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视野里 百年馆藏库本首译新版 的 中 中国乡村生活 国形象 VILLAGE LIFE IN CHINA 〔美〕明恩溥著 午睛唐军译 时事出、版社 http:/iask.sina.com.cn/u/1644200877此处有大量书籍免费下载! 仅供个人阅读研究所用,不得用于商业或其他非法目的。切勿在他处转发! 水隐醉月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中国乡村生活 [美]明恩溥著 午晴唐军译 时事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中国乡村生活/(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北京:时 事出版社,1998.2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ISBN7-80009-489-8 I.中.Ⅱ.①明.②午.③唐.Ⅲ.乡村-社会 生活-概况-中国-清后期V.D6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97)第28086号 中国乡村生活 [美]明恩溥著 午晴唐军译 资任编辑:祝勇 策划文案:野夫 时事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邮编:100081) 新华书店经销 山东新华印刷厂临沂厂印刷 开本:850×11681V32印张:11.25字数:t50千字 198年【月第1版198年1月第1次印群 定价:l8.80元
序言 戴逸 中国被西方所认识并纪之以书,大抵应从《马可·波罗游 记》算起;其后的利玛窦更以“西儒”之身份撰写了多种著作, 力图在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之间寻找到结合点。在这些著 作的影响下,十八世纪的欧洲汉学界充满了对中国社会理想 化的描述;与此同时,欧洲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伏 尔泰和亚当·斯密亦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华夏这个古老的文 明。有的赞美这一古老文化,以为可成西方的借鉴,有的则鄙 视中国,揭示其停滞不前的传统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的 “中国观”逐渐得以形成。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在席卷世 界的近代化浪潮中被抛在了后面。于是,国门被坚船利炮轰 开,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时代由此开始。 结束这样一段痛史,迄今已近半个世纪、今世的人们对于 那一时代的认识,往往仅限于教科书和一些演义化的影视文 艺,而缺少更生动更真实更细致的资料作为参考。事实上,随 着当年舰炮而进入中国的,还有大批传教士、商人、旅行家、外 交家等等。这些人在中国居留甚久,对中国文化和社会有着 不同程度的了解,当然也有着迥异于国人的视角。他们通过 自己的多方观察和体验,分别写出过许多有关中国社会各个 侧面的专著,对西方人认识中国产生过巨大作用。而由于种 种原因,这些著述一直湮埋于历史的烟尘之中;我们只能从鲁 迅、潘光旦等老一辈学人的引用、赞叹和批评里,隐约遥想这 些著作当年的影响。 现在,一批青年学人本着重新认知和借鉴西方“中国观” 借以追溯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冲突的历史,以便更清晰地了 解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这一目的,从库藏旧版中译 出这套丛书,命之为“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这实在是一件 ”1
8A40】 深具意义的事。从首期推出的这一套四种译著来看,这些原 著都成书于清末,真实地记录了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各 层面的状况,并附有大量珍贵的旧照片。总体来看,这些作者 对中国还是较有感情的;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方面也确有 贡献。具体而言,他们在中国的居留岁月里,也提出过一些友 好和善意的建议,比如主张戒除鸦片,反对缠足,要求美国政 府退还庚子赔款以及提倡改革教育制度等。 毋庸讳言,由于文化隔膜及未能深入准确地了解中华民 族的历史传统,书中难免存有一定的偏见和错觉。因此,某些 仅凭粗浅的认识即信口开河妄作解人的观点,多少便带有自 大张狂和民族歧视的痕迹。至于这样一些故意夸大他国族性 弊端的微词非议,或者有目的地宣扬宗教思想的传教士腔调, ·只能昭显出作者的狭隘和时代的局限,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 一个雄据于东方,充满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民族,已经丝 毫无损,我们已有足够的度量来回顾已为陈迹的一切。 出版编辑这样一套译丛,有选择地引进介绍一批在西方 社会影响巨大的有关中国观的经典著作,我以为还有另一层 意义,那就是有利于促进国内近代文化史、社会史及民俗学和 人类学的研究,对于拓展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范围和深度也将 起重要作用。再者,书中也存有许多善意的批评和中肯的建 议,即使百年之后来回顾这些意见,仍具有一定的警醒价值。 如果能积累有年,持续不断地编译下去,将是一项具有深厚文 化内涵的出版工程。我希望这套译丛能够多出一些,出全 些,不企望一次性完成;同时在著作的选择方面下大功夫,争 取能集萃最具经典性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审视历史,温故 而知新,最终达到提高我们民族素质的目的,正如鲁迅先生当 年所警示的那样:“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 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 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