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影视艺术创作:编剧、导演、表演 第一节、影视的编剧艺术 影视剧本的编剧 (一)、剧本的概念 常言道:剧本即一剧之本,剧本同样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影视剧本是用文字表述和描写未来影片的一种文学样式,它 为影视拍摄而专门创作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为影视创 作提供蓝本,导演根据它来摄制完成未来的影片,所以,编 剧是影视创作的第一个环节。“编剧”一词,可以指影视 剧本的作者,又可以指影视剧本的创作。 (二)、影视剧作的特征 影视剧作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类型,文学创作的一般要求 也大都适用于影视剧本的创作。但同时,影视剧作又是文学 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虽然可以供阅读欣赏,但它首先是 影视创作的脚本,所以,影视剧作具有下述特性 第一,造型性。影视写人叙事和小说、戏剧是不一样的, 简单地说,小说用文字描写,戏剧主要用对话,而电影则主 要靠视觉造型,即影视剧本是用“画面”来写的。每个影视 编剧都应懂得普多夫金所说的:“即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 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影视剧本 所描述的一切,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都应当是可见的
第五讲 影视艺术创作:编剧、导演、表演 第一节、影视的编剧艺术 一、影视剧本的编剧 (一)、剧本的概念 常言道:剧本即一剧之本,剧本同样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影视剧本是用文字表述和描写未来影片的一种文学样式,它 为影视拍摄而专门创作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为影视创 作提供蓝本,导演根据它来摄制完成未来的影片,所以,编 剧是影视创作的第一个环节。 “编剧”一词,可以指影视 剧本的作者,又可以指影视剧本的创作。 (二)、影视剧作的特征 影视剧作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类型,文学创作的一般要求 也大都适用于影视剧本的创作。但同时,影视剧作又是文学 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虽然可以供阅读欣赏,但它首先是 影视创作的脚本,所以,影视剧作具有下述特性: 第一,造型性。影视写人叙事和小说、戏剧是不一样的, 简单地说,小说用文字描写,戏剧主要用对话,而电影则主 要靠视觉造型,即影视剧本是用“画面”来写的。每个影视 编剧都应懂得普多夫金所说的:“即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 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影视剧本 所描述的一切,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都应当是可见的
具像化的。 第二,运动性。影视的画面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既来自 镜头内部,也来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蒙太奇剪辑,因此,影 视剧本的创作在用文字表达形象时,应当意识到形象的运动 感,要学会用蒙太奇思维来写作,用活动的画面造型来安排 时空、构思情节、刻画场面,运用蒙太奇原理与手法来构思 个个用文字描述出来的镜头。 第三,综合性。影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最大限度地 吸取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类艺术的 手段和技巧。时空综合、视听兼备、动静结合,以及由声画 组合形成的多时空,通过声音来显示画外空间,通过声画的 对位来构成意义等等,都是影视独特的表现手段,这些也是 影视剧作章法上的一个显著恃点,是一个合格的影视编剧应 有的基本功 (三)、影视剧本的结构形式: 影视剧本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四种: 其一是戏剧式结构:戏剧式剧作结构在电影史上称得上 传统悠久,它较多地吸取了戏剧艺术结构上的特点,这也是 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关系密切的一个体现。 戏剧式的影视剧作按冲突律来结构剧本,一般按顺时序 发展剧情,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几个
具像化的。 第二,运动性。影视的画面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既来自 镜头内部,也来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蒙太奇剪辑,因此,影 视剧本的创作在用文字表达形象时,应当意识到形象的运动 感,要学会用蒙太奇思维来写作,用活动的画面造型来安排 时空、构思情节、刻画场面,运用蒙太奇原理与手法来构思 一个个用文字描述出来的镜头。 第三,综合性。影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最大限度地 吸取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类艺术的 手段和技巧。时空综合、视听兼备、动静结合,以及由声画 组合形成的多时空,通过声音来显示画外空间,通过声画的 对位来构成意义等等,都是影视独特的表现手段,这些也是 影视剧作章法上的一个显著恃点,是一个合格的影视编剧应 有的基本功。 (三)、影视剧本的结构形式: 影视剧本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四种: 其一是戏剧式结构:戏剧式剧作结构在电影史上称得上 传统悠久,它较多地吸取了戏剧艺术结构上的特点,这也是 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关系密切的一个体现。 戏剧式的影视剧作按冲突律来结构剧本,一般按顺时序 发展剧情,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几个
部分。戏剧式结构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外部冲突。这种冲突主 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语言和行为。语言即对白台词,必 须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及环境;行为则是组成人物的外部 冲突的一个部分,也是人的性格特征、心灵世界的外化。就 般而言,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剧作的戏剧结 构,这种结构方式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好莱坞电影长期保持 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也是许多电影走向虚假、平庸 的源头。 《桂河大桥》就是一部以戏剧冲突来结构宏伟繁复的构 架的影片。它有开端,有发展和展开,有多线索而有条不紊 的人与人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的情节冲突(如美国战俘与 英国战俘,英国战俘与日本军官,造桥和护桥及炸桥等等), 也有炸桥这时的矛盾汇集与高潮的迸发以及之后的结局 其二是心理式结构:心理式剧作结构常常也被称为时空 交错式的剧作结构。心理式剧作结构是以主要人物的心理活 动(包括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变化为结构的线索,与戏剧式 结构相比,这种结构形式在于:首先是时空交错的自由,它 往往根据人物心境的变化,用回忆和倒序(闪回)的方式, 把过去、梦幻、现在甚至未来自由地交织在一起;其次,它 的重心在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外 部冲突。如《野草莓》以一个医学教授的一次旅程为表层线 索,不断地进入到往事的回忆和梦幻中。表层结构与意识
部分。戏剧式结构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外部冲突。这种冲突主 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语言和行为。语言即对白台词,必 须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及环境;行为则是组成人物的外部 冲突的一个部分,也是人的性格特征、心灵世界的外化。就 一般而言,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剧作的戏剧结 构,这种结构方式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好莱坞电影长期保持 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也是许多电影走向虚假、平庸 的源头。 《桂河大桥》就是一部以戏剧冲突来结构宏伟繁复的构 架的影片。它有开端,有发展和展开,有多线索而有条不紊 的人与人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的情节冲突(如美国战俘与 英国战俘,英国战俘与日本军官,造桥和护桥及炸桥等等), 也有炸桥这时的矛盾汇集与高潮的迸发以及之后的结局。 其二是心理式结构:心理式剧作结构常常也被称为时空 交错式的剧作结构。心理式剧作结构是以主要人物的心理活 动(包括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变化为结构的线索,与戏剧式 结构相比,这种结构形式在于:首先是时空交错的自由,它 往往根据人物心境的变化,用回忆和倒序(闪回)的方式, 把过去、梦幻、现在甚至未来自由地交织在一起;其次,它 的重心在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外 部冲突。如《野草莓》以一个医学教授的一次旅程为表层线 索,不断地进入到往事的回忆和梦幻中。表层结构与意识
下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构成了相互交错、冲突以及对话的复杂 关系。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彻底突破了现实世界的客观限制, 成为了一个主观化的世界,不再受到理性、线性逻辑的约束, 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交错混杂在一起。 其三是散文式结构:散文式剧作结构的电影不追求情节 的完整性和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很强的戏剧化的冲 突,往往是截取一段生活流程,用较为写实的手法记录下来, 像一篇叙事性的生活流散文。如《城南旧事》。这部影片由 三个并不完整的、相互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的故事片段连缀而 成。虽然这几个故事片断没有必然联系,但串联这几个故事 的人(小英子的童年视角)却是同一个。另外一种散文化的 结构方式是一种小品式的串接,如电影《爱情麻辣烫》,它 不是以某一个人为视角,而是以一个大致统一的题材或主 题来串联。 其四是解构式结构:解构式的电影剧作结构是后现代主 义文化在电影艺术领域的一种表征,这种结构不求完整,甚 至有意地自我解构的颠覆。剧作者不再信奉影片再现现实的 真实性原则,而把影片中的现实视作一种叙述上的自圆其 说,一种电影的文本真实。《公民凯恩》、《罗生门》、《罗拉 快跑》等在结构上都有这种自我解构和颠覆,从而走向非确 定性的特点。《公民凯恩》、《罗生门》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来叙述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的不同侧面。人人(或者说每一
下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构成了相互交错、冲突以及对话的复杂 关系。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彻底突破了现实世界的客观限制, 成为了一个主观化的世界,不再受到理性、线性逻辑的约束, 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交错混杂在一起。 其三是散文式结构:散文式剧作结构的电影不追求情节 的完整性和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很强的戏剧化的冲 突,往往是截取一段生活流程,用较为写实的手法记录下来, 像一篇叙事性的生活流散文。如《城南旧事》。这部影片由 三个并不完整的、相互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的故事片段连缀而 成。虽然这几个故事片断没有必然联系,但串联这几个故事 的人(小英子的童年视角)却是同一个。另外一种散文化的 结构方式是一种小品式的串接,如电影《爱情麻辣烫》,它 不是以某 一个人为视角,而是以一个大致统一的题材或主 题来串联。 其四是解构式结构:解构式的电影剧作结构是后现代主 义文化在电影艺术领域的一种表征,这种结构不求完整,甚 至有意地自我解构的颠覆。剧作者不再信奉影片再现现实的 真实性原则,而把影片中的现实视作一种叙述上的自圆其 说,一种电影的文本真实。《公民凯恩》、《罗生门》、《罗拉 快跑》等在结构上都有这种自我解构和颠覆,从而走向非确 定性的特点。《公民凯恩》、《罗生门》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来叙述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的不同侧面。人人(或者说每一
个侧面)都好像振振有辞,颇能自圆其说,但这些不同的角 度或侧面互相之间却形成了一种互相否定的关系。解构式结 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因果叙事方式,它是以扑朔迷离的 人物作为电影的场面、段落的分节依据的。 、影视剧本的改编 全世界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难以计数,资料显 示,在世界影片的年产量中,改编影片约占40%左右,整个 欧洲19世纪以来的所有文学名著几乎都被拿来改编。电视剧 的改编就更多了,可以说,从古至今的文学名著几乎很少不 被改编为电视剧的,这既证明了影视与文学之间有着先天的 亲缘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改编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一条重 要捷径。 影视改编的具体做法多种多样,但其基本原则大同小异, 归纳起来可区分为两种 种是再现式改编,一种是写意式改编。 (一)、再现式改编严格按照原著来规划电影,力求比较准确、 完整地再现原著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风格风貌。有的是 把数十万字的长篇巨著浓缩为若干小时的影片,如《战争与 和平》、《子夜》等;有的是将万把字、甚至数千字的精萃短 篇扩充为饱满、充盈的银幕艺术,如《祝福》、《湘女潇潇》 等;也有的是从长篇中节选出一个或几个章节作为改编的对
个侧面)都好像振振有辞,颇能自圆其说,但这些不同的角 度或侧面互相之间却形成了一种互相否定的关系。解构式结 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因果叙事方式,它是以扑朔迷离的 人物作为电影的场面、段落的分节依据的。 二、影视剧本的改编 全世界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难以计数,资料显 示,在世界影片的年产量中,改编影片约占 40%左右,整个 欧洲 19 世纪以来的所有文学名著几乎都被拿来改编。电视剧 的改编就更多了,可以说,从古至今的文学名著几乎很少不 被改编为电视剧的,这既证明了影视与文学之间有着先天的 亲缘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改编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一条重 要捷径。 影视改编的具体做法多种多样,但其基本原则大同小异, 归纳起来可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再现式改编,一种是写意式改编。 (一)、再现式改编严格按照原著来规划电影,力求比较准确、 完整地再现原著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风格风貌。有的是 把数十万字的长篇巨著浓缩为若干小时的影片,如《战争与 和平》、《子夜》等;有的是将万把字、甚至数千字的精萃短 篇扩充为饱满、充盈的银幕艺术,如《祝福》、《湘女潇潇》 等;也有的是从长篇中节选出一个或几个章节作为改编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