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电视剧艺术类别 电视剧因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形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体裁长 度、不同的表现时代、不同的题材性质、不同的剧作风格、不同的 审美功能、不同的文化特征、甚至不同的产地等等,都可形成不同 类别划分。 第一节短篇电视剧 在电视剧分类中,最为流行的是以体裁长度为标准分为:电视 短剧、电视小品;短篇电视剧;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小品长度为 15分钟,短剧长度为30分钟,如同文学中的“小小说”,它们注重 对生活中某个瞬间的细节刻画。连续剧、系列剧则类似于章回体长 篇小说。短篇电视剧是居于二者之间的电视剧艺术样式。在我国电 视剧艺术发展历程中,短篇电视剧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 、短篇电视剧的界定: “短篇电视剧”(原称电视单本剧),指3集以下、长度约1个半 小时的电视剧。它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所构成,有剧情的发生、 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在情节结构上,它相对于一部电影 故事片,或是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独幕剧” 短篇电视剧的特征 相对于短剧、小品,短篇剧可以容纳更为丰厚的内容,可以较 为丰满完整地塑造人物、完成叙事;相对于连续剧,短篇剧则拥有 更灵活自如的优势,它可以像拍“电影”那样进行艺术上的精雕细
第九讲 电视剧艺术类别 电视剧因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形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体裁长 度、不同的表现时代、不同的题材性质、不同的剧作风格、不同的 审美功能、不同的文化特征、甚至不同的产地等等,都可形成不同 类别划分。 第一节 短篇电视剧 在电视剧分类中,最为流行的是以体裁长度为标准分为:电视 短剧、电视小品;短篇电视剧;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小品长度为 15 分钟,短剧长度为 30 分钟,如同文学中的“小小说”,它们注重 对生活中某个瞬间的细节刻画。连续剧、系列剧则类似于章回体长 篇小说。短篇电视剧是居于二者之间的电视剧艺术样式。在我国电 视剧艺术发展历程中,短篇电视剧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 一、短篇电视剧的界定: “短篇电视剧”(原称电视单本剧),指 3 集以下、长度约 1 个半 小时的电视剧。它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所构成,有剧情的发生、 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在情节结构上,它相对于一部电影 故事片,或是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独幕剧”。 二、短篇电视剧的特征: 相对于短剧、小品,短篇剧可以容纳更为丰厚的内容,可以较 为丰满完整地塑造人物、完成叙事;相对于连续剧,短篇剧则拥有 更灵活自如的优势,它可以像拍“电影”那样进行艺术上的精雕细
刻,有条件探索和寻求真正精粹的电视艺术品 在电视剧的发展中,短篇电视剧在艺术结构、表现形态、风格样 式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局面,历史地担当着丰富电视剧语言形 态、拓展电视剧语言审美表现力的先锋使命 、我国的短篇电视剧 我国第一代电视观众真正认识电视剧,是从短篇剧开始的: 其一,直播剧时期电视机的数量很少,更由于直播剧更大程度是“宣 传品”非“艺术品”; 其二,1978至1982年我国电视剧的初兴时期,也是短篇剧独领风 骚的年代 1983至1987年间,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涌现了一批堪称“艺术精品” 的短篇剧,如:《女记者的画外音》《走向远方》《新闻启示录》《巴 桑和她的弟妹们》《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秋白之死》 等等,这些作品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刻的思想意蕴、多样的造型 风格留给荧屏一段辉煌的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1988年后,短篇剧的创作出现了衰退的状况。其缘 由是多方面的,所以,也需要从创作与接受,艺术追求与市场营销 多方面去进行探究,以促使短篇电视剧创作的回升与发展。 四、电视电影 所谓电视电影,是指专门供电视播出的电影,它与电视上播出 的影院电影不同,它几乎不提供影院放映,而它与数10集的电视连 续剧也不同,它必须在相对固定的1-2小时左右的时间中叙述完成
刻,有条件探索和寻求真正精粹的电视艺术品。 在电视剧的发展中,短篇电视剧在艺术结构、表现形态、风格样 式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局面,历史地担当着丰富电视剧语言形 态、拓展电视剧语言审美表现力的先锋使命。 三、我国的短篇电视剧: 我国第一代电视观众真正认识电视剧,是从短篇剧开始的: 其一,直播剧时期电视机的数量很少,更由于直播剧更大程度是“宣 传品”非“艺术品”; 其二,1978 至 1982 年我国电视剧的初兴时期,也是短篇剧独领风 骚的年代。 1983 至 1987 年间,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涌现了一批堪称“艺术精品” 的短篇剧,如:《女记者的画外音》《走向远方》《新闻启示录》《巴 桑和她的弟妹们》《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秋白之死》 等等,这些作品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刻的思想意蕴、多样的造型 风格留给荧屏一段辉煌的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 1988 年后,短篇剧的创作出现了衰退的状况。其缘 由是多方面的,所以,也需要从创作与接受,艺术追求与市场营销 多方面去进行探究,以促使短篇电视剧创作的回升与发展。 四、电视电影 所谓电视电影,是指专门供电视播出的电影,它与电视上播出 的影院电影不同,它几乎不提供影院放映,而它与数 10 集的电视连 续剧也不同,它必须在相对固定的 1-2 小时左右的时间中叙述完成
故事。因此,电视电影是介乎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一种叙事形态。 电视电影在美国特别繁荣,是电视屏幕上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自 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几大主要商业电视网基本上不再播出好莱 坞出品的影院故事片,而在自己的电影时段里专门播出主要由它们 出资制作的电视电影。为了适应商业电视网栏目化播出的需要,现 在的电视电影,在时长上基本上是固定的,都是两个小时的节目(除 去广告大约92分钟左右),少量电视电影以上下集,甚至3集的形 式出现。实际上,这类电视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由电视业提出或批准 创意,主要由电视业出资,专门为电视制作,并且在电视上首映的 特殊的电影节目。近年来,电视电影在我国也逐渐崛起 第二节历史剧 电视剧按照剧作所表现的时代可以分为:历史剧、古装剧、现 实题材剧。一般来说,历史剧又可分为革命历史题材和一般历史题 材两大类。 革命历史题材剧 革命历史题材剧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历史,塑造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的电视剧 我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从80年代中期的《秋白之死》到90 年代初期的《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巨人的握手》,再到9年代 末新世纪初期的《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 在上海》、《日出东方》、《长征》、《少奇同志》、《号角》等等,生动
故事。因此,电视电影是介乎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一种叙事形态。 电视电影在美国特别繁荣,是电视屏幕上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自 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几大主要商业电视网基本上不再播出好莱 坞出品的影院故事片,而在自己的电影时段里专门播出主要由它们 出资制作的电视电影。为了适应商业电视网栏目化播出的需要,现 在的电视电影,在时长上基本上是固定的,都是两个小时的节目(除 去广告大约 92 分钟左右),少量电视电影以上下集,甚至 3 集的形 式出现。实际上,这类电视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由电视业提出或批准 创意,主要由电视业出资,专门为电视制作,并且在电视上首映的 特殊的电影节目。 近年来,电视电影在我国也逐渐崛起。 第二节 历史剧 电视剧按照剧作所表现的时代可以分为:历史剧、古装剧、现 实题材剧。一般来说,历史剧又可分为革命历史题材和一般历史题 材两大类。 一、 革命历史题材剧 革命历史题材剧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历史,塑造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的电视剧。 我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从 80 年代中期的《秋白之死》到 90 年代初期的《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巨人的握手》,再到 90 年代 末新世纪初期的《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 在上海》、《日出东方》、《长征》、《少奇同志》、《号角》等等,生动
地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 家的光辉形象,再现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展示了革命战士百折不挠、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革命历史题材剧要求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用唯物史观评价重 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严禁戏说和胡编乱造。因此,所有的革命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追求纪实性的文献意义和教育 意义。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科书,但归根 到底是艺术的创作。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剧形成了“大事不虚,小 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大事不虚”指科学地反映历史真实,“小事 不拘”指在符合历史的前提下大胆虚构,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的辩证统一。 在审美风格上,革命历史题材剧大都追求宏大、雄壮的史诗风 格。如《中国命运的决战》《日岀东方》《长征》等,展现气势磅礴 的重大历史事件,显示出威武雄壮的气势美。不过,也有些历史人 物的传记电视剧,体现出独特的艺术追求 、一般历史题材剧 革命历史题材之外的以各个不同时期历史内容为题材的电视 剧,统称为一般历史题材剧。历史剧以历史为创作素材,表现过去 时代的生活,但纯属虚构的电视剧,是古装剧而非历史剧。我们说 的历史剧是以曾得史书记载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构架进行创作
地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 家的光辉形象,再现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展示了革命战士百折不挠、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革命历史题材剧要求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用唯物史观评价重 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严禁戏说和胡编乱造。因此,所有的革命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追求纪实性的文献意义和教育 意义。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科书,但归根 到底是艺术的创作。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剧形成了“大事不虚,小 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大事不虚”指科学地反映历史真实,“小事 不拘”指在符合历史的前提下大胆虚构,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的辩证统一。 在审美风格上,革命历史题材剧大都追求宏大、雄壮的史诗风 格。如《中国命运的决战》《日出东方》《长征》等,展现气势磅礴 的重大历史事件,显示出威武雄壮的气势美。不过,也有些历史人 物的传记电视剧,体现出独特的艺术追求。 二、一般历史题材剧 革命历史题材之外的以各个不同时期历史内容为题材的电视 剧,统称为一般历史题材剧。历史剧以历史为创作素材,表现过去 时代的生活,但纯属虚构的电视剧,是古装剧而非历史剧。我们说 的历史剧是以曾得史书记载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构架进行创作
的电视剧作品 历史剧同时具有历史和艺术创作两种因素,要创作优秀的历史 题材剧作品,就要将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环境 中考察,根据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评定他们的功过是非, 在历史中寻找与现实的契合点。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电视剧毕竟是 艺术作品而非历史教科书,为了使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和故事情节 生动,细节的虚构是必要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的关系就成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恒久的话题 、历史剧的三种创作模式 历史为电视剧的编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给编创者提供了无 尽的自由。电视剧与历史的关系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历史的客 观规定性,即客观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客观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对 历史剧创作构成某种制约;二是编创者的现实需要,即他为什么选 择某一段历史、为什么刻画某一个历史人物;三是编创者对历史的 看法。三种不同关系导致历史剧创作的三种不同模式:一是尊重历 史型;二是改造历史型;三是戏说历史型 尊重历史型: 这种模式强调对客观的历史事实的尊重,追求艺术创作的历史
的电视剧作品。 历史剧同时具有历史和艺术创作两种因素,要创作优秀的历史 题材剧作品,就要将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环境 中考察,根据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评定他们的功过是非, 在历史中寻找与现实的契合点。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电视剧毕竟是 艺术作品而非历史教科书,为了使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和故事情节 生动,细节的虚构是必要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的关系就成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恒久的话题。 三、历史剧的三种创作模式 历史为电视剧的编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给编创者提供了无 尽的自由。电视剧与历史的关系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历史的客 观规定性,即客观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客观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对 历史剧创作构成某种制约;二是编创者的现实需要,即他为什么选 择某一段历史、为什么刻画某一个历史人物;三是编创者对历史的 看法。三种不同关系导致历史剧创作的三种不同模式:一是尊重历 史型;二是改造历史型;三是戏说历史型。 1、 尊重历史型: 这种模式强调对客观的历史事实的尊重,追求艺术创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