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十来篇论文来论述,显然是不够 的。但这些从不同侧面对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探讨的论文、令 我们看到了漫漫封建专制历史上所闪烁的理想人格的光辉。它时 起时伏,它延绵不绝,一气以贯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文化生 命。俗话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这“良心”,也就是这种沉 淀在文化,之流底部的,使文化生命不绝地发展的人文精神吧! 本书的第三组论文,从龚自珍开始,,一直到当代。我们把它视 作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发育的第三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以 前,中国历史基本上是封闭式地发展的,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 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完整的封建时期),只是在相对稳 定的文化传统中进行的。其人格的多重化最主要的是由于与封建传 统阶层构成的矛盾中形成和复杂化的。·面从19世纪中下叶开始, 西方文化通过传教士和炮艇汹涌面来。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的转 型期到来了。这是结束封建,走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知识分子在内 忧外患的历史困境中,选择、挣扎、奋斗,当然也有沉沦、消极、 堕落。它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困顿。考验和撞击着传统的中国知识 分子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又在历史的行进中锻造着崭新的人格 理想。它所显示的矛盾的尖锐性与复杂性,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 有。看一看《在学术与政治间徘徊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许纪 霖)、《论鲁迅的文化心理结构》(汪晖)、《当代人文知识分子 的精神求索》(许明)等论文,就可以初步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知识 分子所面临的心理重负了。由于清00年的文化义理的断顿。由于 有近100年的外强入侵和朝政腐效所遭受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 耻屏,中国知识分子键旺的人文精神确实被窒息到最低程度,然 雨,它同时又被激发起来,形成了历代真儒所真正祟敬的文化人 格。戊成、辛亥、五四、.抗战…中国知识分子的感时优国的节操 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志气,表现得是何等的绚丽夺且。进 人社会主艾时代,尽管知识分子与共和国同样地遭受了种种坎坷, ·3*
但传统的人文精神使一代一代的他们舍生忘死,忠心报国。中国今 日的进步和百立宇世界民族之林所赢得的尊重渗透了中国当代知 识分子的艰辛的努力与忘我的奉越: 纵观历史,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健旺的人 生理想,它图进取、讲奉献、重操守、有尊严。它是中国文化最 可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复杂的文化精神现 象,本书只是一种初步的研究和粗略的鸟瞰。它应当作为一种精 神现象学来加以研究,完整而系统地揭示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 律。我们殷切地期望有志者在不久的将来能蔽开这神秘面又深有 涵义的精神现象之门。 本书的作者是老、中、青三代人的结合。老一代的如张岱年 先生、李慎之先生慷慨应诺喝稿,·令我等后辈感慨万分。汤一 介、庞朴先生则早在海内外知名。而更多的是较年轻的或年轻的 一代。其中一些人在前几年还是“西化派”,有今日之变化,这不 是仅仅用“顺应潮流”可以解释的。本书的论文大部分是新作,另 一部分是编者从80年代及最近二三年全国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有 关论文中挑选的,并获得了这些作者的支持收人本书。我们希望 这小小的努力、能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现代化所需要的 新文化作出微薄的贡献。如果本书在学术上、文化建设上,有些 积极的意义,那么,主要由于作者们所贡献的宝贵的思想所致,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编娄会向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枕。 参加本书组稿和编选工作的有复旦大学俞吾金博土,上海师 大王小盾博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硕士和许明博士,由许明 统绵和作序。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编委会 1993年2月12日 ·4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目 录 编序(1) 第一编 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张岱年(1) 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论纲)… 庞 朴(9) 忧乐圆融一一中国的人文精神… 庞 朴(14)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前途… 汤一介(35) 孔子论君子 …刘振东(48) 自然人向“人”的转化 一论孔子的修己之道 马振铎61) 先秦儒学群己之辨的演进… 杨国荣(77) 救世游世和媚世一一一先秦诸子心态录 …钱宪民(90) 第二编 汉代人的精神命运 陈奕纯(106) 西汉前期政治与人文精神…, 王廷洽(129) 儒学的式微与士人心态的变化…罗宗强(143) 魏晋思潮与士人的生命视境…党圣元(156) 论宋明理学家的人格理想追求*… 陈俊民(177) ·1…
主体意识的觉醒 一王学的形成及特点 阁 韬(190) 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人文精神… 朱义禄(207) 十七世纪中国学人对西方文化传人的态度 物单小中中 萧菱父(233) 第三编 “自我”开始觉醒 一论龚自珍的哲学思想 冯 契(238) 论晚清国粹派的经学思想 郑师渠(256) 在学术与政治间徘徊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许纪霖(273) 胡适和梁漱溟的文化心态比较论… 郑大华(290) 论鲁迅的文化心理结构 对五四以来知识者心理模式的分析·汪 晖(301) 守死善道强哉矫 读《吴宓与陈寅恪》 李慎之(321) 关于现代儒者人格的构想 贺麟新心学伦理思想述要… 宋志明(330) 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现代演绎… 程伟礼(345) 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求索… 许明(364) 第四编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 一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论纲)…尤西林(390) 侠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 董乃斌(407) 关于“儿子”的神话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 杨文虎(429) 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 一一从侯朝宗的变节问题谈起… 蒋 寅(443) 论台湾当代文学中的中国人文精神… 杨匡汉(457) ·2·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张岱年 中国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士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独立 的阶层,始于春秋时期。在殷商和西周时代,有一定知识的人是 巫、史,巫史都属于贵族。到春秋时期,出现了具有一定知识而 失去贵族身份的“士”。孟子曾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 能。”(《孟子·梁惑王上》士就是没有恒产而有一定理想的知识 分子,依靠知识以谋生。孟子对齐宣王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 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 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其若是,孰能御之?”(同 上)这区别了仕者、耕者、商贾。士有别于耕者、商贾,也不一 定是仕者,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 春秋末期,著名的知识分子有老子、孔子、邓析、孙武等, 《史记》说:“老子者周宁藏室之史也。”又说:“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本为周史,后来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而成为一个隐君子。孔子 曾仕于鲁,因意见不合而离鲁,周游于卫、楚、陈,蔡之间,晚 年回鲁,以教学为事,当时亦被尊为“国老”。邓析是法律专家。 《左传》定公九年:“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孙武是军事学 家,受到吴王阖店的尊重。到战国时期,士成为各国诸侯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