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百年停滞?基于阿根廷经济史的一些思考 Nauro F Campos/文刘洁/编译 导读:阿根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20世纪是发达国家但在2000年变成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对此的很多解释着眼于贸易开放、政治制度、金融一体化、金融发展、以及宏观经济不稳定 等因素。目前还没有研究定量地对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评估。本文证明金融发展与制 度变革是导致上世纪阿根廷非常规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编译如下 过去,阿根廷是一个极为富有的国家,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毫无疑 问的。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797美元(按照1992年美元计价), 当时法国为3452美元,德国仅3134美元。外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 本的大量流入支撑了阿根廷初级产品出口的迅速扩张(谷物、肉类、羊毛和毛 皮),于是带来了经济腾飞。 对阿根廷经济的质疑主要不在于其是否会衰退,而在于何时衰退以及为什 么会衰退。一些研究认为经济衰退始于大萧条时期(例如1985年的Diaz Alejandro), Conde(2009)认为衰退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Taylor(1992)认为 在1913年发生, Sanz-Villarroya(2005)预估的时间更早,他认为在1899年发生 结构性崩溃,而 Campos等人(2012)报告了Bai- Perron的估计结果,认为发生两 次主要的结构性崩溃(分别发生于1922年和1964年)。然而,直至1947年, 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水平依然在全球排名第10位。 dellaPaolera与 Taylor(2003)估 计,阿根廷收入水平/OECD所有国家总收入水平的比率由1950年的84%下降 为1973年的65%,到1987年甚至低至43%。该值将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反 弹,但在2001年经济危机前期再次回落。(图1)
3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百年停滞?基于阿根廷经济史的一些思考 Nauro F Campos/文 刘洁/编译 导读:阿根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 20 世纪是发达国家但在 2000 年变成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对此的很多解释着眼于贸易开放、政治制度、金融一体化、金融发展、以及宏观经济不稳定 等因素。目前还没有研究定量地对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评估。本文证明金融发展与制 度变革是导致上世纪阿根廷非常规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编译如下: 过去,阿根廷是一个极为富有的国家,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毫无疑 问的。1913 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达到了 3797 美元(按照 1992 年美元计价), 当时法国为 3452 美元,德国仅 3134 美元。外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 本的大量流入支撑了阿根廷初级产品出口的迅速扩张(谷物、肉类、羊毛和毛 皮),于是带来了经济腾飞。 对阿根廷经济的质疑主要不在于其是否会衰退,而在于何时衰退以及为什 么会衰退。一些研究认为经济衰退始于大萧条时期(例如 1985 年的 DiazAlejandro),Conde (2009)认为衰退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Taylor (1992)认为 在 1913 年发生,Sanz-Villarroya (2005)预估的时间更早,他认为在 1899 年发生 结构性崩溃,而 Campos 等人(2012)报告了 Bai-Perron 的估计结果,认为发生两 次主要的结构性崩溃(分别发生于 1922 年和 1964 年)。然而,直至 1947 年, 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水平依然在全球排名第 10 位。dellaPaolera 与 Taylor (2003)估 计,阿根廷收入水平/OECD 所有国家总收入水平的比率由 1950 年的 84%下降 为 1973 年的 65%,到 1987 年甚至低至 43%。该值将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有所反 弹,但在 2001 年经济危机前期再次回落。(图 1)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图1阿根廷人均GDP占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比率,1885-2003 0 Ratio of Argentina to US CANNAUS-Ratio of Argentina to westem 注:作者对人均GDP的计算来源于 Maddison(2007),西欧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 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以及英国。US-CAN NZ-AUS是指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美国。 大量硏究对于这种非常规的、长期性的相对经济衰退现象给出了解释 ( Taylor2014)。一种受到众人关注的解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由此带来 移民数量和外来资本进入数量降低。此外,法国因其较低的储蓄率以及随之产 生的高人口抚养比而受到关注( Taylor1992)。其他重要原因还有国际金融 体化,因为阿根廷可能存在过度依赖某一国的外来资本(如英国),以及全球 领导地位变更为美国( Taylor1998)。 另一大重要因素是贸易开放( Diaz- Alejandro1985)。阿根廷出口品与进口 品占GDP的比率在一战前超过了50%,在一战中不断下跌(从45%降至 20%),并且在1945年之后未超过25%。这是因一战和大萧条期间国际贸易崩 溃所致,还是受后来的阿根廷政府推出贸易保护政策影响还存有争议。贸易量 占GDP比率下降或许也反映出阿根廷贸易未能摆脱农业的弊端( Debowicz and Segal 2014) 一些研究还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易变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某些时期宏观 经济不稳定,也是一大因素。例如, dellapaolera et a.(2003)研究了公共赤字在 阿根廷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4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图 1 阿根廷人均 GDP 占发达国家人均 GDP 的比率,1885-2003 注:作者对人均 GDP 的计算来源于 Maddison (2007),西欧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 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以及英国。US-CANNZ-AUS 是指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美国。 大量研究对于这种非常规的、长期性的相对经济衰退现象给出了解释 (Taylor 2014)。一种受到众人关注的解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由此带来 移民数量和外来资本进入数量降低。此外,法国因其较低的储蓄率以及随之产 生的高人口抚养比而受到关注(Taylor 1992)。其他重要原因还有国际金融一 体化,因为阿根廷可能存在过度依赖某一国的外来资本(如英国),以及全球 领导地位变更为美国(Taylor 1998)。 另一大重要因素是贸易开放(Diaz-Alejandro 1985)。阿根廷出口品与进口 品占 GDP 的比率在一战前超过了 50%,在一战中不断下跌(从 45%降至 20%),并且在 1945 年之后未超过 25%。这是因一战和大萧条期间国际贸易崩 溃所致,还是受后来的阿根廷政府推出贸易保护政策影响还存有争议。贸易量 占 GDP 比率下降或许也反映出阿根廷贸易未能摆脱农业的弊端(Debowicz and Segal 2014)。 一些研究还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易变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某些时期宏观 经济不稳定,也是一大因素。例如,dellaPaolera et al. (2003)研究了公共赤字在 阿根廷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近期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制度因素。 Acemoglu and robinson(2006,p.7)指出 阿根廷的政治历史揭示出一种非常规模式,民主制度在1912年建立,1930年 废除,1946年重建,1955年废除,1973年得到全面恢复,又在1976年废除, 最终在1983年重建”。 Alston and gallo(2010)认为20世纪30年代广泛存在的 选举舞弊成为一大转折点,这种法制上的腐败是经济出现衰退的重要原因。 我们运用 GARCH模型和19世纪90年代的年度数据,对上述因素(贸易 开放、宏观经济不稳定、制度变革、国内金融发展、以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 相对重要性作了评估,主要基于以下四个不同类型 直接(基于平均经济增长水平) 间接(通过经济增长波动) 动态(短期和长期) 以及结构性突变 从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来看, PGARCH多变量分析显示,国内金融机构 的发展(私人和储蓄银行存款占GDP的比率)具有稳健的正效应,而非正式机 构的不稳定(主要是大罢工和游击战)具有负效应。从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 来看,政治不稳定(修改宪法)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从动态效 应来看,政治制度变革和国际金融一体化(英国利率)在上世纪对阿根廷经济 产生负面影响,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均如此。有趣的是,政治不稳定的短期效应 超过了长期效应,而金融发展在短期为负效应,但在长期为正效应(且更显 著)( Campos et al.2014)。 上述结果综合表明,金融制度与政治制度对阿根廷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 济增长路径产生了一阶效应。这一效应在直接或间接均显著,在短期和长期也 均显著,并且能够解释结构性突变。金融发展的直接影响为正,但在短期为负 效应,在长期为更显著的正效应。因此阿根廷的衰退更多应采用制度变革来解 释——非正式政治不稳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直接效应,并且在短期和长期 均具有负效应,而正式的政治不稳定也具有同样的显著性,并且具有间接的负 向经济增长效应。 值得一提的还有其他结果。例如,国际金融一体化也可能导致衰退,因为 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没有稳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贸易开放也可 能是一大原因,因为短期和间接影响是负面的,但是没有发现长期性影响。结 构性突变表明,贸易开放在1930年之前可能是重要的,而宏观经济不稳定在最 近几年(1970年以后)可能尤为重要
5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近期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制度因素。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6, p.7)指出 “阿根廷的政治历史揭示出一种非常规模式,民主制度在 1912 年建立,1930 年 废除,1946 年重建,1955 年废除,1973 年得到全面恢复,又在 1976 年废除, 最终在 1983 年重建”。Alston and Gallo (2010)认为 20 世纪 30 年代广泛存在的 选举舞弊成为一大转折点,这种法制上的腐败是经济出现衰退的重要原因。 我们运用 GARCH 模型和 19 世纪 90 年代的年度数据,对上述因素(贸易 开放、宏观经济不稳定、制度变革、国内金融发展、以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 相对重要性作了评估,主要基于以下四个不同类型: 直接(基于平均经济增长水平) 间接(通过经济增长波动) 动态(短期和长期) 以及结构性突变 从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来看,PGARCH 多变量分析显示,国内金融机构 的发展(私人和储蓄银行存款占 GDP 的比率)具有稳健的正效应,而非正式机 构的不稳定(主要是大罢工和游击战)具有负效应。从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 来看,政治不稳定(修改宪法)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从动态效 应来看,政治制度变革和国际金融一体化(英国利率)在上世纪对阿根廷经济 产生负面影响,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均如此。有趣的是,政治不稳定的短期效应 超过了长期效应,而金融发展在短期为负效应,但在长期为正效应(且更显 著)(Campos et al. 2014)。 上述结果综合表明,金融制度与政治制度对阿根廷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经 济增长路径产生了一阶效应。这一效应在直接或间接均显著,在短期和长期也 均显著,并且能够解释结构性突变。金融发展的直接影响为正,但在短期为负 效应,在长期为更显著的正效应。因此阿根廷的衰退更多应采用制度变革来解 释——非正式政治不稳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直接效应,并且在短期和长期 均具有负效应,而正式的政治不稳定也具有同样的显著性,并且具有间接的负 向经济增长效应。 值得一提的还有其他结果。例如,国际金融一体化也可能导致衰退,因为 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没有稳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贸易开放也可 能是一大原因,因为短期和间接影响是负面的,但是没有发现长期性影响。结 构性突变表明,贸易开放在 1930 年之前可能是重要的,而宏观经济不稳定在最 近几年(1970 年以后)可能尤为重要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一、可以将阿根廷描述为1820年之后长达一个世 纪经济停滞的最鲜活案例,也即长期停滞。从中得到的另一个教训是,阿根廷 证明,长期停滞有可能成为欧洲即将到来的“失去的十年”的最终结果( Crafts 2014)。但我不认为这是主要的教训,相反这是经济史学家早就知道的(如 Haber等,2007),只是被其他学者忽视了罢了。制度因素极为重要,尤其是 其中的政治制度和金融制度。我们不仅要努力探索这两种制度各自是如何影响 经济增长的,还应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方式,这或许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本文原题名为“ A century of stagnation? Insights from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Argentina”,作 者 Nauro F Campos为布鲁内尔大学经济与金融系教授。本文于2014年12月刊于Ⅴox网 站。单击此处可以访问原文链接。 6
6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一、可以将阿根廷描述为 1820 年之后长达一个世 纪经济停滞的最鲜活案例,也即长期停滞。从中得到的另一个教训是,阿根廷 证明,长期停滞有可能成为欧洲即将到来的“失去的十年”的最终结果(Crafts 2014)。但我不认为这是主要的教训,相反这是经济史学家早就知道的(如 Haber 等,2007),只是被其他学者忽视了罢了。制度因素极为重要,尤其是 其中的政治制度和金融制度。我们不仅要努力探索这两种制度各自是如何影响 经济增长的,还应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方式,这或许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本文原题名为“A century of stagnation? Insights from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Argentina”,作 者 Nauro F Campos 为布鲁内尔大学经济与金融系教授。本文于 2014 年 12 月刊于 VOX 网 站。单击此处可以访问原文链接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理解《21世纪资本论》:来自理论模型的支持 Enrico minelli文沈仲凯/编译 导读:经济增长与不平等的关系近来再次成为经济学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 Paul romer的 内生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作为 Piketty的数据支持。模型中,假设有两个均衡增长 的国家:一者称为“ merit¨,有着较低的资本产出比、高利率和高增长,另者称为“rent”与前 者刚妤相反。类似于技术创新,物质资本回报率的提高可以解释“ merit¨向“rent'进行转变的 原因。编译如下 Piketty在2014年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将经济增长和收入再分配这一问 题重新推向了经济学的“风口浪尖”,这不仅表现在学术领域,还包括政策层面的 讨论。 Piketty及其合著者对于长期收入、财富水平的数据收集工作是艰辛的,几乎 每一位评论员都对此大加赞扬。然而,他们对于数据的解释和预测都引发了诸多 讨论;这些讨论,直接或间接地,带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色彩,或是如原始索 洛模型般(1956)基于固定储蓄率的行为,抑或指向最大化无限生命的代理人。 (optimizing infinite-lived agents 在本文中,基于对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罗默模型(1990),我认为 Piketty的数 据能够用一个更有力的模型来解释 1、一则故事:关于两个均衡增长的国家 之所以作这样的假设,并不完全是为了一般性的考虑。将经济增长率和利率 作为相互关联、决定的变量,对于长期增长趋势的讨论是更合适的。此外,更重 要的是,对于 Pinkett!y的数据,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诉诸于两个均衡增长的国家(作 为比对),其中一者拥有更高的物质资本积累,而另一者则在人力资本上相对更 富裕”。以下,我们的解释主要基于罗默模型的术语 我们不妨将一个国家称为mert”,K/y=3,r=5%g=3%:另一个国家称为 rent”,K/Y=6,r=4%g=1.5%。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存量,r表示 利率,g表示经济增长率。由此, Piketty的思想可以被(过于)简化为:发达国 家从1870-1945年的“rent'结构转变为1945-1980年的“ merit”结构。 我们通过1970-2010年的数据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后的趋势似乎趋向 于一个新的“rent时代,其特征是较高的资本产出比K/Y
7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世界热点 理解《21 世纪资本论》:来自理论模型的支持 Enrico Minelli/文 沈仲凯/编译 导读:经济增长与不平等的关系近来再次成为经济学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 Paul Romer 的 内生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作为 Piketty 的数据支持。模型中,假设有两个均衡增长 的国家:一者称为“merit”,有着较低的资本产出比、高利率和高增长,另者称为“rent”与前 者刚好相反。类似于技术创新,物质资本回报率的提高可以解释“merit”向“rent”进行转变的 原因。编译如下: Piketty 在 2014 年出版的《21 世纪资本论》将经济增长和收入再分配这一问 题重新推向了经济学的“风口浪尖”,这不仅表现在学术领域,还包括政策层面的 讨论。 Piketty 及其合著者对于长期收入、财富水平的数据收集工作是艰辛的,几乎 每一位评论员都对此大加赞扬。然而,他们对于数据的解释和预测都引发了诸多 讨论;这些讨论,直接或间接地,带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色彩,或是如原始索 洛模型般(1956)基于固定储蓄率的行为,抑或指向最大化无限生命的代理人。 (optimizing infinite-lived agents) 在本文中,基于对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罗默模型(1990),我认为 Piketty 的数 据能够用一个更有力的模型来解释。 1、一则故事:关于两个均衡增长的国家 之所以作这样的假设,并不完全是为了一般性的考虑。将经济增长率和利率 作为相互关联、决定的变量,对于长期增长趋势的讨论是更合适的。此外,更重 要的是,对于 Piketty 的数据,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诉诸于两个均衡增长的国家(作 为比对),其中一者拥有更高的物质资本积累,而另一者则在人力资本上相对更 “富裕”。以下,我们的解释主要基于罗默模型的术语。 我们不妨将一个国家称为“merit”,K /Y = 3,r = 5%, g = 3% ;另一个国家称为 “rent”,K /Y = 6,r = 4%, g =1.5% 。其中,Y 表示产出,K 表示资本存量,r 表示 利率,g 表示经济增长率。由此,Piketty 的思想可以被(过于)简化为:发达国 家从 1870-1945 年的“rent”结构转变为 1945-1980 年的“merit”结构。 我们通过 1970-2010 年的数据可以看到,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趋势似乎趋向 于一个新的“rent”时代,其特征是较高的资本产出比 K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