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图1私人财富与国民收入的比率,1970-20101 800% AUSA 700% Germany· France -DUK 600% Canada -australia 500% 400% /08ogo-es 84△△△A 300%日 欣…生 200% 10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Source: Authors' computations using country national accounts. Private wealth financial assets+ financial assets- financial liabilities(household non-profit sectors) 要解释这一趋势并对未来作出预测,我们需要一个理论模型的支持。 Piketty (2014)以及 Piketty and Zucman(2014a,2014b)将他们的解释基于两个方程: 1)a=rK/Y,和2)K/Y=s/g。前者是资本收入份额的定义,后者描述了资本 积累模型中的稳态(其中,s表示储蓄倾向)。利用了第二个方程, Pinkett!解释 了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产出比K/Y的上升,是较低的经济增长率g加之储蓄 倾向s的波动所致。而通过第一个方程可知,只要资本回报率r没有太大的减小, 资本收入份额a的上升与资本产出比K/Y的上升是一致的。 2、对持续的高资本回报率的解释 要证明一个国家具有“rent'的结构,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个机制来解释为何在 长期均衡中“过去吞食了未来(的发展)”( Piketty,2014),并以高资本产出比 为特征。 Piketty的解释是基于经验的,即高资本产出比K/Y似乎与利率和增长 率间较大的差距(即r-g)有关,而后者也是财富不平等的动态模型中的基本元 此图引自 Piketty, T and g zucman(2013), Rising wealth-o- income ratios, inequality and grow th, VOxEU.org,26 September.(可点击标题链接。)
8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图 1 私人财富与国民收入的比率,1970-20101 Source: Authors' computations using country national accounts. Private wealth = non-financial assets + financial assets - financial liabilities (household & non-profit sectors). 要解释这一趋势并对未来作出预测,我们需要一个理论模型的支持。Piketty (2014)以及 Piketty and Zucman(2014a,2014b)将他们的解释基于两个方程: 1) a = rK /Y ,和 2) K /Y = s/ g 。前者是资本收入份额的定义,后者描述了资本 积累模型中的稳态(其中,s 表示储蓄倾向)。利用了第二个方程,Piketty 解释 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资本产出比 K /Y 的上升,是较低的经济增长率 g 加之储蓄 倾向 s 的波动所致。而通过第一个方程可知,只要资本回报率 r 没有太大的减小, 资本收入份额 a 的上升与资本产出比 K /Y 的上升是一致的。 2、对持续的高资本回报率的解释 要证明一个国家具有“rent”的结构,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个机制来解释为何在 长期均衡中“过去吞食了未来(的发展)”(Piketty,2014),并以高资本产出比 为特征。Piketty 的解释是基于经验的,即高资本产出比 K /Y 似乎与利率和增长 率间较大的差距(即 r - g )有关,而后者也是财富不平等的动态模型中的基本元 1 此图引自 Piketty, T and G Zucman (2013), Rising wealth-to-income ratios, inequality, and growth, VoxEU.org, 26 September.(可点击标题链接。)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素( Piketty和 Zucman,2014b)。推及至未来, Piketty进一步指出,如果增长率 持续降低,不平等将必然继续恶化,使得发达国家越发接近19世纪欧洲的那种 rentie 社会 Paul Krugman(2014)通过经典索洛模型图示说明了这一逻辑,即由于人口 或技术因素,外生的经济增长率会下降,从而使得经济体走向新的长期均衡点 其资本产出比上升而利率下降。至于r-g如何变化,则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 弹性。其后, Krusell和 Smith(2014)以及 Rognlie(2014)进行了更详细的讨 论,并指出在索洛模型中(抑或最大化储蓄者效用的变形中),当经济增长率下 降,对资本产出比K/Y及r-g增大的预测有赖于参数苛刻的限制。例如,资本 产出比与资本收入份额α不能有任何动态变化。因此,不平等的恶化确实是一个 问题,但是降低资本积累的机制作用并不应成为政策制定的目标。 3、资本积累vs.技术创新 对于20世纪80年代从“ merit向“rent'转变的长期趋势,我们可以通过罗默 模型(1990)来进行解释;在模型中,经济增长率g和利率r是相互决定的。这 一模型可归结为在(r,g)坐标系中的两条线。 第一条线,其斜率为负,描述了生产一方,当利率提高,其通过创新获 得未来收益将降低,从而因此进一步限制其创新和增长; 第二条线,总结了消费一方,其消费的增长率与利率和消费者的不耐心 间的差距是正相关的 由此,如图2所示,从“mert'向rent”的转变,也即r和g同时下降(二者 互相决定),表现为第一条线(代表生产)向下移动
9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素(Piketty 和 Zucman,2014b)。推及至未来,Piketty 进一步指出,如果增长率 持续降低,不平等将必然继续恶化,使得发达国家越发接近 19 世纪欧洲的那种 “rentier”社会。 Paul Krugman(2014)通过经典索洛模型图示说明了这一逻辑,即由于人口 或技术因素,外生的经济增长率会下降,从而使得经济体走向新的长期均衡点: 其资本产出比上升而利率下降。至于 r - g 如何变化,则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 弹性。其后,Krusell 和 Smith(2014)以及 Rognlie(2014)进行了更详细的讨 论,并指出在索洛模型中(抑或最大化储蓄者效用的变形中),当经济增长率下 降,对资本产出比 K /Y 及 r - g 增大的预测有赖于参数苛刻的限制。例如,资本 产出比与资本收入份额 a 不能有任何动态变化。因此,不平等的恶化确实是一个 问题,但是降低资本积累的机制作用并不应成为政策制定的目标。 3、资本积累 vs. 技术创新 对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从“merit”向“rent”转变的长期趋势,我们可以通过罗默 模型(1990)来进行解释;在模型中,经济增长率 g 和利率 r 是相互决定的。这 一模型可归结为在(r,g)坐标系中的两条线。 第一条线,其斜率为负,描述了生产一方,当利率提高,其通过创新获 得未来收益将降低,从而因此进一步限制其创新和增长; 第二条线,总结了消费一方,其消费的增长率与利率和消费者的不耐心 间的差距是正相关的。 由此,如图 2 所示,从“merit”向“rent”的转变,也即 r 和 g 同时下降(二者 互相决定),表现为第一条线(代表生产)向下移动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图2罗默内生增长模型(1990)的图示总结 r=g Preferences production 4、理解从“meri”向“rent”的转变 如何解释这种向下的移动?作为罗默研究的核心,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之 间的差别,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答案。 在一系列的注解中,我考察了此模型的一个变形:消费一方由代际个体的 共同之处表示,他们的人力资源禀赋取决于由其个人选择影响下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以试图捕捉到他们的权衡选择,即:是追求资本积累这样一个更安全 的行为方式(例如,将钱存入一个共同的基金,买房子,投资一项成熟的技 术,等等),还是较有风险地去获取教育、在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工作。 由此,“ merit'向"rent”的结构转变,可以被解释为制度变迁(倾向于资本积 累)的结果,即对于物质资本积累的补贴,或给予资本性收入较轻的税赋,将 提髙其收入份额:而这种提高不依赖于人的努力选择,进而减小对人力资本积 累的激励,使得罗默模型中“生产”那条线向下移动。 相关链接:htts/sitesgoogle.com/site/eminellisite/research
10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图 2 罗默内生增长模型(1990)的图示总结 4、理解从“merit”向“rent”的转变 如何解释这种向下的移动?作为罗默研究的核心,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之 间的差别,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答案。 在一系列的注解2中,我考察了此模型的一个变形:消费一方由代际个体的 共同之处表示,他们的人力资源禀赋取决于由其个人选择影响下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以试图捕捉到他们的权衡选择,即:是追求资本积累这样一个更安全 的行为方式(例如,将钱存入一个共同的基金,买房子,投资一项成熟的技 术,等等),还是较有风险地去获取教育、在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工作。 由此,“merit”向“rent”的结构转变,可以被解释为制度变迁(倾向于资本积 累)的结果,即对于物质资本积累的补贴,或给予资本性收入较轻的税赋,将 提高其收入份额;而这种提高不依赖于人的努力选择,进而减小对人力资本积 累的激励,使得罗默模型中“生产”那条线向下移动。 2 相关链接:https://sites.google.com/site/eminellisite/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