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我不敢说全讲完了”.396 三十八、日日夜夜.408 三十九、总结. .420 四十、游城道上.428 四十一、龙殿.435 阴十二、贫穷至上.442 四十三、通过斗争达到团结.454 四十四、等我分到地时.464 四十五、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469 第五部复查 四-十六、出狱.491 四十七、两头不见太阳.501 四十八、重新划阶级成份. .509 四十九、太慢了1.519 五十、谁敢学握第二次过关会?.524 五十一、年轻媳妇打头阵.533 五十二、教堂里的过关会.541 五十三、成份升级.556 第六部彻底的筐新估计 五十四、胜利前夕.561 五十五、我们想当上帝呀!. .572 五十六、是谁的过错?.580 3 丁
第七部解疙瘩 五十七、遭灾.599 五十八、草命的德炼.607 五十九、互助.618 六十、村人民代表大会.626 六十一、最后的决定.641 六十二、半夜袭击.645 六十三、胡雪贞想不通.656 六十四、退回“非法占有的采实”.663 六十五、拘捕和退赔.677 六十六、“台报公议”交公粮.696 六十七、再见吧,张庄!.705
引 子 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东方不充西方亮,黑了南 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一毛泽东 春季,地球的自转轴越来越指向太阳,北半球地表聚积的 热量日益增多。到了夏至,太阳的热力完全集中到温带的海祥 和山岳、荒漠和平原,晒得岩石剥落,林莽生烟,湖海蒸腾。 大气层产生了大规模的扰动,蘑菇状的巨大的热空气团从大陆 的腹地牌空而起,含有雨水的清凉海风,便乘虚而入,使内陆 的春旱得以解除。 亚洲大陆如此辽阔,蒙古、新疆、哈萨克斯坦、西藏有着 大片的冻土地带,戈壁滩和塔拉玛干大沙漠又非常寒冷,所以, 虽然夏至来而复去,北极浙渐远离太阳,白昼并始变短,但是 中亚细亚沙漠和岩石所积蓄的热量,仍不足以使季节转换,引 来季风。 自古以来,季节的转换总是姗期来迟,世界性的冷暖交迭 周而复始,这就扰乱了整个华北的气候,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 响。从二月到六月,蒙古的冷风向海洋吹去,把从黑龙江到长 江的辽阔地域都置于干旱之中。然后,经过几个星期的闷热, 1
天气就变了。暴雨从太平洋横扫而来,滔滔洪水冲刷着秦晋黄 土高原,抉泥带沙,使河流暴涨,在沿海平原上泛滥 这些沿海平原原来正是气候循环的产物。若不是干百万年 来河流把泥沙带到海底沉积起来,那么黄海之水就依然会颜临 着山西边界上的太行山,山东的丘陵就依然会象远古时期那样 是海中的岛与。 孕育了人类十分之一的中国沿海大平原,原来是季风的产 物。可是,季风从未停止过侵扰自己所创造的这片土地。季风 带来了雨水,因而有了生命,可是季风却又周期性地危害这些 生命:忽而旱忽而涝,忽而涝忽而旱,循环不已,这就导致了 中国人民年年要与其赖以生存的水进行斗争 一九四七年也不例外。要说有例外,就是雨水比往常来得 更早,下得更大。六月还没有过去,河北干裂的农田和山西沟 谷里晒焦的黄土就变了样,化成了稀泥。大车在泥里一直陷到 车轴,套车的骡子汗流浃背,身上沾满了披蹄子被起的红泥。 它扯紧了輓具,踉跄著向前迈动几步,又滑了回来,喘著粗气。 在上百万条曾经很硬实的小路上,赶车的人和种地的人之间的 斗争有增无已,这些连接村落和农田的小路,密如蛛网,布满 了乡村地区。赶车的人在路上碰到泥泞处,就要往硬实一些的 庄稼地里绕行。种地的人要保护庄稼,就在道旁挖了深坑,不 准大车乱走。随着雨季的继续,这些坑就形成了纵枝交错的沟 罐,把乡村变成了战场的模样。这种斗争,是从有车的那一天 起就存在的,只要雨不停,就不会缓和。这样的斗争当然不会 有最终的胜负,只是小祸不断,不是这边一辆大车翻进一个灌 满水的陷阱里,就是那边的庄稼被限进了烂泥。 一方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持久战在加刷,另一方而,人与 2
自然之间的大战也在步步展开。每降一次雨,低注的地方就积 满了水,把庄稼泡在泥汤里。一年有十个月都是干涸的小河沟, 顿时涨满了洪水,威胁着好几个村子。同时,永定河、颖河、 沁河、滹沱河、卫河等河流大水暴涨,威胁着好几个县,而“中 国之害”一南边的黄河,在三门峡以下,大水漫到了是坝顶, 威胁着三个省。 华北各解放区①全部投人了抗洪斗争。在出现险情的河堤 上,男女老少的护堤大军日夜苦战。他们用柳条筐运土,用夯 把土砸实,并安放装满石头的草袋,以防决口。夜幕降临, 堤上的一连串篝火照出了河道的走向。篝火是呆在窝糊里御风 寒的守堤人点燃的。他们为了消除困意,不断地抽烟,并隔 一小时测一次水位。黑黝黝的水静静地、可怕地流过这些警戒 哨。 与赶车的人同种地的入之间的斗争一样,这种斗争也没有 最终的胜负,只有无数的战术得失:这里,大堤守住了,拯救 了一个县,那里,一条河泛滥了,百万人流离失所,陷子饥 饿。 这虽然是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和这一年的另一种斗争 比起来,则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就是内战,它简直就象季风一 样具有横扫度字的规模。从西伯利亚边境到南海的红河口,红 军和白军之间的进攻与反攻,围剿与反围剿,包围和突围,在 交替地进行着。在广阔的乡村地区,每一个吃奶的孩子,每一 个操心的母亲,每一个在村口抽烟的老大爷,每一个荷锄的小 ①解放区最初是指一九三七到一九四五年间由八路军和民兵从日本统治下解 放出来的那部分广大农村地区。因为解放区开始时往往建立在跨越省界的山区,所 以又称为边区。它们在内战时期都有了很大的扩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