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第10章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10.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0.2建筑企业资金管理 10.3建筑企业资产管理 10.4建筑企业收益管理
第10章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10.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0.2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 10.3 建筑企业资产管理 10.4 建筑企业收益管理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0.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0.1.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 且标 >10.12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 对象及内容 >10.13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 环境
10.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 10.1.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 目标 ➢ 10.1.2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 对象及内容 ➢ 10.1.3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 环境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0.1.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 期结果,是建筑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财务活动必须 服务和遵循企业目标。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提法: 利润最大化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原因有三:(1)人类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 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2)在自由竞 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3)每个 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 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0.1.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 期结果,是建筑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财务活动必须 服务和遵循企业目标。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提法: 1.利润最大化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原因有三:(1)人类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 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2)在自由竞 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3)每个 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 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0.1.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它没有考虑货 币的实践价值; (2)没有反应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 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或期间之间的比较; (3)没有考虑分线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科技开 发、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裝备水平、环境保护、履行 社会责任等。 可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为此,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不合适的
10.1.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它没有考虑货 币的实践价值; (2)没有反应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 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或期间之间的比较; (3)没有考虑分线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科技开 发、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环境保护、履行 社会责任等。 可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为此,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不合适的
如 高等学校 客业用型程视啦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0.1.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盈余,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 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说明了投资者每股股本的盈利能力,该指标主要适 用于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讲,一般可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该指 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其权益资本总额的比值,说明了企业权 益资本的盈利能力。其实这两个指标的本质是相同的,如将企业的普通 股股数乘以每股收益,便能得到企业的利润总额。用每股收益(或权益 资本收益率)来概括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可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缺 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同样未考虑每股收益发生的时间性;(2)仍然未考感每股收 益的风险;(3)同样会由于经营者追求最大收益而造成短期行为,而 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和稳定的发展。 因此,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与利润最大化一样也有许多不完 善之处,同样不能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10.1.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盈余,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 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说明了投资者每股股本的盈利能力,该指标主要适 用于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讲,一般可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该指 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其权益资本总额的比值,说明了企业权 益资本的盈利能力。其实这两个指标的本质是相同的,如将企业的普通 股股数乘以每股收益,便能得到企业的利润总额。用每股收益(或权益 资本收益率)来概括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可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缺 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同样未考虑每股收益发生的时间性;(2)仍然未考虑每股收 益的风险;(3)同样会由于经营者追求最大收益而造成短期行为,而 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和稳定的发展。 因此,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与利润最大化一样也有许多不完 善之处,同样不能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