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精神 古罗马时代是“两希”(“希腊”与“希伯来”)文明汇聚、互融的时代。除了上述“两希”文明的 种种遗传和嬗变,古罗马时代亦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精神,从而与“两希”文明一道为共构西方 文化或基督宗教文化做出了贡献,使西方文化或基督宗教文化精神乃希腊、希伯来和罗马精 神之结晶,由此形成其“三位一体”、“三流共聚”之奇特景观。如果说,古罗马在哲学、宗教 精神上的原创性不如“两希”文明,那么其帝国氛围中形成的律法精神、团队精神、共和精神 和帝国精神却别具一格、独有意义 首先,律法精神乃古罗马精神之重要遗产。人们习称西方文明三大源头乃古希腊的哲学、古 希伯来的宗教和古罗马的律法,其意义可见一斑。古罗马民族是一个务实的民族,故少了许 多古希腊思想的形而上之探和古希伯来宗教的空灵之思。在其帝国崛起的基础中,我们却可 以看到罗马法精神的厚重及有效。本来,罗马法受到古希腊人立法实践的启发,古罗马在制 定其“十二铜表法前曾专门派人到古希腊学习,对梭伦立法、雅典政制等均有研究。在此基 础上,古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来制定法典,前者完成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入两个法 表,这十二个法表经森图里亚会议批准后刻在十二块铜表上在罗马广场公布,由此形成了罗 马共和时代最早的成文法典。其对古希腊人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即跳出了古希腊城邦本位 主义的狭隘范围,从而使罗马法律从一开始就有其广泛性和普遍适用性。十二铜表法包括私 法、公法、刑法和宗教法规等,除了罗马贵族和祭司之外,其他普通人甚至小孩子也都可以 学习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因此人们对之乃能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就其内容而言,现代西 方立法理论的三大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已在这些 古罗马法中有了充分体现。罗马法影响了后来基督宗教教会法的形成与发展,而其律法精神 亦扩展为西方社会“法的精神 其次,古罗马在其帝国的形成中促成了一种团队精神的发展,这在古罗马社会强调群体、国 家、纪律、秩序中得到充分体现。古罗马在其走向帝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提 高了其务实精神和尚武精神。但这种征战和征服仅靠个人的尚武和英雄主义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罗马人在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中构成了其典型的团体精神,这种分工、合作,配 合、协调在罗马军团的构建上达到了完美之境。与之相关联,古罗马人则形成了其群体意识 国家、团体的利益要高于自身利益,其存在亦是个我存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古罗马社会 强调纪律、秩序和法治,个人对其民族团体、对其国家整体须绝对服从。黑格尔为之曾感叹 说,罗马人的勇敢“是根本上和同伴联系时表现的勇敢”。这种团队精神对古罗马帝国时期 诞生并发展的基督教会颇有启迪和影响,从中我们亦可窥见罗马教会所强调的团体性、整体 性之奧秘所在。它为西方群体宗教意识和宗教团队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再次,古罗马社会曾营造出一种共和精神。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儿,“共和”乃一种“理 想”。而在古罗马的历史上,“共和国则为一种“现实”。尽管从总体来看,古罗马共和国的 政体仍为一种贵族寡头统治形式,然而从其基本理念和精神上分析,古罗马共和国却因其或 多或少、时隐时现地体现出“集体领导”和“公民权力”这些原则而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上之“共 和国”政体的精髓。在古罗马共和时期,国家权力乃集中在元老院、人民大会和执政官身上。 这样,管理国家至少在名义上乃为“全体人民的事务”。其中元老院由数百人组成,多为贵族 但曾担任高级职务的平民在卸任后亦可进入元老院。元老院可以授予执政官权力,有权批准 人民大会的决定,因而乃以“集体领导”的方式成为罗马共和政体的立法者及其社会生活的指 导者。人民大会分为库里亚、百人团和特里布斯这三种形式。库里亚乃古代氏族部落大会 作用不大。百人团会议有权通过法律,选举高级官吏。而特里布斯则指平民大会,一度有过 通过法律、产生重要官吏的权力。执政官为共和团最高首领,其权力来自人民,负责执行元 老院和人民大会的决定,对人民主权至少具有象征性的服从。从总体来看,古罗马的共和精 神为现代社会“走向共和”提供了可能或模式。现代共和体制的“三权分离”、“两院制”等多少
古罗马的精神 古罗马时代是“两希”(“希腊”与“希伯来”)文明汇聚、互融的时代。除了上述“两希”文明的 种种遗传和嬗变,古罗马时代亦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精神,从而与“两希”文明一道为共构西方 文化或基督宗教文化做出了贡献,使西方文化或基督宗教文化精神乃希腊、希伯来和罗马精 神之结晶,由此形成其“三位一体”、“三流共聚”之奇特景观。如果说,古罗马在哲学、宗教 精神上的原创性不如“两希”文明,那么其帝国氛围中形成的律法精神、团队精神、共和精神 和帝国精神却别具一格、独有意义。 首先,律法精神乃古罗马精神之重要遗产。人们习称西方文明三大源头乃古希腊的哲学、古 希伯来的宗教和古罗马的律法,其意义可见一斑。古罗马民族是一个务实的民族,故少了许 多古希腊思想的形而上之探和古希伯来宗教的空灵之思。在其帝国崛起的基础中,我们却可 以看到罗马法精神的厚重及有效。本来,罗马法受到古希腊人立法实践的启发,古罗马在制 定其“十二铜表法”前曾专门派人到古希腊学习,对梭伦立法、雅典政制等均有研究。在此基 础上,古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来制定法典,前者完成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入两个法 表,这十二个法表经森图里亚会议批准后刻在十二块铜表上在罗马广场公布,由此形成了罗 马共和时代最早的成文法典。其对古希腊人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即跳出了古希腊城邦本位 主义的狭隘范围,从而使罗马法律从一开始就有其广泛性和普遍适用性。十二铜表法包括私 法、公法、刑法和宗教法规等,除了罗马贵族和祭司之外,其他普通人甚至小孩子也都可以 学习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因此人们对之乃能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就其内容而言,现代西 方立法理论的三大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已在这些 古罗马法中有了充分体现。罗马法影响了后来基督宗教教会法的形成与发展,而其律法精神 亦扩展为西方社会“法的精神”。 其次,古罗马在其帝国的形成中促成了一种团队精神的发展,这在古罗马社会强调群体、国 家、纪律、秩序中得到充分体现。古罗马在其走向帝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提 高了其务实精神和尚武精神。但这种征战和征服仅靠个人的尚武和英雄主义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罗马人在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中构成了其典型的团体精神,这种分工、合作,配 合、协调在罗马军团的构建上达到了完美之境。与之相关联,古罗马人则形成了其群体意识, 国家、团体的利益要高于自身利益,其存在亦是个我存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古罗马社会 强调纪律、秩序和法治,个人对其民族团体、对其国家整体须绝对服从。黑格尔为之曾感叹 说,罗马人的勇敢“是根本上和同伴联系时表现的勇敢”。 这种团队精神对古罗马帝国时期 诞生并发展的基督教会颇有启迪和影响,从中我们亦可窥见罗马教会所强调的团体性、整体 性之奥秘所在。它为西方群体宗教意识和宗教团队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再次,古罗马社会曾营造出一种共和精神。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儿,“共和”乃一种“理 想”。而在古罗马的历史上,“共和国”则为一种“现实”。尽管从总体来看,古罗马共和国的 政体仍为一种贵族寡头统治形式,然而从其基本理念和精神上分析,古罗马共和国却因其或 多或少、时隐时现地体现出“集体领导”和“公民权力”这些原则而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上之“共 和国”政体的精髓。在古罗马共和时期,国家权力乃集中在元老院、人民大会和执政官身上。 这样,管理国家至少在名义上乃为“全体人民的事务”。其中元老院由数百人组成,多为贵族, 但曾担任高级职务的平民在卸任后亦可进入元老院。元老院可以授予执政官权力,有权批准 人民大会的决定,因而乃以“集体领导”的方式成为罗马共和政体的立法者及其社会生活的指 导者。人民大会分为库里亚、百人团和特里布斯这三种形式。库里亚乃古代氏族部落大会, 作用不大。百人团会议有权通过法律,选举高级官吏。而特里布斯则指平民大会,一度有过 通过法律、产生重要官吏的权力。执政官为共和团最高首领,其权力来自人民,负责执行元 老院和人民大会的决定,对人民主权至少具有象征性的服从。从总体来看,古罗马的共和精 神为现代社会“走向共和”提供了可能或模式。现代共和体制的“三权分离”、“两院制”等多少
也可在古罗马共和政体中找到一点雏形 最后,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一般而言,帝国精神乃表现出古罗马精神的负面 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为世人所否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这种帝国精神以其大、全、一统 之追求而也影响到世界历史的进程,其作用故颇为复杂。在西方历史上,人们可以从神圣罗 马帝国、“第三帝国”的兴亡上看到古罗马帝国精神的回光返照。此外,欧洲的统一、区域性 整合、全球化走向、政治或军事联盟、甚至普世性观念等,亦可能会曲折复杂地露出这种古 罗马帝国精神的印痕 古罗马历史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处于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时期。“古意大利人” 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铜器时代,他们穿越北部和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 到达意大利,并残暴地迫使许多当地土著部落迁徙他乡。他们起初过着游牧生活,但已经具有制作铜器、 使用马匹和带轮子的大车的技能。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 成为随后几个世纪其子孙后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罗马文明的衰落。“古意大利人”是由几个民族构成 的,包括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两个新民族:埃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古人认为 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东方的安纳托利亚,今天的一些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起源看,他们似乎不是古 意大利人,正如他们的语言也并非印欧语系一样,他们的文明混合了来自东西方的各种因素。著名的维朗 诺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鲁斯坎人的最初发展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新领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进 步。这片新领土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及亚平宁山区和第勒尼安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埃特鲁斯坎人居住在 独立的、强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间通常结成联盟。这些城邦最初由一个君主统治,后来变成通过议会和选 举出的官员施行统治的寡头政治。埃特鲁斯坎人本来是农耕部族,拥有组织严密的军队,他们用这些军队 来统治周边民族,同时他们也喜欢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托斯卡纳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区应该是埃特鲁斯 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这片领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里最终建立了罗马城。因此,在埃 特鲁斯坎文明鼎盛时期还只是村民的罗马人,与埃特鲁斯坎人的语言、思想和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埃特 鲁斯坎人对罗马文化向文明的转化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 地带纵橫航行,随后停滞不前的时期才使得他们的航行告一段落。迫于在西方贸易线路上与腓尼基人的竟 争,他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基地,接着在公元前8世纪使殖民地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最初在意大利的匹兹库
也可在古罗马共和政体中找到一点雏形。 最后,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一般而言,帝国精神乃表现出古罗马精神的负面, 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为世人所否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这种帝国精神以其大、全、一统 之追求而也影响到世界历史的进程,其作用故颇为复杂。在西方历史上,人们可以从神圣罗 马帝国、“第三帝国”的兴亡上看到古罗马帝国精神的回光返照。此外,欧洲的统一、区域性 整合、全球化走向、政治或军事联盟、甚至普世性观念等,亦可能会曲折复杂地露出这种古 罗马帝国精神的印痕。 古罗马历史 公元前 10 世纪至公元前 7 世纪,意大利半岛处于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时期。 “古意大利人” 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 1000 年的铜器时代,他们穿越北部和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 到达意大利,并残暴地迫使许多当地土著部落迁徙他乡。他们起初过着游牧生活,但已经具有制作铜器、 使用马匹和带轮子的大车的技能。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 成为随后几个世纪其子孙后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罗马文明的衰落。“古意大利人”是由几个民族构成 的,包括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 9 世纪和公元前 8 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两个新民族:埃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古人认为 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东方的安纳托利亚,今天的一些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起源看,他们似乎不是古 意大利人,正如他们的语言也并非印欧语系一样,他们的文明混合了来自东西方的各种因素。著名的维朗 诺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鲁斯坎人的最初发展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新领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进 步。这片新领土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及亚平宁山区和第勒尼安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埃特鲁斯坎人居住在 独立的、强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间通常结成联盟。这些城邦最初由一个君主统治,后来变成通过议会和选 举出的官员施行统治的寡头政治。埃特鲁斯坎人本来是农耕部族,拥有组织严密的军队,他们用这些军队 来统治周边民族,同时他们也喜欢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托斯卡纳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区应该是埃特鲁斯 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这片领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里最终建立了罗马城。因此,在埃 特鲁斯坎文明鼎盛时期还只是村民的罗马人,与埃特鲁斯坎人的语言、思想和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埃特 鲁斯坎人对罗马文化向文明的转化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 16 世纪至公元前 11 世纪间的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 地带纵横航行,随后停滞不前的时期才使得他们的航行告一段落。迫于在西方贸易线路上与腓尼基人的竞 争,他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基地,接着在公元前 8 世纪使殖民地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最初在意大利的匹兹库
萨(在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尔岛)建立殖民地,之后又把势力稍微地向北推进到西西里岛的库米大陆以及意 大利南部沿海地区。随着与希腊人的接触,埃特鲁斯坎人很快变得更加成熟起来,他们根据希腊文字创造 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绘画风格,发展了以希腊拟人神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并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 未来的仪式。所有这些后来都被罗马人继承了下来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 可能此前己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 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 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 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 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 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 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 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 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 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 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 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 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仿效了其邻近的埃特鲁斯坎文明。意大 利现存最早的文字发现于公元前8世纪初罗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奥萨客栈大墓地。陶罐上刻画的4个希腊 字母表明,刚刚建立罗马城的拉丁人在希腊人采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学会使用了这种文字。罗马早期政 治是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法官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 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 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 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 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
萨 (在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尔岛)建立殖民地,之后又把势力稍微地向北推进到西西里岛的库米大陆以及意 大利南部沿海地区。随着与希腊人的接触,埃特鲁斯坎人很快变得更加成熟起来,他们根据希腊文字创造 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绘画风格,发展了以希腊拟人神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并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 未来的仪式。所有这些后来都被罗马人继承了下来。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 753 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 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 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 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 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 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 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 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 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 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 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 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 6 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 12 只秃 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 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仿效了其邻近的埃特鲁斯坎文明。意大 利现存最早的文字发现于公元前 8 世纪初罗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奥萨客栈大墓地。陶罐上刻画的 4 个希腊 字母表明,刚刚建立罗马城的拉丁人在希腊人采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学会使用了这种文字。罗马早期政 治是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法官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 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 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 缘关系分成 30 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 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 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要
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37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43年)、 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32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44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 位38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25年)。在王政时 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 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 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纪中 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政权。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 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强奸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奋起反抗,推 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强奸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政 权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政权和文明的衰落。 罗马人没有再推选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彻底摒弃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这预示着罗马 势力得到最大扩张时期的来临。罗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统治。执政官执掌最高权力,由推举出来的两名 贵族担当,一年选举一次。他们行使最高权力,创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军事首脑及大祭祀长,与罗马 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们甚至像君王一样着装,穿着紫色大袍,坐在传统上君王使 用的象牙宝座上。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只执政一年,以后供职于元老院:他们是 两人执政,任何一名执政官都可以凭借简单的否决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行动或决定。这样,由于执政官没有 太多的展示进取心、发挥创造性的机会,罗马政府趋于保守和谨慎 在两名执政官之下是两名财务官员,称为度支官。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还出现被了称为普雷艾特的官 员。它起初是司法官,后来成为军队长官。另外,根据财富和纳税额来划分公民等级的工作,原是执政官 的职责,最终由两名被称为监察员的新官员来承担 有效的权势全部集中在贵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愤懑。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创立到公元前1世纪在凯 撒手中结束,这两个阶级之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贵族对权力搜取不放,而平民也锲而不舍 地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当时,平民生产食物并提供劳动,使得罗马经济得以发展,他们还是罗马军队 的来源。可以说,离开平民,贵族就无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一十二铜表法,就试图 平息这两个阶级间的斗争。公元前445年,平民获得了与贵族联姻的权力:公元前367年,平民获得当选
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 37 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 43 年)、 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 32 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 44 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 位 38 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 44 年)和 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 25 年)。在王政时 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 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 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 6 世纪中 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政权。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 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强奸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 509 年奋起反抗,推 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强奸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政 权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政权和文明的衰落。 罗马人没有再推选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彻底摒弃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这预示着罗马 势力得到最大扩张时期的来临。罗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统治。执政官执掌最高权力,由推举出来的两名 贵族担当,一年选举一次。他们行使最高权力,创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军事首脑及大祭祀长,与罗马 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们甚至像君王一样着装,穿着紫色大袍,坐在传统上君王使 用的象牙宝座上。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只执政一年,以后供职于元老院;他们是 两人执政,任何一名执政官都可以凭借简单的否决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行动或决定。这样,由于执政官没有 太多的展示进取心、发挥创造性的机会,罗马政府趋于保守和谨慎。 在两名执政官之下是两名财务官员,称为度支官。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还出现被了称为普雷艾特的官 员。它起初是司法官,后来成为军队长官。另外,根据财富和纳税额来划分公民等级的工作,原是执政官 的职责,最终由两名被称为监察员的新官员来承担。 有效的权势全部集中在贵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愤懑。自公元前 509 年共和国创立到公元前 1 世纪在凯 撒手中结束,这两个阶级之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贵族对权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锲而不舍 地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当时,平民生产食物并提供劳动,使得罗马经济得以发展,他们还是罗马军队 的来源。可以说,离开平民,贵族就无法生存。公元前 450 年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试图 平息这两个阶级间的斗争。公元前 445 年,平民获得了与贵族联姻的权力;公元前 367 年,平民获得当选
为执政官的权力,随后获得进入元老院的权力。公元前300年,平民获准参加所有等级的祭祀活动,这使 得他们在宗教事务上与贵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会的立法和决定被认定对所有罗马公 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约束力,这是平民最后在权力和影响上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些改革是在没 有战争或流血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阶级间的争斗,却避免了内战的发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时,罗马人建立起领土霸权。起初,共和国的战争大多是防御性的,但不久罗马人就 开始控制周边领土来消弭遭受进攻的威胁。这样,罗马人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是地中海世界。公 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罗马人逐步占领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鲁斯坎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 受到了高卢人的挑战。这些高卢人系凯尔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侵入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387年占 领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295年,罗马卷入了与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的萨莫奈特人的战争,残余的 埃特鲁斯坎人的城市、高卢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意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结果是,罗 马在公元前280年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罗马人继续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腊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 个意大利半岛 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他们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 市,而是给与它们一定的权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 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 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在这些地方,罗马得到了实惠,士兵们获得了有价值 的财物,并成为该地永久的军事居民。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 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他们修筑的道路质量高,笔直如线,甚至径 直穿过山区,确保了士兵和供给可以快速地运抵反叛之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结合 在一起(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 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的帝国。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 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 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 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 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 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采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为执政官的权力,随后获得进入元老院的权力。公元前 300 年,平民获准参加所有等级的祭祀活动,这使 得他们在宗教事务上与贵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 287 年,平民大会的立法和决定被认定对所有罗马公 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约束力,这是平民最后在权力和影响上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些改革是在没 有战争或流血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阶级间的争斗,却避免了内战的发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时,罗马人建立起领土霸权。起初,共和国的战争大多是防御性的,但不久罗马人就 开始控制周边领土来消弭遭受进攻的威胁。这样,罗马人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是地中海世界。公 元前 5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期间,罗马人逐步占领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鲁斯坎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 受到了高卢人的挑战。这些高卢人系凯尔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侵入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 387 年占 领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 295 年,罗马卷入了与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的萨莫奈特人的战争,残余的 埃特鲁斯坎人的城市、高卢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意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结果是,罗 马在公元前 280 年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罗马人继续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腊城市,在公元前 265 年控制了整 个意大利半岛。 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他们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 市,而是给与它们一定的权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一 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 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在这些地方,罗马得到了实惠,士兵们获得了有价值 的财物,并成为该地永久的军事居民。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 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他们修筑的道路质量高,笔直如线,甚至径 直穿过山区,确保了士兵和供给可以快速地运抵反叛之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结合 在一起(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 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的帝国。 公元前 3 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 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 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 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 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 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采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