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枫亭中学2013届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靡有朝矣。(《诗经·氓》 (2)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位卑则足 羞 。(韩愈《师 说》) (4)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5)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6)纵一苇之所如 (苏 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 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 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 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 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 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 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 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 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 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 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 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 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 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 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 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 宪乃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已得专攻 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 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竟用宪 竟:竟然 B.廷推宪总督宣、大 推:举荐
福建省枫亭中学 2013 届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分值: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靡有朝矣。(《诗经·氓》 (2)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 位卑则足 羞, 。(韩愈《师 说》) (4)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5)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6)纵一苇之所如, 。(苏 轼《赤壁赋》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 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 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 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 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 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 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 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 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 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 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 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 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 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 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 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 宪乃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 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 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帝竟用宪 竟:竟然 B.廷推宪总督宣、大 推:举荐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 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 尤:责备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3分)()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②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③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⑥宪亦议从其奏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 被武宗封太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 任左都御史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 在近畿抓捕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D.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 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译文: (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 (1)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这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 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人男 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见此,觉民和觉慧兄弟竭力安 慰和鼓励她。(《家》)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 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 尤:责备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3 分)( )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②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③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⑥宪亦议从其奏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 被武宗封太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 任左都御史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 在近畿抓捕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D.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 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译文: (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 (1)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2)这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 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3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人男 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见此,觉民和觉慧兄弟竭力安 慰和鼓励她。(《家》)
B.宝玉挨打后,宝钗天天去探望宝玉,并劝他读书上进。宝玉一听就生气,说: “好好一个淸净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蠹鬼之流。”宝钗听了, 自觉没趣。(《红楼梦》) C.端阳节后,杜竹斋来到吴公馆提醒吴荪甫说,和赵伯韬斗很危险。吴荪甫发现 杜竹斋的不满,想用策略激发杜竹斋的雄心,但是杜竹斋无论如何也不肯冒险。 此时,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子夜》) D.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内远望广场,看到弗比斯就高喊,伽西莫多主动请求帮她 找弗比斯。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可是实在脱不开身,伽西莫多只得无 功而返。(《巴黎圣母院》) E.老葛朗台死后,孤单一人的欧也妮变得富有了,但财富并不能安慰她,她需要 的是温暖和爱情。七年中,她一直盼望着査理归来,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 身的宝物。(《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 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 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司马懿大军为何能“望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退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简 述 (2)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准备跟卡秋莎说哪些事情?卡秋莎听后有怎样出 乎他意料的反应?(《复活》)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 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 为表现。(2分) (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B.宝玉挨打后,宝钗天天去探望宝玉,并劝他读书上进。宝玉一听就生气,说: “好好一个淸净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蠹鬼之流。”宝钗听了, 自觉没趣。(《红楼梦》) C.端阳节后,杜竹斋来到吴公馆提醒吴荪甫说,和赵伯韬斗很危险。吴荪甫发现 杜竹斋的不满,想用策略激发杜竹斋的雄心,但是杜竹斋无论如何也不肯冒险。 此时,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子夜》) D.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内远望广场,看到弗比斯就高喊,伽西莫多主动请求帮她 找弗比斯。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可是实在脱不开身,伽西莫多只得无 功而返。(《巴黎圣母院》) E.老葛朗台死后,孤单一人的欧也妮变得富有了,但财富并不能安慰她,她需要 的是温暖和爱情。七年中,她一直盼望着查理归来,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 身的宝物。(《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 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 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司马懿大军为何能“望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退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简 述。 (2)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准备跟卡秋莎说哪些事情?卡秋莎听后有怎样出 乎他意料的反应?(《复活》) 选(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 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 为表现。(2 分) 答: (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 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 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 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 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 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 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 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 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 作者阿让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 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 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 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 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 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 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而与汉字、汉学有 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 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 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 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 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 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 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一一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 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 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 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个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 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 月在汉城(今为“首尔”)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 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 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 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 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 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 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0.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主要使用由中国文明圈独自诞生、发展的汉字的广大区域。 B.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中国(包括港澳台)及周边区域 C.指使用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字的区域。 D.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以及受到汉字及其文化影响的区域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 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 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 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 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 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 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 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 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 1988 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 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 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 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 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 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 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 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而与汉字、汉学有 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 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 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 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 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 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 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 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 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 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个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 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 1991 年 11 月和 1994 年 9 月在汉城(今为“首尔”)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 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 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 21 世纪人类 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 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 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 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0.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指主要使用由中国文明圈独自诞生、发展的汉字的广大区域。 B.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中国(包括港澳台)及周边区域 C.指使用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字的区域。 D.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以及受到汉字及其文化影响的区域
11.“汉字文化圈”为什么曾经被缩小?(2分) 答 12.分点概述汉字的魅力所在。(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 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 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 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 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 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 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 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 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 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 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 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 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 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 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 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11.“汉字文化圈”为什么曾经被缩小?(2 分) 答: 12.分点概述汉字的魅力所在。(4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一 15 题。 大 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 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 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 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 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 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 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 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 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 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 1978 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 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 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 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 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 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 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