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 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 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 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 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 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 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 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 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 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 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 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 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 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 径为1-2u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 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髙。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 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 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 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 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 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 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増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 自杋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 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 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 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 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 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 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 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 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 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 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 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 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 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 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 60%,且能见度小于 10.0 km 时 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 90%、能见度小于 1.0 km 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 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 60%- 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 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 0.001-10.000 μm,平均直 径为 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 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 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 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 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 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 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 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 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 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 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 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 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 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 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 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 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 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 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 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 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 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増多,雾霾 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 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 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作《大 治赋》,楼钥赏识之。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 直院庄夏举自代。 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 扬州闭门设守,咨夔亟诣寿隽言曰:“金人忌楚,必未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 淮左之人心动,而金人且骄必来矣。第当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 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若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寿隽愧谢。已而金人 果遁。山阳兼帅事青州张林凊献铜钱二十万缗,咨夔谓宜以所献就犒其军,如唐 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帅乃令输其半,林清亦不复来。 与之帅成都,请于帝,授咨夔籍田令、通判成都府。与之为制置使,首檄咨夔自 近,辞曰:“今当开诚心、布公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卒不受,惟以通判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 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 60%,且能见度小于 10.0 km 时 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 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 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 湿度为 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 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 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 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 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 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 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 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 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作《大 治赋》,楼钥赏识之。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 直院①庄夏举自代。 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 扬州闭门设守,咨夔亟诣寿隽言曰:“金人忌楚,必未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 淮左之人心动,而金人且骄必来矣。第当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 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若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寿隽愧谢。已而金人 果遁。山阳兼帅事青州张林清献铜钱二十万缗,咨夔谓宜以所献就犒其军,如唐 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帅乃令输其半,林清亦不复来。 与之帅成都,请于帝,授咨夔籍田令、通判成都府。与之为制置使,首檄咨夔自 近,辞曰:“今当开诚心、布公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卒不受,惟以通判
职事往来效忠,蜀人高之。寻知龙州。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将奉 上乃厉民乎?”出官钱市之。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餌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 毁邓艾祠,更祠诸葛亮,告其民曰:“毋事仇雠而忘父母 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之 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 兼直学士院。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且乞祠。帝曰:“卿在朝 多有裨益,何轻去?”帝勉留之,迁吏部侍郎兼给事中。奏:“比徇私成俗,化 实未更,所恃以一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而好乐营缮,亲厚近属,保护旧臣, 若未能无所系累。”上在位 逾一纪,国本未立,未有敢深言之者,咨夔乞择宗室子养之,并为济王立后。 (节选自《宋史·洪咨夔传》,有删节) 【注】①宋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②台察:御史台察院 的简称。御史台是唐代中央设置的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 官,两位御史中丞为辅佐,下设台院、察院、殿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 辟:开辟 B.咨夔亟诣寿隽言曰亟:立即,迅速 C.如唐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故事:旧例,先例 D.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比:比来,近来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洪咨夔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②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③今当开诚心、布公 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④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 ⑤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⑥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所恃以 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定中,崔与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扬州形势 危急,咨夔献策,金人得知扬州防备严密,不攻而遁。 B.后为成都路通判,洪咨夔拒不阿附崔与之;江油一带的百姓因苦于戍边和 粮之苦,他就请制置、漕运司免除了这些苦役 C.洪咨夔弹劾刚进入御史台察院的王定,主要是因为他诋毁蒋重珍,朝廷贬谪 王定后,洪咨夔也随之被提拔 D.皇上在位十二年,风俗没有太大的改变,在大臣们无人敢上书直言的情况下, 洪咨夔上奏章,给皇上指出了徇私成风的恶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将奉上乃厉民乎?”出官钱市之。(5分) 译文: (2)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 之。(5分) 译文
职事往来效忠,蜀人高之。寻知龙州。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将奉 上乃厉民乎?”出官钱市之。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餫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 毁邓艾祠,更祠诸葛亮,告其民曰:“毋事仇雠而忘父母。” 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②,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之。 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 兼直学士院。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且乞祠。帝曰:“卿在朝 多有裨益,何轻去?”帝勉留之,迁吏部侍郎兼给事中。奏:“比徇私成俗,化 实未更,所恃以一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而好乐营缮,亲厚近属,保护旧臣, 若未能无所系累。”上在位 逾一纪,国本未立,未有敢深言之者,咨夔乞择宗室子养之,并为济王立后。 (节选自《宋史·洪咨夔传》,有删节) 【注】 ①宋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②台察:御史台察院 的简称。御史台是唐代中央设置的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 官,两位御史中丞为辅佐,下设台院、察院、殿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 辟:开辟 B.咨夔亟诣寿隽言曰 亟:立即,迅速 C.如唐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 故事:旧例,先例 D.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 比:比来,近来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洪咨夔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 分)( ) ①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 ②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 ③今当开诚心、布公 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 ④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餫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 ⑤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 ⑥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所恃以一 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嘉定中,崔与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扬州形势 危急,咨夔献策,金人得知扬州防备严密,不攻而遁。 B.后为成都路通判,洪咨夔拒不阿附崔与之;江油一带的百姓因苦于戍边和运 粮之苦,他就请制置、漕运司免除了这些苦役。 C.洪咨夔弹劾刚进入御史台察院的王定,主要是因为他诋毁蒋重珍,朝廷贬谪 王定后,洪咨夔也随之被提拔。 D.皇上在位十二年,风俗没有太大的改变,在大臣们无人敢上书直言的情况下, 洪咨夔上奏章,给皇上指出了徇私成风的恶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将奉上乃厉民乎?”出官钱市之。(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 之。(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贺圣朝·留别 (宋)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 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注】①绿醑:美酒。②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对 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有人认为这首词的下阕设想奇特,不落俗套,一波三折,对此你有何看法?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谁没有个背景 金兰 三叔把自家的鸡鸭挑到城里卖,在菜市场找了个地儿,挨着一个熟菜摊。老板是 个猴子一样瘦的年轻人。 买卖还没开张,三叔就跟瘦猴发生了争执。瘦猴埋怨三叔的鸡鸭太臭,想来买菜 的顾客都到别处去了。他命令三叔马上搬迁,否则就不客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贺圣朝·留别 (宋)清 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 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注】 ①绿醑:美酒。②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对 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有人认为这首词的下阕设想奇特,不落俗套,一波三折,对此你有何看法?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谁没有个背景 金 兰 三叔把自家的鸡鸭挑到城里卖,在菜市场找了个地儿,挨着一个熟菜摊。老板是 个猴子一样瘦的年轻人。 买卖还没开张,三叔就跟瘦猴发生了争执。瘦猴埋怨三叔的鸡鸭太臭,想来买菜 的顾客都到别处去了。他命令三叔马上搬迁,否则就不客气了
三叔不服气,和瘦猴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瘦猴气冲冲地威胁他:“你到底知不知 道我是谁?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说完,他再也不屑于跟三叔 争吵下去,冷笑着走了。 三叔心中一凛,当下就有些后悔。他想:我一个乡下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 犯不着为一点儿小事和人家吵架 三叔主动把价格降下来,打算快点出手回家。旁边卖辣椒的女人压低声音对他说: “你怎么跟他吵架呢?全市场这么多人,你和谁吵不行,为什么偏偏要跟他吵? 你知道他是谁吗?” 三叔的心一阵乱跳。他把价格降到最低,很快,鸡鸭就卖光了。他飞快地收拾好 东西,匆匆离开。走到肉行时,一个屠夫招手喊住他,严肃地问:“你刚才跟那 个人吵架了吗?” 三叔点点头。屠夫说:“你怎么偏偏跟他吵架呢?你知道他舅舅是谁吗?” 三叔当然不知道,懵懂地问:“我该怎么办?”屠夫同情地叹了口气,冲他连连 摇手:“我帮不了你。” 三叔感到脑袋“轰”地一下,嗡嗡作响。他后悔极了,垂头丧气地走出菜市场, 迎面碰见一个工商人员。他拉住三叔,上下打量:“你就是那个吵架的人吗?你 知道他舅舅是干什么的?你为什么要惹他呢?这里这么多人,你惹谁不好,为什 么偏偏要惹他?” 三叔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真想给自己两巴掌。他想:我真浑,为什么要和那个 “瘦猴”吵架? 回去后三个月,三叔一直不敢再进城。一天,三叔觉得风头已过去,再次把鸡鸭 挑到城里去,在菜市场找了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尽管这样,他还是被熟菜摊儿的 瘦猴发现了。他的心一下提了上来。 过了半天,买卖做得很顺利,没有人来找麻烦,三叔的心又渐渐放下来。一直到 卖完鸡鸭,什么意外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三叔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个卖熟菜的人能有什么来头?能有多大背景?那些人只不过是吓唬自己罢了。 收拾好东西,三叔突然感到尿急。他找了好久,也没看见一个厕所。向人一打听, 终于找到一个小公厕,门口摆着张小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收费的老头儿。 三叔放了五角钱到桌子上,就想冲进去方便。 老头突然拉住他,用威严的目光紧紧盯着他,说:“等等!你就是那个卖鸡卖鸭 的人?三个月前,你在这里和人吵过架?” 三叔大吃一惊,说是的。 老头儿马上斩钉截铁地说:“对不起,你不能进!” 三叔倒吸了一口凉气:“为什么?” “为什么?”老头儿威风凛凛地一拍桌子,“你知道和你吵架的人是谁吗?他是 我亲外甥。哼哼,这个厕所我说了算,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我憋死你!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三叔在菜市场的遭遇,故事虽然简单, 但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 B.“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这段底 气十足的恐吓三叔的话语表明瘦猴无赖霸道、缺乏教养的性格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菜市场上卖辣椒的 女人惧怕瘦猴,正是通过她“压低声音”对三叔说话这一细节表达出来
三叔不服气,和瘦猴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瘦猴气冲冲地威胁他:“你到底知不知 道我是谁?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说完,他再也不屑于跟三叔 争吵下去,冷笑着走了。 三叔心中一凛,当下就有些后悔。他想:我一个乡下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 犯不着为一点儿小事和人家吵架。 三叔主动把价格降下来,打算快点出手回家。旁边卖辣椒的女人压低声音对他说: “你怎么跟他吵架呢?全市场这么多人,你和谁吵不行,为什么偏偏要跟他吵? 你知道他是谁吗?” 三叔的心一阵乱跳。他把价格降到最低,很快,鸡鸭就卖光了。他飞快地收拾好 东西,匆匆离开。走到肉行时,一个屠夫招手喊住他,严肃地问:“你刚才跟那 个人吵架了吗?” 三叔点点头。屠夫说:“你怎么偏偏跟他吵架呢?你知道他舅舅是谁吗?” 三叔当然不知道,懵懂地问:“我该怎么办?”屠夫同情地叹了口气,冲他连连 摇手:“我帮不了你。” 三叔感到脑袋“轰”地一下,嗡嗡作响。他后悔极了,垂头丧气地走出菜市场, 迎面碰见一个工商人员。他拉住三叔,上下打量:“你就是那个吵架的人吗?你 知道他舅舅是干什么的?你为什么要惹他呢?这里这么多人,你惹谁不好,为什 么偏偏要惹他?” 三叔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真想给自己两巴掌。他想:我真浑,为什么要和那个 “瘦猴”吵架? 回去后三个月,三叔一直不敢再进城。一天,三叔觉得风头已过去,再次把鸡鸭 挑到城里去,在菜市场找了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尽管这样,他还是被熟菜摊儿的 瘦猴发现了。他的心一下提了上来。 过了半天,买卖做得很顺利,没有人来找麻烦,三叔的心又渐渐放下来。一直到 卖完鸡鸭,什么意外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三叔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一 个卖熟菜的人能有什么来头?能有多大背景?那些人只不过是吓唬自己罢了。 收拾好东西,三叔突然感到尿急。他找了好久,也没看见一个厕所。向人一打听, 终于找到一个小公厕,门口摆着张小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收费的老头儿。 三叔放了五角钱到桌子上,就想冲进去方便。 老头突然拉住他,用威严的目光紧紧盯着他,说:“等等!你就是那个卖鸡卖鸭 的人?三个月前,你在这里和人吵过架?” 三叔大吃一惊,说是的。 老头儿马上斩钉截铁地说:“对不起,你不能进!” 三叔倒吸了一口凉气:“为什么?” “为什么?”老头儿威风凛凛地一拍桌子,“你知道和你吵架的人是谁吗?他是 我亲外甥。哼哼,这个厕所我说了算,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我憋死你!”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这篇小说以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三叔在菜市场的遭遇,故事虽然简单, 但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 B.“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这段底 气十足的恐吓三叔的话语表明瘦猴无赖霸道、缺乏教养的性格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菜市场上卖辣椒的 女人惧怕瘦猴,正是通过她“压低声音”对三叔说话这一细节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