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糖(%)。查曲线所得水解后还职糖毫克数稀释倍数0910 样品毫克数 六、附注 1.离心时对称位置的离心管必须配平。 2。标准曲线制作与样品测定应同时进行显色,并使用同一空白调零点和比色。 3.面粉中还原糖含量较少,计算总糖时可将其合并入多糖一起考虑。 七、思考题 1.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是如何对总糖进行测定的? 2.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参考答案 1.植物中的总糖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是还原糖,可直接测定。而没有还原 性的寡糖和多糖,需用高浓度的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水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还原糖在碱性 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 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一定比例关系,利用分 光光度计,在540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 总糖的含量。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要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 多糖含量时应垂以09 2.标准曲线应在坐标纸上绘制,横坐标轴距坐标纸底边1.5~2cm,标示出刻度和葡萄 糖的毫克数:纵坐标轴距坐标纸左边1.5~2cm,标示刻度和光密度值:曲线为过原点的直 线,测定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标准曲线只能在测试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于确 定样品中的物质含量。对于重复的测定,应取吸光度的平均值查标准曲线:测定数据不应 记在标准曲线上。 (任大明)
6 六、附 注 1. 离心时对称位置的离心管必须配平。 2. 标准曲线制作与样品测定应同时进行显色,并使用同一空白调零点和比色。 3. 面粉中还原糖含量较少,计算总糖时可将其合并入多糖一起考虑。 七、思考题 1.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是如何对总糖进行测定的? 2.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参考答案 1.植物中的总糖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是还原糖,可直接测定。而没有还原 性的寡糖和多糖,需用高浓度的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水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还原糖在碱性 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 3-氨基-5-硝 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一定比例关系,利用分 光光度计,在 54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 总糖的含量。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要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 多糖含量时应乘以 0.9。 2.标准曲线应在坐标纸上绘制,横坐标轴距坐标纸底边 1.5~2cm,标示出刻度和葡萄 糖的毫克数;纵坐标轴距坐标纸左边 1.5~2cm,标示刻度和光密度值;曲线为过原点的直 线,测定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标准曲线只能在测试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于确 定样品中的物质含量。对于重复的测定,应取吸光度的平均值查标准曲线;测定数据不应 记在标准曲线上。 (任大明) 查曲线所得水解后还原糖毫克数 稀释倍数 总糖(%)= 样品毫克数 0.9 100
实验二还原糖含量测定砷钼酸比色法 一、目的 植物体内的还原触主要是简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仅反映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情况,而且也是合成其它成分碳架来源和呼吸作用的基质。此 外,水果、蔬菜中含糖量的多少,也是鉴定其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它碳水化合物,如淀粉 蔗糖等,经水解也生成还原糖。因此,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在研究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变化和 测定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二,原理 还原糖是具有羰基(>C-0)的糖 能将其它物质还原而其本身被氧化 (1)还原糖在碱性条件及有酒石酸钾钠存在下加热,可以定量地还原二价铜离子为 价铜离子,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其本身被氧化。具体反应如下: CuSO,2NaOH -Naz(SOa)+Cu(OH)2 HO-CH-COONa O-CH-COONa Cu(OH +2H,0 HO-CH-COOK O-CH-COOK CHO H-C-OH Cu -CH-COONa HO-C-H + O-CH-COOK H-C-OH +2H,0 H-C-OH CH2OH COOH 90+2H0- H-COONa +Cu20, HO-CH-COOK (2)氧化亚铜在酸性条件下,可将钼酸铵还原,还原型的钼酸铵再与砷酸氢二钠起作 用,生成一种蓝色复合物神钼蓝,其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还原糖的含量(即被还 原的C20量)成正比,用标准葡萄糖与砷钼酸作用,比色后做标准,就可测得样品还原 糖含量 CuO+H2SO4 Cu' 2Cu+Mo0,2+S0,2→2Cu2+蓝色复合物
7 实验二 还原糖含量测定 砷钼酸比色法 一、目的 植物体内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仅反映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情况,而且也是合成其它成分碳架来源和呼吸作用的基质。此 外,水果、蔬菜中含糖量的多少,也是鉴定其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它碳水化合物,如淀粉、 蔗糖等,经水解也生成还原糖。因此,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在研究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变化和 测定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二,原理; 还原糖是具有羰基(>C=O)的糖,能将其它物质还原而其本身被氧化。 (1)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及有酒石酸钾钠存在下加热,可以定量地还原二价铜离子为一 价铜离子,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其本身被氧化。具体反应如下: CuSO4 + 2NaOH Na2(SO4) + Cu(OH)2 HO―CH―COONa O―CH―COONa Cu(OH)2 + ∣ u ∣ + 2H2O HO―CH―COOK O―CH―COOK CHO H―C―OH ∣ O―CH―COONa HO―C―H Cu ∣ + ∣ + 2H2O O―CH―COOK H―C―OH ∣ H―C―OH ∣ CH2OH COOH ∣ HO―CH―COONa (CHOH)4 + 2 ∣ + Cu2O↓ ∣ HO―CH―COOK CH2OH (2)氧化亚铜在酸性条件下,可将钼酸铵还原,还原型的钼酸铵再与砷酸氢二钠起作 用,生成一种蓝色复合物 砷钼蓝,其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还原糖的含量(即被还 原的 Cu2O 量)成正比,用标准葡萄糖与砷钼酸作用,比色后做标准,就可测得样品还原 糖含量。 Cu2O + H2SO4 Cu + 2Cu + + MoO4 2- + SO4 2- 2Cu 2+ + 蓝色复合物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苹果、面粉等 2.主要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水浴锅 (3)具塞刻度试管:20ml10 (4)刻度吸管:1mL1,2ml4,5ml3 (5)容量瓶:100mL2 (6)漏斗 (7)研体 3.试剂 (1)铜试剂: 4%CuS045H,(0 B、称取24g无水碳酸钠,用850mL水溶于大烧杯中,加入2g含4分子结品水的酒 石酸钾钠,待全溶(应加热)后加入碳酸氢钠16g,再加入120g无水硫酸钠(加热),全 溶及冷却后加水至900mL,沉淀1~2d,取上清液(要求严格时过滤)备用。 使用前将A与B按1:9混匀即可使用。 (2)钼酸试剂:25g钼酸铵(NH)6M0, ,4H,0溶于450mL蒸馏水中(加热浴 解,但温度接近150℃时易分解),待冷却后再加入21mL浓HS0,混匀。另将3g砷酸氢 二钠Na,Has047H,O)溶解于25mL蒸馏水中,然后加到钼酸铵溶液中,室温下放置于棕 色瓶中可长期使用。 (3)200ug/mL标准简萄糖原液:准确称取分折纯简萄糖200mg,溶解定容到 1000mL.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一系列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200μg/mL标准葡萄糖0、0.1、0.2、0.3、0.4、0.5 及0.6mL,再顺序加入蒸馏水2、1.9、18、1.7、16、1.5及14mL,配成浓度分别为0、 10、20、30、40、50及60“gmL的系列萄萄糖溶液。每试管加入铜试剂2mL,混匀后沸 水浴中加热10min,立即冷却,再加入2mL砷钼酸试剂,振荡两分钟后稀释到20mL,用 分光光度计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其光密度OD62m(做一式两份)。 以糖浓度微克数为横坐标,光密度OD6om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将样品洗净,吸干其表面水分,切碎混匀,称取1g放入研钵中,加入约0.5g石英砂 磨成匀浆,加水将样品由玻璃漏斗神入1O0mL容量瓶中,加水达70~80mL,摇匀后置于 80C恒温水浴上浸提0.5h
8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苹果、面粉等 2.主要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水浴锅 (3)具塞刻度试管:20mL 10 (4)刻度吸管:1 mL 1,2 mL 4,5 mL 3 (5)容量瓶:100 mL 2 (6)漏斗 (7)研钵 3.试剂 (1)铜试剂: A、4%CuSO4 5H2O B、称取 24g 无水碳酸钠,用 850mL 水溶于大烧杯中,加入 2g 含 4 分子结晶水的酒 石酸钾钠,待全溶(应加热)后加入碳酸氢钠 16g,再加入 120g 无水硫酸钠(加热),全 溶及冷却后加水至 900mL,沉淀 1~2d,取上清液(要求严格时过滤)备用。 使用前将 A 与 B 按 1∶9 混匀即可使用。 (2)砷钼酸试剂:25g 钼酸铵 (NH4)6Mo7O24 4H2O 溶于 450mL 蒸馏水中(加热溶 解,但温度接近 150℃时易分解),待冷却后再加入 21mL 浓 H2SO4混匀。另将 3g 砷酸氢 二钠(Na2HasO4 7H2O)溶解于 25mL 蒸馏水中,然后加到钼酸铵溶液中,室温下放置于棕 色瓶中可长期使用。 (3)200μg/mL 标准葡萄糖原液:准确称取分析纯葡萄糖 200mg,溶解定容到 1000mL。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一系列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 200μg/mL 标准葡萄糖 0、0.1、0.2、0.3、0.4、0.5 及 0.6 mL,再顺序加入蒸馏水 2、1.9、1.8、1.7、1.6、1.5 及 1.4 mL,配成浓度分别为 0、 10、20、30、40、50 及 60μg/mL 的系列葡萄糖溶液。每试管加入铜试剂 2mL,混匀后沸 水浴中加热 10min,立即冷却,再加入 2mL 砷钼酸试剂,振荡两分钟后稀释到 20mL,用 分光光度计在 620nm 波长下比色,测其光密度 OD620nm(做一式两份)。 以糖浓度微克数为横坐标,光密度 OD620nm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将样品洗净,吸干其表面水分,切碎混匀,称取 1g 放入研钵中,加入约 0.5g 石英砂, 磨成匀浆,加水将样品由玻璃漏斗冲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达 70~80mL,摇匀后置于 80℃恒温水浴上浸提 0.5h
待上述样品冷却后,沉淀蛋白质,加入5%硫酸锌5mL,再慢慢滴入0.3mol/LBa(OH), 5mL,以沉淀蛋白质。振荡后静置,至上层出现清液后再加一滴Ba(OH)2,直至无白色沉 淀时,向容量瓶加水至刻度。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过滤上述已定容的样品液,取5mL滤液,再定容到1O0mL(此步视样品的含糖量而 定)。取已稀释的溶液2mL,与标准葡萄糖显色法相同:加铜试剂2mL,煮沸10min,加 砷钼酸试剂2mL,振荡2mL,定容到15ml,620nm波长下比色,记下光密度OD6a0m(至 少重复两次)。 五,结果计算 还原糖含量(%= G稀释液倍数 W10° 式中:G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含糖量(μg) 样品重(g) 六、思考题 举例说明哪些是还原糖? 参考答案: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 糖,其中果糖、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是非还原糖。 (任大明) 脂类 实验三脂肪碘值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测定脂肪碘值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测定脂肪碘值的意义。 二、原理
9 待上述样品冷却后,沉淀蛋白质,加入 5%硫酸锌 5mL,再慢慢滴入 0.3mol/L Ba(OH)2 5mL,以沉淀蛋白质。振荡后静置,至上层出现清液后再加一滴 Ba(OH)2,直至无白色沉 淀时,向容量瓶加水至刻度。 3.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过滤上述已定容的样品液,取 5mL 滤液,再定容到 100mL(此步视样品的含糖量而 定)。取已稀释的溶液 2mL,与标准葡萄糖显色法相同:加铜试剂 2mL,煮沸 10min,加 砷钼酸试剂 2mL,振荡 2mL,定容到 15ml,620nm 波长下比色,记下光密度 OD620nm(至 少重复两次)。 五,结果计算 G 稀释液倍数 还原糖含量(%)= W 10 6 式中:G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含糖量(μg) W 样品重(g) 六、思考题 举例说明哪些是还原糖? 参考答案: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 糖,其中果糖、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是非还原糖。 (任大明) 脂 类 实验三 脂肪碘值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测定脂肪碘值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测定脂肪碘值的意义。 二、原理
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含有不饱和键,可与卤素(C,B,上)进行加成反应。不饱 和健数目越多,加成的卤素量也越多,通常以“碘值”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每100g脂 肪所吸收碘的克数称为该脂肪的碘值古碘值越高,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它是 鉴定和鉴别油脂的一个重要常数 碘与脂肪的加成反应很慢,而氯及溴与脂肪的加成反应快,但常有取代和氧化等副反 应。本实验使用Br进行碘值的测定,这种试剂稳定,测定的结果接近理论值。溴化碘(B) 的一部分与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作用,剩余部分与碘化钾作用放出碘,放出的碘用 硫代硫酸钠滴定。 加成反应: H HC=CH-+HB 释放碘: IBr+Kl-KBr+2 滴定: →2Nal+NaSO 实验时取样多少决定于油脂样品的碘值。可参考表1与表2: 表1样品最适量和碘值的关系 礁值(g)30以下 30-6060-100100-140140-160160-210 样品数(g) 约1.1 0.50.6 0.3-0.4 02-0.3 0.15-0260.130.15 作用时间(h) 0.5 0.5 0.5 1.0 1.0 1.0 表2几种油脂的碘值 名称 重麻子油鱼肝油 棉子油 花生油 猪油 牛油 值(g)175210 154170 104-110 85100 48-64 2541 三、试剂和器材 1.试剂 (1)溴化碘溶液 取12.2g碘,放入1500mL锥形瓶内,缓慢加入1000mL冰乙酸(99.5%),边加边 摇,同时略温热,使碘溶解。冷却后,加溴约3mL。 注意:所用冰乙酸不应含有还原性物质。检查方法:取2mL冰乙酸,加少许重铬酸 钾及硫酸,若呈绿色,则证明有还原性物质存在 (2)0.1molL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 取结晶硫代硫酸钠50g,溶在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无C0,存在)中。添加硼砂
10 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含有不饱和键,可与卤素(Cl2,Br2,I2)进行加成反应。不饱 和键数目越多,加成的卤素量也越多,通常以“碘值”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每 100g 脂 肪所吸收碘的克数称为该脂肪的¡°碘值¡±。碘值越高,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它是 鉴定和鉴别油脂的一个重要常数。 碘与脂肪的加成反应很慢,而氯及溴与脂肪的加成反应快,但常有取代和氧化等副反 应。本实验使用 IBr 进行碘值的测定,这种试剂稳定,测定的结果接近理论值。溴化碘(IBr) 的一部分与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作用,剩余部分与碘化钾作用放出碘,放出的碘用 硫代硫酸钠滴定。 加成反应: 释放碘: IBr + KI KBr + I2 滴定: I2 + 2NaS2O3 2 NaI + Na2S4O6 实验时取样多少决定于油脂样品的碘值。可参考表 1 与表 2: 表 1样品最适量和碘值的关系 碘 值(g) 30 以下 30~60 60~100 100~140 140~160 160~210 样品数(g) 约 1.1 0.5~0.6 0.3~0.4 0.2~0.3 0.15~0.26 0.13~0.15 作用时间(h) 0.5 0.5 0.5 1.0 1.0 1.0 表 2几种油脂的碘值 名 称 亚麻子油 鱼肝油 棉子油 花生油 猪 油 牛 油 碘 值(g) 175~210 154~170 104~110 85~100 48~64 25~41 三、试剂和器材 1.试剂 (1)溴化碘溶液 取 12.2g 碘,放入 1 500mL 锥形瓶内,缓慢加入 1 000mL 冰乙酸(99.5%),边加边 摇,同时略温热,使碘溶解。冷却后,加溴约 3mL。 注意:所用冰乙酸不应含有还原性物质。检查方法:取 2mL 冰乙酸,加少许重铬酸 钾及硫酸,若呈绿色,则证明有还原性物质存在。 (2)0.1mol/L 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 取结晶硫代硫酸钠 50g,溶在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无 CO2 存在)中。添加硼砂 HC CH C C Br H I H + H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