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集团 2018年年度报告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从事规划、工程设计和咨 洵、工程建设总承包及项目管理全过程服务。现拥有综合交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科和规划 给水、排水、道路、桥梁、结构、轨道交通、固废、建筑、水利水运、环境工程、城市园林景观 燃气、热力、设备、技术经济、信息技术、勘察、施工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等专业,覆盖基础设施 建设行业各领域,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行前列。2008年获得首批国家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 海市政总院现有员工4800余人,拥有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9位上海市领军人才、9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40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0多位在 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位上海市启明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总院资深总师林元培获永久性小行 星命名。共有9个管理部门、17家设计(研究)院、21家投资子公司。建有院士工作室、大师工 作室。博士后工作站具有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计划C类资助依托企业 该院秉承“科学创新,诚信奉献”的企业精神,贡献社会,造福民生,累计完成16000多项 各类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和EPC总承包,项目遍布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坚持“全国化、全过 程”战略,聚焦重点,优化“1+4-10”市场布局,先后成立26家沪外分支机构,实现重点城市实 体化分公司的全覆盖,沪外市场营业收入占比70%以上:坚持科技创新,历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 科技进步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9项次,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7项,有1000余项勘察、 设计、咨询、规划获得各类奖项,专利申请量达1600余项,授权专利800余项。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Co LTD 3、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4年2月,主营业务涵盖建筑设计、房屋建筑、市 政公用、公路专业承包等。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 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及其他多项专业资质。 依靠领先的科技水平,精良的施工装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精细的科学管理,该公司先 后奉献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上海科技馆、世博会中国馆、世博文化 中心、东方艺术中心、港汇广场等精品工程,参与了轨道交通、磁浮示范线、外滩综合改造、虹 桥机场综合枢纽、中外环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立足上海的同时,集团积极拓展长三角和华 南等沪外市场,承建了南京紫峰大厦、常州客运中心、无锡红豆国际广场、杭州来福士、湖州月 亮酒店、济南绿地普利中心、广州佛山东平广场等一大批地标性建筑和南京、无锡、常州、温州 等地的市政工程建设 该司所承建项目质量信誉深受业主、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获上海市“白玉兰”奖近 200项,国家鲁班奖27项,并三获创鲁班奖突出贡献奖,是全国同类型企业中获鲁班奖最多的企 业。集团以其良好的信誉和突出的业绩,还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创文明行业先进企 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上海 市政府特色命名为“精品先锋”,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上海建工制工程有限公司 SHANGHAI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4、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创立于1953年,是上海地区规模较大的预拌混凝土、预制构 件生产销售企业。公司拥有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两大核心产业,两大产业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 均处于前列,并配套有湖州新开元石矿、外加剂厂、机运分公司等产业链。公司下属预拌混凝土 生产基地43个,混凝土总装机容量225立方米,年产预拌混凝土2500多万立方米,日均配套生 产能力10万立方米。公司下属预制构件厂家9家,其中上海地区5家,外省市4家,并配套一家 专业的模具制造厂,预制构件年产能75万方左右。公司坚持发展绿色环保生产,公司16家搅拌 站、厂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场站,15家搅拌站、厂被评为上海市“环保型搅拌站”。 公司承担了为上海中心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世博园区、上海迪士尼乐园、浦东国际机场 虹桥交通枢纽、黄浦江六桥二隧、东海大桥、北横通道、磁悬浮轨道示范线等一大批上海标志性 建筑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参与了上海轨道交通全部1-18号线、苏 州、无锡、常州、南昌多条轨道交通的管片供应。 26/208
2018 年年度报告 26 / 208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54 年,从事规划、工程设计和咨 询、工程建设总承包及项目管理全过程服务。现拥有综合交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科和规划、 给水、排水、道路、桥梁、结构、轨道交通、固废、建筑、水利水运、环境工程、城市园林景观、 燃气、热力、设备、技术经济、信息技术、勘察、施工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等专业,覆盖基础设施 建设行业各领域,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行前列。2008 年获得首批国家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 上海市政总院现有员工 4800 余人,拥有 1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 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9 位上海市领军人才、9 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40 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0 多位在 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 位上海市启明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总院资深总师林元培获永久性小行 星命名。共有 9 个管理部门、17 家设计(研究)院、21 家投资子公司。建有院士工作室、大师工 作室。博士后工作站具有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计划 C 类资助依托企业。 该院秉承“科学创新,诚信奉献”的企业精神,贡献社会,造福民生,累计完成 16000 多项 各类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和 EPC 总承包,项目遍布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坚持“全国化、全过 程”战略,聚焦重点,优化“1+4+10”市场布局,先后成立 26 家沪外分支机构,实现重点城市实 体化分公司的全覆盖,沪外市场营业收入占比 70%以上;坚持科技创新,历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 科技进步奖 1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69 项次,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17 项,有 1000 余项勘察、 设计、咨询、规划获得各类奖项,专利申请量达 1600 余项,授权专利 800 余项。 3、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64 年 2 月,主营业务涵盖建筑设计、房屋建筑、市 政公用、公路专业承包等。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 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及其他多项专业资质。 依靠领先的科技水平,精良的施工装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精细的科学管理,该公司先 后奉献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上海科技馆、世博会中国馆、世博文化 中心、东方艺术中心、港汇广场等精品工程,参与了轨道交通、磁浮示范线、外滩综合改造、虹 桥机场综合枢纽、中外环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立足上海的同时,集团积极拓展长三角和华 南等沪外市场,承建了南京紫峰大厦、常州客运中心、无锡红豆国际广场、杭州来福士、湖州月 亮酒店、济南绿地普利中心、广州佛山东平广场等一大批地标性建筑和南京、无锡、常州、温州 等地的市政工程建设。 该司所承建项目质量信誉深受业主、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获上海市“白玉兰”奖近 200 项,国家鲁班奖 27 项,并三获创鲁班奖突出贡献奖,是全国同类型企业中获鲁班奖最多的企 业。集团以其良好的信誉和突出的业绩,还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创文明行业先进企 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上海 市政府特色命名为“精品先锋”,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4、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创立于 1953 年,是上海地区规模较大的预拌混凝土、预制构 件生产销售企业。公司拥有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两大核心产业,两大产业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 均处于前列,并配套有湖州新开元石矿、外加剂厂、机运分公司等产业链。公司下属预拌混凝土 生产基地 43 个,混凝土总装机容量 225 立方米,年产预拌混凝土 2500 多万立方米,日均配套生 产能力 10 万立方米。公司下属预制构件厂家 9 家,其中上海地区 5 家,外省市 4 家,并配套一家 专业的模具制造厂,预制构件年产能 75 万方左右。公司坚持发展绿色环保生产,公司 16 家搅拌 站、厂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场站,15 家搅拌站、厂被评为上海市“环保型搅拌站”。 公司承担了为上海中心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世博园区、上海迪士尼乐园、浦东国际机场、 虹桥交通枢纽、黄浦江六桥二隧、东海大桥、北横通道、磁悬浮轨道示范线等一大批上海标志性 建筑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参与了上海轨道交通全部 1-18 号线、苏 州、无锡、常州、南昌多条轨道交通的管片供应
上海建工集团 2018年年度报告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为如下7家有限合伙制企业(产业基金)及1例资管计划,详情如下 总认教截套208公司及子 合伙企业名 普通合伙人 有限合伙人 已投资或拟投资项目 信息披露索引 上海建工安盈投资管理中心 1.46/大海建工股权投资基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平安资产管理 徐汇国开滨江梦中心项目 公告临2015-08 016-020 50.01 6.88 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工合西企业管理中心 权投资基 50.51 工房产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投 河西38、39地块房地产开「公告临2016-02 海建工建盈企业管理中 40.0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易方达资产管 10 82 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银资产管理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 税港区民钥投资 投资基 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金管理有限公司 江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招商证券资产虹口科创中心项目 公告临201 临2017-032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 25432543/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上海建工钛合企业管理中心(有 金管理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园林(集闭)有限心(有限合伙)上海建工建盈企业 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装饰工 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建工仲 颖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资管计划合同名 总募集金额 5后级资管份额购买人 级资管计划购买人 锐懿资产-上海建工1号专项资产管理 上海锐懿资产管理有 合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公告临2015-036 上海市 27/208
2018 年年度报告 27 / 208 (八)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为如下 7 家有限合伙制企业(产业基金)及 1 例资管计划,详情如下: 单位:亿元 合伙企业名 总认缴 金额) 截至 2018 年末实缴 金额 公司及子 公司实缴 金额 普通合伙人 有限合伙人 已投资或拟投资项目 信息披露索引 上海建工安盈投资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50.10 7.62 1.46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平安资产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徐汇国开滨江梦中心项目 公告临 2015-048 上海建工钛合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50.01 20.79 6.88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太平资产管理 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政 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公告临2016-020、 临 2016-058 上海建工合西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50.51 50.51 5.05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投 资有限公司 建工房产河西 38、39 地块房地产开 发项目 公告临2016-021、 临 2016-050 上海建工建盈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40.01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易方达资产管 理有限公司 公告临2015-036、 临 2016-058 上海建工仲颖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100.01 9.05 1.82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银资产管理 有限公司 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 PPP 项 目 公告临2015-036、 临 2016-067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民钥投资 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1 2.00 2.00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招商证券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 虹口科创中心项目 公告临2017-020、 临 2017-032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0.10 25.43 25.43 上海建工股权投资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 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五建 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园林(集团)有限 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装饰工 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安盈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 伙)、上海建工钛合企业管理中心(有 限合伙)、上海建工合西企业管理中 心(有限合伙)、上海建工建盈企业 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建工仲 颖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公告临2015-024、 临 2015-054 资管计划合同名 总募集金额 已购买份额 资管计划管理人 劣后级资管份额购买人 优先级资管计划购买人 投资项目 信息披露索引 锐懿资产-上海建工 1 号专项资产管理 计划 17.94 7.70 上海锐懿资产管理有 限公司 上海建工建恒股权投资基金 合伙企业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市分行 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 程 PPP 项目 公告临 2015-036
上海建工集团 2018年年度报告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口不适用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施行“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然 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格局受到一定影响,经济 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我国政府在防范金融市场系统型风险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降费减税 政策,扶持实体经济发展。2018年内,住建部公布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全 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至年均增长5.5%的目标,将进一步巩固建筑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支柱地位。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2018年度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35,086亿元,同比增 长9.9%;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9%,显示出我国建筑业仍维 持了较高质量的发展趋势。 展望行业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布局的推出、“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相关领域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将持续拉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目前我国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庞大民生需求仍将为建筑业提供广阔业务发 展机遇。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公司主营业务所属各行业呈现出各自的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建筑施工业务 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吸纳就业和保障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产业。总体而言,中国的工程承包 行业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业内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住建部、建筑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 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85,993 个,其中住建部批准的具有特级和一级资质等级的城乡各种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共7,248个 可大致归纳为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综合型企业、新兴的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三大类。本公 司是属于前述第一梯队的大型建设集团,代表了我国工程承包领域的先进水平,近些年取得了快 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创造了以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超大城市地铁网络 等为代表的超级工程。这些超级工程记录都是由第一梯队的大型建设集团承建的。 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6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104 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470亿元,增长8.5%。上海市统计局《2018年上 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上海市2018年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072亿元,比 上年增长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577万平方米,增长15.5%;竣工面积7,960.06万平方米, 下降 2018年,包括上海建工在内的7家中国建筑类(或专业施工领域)企业进入行业权威的美国 《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的250家工程承包商”排名前10强,其中公司 排名第9。公司在进入该排名的中国省市级建设集团中排名第一,增长速度超过了行业水平,并 将继续保持领先。 2、设计咨询业务 工程设计咨询是建设工程各个环节中的最为重要的智力服务工作。住建部《2017年全国工程 勘察设计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4.33万亿元,较2016年 同比增长约30%,维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显示出勘察设计行业增速快于、早于建筑业的行业规律。 公司设计咨询业务涵盖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园林工程、环保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勘察 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建筑行业、市政行业、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最高 设计资质 近年,我国在建设领域大力推广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成为公司设计咨询业务发展的重要 驱动力,助力公司产业联动发展。公司中标的EPC项目体量、类别、地域大幅增长,下属各设计 咨询企业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公司下属的市政工程设计院是国内市政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领先 企业,连续数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和中国《建筑时报》联合评选“中国工程设计企 业60强”榜单中名列前茅,其竞争优势有望长期保持。 3、建筑工业业务
2018 年年度报告 28 / 208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 □不适用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施行“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然 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格局受到一定影响,经济 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我国政府在防范金融市场系统型风险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降费减税 政策,扶持实体经济发展。2018 年内,住建部公布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全 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7%、建筑业增加至年均增长 5.5%的目标,将进一步巩固建筑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支柱地位。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2018 年度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 235,086 亿元,同比增 长 9.9%;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40.9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6.9%,显示出我国建筑业仍维 持了较高质量的发展趋势。 展望行业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布局的推出、“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相关领域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将持续拉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目前我国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庞大民生需求仍将为建筑业提供广阔业务发 展机遇。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公司主营业务所属各行业呈现出各自的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建筑施工业务 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吸纳就业和保障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产业。总体而言,中国的工程承包 行业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业内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住建部、建筑业协会发布的《2018 年 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 85,993 个,其中住建部批准的具有特级和一级资质等级的城乡各种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共 7,248 个, 可大致归纳为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综合型企业、新兴的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三大类。本公 司是属于前述第一梯队的大型建设集团,代表了我国工程承包领域的先进水平,近些年取得了快 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创造了以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超大城市地铁网络 等为代表的超级工程。这些超级工程记录都是由第一梯队的大型建设集团承建的。 国家统计局《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61,8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 8,1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2,470 亿元,增长 8.5%。上海市统计局《2018 年上 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上海市 2018 年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7,072 亿元,比 上年增长 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47,577 万平方米,增长 15.5%;竣工面积 7,960.06 万平方米, 下降 1.3%。 2018 年,包括上海建工在内的 7 家中国建筑类(或专业施工领域)企业进入行业权威的美国 《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的 250 家工程承包商”排名前 10 强,其中公司 排名第 9。公司在进入该排名的中国省市级建设集团中排名第一,增长速度超过了行业水平,并 将继续保持领先。 2、设计咨询业务 工程设计咨询是建设工程各个环节中的最为重要的智力服务工作。住建部《2017 年全国工程 勘察设计统计公报》显示,2017 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 4.33 万亿元,较 2016 年 同比增长约 30%,维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显示出勘察设计行业增速快于、早于建筑业的行业规律。 公司设计咨询业务涵盖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园林工程、环保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勘察、 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建筑行业、市政行业、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最高 设计资质。 近年,我国在建设领域大力推广的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成为公司设计咨询业务发展的重要 驱动力,助力公司产业联动发展。公司中标的 EPC 项目体量、类别、地域大幅增长,下属各设计 咨询企业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公司下属的市政工程设计院是国内市政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领先 企业,连续数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和中国《建筑时报》联合评选“中国工程设计企 业 60 强”榜单中名列前茅,其竞争优势有望长期保持。 3、建筑工业业务
上海建工集团 2018年年度报告 建筑工业是工程承包的关联细分行业,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公司 的建筑工业业务主要产品为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结构、中央空调设备等。相关业务在立 足上海市场的基础上,正逐步推进全国化布局 根据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内上海共有147家持有备案证并有产量的混凝土拌 站,共计完成产量约4,6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9.6%;在上述147家拌站中,混凝土供应量大 于50万立方的有34家,市场占有率约为56%,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由于环保审核的限制,混凝 土及预制构件行业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且目前上海混凝土生产行业总体产能过剩,销售价格受 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影响显著,整体行业毛利水平较低。除非通过大规模购并,行业新进入者很难 取得短期快速发展。受至于混凝土及预制构件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去产能”、“营改增”、以及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影响,行业毛利水平短期内大幅改善的空间不大。目前,公司下属的材料公司 是上海最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占当地市场份额己超过四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建筑工业板块的转型发展。2018年内,全产总计销商品混凝土约2700 万立方米,产销混凝土预制构件约45万立方米,销售钢构件约23万吨。地域布局上,公司在嘉 兴等7座城市新设了混凝土搅拌站,对应新增产能超300万立方米,维持了良好的外延发展态势 4、房产开发业务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 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6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政府关于房 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市场热度有所下降。易居研究院《2018年百城房价报告及库存报 告》显示,2018年我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涨幅持续回落,价格走势整体趋稳,百城房地产库 存总量同比增长1.6%,房地产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与此同时,在政策引导下,保障性 住房开发持续推进,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市场也迎来了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住宅 投资85,192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22,300万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209,342 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5.2%、17.2%;年内房屋竣工面积93,5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 销售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171,654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3%。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开 发市场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増速,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维持了整体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6%。其中,住宅投 资增长3.4%:办公楼投资增长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8.9%。商品房施工面积14,672.37 万平方米,下降4.5%;竣工面积3,115.76万平方米,下降8.0%。商品房销售面积1,767.01万平 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3329万平方米,下降0.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751.5 亿元,增长18.0%,其中住宅销售额3,864.03亿元,增长15.8%,显示出上海作为我国一线城市 的代表,房地产行业总体运行稳定。 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将继续推进“城镇化”事业 2020年实现人口城镇化率60%左右的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以满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 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两大方向,即以政府为主提 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预计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结构性调整。从2018年内商品住宅市 场需求端来看,投机性需求将继续得到控制,民生保障需求将持续受到扶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门槛不高,竞争充分,近年来行业销售利润率逐步下降 暴利时代将难再现,围绕“房住不炒”行业调控政策以及“租售并举”制度将对业内企业提出更 高的要求,并同步影响市场集中度和竞争格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将不断探索新的 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利用自身优势,确保房产开发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5、城市建设投资业务 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通过PP模式参与城市建设投资。随 着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范围从以往传统的道路桥梁、交通枢 纽等扩展到城市更新改造、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行业内企 业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水平、运营服务能力、投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务院领导下,财 政部、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众多配套政策法规,向社会公布了PP工作通知 操作指南、合同指南等内容,完善了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等配套管理办法,逐步推进 了PPP制度体系框架建设,使PPP项目的实施有据可依,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有章可循
2018 年年度报告 29 / 208 建筑工业是工程承包的关联细分行业,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公司 的建筑工业业务主要产品为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结构、中央空调设备等。相关业务在立 足上海市场的基础上,正逐步推进全国化布局。 根据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统计,2018 年内上海共有 147 家持有备案证并有产量的混凝土拌 站,共计完成产量约 4,67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 9.6%;在上述 147 家拌站中,混凝土供应量大 于 50 万立方的有 34 家,市场占有率约为 56%,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由于环保审核的限制,混凝 土及预制构件行业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且目前上海混凝土生产行业总体产能过剩,销售价格受 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影响显著,整体行业毛利水平较低。除非通过大规模购并,行业新进入者很难 取得短期快速发展。受至于混凝土及预制构件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去产能”、“营改增”、以及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影响,行业毛利水平短期内大幅改善的空间不大。目前,公司下属的材料公司 是上海最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占当地市场份额已超过四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建筑工业板块的转型发展。2018 年内,全产总计销商品混凝土约 2700 万立方米,产销混凝土预制构件约 45 万立方米,销售钢构件约 23 万吨。地域布局上,公司在嘉 兴等 7 座城市新设了混凝土搅拌站,对应新增产能超 300 万立方米,维持了良好的外延发展态势。 4、房产开发业务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 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6 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政府关于房 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市场热度有所下降。易居研究院《2018 年百城房价报告及库存报 告》显示,2018 年我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涨幅持续回落,价格走势整体趋稳,百城房地产库 存总量同比增长 1.6%,房地产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与此同时,在政策引导下,保障性 住房开发持续推进,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市场也迎来了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20,264 亿元,同比增长 9.5%,其中住宅 投资 85,192 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822,300 万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 209,342 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 5.2%、17.2%;年内房屋竣工面积 93,550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7.8%。 销售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 171,654 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1.3%。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开 发市场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速,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维持了整体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4.6%。其中,住宅投 资增长 3.4%;办公楼投资增长 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 8.9%。商品房施工面积 14,672.37 万平方米,下降 4.5%;竣工面积 3,115.76 万平方米,下降 8.0%。商品房销售面积 1,767.01 万平 方米,增长 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1,333.29 万平方米,下降 0.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 4,751.5 亿元,增长 18.0%,其中住宅销售额 3,864.03 亿元,增长 15.8%,显示出上海作为我国一线城市 的代表,房地产行业总体运行稳定。 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将继续推进“城镇化”事业, 2020 年实现人口城镇化率 60%左右的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以满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 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两大方向,即以政府为主提 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预计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结构性调整。从 2018 年内商品住宅市 场需求端来看,投机性需求将继续得到控制,民生保障需求将持续受到扶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门槛不高,竞争充分,近年来行业销售利润率逐步下降, 暴利时代将难再现,围绕“房住不炒”行业调控政策以及“租售并举”制度将对业内企业提出更 高的要求,并同步影响市场集中度和竞争格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将不断探索新的 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利用自身优势,确保房产开发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5、城市建设投资业务 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通过 PPP 模式参与城市建设投资。随 着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范围从以往传统的道路桥梁、交通枢 纽等扩展到城市更新改造、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行业内企 业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水平、运营服务能力、投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务院领导下,财 政部、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众多配套政策法规,向社会公布了 PPP 工作通知、 操作指南、合同指南等内容,完善了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等配套管理办法,逐步推进 了 PPP 制度体系框架建设,使 PPP 项目的实施有据可依,社会资本参与 PPP 项目有章可循
上海建工集团 2018年年度报告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综合信息平台及项目管理库含PPP项目8,654个,总投资额13.2万亿元,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 1,517个及2.4万亿元。其中国家示范项目共计989个,累计投资额2.2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和19个领域。其中,落地项目895个,投资额2.0万亿元。 城市建设投资业务对于投资人的投融资能力要求较高,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类融资渠道受 “去杠杆”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投资方的资金实力及项目经济管理能力愈发重要。与此同 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标的设施建成后的运营维护,也对投资方的项目实施能力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此外,在参与投资前,相关的可行性研究、风险识别和研判工作也亟需投资方特别关 注。未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及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我国城市建设投资领域仍将为 各类参与者提供广大的市场机遇。 )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口不适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格局,公司判断未来一段 时期内我国城市建设需求仍将稳定、可持续。为此,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把上海建工打造成为广受 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建筑和土木工程业务为基础 房地产开发业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经营业务为两翼,工程设计咨询业务和建筑材料业务为支撑的主 营业务架构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在产业拓展、市场扩张、提升竞争实力等方面确定了系列管理策 略,并逐年推进。在产业拓展上,公司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指导,围绕建筑主业拓展相 关多元化业务,并加强五大事业群间的联动,改善产业结构及利润结构,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在市场扩张上,公司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间的合作,通过“投资带动工程承包”、“从项目经营 到城市经营”等模式加强在重点区域的市场拓展,大力推进“全国化”战略、“属地化”管理模 式,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市场新机遇;在提升竞争实力上,公司通过增强企业管控、 投融资创新、提升产学研能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加强资本运作等策略,增强公司“总承包 总集成”能力。 多年来,公司注重内控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自身社会责任,获得了利益相关者的赞同和认可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同时,致力于业务领域拓展、业务模式创新,为业主 提供全程、综合的建筑服务,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持续回报股东。公司将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 力,抓住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机遇,把上海建工打造成为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三)经营计划 √适用口不适用 2019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公司的生产经营的预期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1860 亿元,新签合同额3305亿元 新的一年里,上海建工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部署,保持企 业发展稳中有进,争取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回馈股东、员工和社会 1、加强战略实施,提升企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十三五”发展指标为导向,调整优化战略实施策略,对接国家战略, 把握产业政策机遇,提升企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加快从“工程承包商”转型“建筑服务商”。 2、深入推进全国化战略,提升集团市场拓展力度 集聚集团产业资源,发挥建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进一步加强集团在“1+5+X” 重点区域的市场拓展力度,为集团发展寻找新空间,在保持上海本地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国 内市场业务权重,确保市内、国内、境外三个市场协调发展。 3、加强产业联动,增强建筑全周期服务能力 发挥全产业服务能力,加强五大事业群的联动,增强集团在五大新兴业务(城市更新、水利 水务、环境治理、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领域、高端建筑市场竞争能级,实现产业链、 价值链横向纵向新拓展,为集团发展寻找新突破,实现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4、强化企业精益管理,防范风险提升经济效益
2018 年年度报告 30 / 208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综合信息平台及项目管理库含 PPP 项目 8,654 个,总投资额 13.2 万亿元,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 1,517 个及 2.4 万亿元。其中国家示范项目共计 989 个,累计投资额 2.2 万亿元,覆盖全国 31 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和 19 个领域。其中,落地项目 895 个,投资额 2.0 万亿元。 城市建设投资业务对于投资人的投融资能力要求较高,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类融资渠道受 “去杠杆”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投资方的资金实力及项目经济管理能力愈发重要。与此同 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标的设施建成后的运营维护,也对投资方的项目实施能力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此外,在参与投资前,相关的可行性研究、风险识别和研判工作也亟需投资方特别关 注。未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及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我国城市建设投资领域仍将为 各类参与者提供广大的市场机遇。 (二) 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 □不适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格局,公司判断未来一段 时期内我国城市建设需求仍将稳定、可持续。为此,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把上海建工打造成为广受 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建筑和土木工程业务为基础, 房地产开发业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经营业务为两翼,工程设计咨询业务和建筑材料业务为支撑的主 营业务架构。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在产业拓展、市场扩张、提升竞争实力等方面确定了系列管理策 略,并逐年推进。在产业拓展上,公司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指导,围绕建筑主业拓展相 关多元化业务,并加强五大事业群间的联动,改善产业结构及利润结构,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在市场扩张上,公司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间的合作,通过“投资带动工程承包”、“从项目经营 到城市经营”等模式加强在重点区域的市场拓展,大力推进“全国化”战略、“属地化”管理模 式,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市场新机遇;在提升竞争实力上,公司通过增强企业管控、 投融资创新、提升产学研能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加强资本运作等策略,增强公司“总承包、 总集成”能力。 多年来,公司注重内控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自身社会责任,获得了利益相关者的赞同和认可。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同时,致力于业务领域拓展、业务模式创新,为业主 提供全程、综合的建筑服务,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持续回报股东。公司将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 力,抓住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机遇,把上海建工打造成为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三) 经营计划 √适用 □不适用 2019 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公司的生产经营的预期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 1860 亿元,新签合同额 3305 亿元。 新的一年里,上海建工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部署,保持企 业发展稳中有进,争取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回馈股东、员工和社会。 1、加强战略实施,提升企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十三五”发展指标为导向,调整优化战略实施策略,对接国家战略, 把握产业政策机遇,提升企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加快从“工程承包商”转型“建筑服务商”。 2、深入推进全国化战略,提升集团市场拓展力度 集聚集团产业资源,发挥建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进一步加强集团在“1+5+X” 重点区域的市场拓展力度,为集团发展寻找新空间,在保持上海本地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国 内市场业务权重,确保市内、国内、境外三个市场协调发展。 3、加强产业联动,增强建筑全周期服务能力 发挥全产业服务能力,加强五大事业群的联动,增强集团在五大新兴业务(城市更新、水利 水务、环境治理、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领域、高端建筑市场竞争能级,实现产业链、 价值链横向纵向新拓展,为集团发展寻找新突破,实现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4、强化企业精益管理,防范风险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