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碱处理 ◼ 原料用石灰乳进行浸泡,在工业生产上 称为浸灰。浸灰是原料处理极为重要的 一环,原料在碱的作用下,不仅能疏松 原料的组织,而且能够溶解并除去那些 影响胶质量的有机物,如可溶性蛋白、 色素等
(三)碱处理 ◼ 原料用石灰乳进行浸泡,在工业生产上 称为浸灰。浸灰是原料处理极为重要的 一环,原料在碱的作用下,不仅能疏松 原料的组织,而且能够溶解并除去那些 影响胶质量的有机物,如可溶性蛋白、 色素等
◼ 浸灰一般都在水泥池内进行。石灰乳中 氧化钙含量为2%-4%(比重1.015— 1.035);浸灰时原料与水的比例为1:3—4; PH为12-12.5;温度最好为15℃,不能超 过20℃。温度高,胶原容易分解而损失; 温度过低,将影响生产效率。浸灰时间 根据原料性质及产品种而定,约15-90天 不等
◼ 浸灰一般都在水泥池内进行。石灰乳中 氧化钙含量为2%-4%(比重1.015— 1.035);浸灰时原料与水的比例为1:3—4; PH为12-12.5;温度最好为15℃,不能超 过20℃。温度高,胶原容易分解而损失; 温度过低,将影响生产效率。浸灰时间 根据原料性质及产品种而定,约15-90天 不等
(四)脱灰、中和、水洗 ◼ 原料经石灰乳浸泡后,用不充分洗涤。在不断 搅拌之下,开始 5h内,每0.5h换水一次。原 料和水的比例应不小于1:5,总时间为12-16h, 最后PH为9-9.5。 ◼ 洗涤后,用酸中和剩余的石灰。浸灰后的原料 中氧化钙的含量大约为蛋白质重量的4%,其 中被吸附的氧化钙为2.3 %,可以水洗除去, 另有1.7%的氧化钙,则以有机钙盐的形式与 胶原等蛋白质结合,必须用酸才能除去
(四)脱灰、中和、水洗 ◼ 原料经石灰乳浸泡后,用不充分洗涤。在不断 搅拌之下,开始 5h内,每0.5h换水一次。原 料和水的比例应不小于1:5,总时间为12-16h, 最后PH为9-9.5。 ◼ 洗涤后,用酸中和剩余的石灰。浸灰后的原料 中氧化钙的含量大约为蛋白质重量的4%,其 中被吸附的氧化钙为2.3 %,可以水洗除去, 另有1.7%的氧化钙,则以有机钙盐的形式与 胶原等蛋白质结合,必须用酸才能除去
◼ 将洗涤后的原料,浸没于水中,在不断 搅拌之下,加入6N盐酸,使PH为2.5-3.5。 开始每0.5h加酸调节一次;3h后则每1h 加酸一次,8h后可不再加酸使其平衡, 共需12-16h才能完成。 ◼ 中和后,排除废液,再用水洗。在充分 搅拌之下,换水应不少于8次,一般在8- 12h内完成
◼ 将洗涤后的原料,浸没于水中,在不断 搅拌之下,加入6N盐酸,使PH为2.5-3.5。 开始每0.5h加酸调节一次;3h后则每1h 加酸一次,8h后可不再加酸使其平衡, 共需12-16h才能完成。 ◼ 中和后,排除废液,再用水洗。在充分 搅拌之下,换水应不少于8次,一般在8- 12h内完成
二、熬胶 ◼ 定义:制胶原料与水一起共热而转变为明胶的 过程称为熬胶,熬胶是明胶生产中的关键工序。 ◼ 胶原转变成明胶,先是水分子进入胶原分子链 间的空隙,再使胶原分子三链螺旋结构的一些 链断裂,从而变成了溶于水的明胶。加热加速 了这个过程的进行。 ◼ 胶原的水解作用并不是在转变成明胶后就就停 止了,而是继续不断地在进行,直到生成氨基 酸为止。因此,熬胶时必须控制温度和时间, 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明胶
二、熬胶 ◼ 定义:制胶原料与水一起共热而转变为明胶的 过程称为熬胶,熬胶是明胶生产中的关键工序。 ◼ 胶原转变成明胶,先是水分子进入胶原分子链 间的空隙,再使胶原分子三链螺旋结构的一些 链断裂,从而变成了溶于水的明胶。加热加速 了这个过程的进行。 ◼ 胶原的水解作用并不是在转变成明胶后就就停 止了,而是继续不断地在进行,直到生成氨基 酸为止。因此,熬胶时必须控制温度和时间, 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明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