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 “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错,原文中的信息是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土英和陈海运策”, 说明是英和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 “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错,原文中的信息是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 , 说明是英和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的。 答案 C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译文: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译文: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赈 济。乐岁:丰年。略:大体上。(2)旌表:表影。以:表目 的,可翻译为“来”。励:激励,劝勉。-(3)病:名词用作 动词,患病。竟:动词,完成。于淮南:介词结构后置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赈:救 济。乐岁:丰年。略:大体上。(2)旌表:表彰。以:表目 的,可翻译为“来”。励:激励,劝勉。(3)病:名词用作 动词,患病。竟:动词,完成。于淮南: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1)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 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忠孝节烈来激励民 风(改良风俗)。 (3)(陶嶽)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 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
答案 (1)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 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忠孝节烈来激励民 风(改良风俗)。 (3)(陶澍)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了 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
【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中进士,被选 为庶吉士,授予编修的官职,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上 奏章弹劾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冒领滥支,以及地方各省官吏 治政长久积累的弊病。巡视南方水道运粮的情况,革除陈 陋习,请求疏浚京口运河。嘉庆二十四年,外调担任川东道 台。总督蒋攸铦奏称他政绩为四川第·
【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中进士,被选 为庶吉士,授予编修的官职,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上 奏章弹劾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冒领滥支,以及地方各省官吏 治政长久积累的弊病。巡视南方水道运粮的情况,革除陈规 陋习,请求疏浚京口运河。嘉庆二十四年,外调担任川东道 台。总督蒋攸铦奏称他政绩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官府里的款项,五 次清查,不得要领。陶澍自己担任藩司时,查核账目,应该 弹劾的弹劾,应该偿还的偿还,应该免除的免除,于是三十 多年纠缠不清的混乱账目,一下子全部弄清了。濒临长江的 地区发生水灾,他购米十万石,劝百姓捐献数十万金,审核 查实赈济的事务,灾民依赖这些没有失去自己的住所。怀远 新涨沙洲阻遏流水,陶澍组织人力开挖引水的河道,疏导洪 水,让其流入淮河。淮河所经之处,劝勉老百姓修塌控制水 势,保障了农田的安全。各县在乡村设置丰备仓陶澍让器 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粮,不经过官吏差役不减价卖粮,也 不拿出去买卖,不借贷。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 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 法的弊端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官府里的款项,五 次清查,不得要领。陶澍自己担任藩司时,查核账目,应该 弹劾的弹劾,应该偿还的偿还,应该免除的免除,于是三十 多年纠缠不清的混乱账目,一下子全部弄清了。濒临长江的 地区发生水灾,他购米十万石,劝百姓捐献数十万金,审核 查实赈济的事务,灾民依赖这些没有失去自己的住所。怀远 新涨沙洲阻遏流水,陶澍组织人力开挖引水的河道,疏导洪 水,让其流入淮河。淮河所经之处,劝勉老百姓修堤控制水 势,保障了农田的安全。各县在乡村设置丰备仓,陶澍让老 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粮,不经过官吏差役,不减价卖粮,也 不拿出去买卖,不借贷。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 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 法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