来。他认为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元素中产生的,人则是从 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进化论观点。 阿那克西美尼的 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的鼎盛年大约是公元前546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 记载,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为万物的本原。⑨留存下来的阿那克西美尼的著作残篇说:“我们的灵魂是
他认为,倘若本原有固定的性质或形态,有生有灭,有穷有尽,有边有际,那就成了有规定者,有种种限 制,就不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也就不成其为本原了。 从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又提出了宇宙起源说。他认为,宇宙在永恒地运动着,从阿派郎分离出一些有固定 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对立物。首先分离出来的对立物是冷和热、湿和干。对立物分离出来以后就形成一种涡 涡旋式的运动,在涡旋运动中冷而湿的东西比较重就聚集在中心,热而干的东西比较轻就散布开来在外 围,成了一个火球,把冷而湿的东西围在里面。由于外围的火的影响,在中心的冷而湿的东西的一部分就 被弄干了成为地,剩下来还未干的就是水,水又蒸发而成为包围着地的云或雾(气)。由于那蒸发而成的 气的膨胀,那包围在外面的整个的火也就破裂开来成为许多象车轮一样的火环,这些火环为气所蔽盖着, 但每个火环上面总有一个通气的孔道,从这些火环上的孔道所显现出来的火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日、月、星 辰等天体。天体围绕着地而旋转。地象一个圆柱(人就住在这个圆柱的顶上),没有什么支持着它,它不 象泰勒斯所说的那样浮在水上,而是处在这个球形体的宇宙的中心,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使它掉向这边或那 边,因此它可以永久保持平衡而不移动。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除了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会有其它无数的原则从其 中产生出来。所有这些宇宙,包括我们的宇宙在内,都在不断生成和消亡之中。宇宙万物都由本原产生, 又复归于本原。宇宙万物在不断地变化,这是由“命运”(也就是必然性)决定的。他说:“万物由之产 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 罚,并且彼此互相补足。”[8]就是说,宇宙万物(对立物)总是相互作用着,其结果对立的某一面必定要 占优势,这是对被压倒的那一面的“不公正”的表现,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必然会“受到惩罚”,并进行 补偿。譬如,在夏季热气与冷气斗争的结果是前者压倒了后者,这是热对冷的不公正行为,所以在一定时 间内,冷又压倒热,得到了补偿。这里蕴涵着素朴辩证法思想。早期希腊哲学家喜欢用“侵犯”、“报 复”等比喻来解释自然现象。阿那克西曼德把事物的相互作用看作侵犯和报复的过程。一物产生或占优 势,就是“侵犯”了另一事物,是对另一事物的“不公正”,必须对它进行报复,它必定会在一定时间内 受到惩罚。这种比喻是从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中引申出来的,因为在法律产生以前或很不完善时,人们常 常采取报复的行动。 阿那克西曼德还用自然的原因解释人种的由来。他认为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元素中产生的,人则是从 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进化论观点。 三、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的鼎盛年大约是公元前 546 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 记载,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为万物的本原。[9]留存下来的阿那克西美尼的著作残篇说:“我们的灵魂是
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L0他之所以把气当作万物本原, 是因为气是无所不在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有限者是不能作为万物的本原的。阿那克西美尼还提出了万 物由气的凝聚或稀薄所致的主张。他说:“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使它稀薄和松弛的是热。”〔气 逐渐凝集而次第成为风、云、水、土、石头:气稀薄化,就成为火。121一切事物都由于气在数量上的差 别所致。由于气的不同程度上的浓厚化或稀薄化,所以才有各种不同的东西。“永恒的运动使这些变化产 生”。I3]他还把气看作是呼吸,是生命,是灵魂,甚至认为神也是由气变化而成的。当然,他并没有把 灵魂和神看作独立的精神实体,但表现出了古代物活论的思想 阿那克西美尼还提出了一些科学上的猜测,如认为云遇冷而为雪,雨冻结而为冰雹,虹是由阳光投射在极 浓厚的云上所致,等等 上面我们讲述了米利都学派的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从现代的认识水平来看,他们的看法似乎显得幼 稚,然而,历史地看,他们的思想和观点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当时人们都习惯于用原始宗教或传统神话中 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和宇宙万物,而他们大胆地冲破了顽强的传统的超自然观念,试图从自然本身 之中寻求能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生成的“本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见。虽然他们对于什么是本原有着不 同的看法,但都从物质性的东西中去寻求本原,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就早已指出。4而且,他们都肯定宇 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这些变化又都是物质性的东西本身的变化,在谈论这些变化时又都涉及对立物的相互 作用和关系问题。这表明他们的思想又都蕴涵着辩证法观点。当然,他们的看法缺乏科学的根据和逻辑的 论证,凭借直观,有很多是猜测,他们对物质的和意识的东西还没有明确的加以区分,他们的辩证观更是 不自觉的。因此,学术界一般称他们的哲学为原始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在他们稍后,同在 伊奥尼亚地区的另一城邦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了比他们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的鼎盛年大约在公元前504一前501年。伊奧尼亚各城邦在大约公元前546—前 540年间已经为波斯的居鲁士大帝所征服,但在公元前499年各城邦又组织了一次反抗,结果失败。米利 都城邦在公元前494年被波斯人攻陷。正是由此引起了古代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据说波斯国王曾邀请赫 拉克利特到他那里去,但赫拉克利特回信拒绝了。与此同时,希腊城邦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未平息。赫拉克 利特生活在各种社会矛盾和斗争尖锐激烈的时代。天下的事情变化多端,一盛一衰,反复不已。这种客观 事实对于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无疑是有很大影响的。 赫拉克利特本是爱非斯城的贵族,门第显赫,世袭奉祀农业女神的祭师职位。但他放弃了这个高贵的职 位。传说他晚年隐居在狩猎女神的庙宇附近,又说他隐居到山里去了。他的著作《论自然》流传下来有
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10]他之所以把气当作万物本原, 是因为气是无所不在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有限者是不能作为万物的本原的。阿那克西美尼还提出了万 物由气的凝聚或稀薄所致的主张。他说:“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使它稀薄和松弛的是热。”[11]气 逐渐凝集而次第成为风、云、水、土、石头;气稀薄化,就成为火。[12]一切事物都由于气在数量上的差 别所致。由于气的不同程度上的浓厚化或稀薄化,所以才有各种不同的东西。“永恒的运动使这些变化产 生”。[13]他还把气看作是呼吸,是生命,是灵魂,甚至认为神也是由气变化而成的。当然,他并没有把 灵魂和神看作独立的精神实体,但表现出了古代物活论的思想。 阿那克西美尼还提出了一些科学上的猜测,如认为云遇冷而为雪,雨冻结而为冰雹,虹是由阳光投射在极 浓厚的云上所致,等等。 上面我们讲述了米利都学派的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从现代的认识水平来看,他们的看法似乎显得幼 稚,然而,历史地看,他们的思想和观点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当时人们都习惯于用原始宗教或传统神话中 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和宇宙万物,而他们大胆地冲破了顽强的传统的超自然观念,试图从自然本身 之中寻求能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生成的“本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见。虽然他们对于什么是本原有着不 同的看法,但都从物质性的东西中去寻求本原,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就早已指出。[14]而且,他们都肯定宇 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这些变化又都是物质性的东西本身的变化,在谈论这些变化时又都涉及对立物的相互 作用和关系问题。这表明他们的思想又都蕴涵着辩证法观点。当然,他们的看法缺乏科学的根据和逻辑的 论证,凭借直观,有很多是猜测,他们对物质的和意识的东西还没有明确的加以区分,他们的辩证观更是 不自觉的。因此,学术界一般称他们的哲学为原始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在他们稍后,同在 伊奥尼亚地区的另一城邦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了比他们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鼎盛年大约在公元前 504—前 501 年。伊奥尼亚各城邦在大约公元前 546—前 540 年间已经为波斯的居鲁士大帝所征服,但在公元前 499 年各城邦又组织了一次反抗,结果失败。米利 都城邦在公元前 494 年被波斯人攻陷。正是由此引起了古代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据说波斯国王曾邀请赫 拉克利特到他那里去,但赫拉克利特回信拒绝了。与此同时,希腊城邦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未平息。赫拉克 利特生活在各种社会矛盾和斗争尖锐激烈的时代。天下的事情变化多端,一盛一衰,反复不已。这种客观 事实对于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无疑是有很大影响的。 赫拉克利特本是爱非斯城的贵族,门第显赫,世袭奉祀农业女神的祭师职位。但他放弃了这个高贵的职 位。传说他晚年隐居在狩猎女神的庙宇附近,又说他隐居到山里去了。他的著作《论自然》流传下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