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电视剧艺术发展 第一节电视剧艺术形态的演变 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了:只有在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 典范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上升为艺术的理 论。所以,考察电视剧创作的流变是理论家们建构系统电视剧理论 的一个实践基础 直播电视剧时期: 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嘴里叼花的人》其实是一部舞台独幕剧, 只是通过电视手段予以传播而已。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 子》,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电视上的剧”。 (一)何谓“直播剧” 直播剧指在电视剧兴起之初,由于电视技术条件的限制,即还 没有磁带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在演播室里演出并即时播出的电视 剧,直播剧借助多杋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演岀、摄像、录 音合成同时进行,并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观众。世界各国 在电视剧诞生之初,几乎都经由了直播剧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电视 剧从1958至1966年,经历了八年的直播电视剧时期 (二)直播剧的特点: 直播剧所采用的其实就是戏剧的创作手段加上电视的传播手 段,它与戏剧和电影都有血缘关系,只是采用“直播”的方式,创 作与欣赏同步(虽然两者分别在两个空间),使初期的电视剧带有 明显的“舞台剧”痕迹
第八讲 电视剧艺术发展 第一节 电视剧艺术形态的演变 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了:只有在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 典范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上升为艺术的理 论。所以,考察电视剧创作的流变是理论家们建构系统电视剧理论 的一个实践基础。 一、直播电视剧时期: 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嘴里叼花的人》其实是一部舞台独幕剧, 只是通过电视手段予以传播而已。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 子》,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电视上的剧”。 (一)何谓“直播剧”: 直播剧指在电视剧兴起之初,由于电视技术条件的限制,即还 没有磁带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在演播室里演出并即时播出的电视 剧,直播剧借助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演出、摄像、录 音合成同时进行,并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观众。世界各国 在电视剧诞生之初,几乎都经由了直播剧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电视 剧从 1958 至 1966 年,经历了八年的直播电视剧时期。 (二)直播剧的特点: 直播剧所采用的其实就是戏剧的创作手段加上电视的传播手 段,它与戏剧和电影都有血缘关系,只是采用“直播”的方式,创 作与欣赏同步(虽然两者分别在两个空间),使初期的电视剧带有 明显的“舞台剧”痕迹
直播电视剧的主要特点是:剧情单一、场景变换少,人物少且 动作性不强。直播剧遵循戏剧的模式,有着很强的舞台假定性,与 戏剧不同的是电视剧要通过镜头加以表现。 由于直播剧的播出与收看同时进行,所以播出不能中断,这就 要求创作者高度配合,很多参加过直播剧创作的人都以不亚于一场 战斗来形容当年的直播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完备,这时期的电视剧还是一种不完善的艺 术形式,电视剧还没有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因而也还没有成为 商业竞争的对象。 (三)直播剧时期的电视剧观念 由于采用直播的方式,“剧”的观念左右着直播电视剧创作的 各个环节,因此,“戏剧观”占据了这一时期电视剧观念的主导 地位。这种观念认为,电视剧不过是在荧屏上播出的戏剧,是戏剧 的“副产品”。世界上不少电视剧生产大国,对电视剧的理解都带 有鲜明的“戏剧”印记。如,一位苏联理论家这样说:“电视剧应 具有戏剧的独特本性,即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我国1999年版 《辞海》对电视剧的界定是:“一种融合舞台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法, 运用电子技术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播映的戏剧” 电视剧的确有很大的戏剧艺术成分,尤其是诞生期的直播剧, 从剧本到创作手法都直接源于戏剧。发展到今天,虽有电影观念的 介入,但“戏剧性”作为“结构”和“叙事”的有效因素,已沉淀 在电视剧艺术的灵魂深处。但并不能因此将电视剧界定为戏剧,戏
直播电视剧的主要特点是:剧情单一、场景变换少,人物少且 动作性不强。直播剧遵循戏剧的模式,有着很强的舞台假定性,与 戏剧不同的是电视剧要通过镜头加以表现。 由于直播剧的播出与收看同时进行,所以播出不能中断,这就 要求创作者高度配合,很多参加过直播剧创作的人都以不亚于一场 战斗来形容当年的直播。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完备,这时期的电视剧还是一种不完善的艺 术形式,电视剧还没有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因而也还没有成为 商业竞争的对象。 (三)直播剧时期的电视剧观念 由于采用直播的方式,“剧”的观念左右着直播电视剧创作的 各个环节,因此, “戏剧观”占据了这一时期电视剧观念的主导 地位。这种观念认为,电视剧不过是在荧屏上播出的戏剧,是戏剧 的“副产品”。世界上不少电视剧生产大国,对电视剧的理解都带 有鲜明的“戏剧”印记。如,一位苏联理论家这样说:“电视剧应 具有戏剧的独特本性,即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我国 1999 年版 《辞海》对电视剧的界定是:“一种融合舞台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法, 运用电子技术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播映的戏剧”。 电视剧的确有很大的戏剧艺术成分,尤其是诞生期的直播剧, 从剧本到创作手法都直接源于戏剧。发展到今天,虽有电影观念的 介入,但“戏剧性”作为“结构”和“叙事”的有效因素,已沉淀 在电视剧艺术的灵魂深处。但并不能因此将电视剧界定为戏剧,戏
剧性构成了电视剧美学特性之一,却不是唯一,电视剧的艺术本质 也并不确立于戏剧性 、单本剧时期: (一)电视单本剧 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摄录 设备、电子编辑机、彩色电视机相继出现为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 创造了有利条件,电视剧开始重视镜头的剪辑和组接。电视剧制作 由室内走向了室外,由演播室塔景走向了实景拍摄,电视剧创作出 现了明显的电影化倾向。 这时期,电视荧屏上播出的电视剧,主要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 摄的“电视单本剧”,当时,电视连续剧等形式还未出现,故而, 这一时期被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 我国则由于“文革”十年造成的空白,使这一阶段的电视剧创 作推迟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 (二)单本剧时期的电视剧观念 单本剧时期所录制的电视剧,摆脱了狭隘、单调的演播室和舞 台,走入了现实生活;在拍摄现场开始采用多机拍摄、现场切换的 录制方式,在叙事方法和表现技巧上也多采用电影的模式。这时期 的电视剧,由于直播的局限而带来的与戏剧的天然血缘关系,被扑
剧性构成了电视剧美学特性之一,却不是唯一,电视剧的艺术本质 也并不确立于戏剧性。 二、单本剧时期: (一)电视单本剧: 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摄录 设备、电子编辑机、彩色电视机相继出现为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 创造了有利条件,电视剧开始重视镜头的剪辑和组接。电视剧制作 由室内走向了室外,由演播室塔景走向了实景拍摄,电视剧创作出 现了明显的电影化倾向。 这时期,电视荧屏上播出的电视剧,主要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 摄的“电视单本剧”,当时,电视连续剧等形式还未出现,故而, 这一时期被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 我国则由于“文革”十年造成的空白,使这一阶段的电视剧创 作推迟至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才开始。 (二)单本剧时期的电视剧观念: 单本剧时期所录制的电视剧,摆脱了狭隘、单调的演播室和舞 台,走入了现实生活;在拍摄现场开始采用多机拍摄、现场切换的 录制方式,在叙事方法和表现技巧上也多采用电影的模式。这时期 的电视剧,由于直播的局限而带来的与戏剧的天然血缘关系,被扑
面而来的生活流所冲破。技术上的解放使电视剧的制作与电影有了 更多的相似性,于是,人们便认为电视剧是一种变了形的“小电影”。 不同于直播剧时期“戏剧观”,单本剧时期的电视剧艺术观念以电 影美学为支撑点。 这时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剧开始显 示出它强大的威力。从世界范围来看,1952年世界上仅有少数的 国家拥有电视机;但到1970年拥有电视机的国家已发展到127个, 服务观众约13亿;到八十年代,电视机便迅速普及到了世界各个 国家,除了美、英、苏、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外,中国、墨西哥、 意大利等也进入了电视大国的行列。这时期,是电视艺术大普及、 大发展的时期。同时,电视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剧艺术 逐渐被社会所认识。 、连续剧时期: (一)电视连续剧 进入七、八十年代,电视剧开始逐步进入以连续剧为主的多元 化时代。长篇电视剧在艺术手法、播出方式等方面所显示出的全新 特征使人们开始真正看到电视剧艺术独有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优 秀的电视剧作品从根本上推动了人们对电视剧艺术观念的思索和 突破,从创作上确立了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地位,并且促使 人们从电视媒介特征,从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内部艺术构成手段等
面而来的生活流所冲破。技术上的解放使电视剧的制作与电影有了 更多的相似性,于是,人们便认为电视剧是一种变了形的“小电影”。 不同于直播剧时期“戏剧观”,单本剧时期的电视剧艺术观念以电 影美学为支撑点。 这时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剧开始显 示出它强大的威力。从世界范围来看,1952 年世界上仅有少数的 国家拥有电视机;但到 1970 年拥有电视机的国家已发展到 127 个, 服务观众约 13 亿;到八十年代,电视机便迅速普及到了世界各个 国家,除了美、英、苏、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外,中国、墨西哥、 意大利等也进入了电视大国的行列。这时期,是电视艺术大普及、 大发展的时期。同时,电视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剧艺术 逐渐被社会所认识。 三、连续剧时期: (一)电视连续剧: 进入七、八十年代,电视剧开始逐步进入以连续剧为主的多元 化时代。长篇电视剧在艺术手法、播出方式等方面所显示出的全新 特征使人们开始真正看到电视剧艺术独有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优 秀的电视剧作品从根本上推动了人们对电视剧艺术观念的思索和 突破,从创作上确立了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地位,并且促使 人们从电视媒介特征,从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内部艺术构成手段等
方面全面探索电视剧独立的美学特质和艺术风貌 (二)电视剧艺术本体观念的确立 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对电视剧观念的又一次更新。这种更新, 不仅扩大了“电视剧”观念本身的范畴,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创造了最具电视剧特征的新样式,促成了“电视剧”自身独特的艺 术观念。连续剧是最具有也是最能发挥电视剧艺术特质的电视剧艺 术形式。单本剧在时空构成方式上拉开了电视剧与古典戏剧的距 离,连续剧则在时间上疏远了电视剧和电影艺术的联系。电视剧发 展到连续剧阶段,证明它终于跨越了模仿戏剧、模仿电影的历史阶 段,在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找到了它自己。电视剧是在戏剧、电 影两个巨人的肩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新的艺术巨人。 这一时期是世界范围内电视艺术的大普及时期,也是电视剧 艺术的大发展时期。表现在:一、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数 量成倍增加,电视剧艺术开始自觉寻求自身的特性,探索本身所特 有的表现手法,并摆脱对戏剧、电影的依赖而逐步成为一门独立艺 术;二、特色各异的连续剧、系列剧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剧开始 得到广大观众的接受和喜爱,电视剧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最普泛的审 美文化形式;三、商业竞争的大渗入,一方面扩大了电视剧的社会 效应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出现了单纯追求收视率的偏颇,在 定程度上导致了电视剧艺术质量的滑坡
方面全面探索电视剧独立的美学特质和艺术风貌。 (二)电视剧艺术本体观念的确立: 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对电视剧观念的又一次更新。这种更新, 不仅扩大了“电视剧”观念本身的范畴,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创造了最具电视剧特征的新样式,促成了“电视剧”自身独特的艺 术观念。连续剧是最具有也是最能发挥电视剧艺术特质的电视剧艺 术形式。单本剧在时空构成方式上拉开了电视剧与古典戏剧的距 离,连续剧则在时间上疏远了电视剧和电影艺术的联系。电视剧发 展到连续剧阶段,证明它终于跨越了模仿戏剧、模仿电影的历史阶 段,在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找到了它自己。电视剧是在戏剧、电 影两个巨人的肩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新的艺术巨人。 这一时期是世界范围内电视艺术的大普及时期,也是电视剧 艺术的大发展时期。表现在:一、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数 量成倍增加,电视剧艺术开始自觉寻求自身的特性,探索本身所特 有的表现手法,并摆脱对戏剧、电影的依赖而逐步成为一门独立艺 术;二、特色各异的连续剧、系列剧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剧开始 得到广大观众的接受和喜爱,电视剧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最普泛的审 美文化形式;三、商业竞争的大渗入,一方面扩大了电视剧的社会 效应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出现了单纯追求收视率的偏颇,在一 定程度上导致了电视剧艺术质量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