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1.1.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可以说是源远 流长。人类历史上自由商品生产以来,就开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检验为主 的质量管理方法。按照质量管理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可以将质量管理 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从开始出现原始的质量管理方法,一直到19世界末资本主 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这段时期受家庭生 产或手工业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人的实际 操作经验,靠手摸、眼看等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器测量而定。工人 既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验、质量管理者,且经验是“标准”。因此,有 人又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可以说是源远 流长。人类历史上自由商品生产以来,就开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检验为主 的质量管理方法。按照质量管理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可以将质量管理 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从开始出现原始的质量管理方法,一直到19世界末资本主 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这段时期受家庭生 产或手工业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人的实际 操作经验,靠手摸、眼看等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器测量而定。工人 既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验、质量管理者,且经验是“标准”。因此,有 人又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1.1.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2.质量检验阶段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职能的分解,为 了保证产品的正确生产,独立的质量部门承担了质量控制职能。检验工 作是这一阶段执行质量职能的主要内容。大多数企业都没置专职的检验 部门和人员,有人称它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这种检验有其弱点:其一,它属于“事后检验”,无法在生产过程 中完全起到预防、控制作用,一经发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一般 很难补救;其二,它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这样做有时在经 济上并不合理(它增加检验费用,延误出厂交货期限),有时从技术上 考慮也不可能(例如破坏性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个弱点 尤为突出
1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2. 质量检验阶段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职能的分解,为 了保证产品的正确生产,独立的质量部门承担了质量控制职能。检验工 作是这一阶段执行质量职能的主要内容。大多数企业都没置专职的检验 部门和人员,有人称它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这种检验有其弱点:其一,它属于“事后检验”,无法在生产过程 中完全起到预防、控制作用,一经发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一般 很难补救;其二,它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这样做有时在经 济上并不合理(它增加检验费用,延误出厂交货期限),有时从技术上 考虑也不可能(例如破坏性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个弱点 尤为突出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1.1.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3.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末,以美国休哈特( W.A. Shewman)、 戴明( Deming)为代表提出抽样检验的概念,最早把数理统计技术应 用到质量管理领域,此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产品的质量波动中找出 规律性,采取措施消除产生波动的异常原因,使生产的各个环节控制在 正常状态,从而更经济地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这标志着将事后检验 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 但是这个阶段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忽视其组织管理工作, 专业的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比较深奥,因此质量工作成了“质量管理专家 的事情”,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觉。这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1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3.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末,以美国休哈特(W.A.Shewhan)、 戴明(Deming)为代表提出抽样检验的概念,最早把数理统计技术应 用到质量管理领域,此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产品的质量波动中找出 规律性,采取措施消除产生波动的异常原因,使生产的各个环节控制在 正常状态,从而更经济地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这标志着将事后检验 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 但是这个阶段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忽视其组织管理工作, 专业的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比较深奥,因此质量工作成了“质量管理专家 的事情”,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觉。这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1.1.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4.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战以后,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为代表提出执行 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意识 和承担质量的责任。戴明、朱兰等美国专家在日本的努力下真正掀起了 一场质量革命,使得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最先在日本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逐步被世界各国接受,并 在运用时各有所长。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so)又在总结各国全 面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 列标准。现今,全面质量管理理想仍然对企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4.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战以后,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为代表提出执行 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意识 和承担质量的责任。戴明、朱兰等美国专家在日本的努力下真正掀起了 一场质量革命,使得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最先在日本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逐步被世界各国接受,并 在运用时各有所长。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又在总结各国全 面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 列标准。现今,全面质量管理理想仍然对企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1.1.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5.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相伴而 产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 织相继发不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国际标准 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SO)于1979年单独 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准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国 际标准。1987年3月正式发布s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该标准总结了各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将之归纳、规范。发布后引起世 界各国的关注,并予以贯彻,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满足了质量 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
1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5. 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相伴而 产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 织相继发不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国际标准 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单独 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准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国 际标准。1987年3月正式发布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该标准总结了各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将之归纳、规范。发布后引起世 界各国的关注,并予以贯彻,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满足了质量 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