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环境代价,人人都能感觉到,但发展却不能跟着感觉走,这就需要所有的发展代价 都应有一本明白账。有了这本账,科学决策才有更坚实的依据,政绩考核才能竖起更硬的标杆。 在这个意义上说,绿色GDP是引导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 12.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型为传统经济模型的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解决了资源的有限 制性和人类经济持续发展的矛盾。但是,现行GDP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不相称的,具有 历史滞后性。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人 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许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商品价格极低,加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不充分, 对于自然形成的资产(如空气、海洋、森林、水资源等)都不纳入核算范围。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只反映了生态活动的正面效应,并没有反映其负面影响,没有反应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 这使得现行GDP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为校正这一错误,世界银行推出了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EDP。它在现行的GDP 中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中扣除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同时考虑外部影响,包括 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依此来衡量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的真正的国民财富。绿色GDP的 推出具有重大意义。它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可避免 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盲目乐观,时刻给人们敲响警钟。对我国而言,也可以促使政府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而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高增长。 绿色GDP核算可以促进资源的重复、合理利用,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 化。同时,绿色GDP还会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促进工业的绿色生产。这些都会对中国可 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意义。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几乎整 个世界都已经接受了绿色GDP概念。但绿色GDP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比如自然资源作 为资本以货币衡量会是比较困难的,对于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损耗与折旧在计算上都是很难 的,计算结果难以做到准确。尽管现在提出了一系列虚拟的计算方法,但误差的大小还没有统 的定论,会影响世界各个国家的GDP的可比性,也就无法评价经济发展的好坏。同时,相关的 法律制度还没有建立。但是,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绿色GDP一定会取代现行GDP, 为中国发屐循环经济提供更全面的经济指标。 13·多部委联合摸底海洋环境:84%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 我国沿海共有直排入海污染源排污口643个,约84%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11
11 发展中的环境代价,人人都能感觉到,但发展却不能跟着感觉走,这就需要所有的发展代价 都应有一本明白账。有了这本账,科学决策才有更坚实的依据,政绩考核才能竖起更硬的标杆。 在这个意义上说,绿色GDP是引导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 12.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型为传统经济模型的转化提供了理论 基础,从理论上解决 了资源的有限 制性和人类经济持续发展的矛盾。但是,现行 GDP 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不相称的,具有 历史滞后性。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形成于上世纪 50 年代。当时经济处于 萧条时期,人 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许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商 品价格极低,加之人们对自然资 源的认识不充分, 对于自然形成的资产(如空气、海 洋、森林、水 资源等)都不纳 入核算范围。 现行的国民 经济核算 体系只反映了生态活动的正面效应,并没有反映 其负面影响,没有反应生态环境 恶化带来的损失, 这使得现行 GDP 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为校正这一错误,世界银行推出了绿色 GDP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 EDP。它在现行的 GDP 中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中扣除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同时考虑外部影响,包括 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依此来衡量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的真正的国民财富。绿色 GDP 的 推出具有重大意义。它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可避免 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盲目乐观,时刻给人们敲响警钟。对我国而言,也可以促使政府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而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 GDP 的高增长。 绿色 GDP 核算可以促进资源的重复、合理利用,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 化。同时,绿色 GDP 还会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促进工业的绿色生产。这些都会对中国可 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意义。由于绿色 GDP 核算体系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几乎整 个世界都已经接受了绿色 GDP 概念。但绿色 GDP 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比如自然资源作 为资本以货币衡量会是比较困难的,对于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损耗与折旧在计算上都是很难 的,计算结果难以做到准确。尽管现在提出了一系列虚拟的计算方法,但误差的大小还没有统一 的定论,会影响世界各个国家的 GDP 的可比性,也就无法评价经济发展的好坏。同时,相关的 法律制度还没有建立。但是,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 ,绿色 GDP 一定会取代现行 GDP, 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更全面的经济指标。 13.多部委联合摸底海洋环境:84%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 我国沿海共有直排入海污染源排污口 643 个,约 84%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一份即将向国际社会提交的《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下称“报告”), 正在国土资源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征求意见。 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有关官员透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 间审査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寻 求多方支持和合作,我国将向大会提交报告。在各部门提供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组已编制完成报 告征求意见稿。60%废水直排入海 据报告透露,全国共有海洋倾倒区98个,实际使用78个,共倾倒疏浚物19276万立方米, 比上年增加31.5%。沿海共有直排入海污染源排污口643个,2005年全国陆源排海污水总量317 亿吨,即全国约60%的废水排入海洋 海上溢油事故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据统计,1976年至2000年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 事故2353起,平均毎3.5天发生一起。其中,溢油量在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53起,总溢 油量29754吨。 沿海推广无磷洗涤用品 报告称,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也使河流及近岸海 域水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报告建议,实行海区环境保护行政领导责任制。跨地(市)的入海河流,由省(市)指导协调,跨 省(市)的入海河流,由国家指导协调,并纳入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另外,沿海省(市、自治区)全面推广使用无磷洗涤用品,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发布 沿海省(市、自治区)农药、化肥污染重点控制县、区名录,提出控制指标,明确控制任务,制定 相应规章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是1995年由多个涉海国家和地区在联合 国于美国华盛顿形成并通过的一项国际协定,号召区域海和各成员国分别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RPA和NPA),旨在推动从国家、区域到全球的3个层面共同采取行动来保护海洋环境。中国是 参加GPA协定的成员国之 (二) 1·2007年7月24日,进入主汛期的长江上游连日暴雨,大量水上漂浮垃圾涌入三峡库区,对
12 一份即将向国 际社会提交 的《中国保护 海洋环境免 受陆源污染国 家报告》(下称 “报告”), 正在国土资源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征求意见。 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有关官员透露,“保 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 计划第二次政府 间审查会”将于 10 月在北京召开。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寻 求多方支持和合作,我国将向大会提交报告。在各部门提供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组已编制完成报 告征求意见稿。60%废水直排入海 据报告透露,全国共有海洋倾倒区 98 个,实际使用 78 个,共倾倒疏浚物 19276 万立方米, 比上年增加 31.5%。沿海 共有直排入海污染源排污口 643 个,2005 年全国陆源排海污水总量 317 亿吨,即全国约 60%的废水排入海洋。 海上溢油事故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据统计, 1976 年至 2000 年,沿海共发 生大小船舶溢油 事故 2353 起,平均每 3.5 天发 生一起。其中,溢油量在 50 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 53 起,总溢 油量 29754 吨。 沿海推广无磷洗涤用品 报告称,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也 使河流及近岸海 域水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报告建议,实行海区环境保护行 政领导责任制。跨地(市)的入海河流 ,由省(市)指导协调,跨 省(市)的入海河流,由国家指导协调,并纳入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另外,沿海省(市 、自治区)全面 推广使用无磷 洗涤用品, 禁止销售使用 含磷洗涤用 品。发布 沿海省(市、自治区)农药 、化肥污染 重点控制县、 区名录,提 出控制指标, 明确控制任 务,制定 相应规章。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是 1995 年由多个涉海国 家和地区在联合 国于美 国华 盛顿 形成 并通 过的 一项 国际 协定, 号召 区域 海和 各成 员国 分别 制定 相应 的行动 计划 (RPA 和 NPA),旨在推动从国家、区域到全球的 3 个层面共同 采取行动来保护海洋环境 。中国是 参加 GPA 协定的成员国之一。 (二) 1.2007 年 7 月 24 日,进入主汛期的长江上游连日暴雨,大量水上漂浮垃圾涌入三峡库区,对
库区水环境造成污染和航运、旅游带来影响。为保证长江航运和库区水环境安全,三峡库区重庆 市、湖北省沿江各区县加大清漂力度,毎天打捞水上垃圾百余吨,以确保三峡大坝电厂运行安全 和库区水质清洁 2.2007年,全国多地暴发蓝藻 5月29日,无锡太湖蓝藻全面暴发。 6月11日,安徽巢湖蓝藻暴发 6月24日,云南滇池蓝藻暴发。 7月11日,20年未曾出现大规模蓝藻污染的武汉东湖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局。 随后,苏州、长春、南京等地相继传岀蓝藻暴发或者可能暴发的消息。2007年,难道真的 是一个“蓝藻年 蓝藻,这被称为“生态癌症”的生物究竟是什么?为何今年连续侵入我们的生活?人能战胜 蓝藻这种古老的生物吗?这是我们的追问,也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要知道蓝藻的自然属性只需知道几个简单的事实就可以了:蓝藻是一种菌,但它有着叶绿素 很早很早以前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爱尔索·巴格霍恩(ElSo Sterrenberg Barghoon)在南非特兰斯尔的无花果树群浅燧石岩中,发现了类似细菌和蓝藻的微 化石。据测定,这些蓝藻化石距今约31亿年。到寒武纪时,蓝藻特别繁盛,有学者将这个时期 称为“蓝藻时代″。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 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蓝藻是光合植物的先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仁辉介绍说,他一直在进行蓝藻 的基础研究。这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但关于它的分类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 蓝藻属于藻类植物,是地球上岀现的最早的绿色植物。也有科学家主张蓝藻不属于植物界,因为 蓝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细胞核。美国科学家考帕兰( Copeland)就将蓝藻与细菌等生物一起,归入 新的“原核生物界”。还有人将蓝藻单独划为“蓝藻界”。“蓝藻具有双重性。一个是光合作用,因 为它带有叶绿素,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一种植物;另外它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它是植物 性和细菌性的结合体。”蓝藻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和植物的不同点更多,所以目前大部分学
13 库区水环境造成污染和航运、旅游带来影响。为保证长江航运和库区水环境安全,三峡库区重庆 市、湖北省沿江各区县加大清漂力度,每天打捞水上垃圾百余吨,以确保三峡大坝电厂运行安全 和库区水质清洁。 2.2007 年,全国多地暴发蓝藻: 5 月 29 日,无锡太湖蓝藻全面暴发。 6 月 11 日,安徽巢湖蓝藻暴发。 6 月 24 日,云南滇池蓝藻暴发。 7 月 11 日,20 年未曾出现大规模蓝藻污染的武汉东湖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局。 随后,苏州、长 春、南京等地相 继传出蓝藻暴 发或者可能暴发 的消息。2007 年, 难道真的 是一个“蓝藻年”? 蓝藻,这被称为“生态癌症”的生物究竟是什么?为何今年连续侵入我们的生活?人能战胜 蓝藻这种古老的生物吗?这是我们的追问,也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要知道蓝藻的自然属性只需知道几个简单的 事实就可以了:蓝藻是一种菌,但它有着叶绿素, 很早很早以前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蓝藻 是地球 上最早 出现的 生物 之一。20 世 纪 60 年代 ,美国 科学家 爱尔索 ·巴 格霍恩(Elso Sterrenberg Barghoon)在南非特兰斯尔的无花果树群浅燧石岩中,发现了类似细菌和蓝藻的微 化石。据测定,这些蓝藻化石距今约 31 亿年 。到寒武纪时,蓝藻特别繁盛,有 学者将这个时期 称为“蓝藻时代”。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 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 的主要缔造者之 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蓝藻是光合植物的先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 究员李仁辉介绍说,他 一直在进行蓝藻 的基础研究。这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但关于它的分类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 蓝藻属于藻类植物,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绿色植物。也有科学家主张蓝藻不属于植物界,因为 蓝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细胞核。美国科 学家考帕兰(Copeland)就将蓝藻与细菌等生物一起,归入 新的“原核生物界”。还有人将蓝藻单独划为“蓝藻界”。“蓝藻具有双重性。一个是光合作用,因 为它带有叶绿素,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一种植物;另外它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它是植物 性和细菌性的结合体。”蓝藻虽然能进 行光合作用,但它和 植物的不同点更多,所 以目前大部分学
者还是主张将蓝藻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列入原核生物。蓝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 现在的蓝藻“冷热通吃”,它能存在于90℃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它细胞外有一层 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 蓝藻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在蓝藻门下,分有三到五个目,150个属,共包括大约1500 种藻类。在这些品种中,既有“好蓝藻″,也有“坏蓝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发菜,就属于 其中的念珠属。而著名的蛋白质补充剂螺旋藻,则是螺旋藻属的著名成员。 “坏蓝藻”的典型是微囊藻属的蓝藻,正是它们,将河水与湖水染成蓝绿色的“水华″( water blooms),并散发出阵阵恶臭。李仁辉说,在上干种蓝藻中,会导致“水华”形成的不过近百种, 而其中又有几十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硏究所的孔繁翔在一篇报告中指岀了蓝藻水华的危害:导致沉水植物 难以生长;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他生物 缺氧死亡;局部湖区大量堆积死亡,破坏水源地水质;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与人类健康。 温度是引起蓝藻大量繁殖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35℃温度 下繁殖较多。而今年的蓝藻大暴发同样也有着温度的促进。“大气变暖是肯定的促因之一。”孔繁 翔说,以太湖为例,今年太湖过了一个暖冬,冬天藻类被冻死的少了,“在水底里存活下来的到了 夏天就开始跑到湖水里疯长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也曾指出,虽然有人为因素的存在, 但无锡太湖蓝藻的暴发离不开自然温度的影响,今年四月无锡的平均气温都在20℃C左右,这样的 气温适合了蓝藻的生长 蓝藻生命力顽强,除了对温度不挑剔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喜欢污染”的植物, 对污染的喜好让它可以排挤掉其他生物,霸占一方水土。 在自然界中蓝藻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可以压下其他藻类,当水污染严重的时候,水里95% 都是蓝藻形成的水华:首先,水体被污染,然后蓝藻大量生长,它释放出的毒素和散发出的气味 继而再产生污染。如此往复,形成了水体污染的恶性循环。 蓝藻暴发主要存在于静止的水体如湖泊中,是由氮磷高营养化引起的。工业污染品和农业 施肥导致的水源污染及生活垃圾排放是起因。”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蓝藻治理专家刘 文君说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造成 14
14 者还是主张将蓝藻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列入原核生物。蓝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 现在的蓝藻“冷热通吃”,它能存在于 90℃高 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 它细胞外有一层 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 蓝藻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在蓝藻门下,分有 三到五个目,150 个属,共包括大约 1500 种藻类。在这些品种中,既有“好蓝藻”,也有 “坏蓝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 物发菜,就属于 其中的念珠属。而著名的蛋白质补充剂螺旋藻,则是螺旋藻属的著名成员。 “坏蓝藻”的典型是 微囊藻属的蓝藻,正 是它们,将河水与湖 水染成蓝绿色的“水 华”(water blooms),并散发出阵阵恶臭。李仁辉说,在上千种蓝藻中,会导致“水华”形 成的不过近百种, 而其中又有几十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孔繁翔在一 篇报告中指出了蓝藻水华的危害 :“导致沉水植物 难以生长;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他生物 缺氧死亡;局部湖区大量堆积死亡,破坏水源地 水质;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 存与人类健康。” 温度是引起蓝藻大量繁殖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 25℃-35℃温度 下繁殖较多。而今年的蓝藻大暴发同样也有着温 度的促进。“大气变暖是肯定的 促因之一。”孔繁 翔说,以太湖为例,今年太湖过了一个暖冬,冬 天藻类被冻死的少了,“在水底里 存活下来的到了 夏天就开始跑到湖水里疯长了”。国家环保总局 副局长张力军也曾指出,虽然有 人为因素的存在, 但无锡太湖蓝藻的暴发离不开自然温度的影响,今年四 月无锡的平均气温都在 20℃左右,这样的 气温适合了蓝藻的生长。 蓝藻生命力顽强,除了对温度不挑剔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喜 欢污染”的植物, 对污染的喜好让它可以排挤掉其他生物,霸占一方水土。 在自然界中蓝藻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可以压下其他藻类,当水污染严重的时候,水里 95% 都是蓝藻形成的水华:首先,水体被污染,然后蓝藻大量生长,它释放出的毒素和散发出的气味 继而再产生污染。如此往复,形成了水体污染的恶性循环。 “蓝藻暴发主要存在于静止的水体如湖泊中,是由氮磷高营养化引起的。工业污染品和农业 施肥导致的水源污染及生活垃圾排放是起因。”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蓝藻治理专家刘 文君说。 “湖泊的富营 养化是在自 然因素和(或)人类活 动影响下, 因氮磷等营养 物质含量过 多,造成
水体生产力从低向高营养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或趋势。”孔繁翔解释道,1991年的时候,我国122 个湖泊中,还只有51%呈富营养化状态,到了2005年,我国133个湖泊中,有88.6%富营养化, 其中61%国控重点湖(库)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 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2006年中国环境公报》,其中指出,去年27个国控重点湖(库) 中,有18个湖(库)是等级最低的五类和劣五类,13个劣五类水质的湖(库)中,暴发蓝藻的太湖 巢湖、滇池名列其中。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生长蓝藻明显,特别是有着大江、大湖的东边沿海城市比较 多〃李仁辉说,但富营养化还存在于更多的地方,“像北京的护城河、北海、水库等也都有蓝藻, 北京护城河里蓝藻也超标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陈昌杰进 一步指出:“蓝藻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多。一般水里的氮都比较多,其他营养也都够用,就是磷比 较缺。一旦水体中出现大量的磷,蓝藻的暴发就自然而然了。所以磷是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 一说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通常会立即联想到工业污染。事实上,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也制 定了一系列政策及规定,确保工业排放中氮和磷的含量在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 问题是,工业排放并非氮磷污染的惟一渠道。“污染是个综合的问题。工业污染大家比较重视 也容易发现,所以好控制。而农业污染则不太为公众熟悉,可也比较严重。太湖周围有大量的农 田。农业生产所使用的肥料和农药,要么通过土壤渗透进地下水,进入太湖,要么被直接排入河 道,流进太湖。肥料和农药富含氮磷,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此外,生活污染也加快 了富营养化的毒素。当地居民排出的有机废物如粪便等,随着卫生设备冲进下水道再经过一定处 理之后被排进河流湖泊。这其中也含有大量的氮磷成份 李仁辉同样认为,这几年的蓝藻在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的暴发,与近年环湖地区人口暴 长的情况有密切联系 蓝藻腐烂时会释放出异臭。这一气味包括两种气体,“一个是闻上去像泥巴的土臭素,一个是 闻上去像666的2—甲基异冰片。只要很小的浓度,它们就可以产生恶臭。”刘文君说。异臭异 味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研究尚未发现它们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在净化过程中 般用活性碳吸附这两种恶臭物质,但作用有限。现在也有用臭氧加活性碳吸附的方法,效果较好, 但价格较高
15 水体生产力从低向高营养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或 趋势。”孔繁翔解释道,1991 年的时 候,我国 122 个湖泊中,还只有 51%呈富营养化 状态,到了 2005 年,我国 133 个湖泊中,有 88.6%富营养化, 其中 61%国控重点湖(库)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 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2006 年中国环境公报》,其中指出,去 年 27 个国控重点 湖(库) 中,有 18 个湖(库)是等级最低的五类和劣五类, 13 个劣五类水质的湖(库)中,暴发蓝藻的太湖、 巢湖、滇池名列其中。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生长蓝藻明显,特别是有着大江、大湖的东边沿海城市比较 多,”李仁辉说,但富 营养化还存在于更多的地方,“像北京的护城河 、北海、水 库等也都有蓝藻, 北京护城河里蓝藻也超标了。”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员陈昌杰进 一步指出:“蓝藻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多。一般 水里的氮都比较多,其他营养也 都够用,就是磷比 较缺。一旦水体中出现大量的磷,蓝藻的暴发就自然而然了。所以磷是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 素。” 一说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通常会立即联想到工业污染。事实上,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也制 定了一系列政策及规定,确保工业排放中氮和磷的含量在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 问题是,工业排放并非氮磷污染的惟一渠道。“污染是个综合的问 题。工业污染大家比较重视, 也容易发现,所以好控制。而农业污染则不太为公众熟悉,可也比较严重。太湖周围有大量的农 田。农业生产所使用的肥料和农药,要么通过土壤渗透进地下水,进入太湖,要么被直接排入河 道,流进太湖。肥料和农药富含氮磷,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此外,生活污染也加快 了富营养化的毒素。当地居民排出的有机废物如粪便等,随着卫生设备冲进下水道再经过一定处 理之后被排进河流湖泊。这其中也含有大量的氮磷成份。 李仁辉同样认为,这几年的蓝藻在太湖、巢 湖、滇池等湖泊的暴发,与近年 环湖地区人口暴 长的情况有密切联系。 蓝藻腐烂时会释放出异臭。这一 气味包括两种气体,“ 一个是闻上去像泥巴的土臭素 ,一个是 闻上去像 666 的 2—甲基异冰片。只要很小的 浓度,它们就可以产生恶臭。”刘 文君说。异臭异 味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研究尚未发现它们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在净化过程中,一 般用活性碳吸附这两种恶臭物质,但 作用有限。现在也有用 臭氧加活性碳吸附的方法 ,效果较好, 但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