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浮游植物的采 集、计数与定 量方法
第一章 浮游植物的采 集、计数与定 量方法
浮游植物(Phytoplankon)又称浮游藻类,是水中悬浮生活的若 干种藻类的总称。 浮游植物及其生产力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与重要功能之一, 是鱼类天然饵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浮游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十分 敏感,故在环境监测中,也有重要作用。 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是鲢、鳙鱼类,它们的天然饵料常以浮 游植物为主。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水体或同一水体的不同季节, 藻类的组成是不相同的,各种藻类的相对量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 化是有一定的趋势的,这以后要专题介绍。就鲢鳙而言,藻类又有 易消化种类和不易消化种类之分,一般说来,硅藻门、金藻门、甲 藻门中种类易于消化,而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中的多数种类难 于消化。因此,在鱼类生长季节,研究水中藻类组成和现存量( Standing crop),可为养殖鱼类的合理投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为水生态研究及利用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浮游植物的现存量,指的是某一瞬间单位水体中所存在的浮游植 物的量。这个量有两种表示方法,用数目单位表示成为密度,一般 用万个/升为单位,五、六十年代用之;用重量单位(mg/L)表示 的现存量称为生物量(Biomass)。70年代以来被广泛使用
浮游植物(Phytoplankon)又称浮游藻类,是水中悬浮生活的若 干种藻类的总称。 浮游植物及其生产力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与重要功能之一, 是鱼类天然饵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浮游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十分 敏感,故在环境监测中,也有重要作用。 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是鲢、鳙鱼类,它们的天然饵料常以浮 游植物为主。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水体或同一水体的不同季节, 藻类的组成是不相同的,各种藻类的相对量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 化是有一定的趋势的,这以后要专题介绍。就鲢鳙而言,藻类又有 易消化种类和不易消化种类之分,一般说来,硅藻门、金藻门、甲 藻门中种类易于消化,而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中的多数种类难 于消化。因此,在鱼类生长季节,研究水中藻类组成和现存量( Standing crop),可为养殖鱼类的合理投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为水生态研究及利用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浮游植物的现存量,指的是某一瞬间单位水体中所存在的浮游植 物的量。这个量有两种表示方法,用数目单位表示成为密度,一般 用万个/升为单位,五、六十年代用之;用重量单位(mg/L)表示 的现存量称为生物量(Biomass)。70年代以来被广泛使用
在以往的调查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浮游植物的种类 或数量,对其生物量则重视不够。其原因在于:1、浮游 植物生物量测算繁琐;2、对生物量与数量之间的本质差 别认识不足。由于不同水体,不同种类的藻类在个体上 有很大差异,仅仅用数量就很难评价不同水体饵料生物 的丰欠。这就要求,浮游植物的定量工作,必须以测算 生物量为目标。 不同的调查方法,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关于浮 游生物的采集、计数与定量方法采用下列方法
在以往的调查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浮游植物的种类 或数量,对其生物量则重视不够。其原因在于:1、浮游 植物生物量测算繁琐;2、对生物量与数量之间的本质差 别认识不足。由于不同水体,不同种类的藻类在个体上 有很大差异,仅仅用数量就很难评价不同水体饵料生物 的丰欠。这就要求,浮游植物的定量工作,必须以测算 生物量为目标。 不同的调查方法,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关于浮 游生物的采集、计数与定量方法采用下列方法
一、采样: 1.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一般浅水(<10m)湖泊 可用玻璃瓶采水器,深水 湖泊或水库必须用颠倒采水 器。北原式采水器或有机玻璃采水器。 2.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层次的确定 选择采样点的原则是,采样点在平面上的分布要有代表性 。一般要求湖心、库心、江心必须采样,有条件时采样点可 适当多设一些,如大的湖湾、库湾、河流的上、中、下游水 体的沿岸带、浅水区等也要设点采集。 凡水深不超过2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m处采水,水深2 ~10米以内,应距底0.5米处另采一个样,水深超过10米时 。应于中层增采一个水样。一般来说池塘、水库、湖泊、河 流的样点及采水层次可总结如下:
一、采样: 1.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一般浅水(<10m)湖泊 可用玻璃瓶采水器,深水 湖泊或水库必须用颠倒采水 器。北原式采水器或有机玻璃采水器。 2.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层次的确定 选择采样点的原则是,采样点在平面上的分布要有代表性 。一般要求湖心、库心、江心必须采样,有条件时采样点可 适当多设一些,如大的湖湾、库湾、河流的上、中、下游水 体的沿岸带、浅水区等也要设点采集。 凡水深不超过2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m处采水,水深2 ~10米以内,应距底0.5米处另采一个样,水深超过10米时 。应于中层增采一个水样。一般来说池塘、水库、湖泊、河 流的样点及采水层次可总结如下:
⑴池塘:样点可设在距岸边1m处。水深小于2m时采一中 层水样。若水深大于2m时,最好采上、中、下层水样。 亚表层:水下20cm左右。 中 层:水体中间部分。 下 层:离底20cm左右。 ⑵水库及河流:样点可设在上、中、下游。 上游:设十个点(亚表层或中层) 中游:水在2-3米深时设一个点,采2个样(上中层和中 下层) 下游:设2-3个样点。中心点3个样(上、中、下层), 两测点各一个样(中层) ⑶湖泊:中心区设一点。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应设点
⑴池塘:样点可设在距岸边1m处。水深小于2m时采一中 层水样。若水深大于2m时,最好采上、中、下层水样。 亚表层:水下20cm左右。 中 层:水体中间部分。 下 层:离底20cm左右。 ⑵水库及河流:样点可设在上、中、下游。 上游:设十个点(亚表层或中层) 中游:水在2-3米深时设一个点,采2个样(上中层和中 下层) 下游:设2-3个样点。中心点3个样(上、中、下层), 两测点各一个样(中层) ⑶湖泊:中心区设一点。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应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