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美国电影:好莱坞和奥斯卡 要点 、市场赢家创意、竞争、机遇使之成雄 (一)好莱坞 (二)美国梦 (三)传统片 (四)现代好莱坞 二、大众经典不懈的追求终成“麦加” (一)艺术“麦加” (二)“别人的天空别人的雨” (三)“华盛顿与好莱坞”哪个更好看? 创意、竞争、机遇造就市场大赢家(美国电影) 仅仅一百余年,美影从价值一个镍币的新鲜玩意儿演变成风靡世 界的传播美国文化的世界“文化快餐”好莱坞不愧为世界文化艺术和 市场的大赢家。 就价值观念和审美创造倾向而言,美影与我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美国:反映美国的梦想和愿望。表达美国想象力最有潜力的工具。 中国: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寓教于乐
1 第八讲美国电影:好莱坞和奥斯卡 要点: 一、市场赢家 创意、竞争、机遇使之成雄 (一)好莱坞 (二)美国梦 (三)传统片 (四)现代好莱坞 二、大众经典 不懈的追求终成“麦加” (一)艺术“麦加” (二)“别人的天空别人的雨” (三)“华盛顿与好莱坞”哪个更好看? 一、 创意、竞争、机遇造就市场大赢家(美国电影) 仅仅一百余年,美影从价值一个镍币的新鲜玩意儿演变成风靡世 界的传播美国文化的世界“文化快餐”.好莱坞不愧为世界文化艺术和 市场的大赢家。 就价值观念和审美创造倾向而言,美影与我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美国:反映美国的梦想和愿望。表达美国想象力最有潜力的工具。 中国: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寓教于乐
(一)长年葱绿:“冬青树”——好莱坞 美国文化中心在东海岸 纽约展示着世界艺术文化神奇舞台 百老汇格林威治 大都会博物馆经典收藏 苏沃区前卫艺术 好莱坞的崛起是剧烈商业竞争机遇所然 1908 专利公司1910独立制片 20年代八大公司米高梅福克斯哥伦比亚派拉蒙 华纳联美环球雷电华 从“镍币影院”的新鲜玩意到风靡世界的大众经典 埃德温鲍特(1871-1941) 《火车大劫案》1903 悬念迭起情节曲折 大打出手圆满结局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电影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巨片 闪电写下的历史” 艺术上卓绝创造,内容反动,2元一张票 开创了蒙太奇时代 艺术剧院时代 电影明星时代 二)赢家法宝 ●类型电影—一标准化娱乐模式 1926影院2万多,每周期1亿人次 1927.华纳《爵士歌王》奥尔·尼尔森 1935马摩里安导演《浮华世界》彩色片 1915成本几十万获利2000万 194650亿人次数17亿 198712亿人次40亿 1998《泰坦尼克号》一片就超10亿 ●制片人专权的大制片厂工业化生 塞纳特(1880-1960)浴盆
2 (一)长年葱绿:“冬青树”——好莱坞 ⚫ 美国文化中心在东海岸 纽约展示着世界艺术文化神奇舞台 百老汇 格林威治 大都会博物馆 经典收藏 苏沃区 前卫艺术 ⚫ 好莱坞的崛起是剧烈商业竞争机遇所然 1908 专利公司 1910 独立制片 20 年代 八大公司 米高梅 福克斯 哥伦比亚 派拉蒙 华纳 联美 环球 雷电华 ⚫ 从“镍币影院”的新鲜玩意到风靡世界的大众经典 埃德温 鲍特(1871-1941) 《火车大劫案》1903 悬念迭起 情节曲折 大打出手 圆满结局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电影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巨片 “闪电写下的历史” 艺术上卓绝创造,内容反动, 2 元一张票 开创了蒙太奇时代 艺术剧院时代 电影明星时代 (二)赢家法宝 ⚫ 类型电影——标准化娱乐模式 1926 影院 2 万多,每周期 1 亿人次 1927. 华纳 《爵士歌王》奥尔·尼尔森 1935 马摩里安导演《浮华世界》彩色片 1915 成本几十万 获利 2000 万 1946 50 亿人次数 17 亿 1987 12 亿人次 40 亿 1998 《泰坦尼克号》一片就超 10 亿 ⚫ 制片人专权的大制片厂工业化生产 塞纳特(1880-1960)浴盆
基于偶像崇拜心理的大明星演出方式 卓别林(1889-1977) 5岁登台1913到美,入启斯冬《夏尔洛和雨伞》一举成名年薪 67万(第18部影片始)二“小”二“大”一手杖,饱尝辛酸泪,天 生乐天派。衣锦荣归:真闹剧,73000多28000多670要认亲,9 人称生母 ●类型电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电影种类或范畴、形式 ◇三个规则人物定型化 情节公式化 视觉形象图解化 ◇三个特色好故事 大明星 美仑美奂的技术 ◇西部片貌似史诗 一代英雄 群匪徒 演绎一个西部荒原的故事 与希腊神话悲剧结局相反,大团园的美满结局 (三)传统电影(情节剧)的代表作:《魂断兰桥》 O本片摄于1940年初1989我国再度配音上映 ○“蓝桥”古代凄美的爱情故事中,与恋人相会之所在,喻对 爱情忠贞不二之意 ○深得东方人的审美青睐“四美具 故事美 意境美 形式美 演员美(费雯丽罗伯特泰勒) 艺术价值:对社会批判,人性善美,艺术形 象的光辉 ○传统电影着眼于情节的安排,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结构故事 相识,相爱,离别,再相会,诀别 冲突步步推进 时序环环相扣 七个情节段落:相遇结婚开除沦落生还出走自杀
3 ⚫ 基于偶像崇拜心理的大明星演出方式 卓别林(1889-1977) 5 岁登台 1913 到美,入启斯冬《夏尔洛和雨伞》一举成名 年薪 67 万(第 18 部影片始)二“小”二“大”一手杖,饱尝辛酸泪,天 生乐天派。衣锦荣归: 真闹剧,73000 多 28000 多 670 要认亲,9 人称生母 ⚫ 类型电影 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电影种类或范畴、形式 ◇三个规则 人物定型化 情节公式化 视觉形象图解化 ◇三个特色 好故事 大明星 美仑美奂的技术 ◇西部片 貌似史诗 一代英雄 一群匪徒 演绎一个西部荒原的故事 与希腊神话悲剧结局相反,大团园的美满结局 (三)传统电影(情节剧)的代表作:《魂断兰桥》 〇本片摄于 1940 年初 1989 我国再度配音上映 〇“蓝桥” 古代凄美的爱情故事中,与恋人相会之所在,喻对 爱情忠贞不二之意 〇深得东方人的审美青睐“四美具” 故事美 意境美 形式美 演员美(费雯.丽 罗伯特.泰勒) 艺术价值:对社会批判,人性善美,艺术形 象的光辉 〇传统电影着眼于情节的安排,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结构故事 相识,相爱,离别, 再相会, 诀别 冲突 步步推进 时序 环环相扣 七个情节段落:相遇 结婚 开除 沦落 生还 出走 自杀
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加序幕、尾声的情节主线,有头有尾 因果分明,感情细腻,包装精雅 O深刻的社会内容——门阀观念与等级制度酿成的爱情悲剧 (四)新好莱坞 六十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导演以其成名作如《毕业生》、《邦妮和克 莱德》、《午夜牛郎》、《逍遥骑手》等震动影坛,揭示了好莱坞新的历 史。新好莱坞给类型电影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1、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力图表现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新好莱 坞导演们富于冒险与创新精神,把摄影机转向旧好莱坞很少表现的美 国社会阴暗角落。与此相适应的是从“梦幻工厂”—摄影棚走出来, 加强真实性,追求生活化。选择演员从注重“脸蛋”到注重气质、演 技,如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外形并不十分中看,但演 技过人,很有个性。 2、艺术上接受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的积极影响,借鉴欧洲艺术 电影的经验,深入描写人、人性和人的生活。在电影语言方面,大量 采用跳、大特写、摄远镜头等新技巧;在画面构图、视点原则、场面 调度、摄影机运动、声画组合等方面追求高度的形式自觉性和话语生 成力,从而将丰富的视听手段整合成完整的有意识的叙事表意结构, 大大地提高了好莱坞“讲故事”的水平。《毕业生》就是新好莱坞的 经典作之 3、类型的变化:强制→逆反→自觉回归。新好莱坞从反类型开 始,《邦妮与克莱德》中强盜既是坏人又是好人;《午夜牛郎》里牛仔 成了流浪汉,全然不是西部英雄;《逍遥骑士》中的大学生为了逃兵
4 具有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加序幕、尾声的情节主线,有头有尾 因果分明,感情细腻,包装精雅 〇深刻的社会内容——门阀观念与等级制度酿成的爱情悲剧 (四)新好莱坞 六十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导演以其成名作如《毕业生》、《邦妮和克 莱德》、《午夜牛郎》、《逍遥骑手》等震动影坛,揭示了好莱坞新的历 史。新好莱坞给类型电影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1、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力图表现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新好莱 坞导演们富于冒险与创新精神,把摄影机转向旧好莱坞很少表现的美 国社会阴暗角落。与此相适应的是从“梦幻工厂”——摄影棚走出来, 加强真实性,追求生活化。选择演员从注重“脸蛋”到注重气质、演 技,如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外形并不十分中看,但演 技过人,很有个性。 2、艺术上接受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的积极影响,借鉴欧洲艺术 电影的经验,深入描写人、人性和人的生活。在电影语言方面,大量 采用跳、大特写、摄远镜头等新技巧;在画面构图、视点原则、场面 调度、摄影机运动、声画组合等方面追求高度的形式自觉性和话语生 成力,从而将丰富的视听手段整合成完整的有意识的叙事表意结构, 大大地提高了好莱坞“讲故事”的水平。《毕业生》就是新好莱坞的 经典作之一。 3、类型的变化:强制→逆反→自觉回归。新好莱坞从反类型开 始,《邦妮与克莱德》中强盗既是坏人又是好人;《午夜牛郎》里牛仔 成了流浪汉,全然不是西部英雄;《逍遥骑士》中的大学生为了逃兵
役,骑着摩托车到处跑,很难把他归入一个原先的类型。但市场经济 的铁律又很快把好莱坞拉回到类型。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电影又 回归类型,但是不再是当年制片人专权制度下的强制性类型规则了 新好莱坞密切关注观众欣赏趣味和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自觉地回归 类型、发展与创新类型。如早期西部片都歧视印第安人,《与狼共舞》 却直接歌颂印第安人,它只是袭用西部片的固有框架,却将西部片特 有的话语体系在当代背景中加以全方位的变换,赋予深刻的意蕴 正是新好莱坞迎来了美国电影的辉煌:尽管电视、录像在美国 高度发达,然而电影在美国国内又赢得了千万观众的青睐,电影收入 不断上升。1974年首次打破1946年创下的票房记录,达19亿美元。 80年代以来,电影观众稳定在年10亿人次左右,美国电影网收入逐 年上升,到1990年已达502亿美元,1994年美国影院公司26000余 家影院,观众即达13亿人次,收入56亿美元 200231.5200130.6 二、大众经典、影视“麦加” 美国是20世纪世昦文化的中心,其俦媒文化自由、纵,超速 度,郭元,包容,国标化,典型的文化市场赢家社会 美国电影一滢重娱朵唑,好葉坞电影圭流是以张取咣巩众为圭 的商业化娱乐电影,鱼龙琨杂,哀莠不齐。烋而,輿斯卡却以严的 乏度,不懈的追非美国价值的精品,以促电影艺术与科学以及发屢 人文忙教育为宗营,爬罗剔块,一年一度撷精英,终于成为苔兮 世界影坛的艺术“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筌地,公元610车默 罕默瘪在此创丘伊斯兰教) 从百老牤到好萊坞,从音乐戣剧到柷觉艺术,或精致或荒诞,或 仹统,或前卫,20世纪后半叶,鶉国凭竹么,扳倒巴聚赶越草斯科, 成为领导世界文化艺术的领头羊?
5 役,骑着摩托车到处跑,很难把他归入一个原先的类型。但市场经济 的铁律又很快把好莱坞拉回到类型。70 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电影又 回归类型,但是不再是当年制片人专权制度下的强制性类型规则了。 新好莱坞密切关注观众欣赏趣味和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自觉地回归 类型、发展与创新类型。如早期西部片都歧视印第安人,《与狼共舞》 却直接歌颂印第安人,它只是袭用西部片的固有框架,却将西部片特 有的话语体系在当代背景中加以全方位的变换,赋予深刻的意蕴。 正是新好莱坞迎来了美国电影的辉煌:尽管电视、录像在美国 高度发达,然而电影在美国国内又赢得了千万观众的青睐,电影收入 不断上升。1974 年首次打破 1946 年创下的票房记录,达 19 亿美元。 80 年代以来,电影观众稳定在年 10 亿人次左右,美国电影网收入逐 年上升,到 1990 年已达 50.2 亿美元,1994 年美国影院公司 26000 余 家影院,观众即达 13 亿人次,收入 56 亿美元。 2002 31.5 2001 30.6 二、大众经典、影视“麦加” “美国是 20 世纪世界文化的中心,其传媒文化自由、放纵,超速 度,多元,包容,国标化,典型的文化市场赢家社会。 美国电影一向注重娱乐性,好莱坞电影主流是以采取悦观众为主 的商业化娱乐电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然而,奥斯卡却以严肃的 态度,不懈的追求美国价值的精品,以促进电影艺术与科学以及发展 人类文化教育为宗旨,爬罗剔块,一年一度采撷精英,终于成为当今 世界影坛的艺术“麦加”( “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公元 610 年 默 罕默德在此创立伊斯兰教) 从百老汇到好莱坞,从音乐戏剧到视觉艺术,或精致或荒诞,或 传统,或前卫,20 世纪后半叶,美国凭什么,扳倒巴黎超越莫斯科, 成为领导世界文化艺术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