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由于一种邪恶力量的邪恶意志所使然。这一观点以各种形 势4+直流传到了今天。 因此,培根和笛卡儿的乐观主义认识论不可能是真的。然 而,这里最令人纳罕的也许是,这种虚妄的认识论是一场史无前 例的理智和道德革命的主要微发力量。它鼓励人们为自已思考。 它给人带来希望:他们借助于知识能争得自己和他人的自由,免 受奴役和痛苦。它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它成为反对审查制度 和正捌制自由思想的斗争的基础。岔戒为英国新教徒的良心、个 人主义和新的人类尊严观的基础;·成为普遍教育的要求和向往 自由社会的新梦想的基融。它使人感到要为自已和他人负责, 使人渴望不衣改善他们自己的状祝,面且也改善他们的同胞的 状况。它是一种错误观念激起许多好的规念的一个实例。 1。 VI 1 然而,这种虚妄的认识论还导致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主张 真理是显现的理论,`也即只要想望看到就人人都可看到真理的 理论乃是儿乎一切官信的基础。因为,只有最堕落的邪恶才会 拒绝看到显现的真理,只有那些有充分理由害怕真理的人才会 杏定真理,并阴谋压制它。 然而,主张真理是显现的这种理论不仅培育了盲信者一 那些深信所有看不到显瑰真理的人一定是给翔恶迷住了的人 们一一而且也可导致极权主义,尽管不象悲观主义认识论那样 直接导致极权主义。事情之所以如此,只鬼因为真理通常并不是 显现的。因此,据说是显瑰的就不液珀终需解释和证实, 而且始终需要再解释和再证实猛要种权成儿乎日复一日地 来宣布和规定什么是显现的真理,而这权威可能学会随心所欲 地、玩世不恭地做这事。许多灰心丧气的认识论家将脱离他们 ”11
自已以往的乐观主义,而在悲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 辉煌的极权主义理论。我觉得,最伟大的认识论家柏拉图就是 这种悲别发展的范例。 VII 柏拉图在笛卡儿的神赐真理性学说的前史中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神赐真理性学说认为,我们的理智直觉不会欺骗我们,因 为上帝是真诚的,不会欺躺我们:换句话说,它认为,我们的理智 是知识的源泉,因为上帝是知识的源泉。这学说有漫长的历史, 至少可以追湖到荷马和赫希俄德。 在我们看来,一个学者或历史学家习惯于引证原始资料,那 是很自然的。,然而,发现这种习惯发端于诗人,这也许使人感到 有点意外,但是事实如此。希腊诗人都提到他们的知识的来源。 这些来源是神圣的。来源是缨斯。吉尔伯特·默里说(《希腊史 诗的兴起》1924年第3版第96页):“,希,腊史诗作者总是不仅 把我们所称的灵感,而且艳他们关于事实的实陈知识都归功于 缨斯。攀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赫希俄德…总是解 释说,他的知识仰赖于缪斯。·别的知识来源实际上是认识到 的。…但是,他常常请教缪斯。…荷马写作希腊军队大观这 类题材时,也是如此。” 象这段引文所示,这些诗人不仅习惯于要求灵感的神圣源 泉,而且要求知识的神圣源泉一故事真实性的神圣保证人。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提出的正是这两个要求。赫 拉克利特似平以先知自命他“口若悬河,…受神的支配”,这 神就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宙斯DK,①B92,32,参见93,41,64,50)。 ①DK=第尔斯-克兰茨:《前苏格拉底残篇ragmente det Vorsokra- ker). ·2·
至于巴门尼德,我们儿乎可以说,他是荷马或赫西俄德同笛卡几 之间的缺失环节。他的指路明星和灵感源泉是女神获克,赫拉克 利特(DK,B28)说她是真理的守护神。巴门尼德说她是真理钥 匙的保护者和掌管者,是他一切知识的源泉。不过,巴门尼德和 笛卡儿两人的共同点不仅仅是神赐真理性学说。例如,巴门尼德 的真理保证神告诉他,为了区分真理和谬误,他必领只依赖理 智,面不能依赖视觉、听觉和味觉。(参见《赫拉克利特》,B54, 123,88和126暗示,不可观察的变化产生可观察的对立物。)甚至 他的物理理论(象笛卡儿一样,他也把它建立在他的理智主义知 识理论之上)的原建也同笛卡儿所采纳的相同:虚空是不可能 的,世界必然是充满的。· 在柏拉图的《伊安篇》中,把神赐灵感一诗人的神赐冲动 和神赐的真知源泉或起源截然区分开来。(《斐德罗篇》中尤其 从259e起进一步前发了这个问题:在275b-c中,正象哈罗德·倒 尼斯向我指出的,柏拉图甚至坚持区分起源问题和真理问题。) 柏拉图承认诗人有灵感,ˉ但否认他们所说的事实知识有神性的 权威。然葡,我们知识的神,源泉学说在柏拉图的著名的国忆 说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每个人都 阜有神羯知识源泉。·(这个理论中考虑的知识,是关于一事物而 不是一特定历史事实的本质或本性的知识。)按照柏拉图的《曼 错篇》(81b-d),在我们出生之前,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的不死 灵魂所不知道的。因为一切自然物都是同亲同类的,所以我们 的灵魂必定和一切自然物同类。因此,它知道它们全部:它知道 一切事物。(关于亲缘关系和知识,亦见《要多篇》,79d;《理想 国》,1d;《法律篇》,899。)在拙生时,我们就忘脚了,但是,我 们能够恢复我们的记忆和我们的知识,尽管只是部分地:只要我 们重又看到其理,我们就会认识它。因此,一切知识都是再认 果13海
识一:回忆或回想我们曾经知道的本质或真谛。(比较《斐多 篇》,72et.;75e.) ·这理论意昧着,·只要我们的灵巍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居留和 加入观念、本质或本性的神圣世界,它就处于神性的全知状态。 人的出生是他的堕落;·是他从自然的或神的知淇状态堕落,:茵 此这就是他知的起源和原因。'(可能是从这里萌生无知是 罪惡的想法;比较《斐多篇》,76d。) , 显然,这种回忆说和知识的神羯起源或源泉的学说之闻有 密切联系。司啦,回忆说和显现真理学说之间也有密切联系:甚 至在我的堕落的健忘状态下如果我们看到其理,我们也不可能 不认识到它是真理。因此,作为回忆的结果真理恢复到未被忘 却也未被隐藏(athS)的状杰:它成是显现瑰的真理。 :苏格拉底在《曼诺篇》的一个精采段藩中论证,了这一点,他 帮助一个未受过教育的青年奴隶“回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一个 特例的证明这里实际上是,种乐观主义认识论.,也是箝卡北 主义的根源。:君来,柏拉图在《曼诺篇》中意识到他的理论是非 常乐观的西为他把它描述为一种使人渴望学习、探缩和发现的 学说 ;·,然而,柏拉图最后必定感到失望;因为我们在水理想国沙,(以 及《辈狐罗篇啦中看到一种悲观主义认识论在露头。在那个关于 詞穴申的因徒的若名故事(第514页及以后)中,他表明s我们的 经验世界仅仪是实在世界的一个阴影、→种反映。他还表明,即 使有一个使从词穴中逃出来面对实在世界,·那他在认识和理 解这个推界时将遇到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更不必说使那些滞 留在调穴里的囚徒们理解这世界的困难了。为了理懈窭在世界 所遇到的困难几儿乎是超人的,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话)能达到理 解实在世界的神赐状态一真知,认识(pistome)的神弱状 4
态。 这是一种有关儿乎一切人的悲观理论,虽然还不是关于一 切人的。(因为它教导说,真理能为少数人一上帝的选民一 所达致。可以说,·对这些人来说,它甚至比显现真理的学说 还要乐观。)《法律篇》中洋尽无遗地阐发了这种悲观主义理论的 种种极权主义和传统主义的推论。 可见,我们在柏拉图那里看到了从乐观主义认识论到悲观 主义认识论的最早转变。这两种认识论备为两种关于国家和杜 会的截然对立的哲学奠定了基础:方面是反传统主义、反极权 主义、革命的和乌托邦的笛卡儿式理性主义,男一方面是极权 主义的传统主义。. (。 这种发展很可能同下述事续相佚人类认识论的堕落的观 念,不仅可狄乐观主义的回忆说的意义上排解释,而且也可从 悲观主义的意义上加以解释。·· i、 在后一种意义上,人的这种堕落宜判-一切凡人一或者儿 乎一·切凡人一都是无知的。我认为,在祠穴故事中(或许还在 缪斯和她]的神圣说教遭到漠视时城邦陷落的故事中!参见《理 想国》,546),人们能够辨认出这种观念的“种有趣的古老形式 的回复。我现在想起巴门尼德的学说:尾人的意电是错党,是一 个错误的选释一一错误的惯例的结果。这前能争源色诺券 的学说:一切人类知识都是猜测,而他官已的理论充其童也只是 类似于真理。@)象卡尔:莱因哈特所指出的,人类认识论的堕 落的观念可以从这些女神的话里看到,这尝话标志着从真理之 ①这里阎接提到的色诺芬残篇是DK,B35,府面第.5章第xt节哭引证,关于 似真理性的观念一一同事实部分相符(因此还可能“象是其实的”或“可当做其实 的”,象巴门尼德在这里所说的)的学说,尤见以下第37和338页(那里把道真性 同概然性相对比)和附录6· ◆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