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 中美在西太平洋的 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胡波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加速发展,反强敌干预的力量建设尤其引 瞩目。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担心和疑虑也与日俱增,积极谋划针对中国的军事 战略。目前,双方战略博弈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台海、东海及南海等中国近海海域,着力 点是台湾问题与涉华海洋争端。未来随着中美力量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双方战略竞争 的范围将可能扩大至整个亚太地区。中美间的战略平衡正在发生改变,双方的军事战 略也越来越针锋相对。考虑到地缘、技术和军事体系等因素,中美极有可能在10-20 年后形成如下态势:美国不得不接受中国在近海海洋空间的战略优势,中国也无法动 摇美国在第一岛链以外广大海域的军事霸权。双方沿第一岛链附近海域形成的战略 平衡就将长期得到维系。 【关键词】军事战略;反介入/区域拒止;空海一体战;战略平衡;中美关系 【作者简介】胡波,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邮编: 100871)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14) 05-0064-21 感谢《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建设性修改意见,文中错漏由笔者负责
中美在西太平洋的 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胡 波 揖内容提要铱 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加速发展,反强敌干预的力量建设尤其引 人瞩目。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担心和疑虑也与日俱增,积极谋划针对中国的军事 战略。 目前,双方战略博弈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台海、东海及南海等中国近海海域,着力 点是台湾问题与涉华海洋争端。 未来随着中美力量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双方战略竞争 的范围将可能扩大至整个亚太地区。 中美间的战略平衡正在发生改变,双方的军事战 略也越来越针锋相对。 考虑到地缘、技术和军事体系等因素,中美极有可能在 10-20 年后形成如下态势:美国不得不接受中国在近海海洋空间的战略优势,中国也无法动 摇美国在第一岛链以外广大海域的军事霸权。 双方沿第一岛链附近海域形成的战略 平衡就将长期得到维系。 揖关键词铱 军事战略;反介入/ 区域拒止;空海一体战;战略平衡;中美关系 揖作者简介铱 胡波,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北京 邮编: 100871) 揖中图分类号铱 D815 揖文献标识码铱 A 揖文章编号铱 1006 -9550 (2014) 05-0064-21 * 感谢《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建设性修改意见,文中错漏由笔者负责。 ·64· 国际战略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喝台当沿2014年第5期 引言 中美关系已成为未来左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而随着中美 间实力差距的逐渐缩小,这对关系将趋于均衡,至少在西太平洋地区会是如此。这并 不是说,中国将会最终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但中国的崛起还是会有限地改变中美 间的权力结构和关系态势。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之间在西太平洋地区大致形成了如罗伯特·罗斯( robert Ross)描述的战略格局:两国各具优势,中国具有强大的陆权优势,而美国具有强大的 海权优势,从而在该地区形成了两极格局或战略平衡。这种状况使中美在各自占主导 的领域都有一定的防御优势,从而使双方在互相防范的同时,也留有一定的余地。① 中美在台海危机、南海“撞机事件”等较量中就深刻体现了这种平衡,双方都保持了必 要的克制。只是,这种沿中国边境线或领海线附近形成的军事平衡是不太正常的,其 前提是中国军队海外投送能力特别是海空实力的过度孱弱。 这种平衡注定也是不稳定的,至少在西太平洋地区。伴随中国综合实力的壮大和 军事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坚定走向海洋,其权力开始向海上辐射,中国捍卫国家统 一和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态度也随之更为坚决。力量对比的变化将迫使美国不 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台湾问题、钓鱼岛等事务上的所谓“责任”或承诺,在中国专属经 济区及毗邻中国腹地近海2空间中的军事政策。 平衡被修正或重塑的过程将是一个动荡不定、充满危机的时期。对于中国而 言,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反对强敌干预是自己的基本权利,在近海空间追 求与自身国力相称的权力地位也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于美国而言,作 为西太平洋的长期主宰者,其对中国权力的增长极为敏感焦虑,美国已将中国当成 未来最大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并开始对中国的崛起做提前预置,比如频繁指责中 国进行海洋“扩张”,开始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改变其“不持立场( no position)” ① Robert Ross,“ Bipolarity and Balancing in East Asia,"载阎学通编:《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年版,第51-54页。 ②关于近海的范围界定,中国有两种流行的解释:其一,刘华清曾指出,中国近海空间的主要范围包括“黄 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和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海域”,参见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页。其二,1997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海包括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部分海域”,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 版,第440页。按照这两种解释,中国近海涵盖了四大陆缘海及太平洋北部的部分海域,它不是专属经济区这样 的法律概念,而是地理概念 65
2014 年第 5 期 一 引言 中美关系已成为未来左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而随着中美 间实力差距的逐渐缩小,这对关系将趋于均衡,至少在西太平洋地区会是如此。 这并 不是说,中国将会最终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但中国的崛起还是会有限地改变中美 间的权力结构和关系态势。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之间在西太平洋地区大致形成了如罗伯特·罗斯(Robert Ross)描述的战略格局:两国各具优势,中国具有强大的陆权优势,而美国具有强大的 海权优势,从而在该地区形成了两极格局或战略平衡。 这种状况使中美在各自占主导 的领域都有一定的防御优势,从而使双方在互相防范的同时,也留有一定的余地。淤 中美在台海危机、南海“撞机事件冶等较量中就深刻体现了这种平衡,双方都保持了必 要的克制。 只是,这种沿中国边境线或领海线附近形成的军事平衡是不太正常的,其 前提是中国军队海外投送能力特别是海空实力的过度孱弱。 这种平衡注定也是不稳定的,至少在西太平洋地区。 伴随中国综合实力的壮大和 军事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坚定走向海洋,其权力开始向海上辐射,中国捍卫国家统 一和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态度也随之更为坚决。 力量对比的变化将迫使美国不 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台湾问题、钓鱼岛等事务上的所谓“责任冶或承诺,在中国专属经 济区及毗邻中国腹地近海于空间中的军事政策。 平衡被修正或重塑的过程将是一个动荡不定、充满危机的时期。 对于中国而 言,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反对强敌干预是自己的基本权利,在近海空间追 求与自身国力相称的权力地位也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对于美国而言,作 为西太平洋的长期主宰者,其对中国权力的增长极为敏感焦虑,美国已将中国当成 未来最大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并开始对中国的崛起做提前预置,比如频繁指责中 国进行海洋“扩张冶 ,开始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改变其“ 不持立场( no position) 冶 ·65·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于 Robert Ross, “Bipolarity and Balancing in East Asia,冶载阎学通编:《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4 年版,第 51-54 页。 关于近海的范围界定,中国有两种流行的解释:其一,刘华清曾指出,中国近海空间的主要范围包括“黄 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和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海域冶,参见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34 页。 其二,1997 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海包括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部分海域冶,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版,第 440 页。 按照这两种解释,中国近海涵盖了四大陆缘海及太平洋北部的部分海域,它不是专属经济区这样 的法律概念,而是地理概念
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的政策,①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贯彻“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等。 中国的反强敌干预战略与美国类似“空海一体战”的进攻性威慑战略正日渐针锋 相对。两国的军事战略均尚待完善,内容也待充实,但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中国提防 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和涉华海洋争端,美国则担心中国越来越自信,进而危及美国在亚 太的军事安全主导地位。这种战略分歧是制约两国战略互信改善的最大原因。随着 中美两军各自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各类先进武器系统的列装,两国的战略博弈将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平衡也将应运而生。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中美两国正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 贏”的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中美军事战略对抗的风险却在攀升。为了规避这种风 险,我们更需要对两国军队做“最坏打算”准备的战略和行为做客观的对比分析和假 定推演,以促使两国相关决策者和部门对未来的形势有一个大致的理性预期,从而能 更理智、更和平地进行战略博弈。 二中美间正在改变的战略平衡 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各类国际经济机构和战略预测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经 济总量将在21世纪前半期超过美国,最早的时间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预测的2018 年。②2010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20年超过美国。③根据 2011年渣打银行的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24.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当年 23.3万亿的水平。④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12年12月发布的《全球趋势2030》报告 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胡鞍钢等人在《2030中 ①美国长期声称在钓鱼岛、南海岛礁等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但实际上明里暗里支持日本、菲律宾等争 端方,频繁单方面指责中国,拉偏架。近期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等高官甚至公然 要求中国对“九段线”儆出解释和澄清,此举反映了美在涉华海洋争端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政策框架正在发生松 动和调整 2)chineseandAmericanGdpForecasts,noVember20,2013,http://www.economistcom/blogs/graphiede- tai/2013/1l/ hinese-and- amencan- gdp-forecasts,登录时间:2014年3月16日 (WorldBankOfficeChinaThrough2020-aMacroeconomicScenariojuNe2010,http://www-wds.world bank. org/external/default/WDSContent Server/W DSP/IB/2010/06/21/000333038-_ 2010062101 1331/Rendered/PDF 51320 NWPOmedit00Bx34944 EOOPUBLICO.pdf,登录时间:2014年4月12日 4KennethRapoza,"by2020,ChinaNo.1,UsNo.2,"may2011,http://www.forbes.com/sites/kenrapo- za/2011/05/26/by-2020hina1no-1-1-m-2/,登录时间:2014年4月12日 December12,2012,http://info oublicintelligence. net/globaltrends2030 登录时间:2014年2月20日
的政策,淤推动“亚太再平衡冶战略、贯彻“空海一体战冶作战概念等。 中国的反强敌干预战略与美国类似“空海一体战冶的进攻性威慑战略正日渐针锋 相对。 两国的军事战略均尚待完善,内容也待充实,但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中国提防 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和涉华海洋争端,美国则担心中国越来越自信,进而危及美国在亚 太的军事安全主导地位。 这种战略分歧是制约两国战略互信改善的最大原因。 随着 中美两军各自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各类先进武器系统的列装,两国的战略博弈将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平衡也将应运而生。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中美两国正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 赢冶的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中美军事战略对抗的风险却在攀升。 为了规避这种风 险,我们更需要对两国军队做“最坏打算冶准备的战略和行为做客观的对比分析和假 定推演,以促使两国相关决策者和部门对未来的形势有一个大致的理性预期,从而能 更理智、更和平地进行战略博弈。 二 中美间正在改变的战略平衡 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各类国际经济机构和战略预测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经 济总量将在 21 世纪前半期超过美国,最早的时间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预测的 2018 年。于 2010 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经济总量将于 2020 年超过美国。盂 根据 2011 年渣打银行的预测,2020 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 24. 6 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当年 23. 3 万亿的水平。榆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 2012 年 12 月发布的《全球趋势 2030》报告 预测,中国将在 2030 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虞 胡鞍钢等人在《2030 中 ·66· 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于 盂 榆 虞 美国长期声称在钓鱼岛、南海岛礁等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冶,但实际上明里暗里支持日本、菲律宾等争 端方,频繁单方面指责中国,拉偏架。 近期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等高官甚至公然 要求中国对“九段线冶做出解释和澄清,此举反映了美在涉华海洋争端问题上“不持立场冶的政策框架正在发生松 动和调整。 Chinese and American GDP Forecasts, November 20, 2013, http: / / www. economist. com/ blogs/ graphicde鄄 tail / 2013 / 11 / chinese鄄and鄄american鄄gdp鄄forecasts,登录时间:2014 年 3 月 16 日。 World Bank Office, China Through 2020—A Macroeconomic Scenario, June 2010, http: / / www鄄wds. world鄄 bank. org / external / default / WDSContentServer/ WDSP / IB/ 2010 / 06 / 21 / 000333038 _ 20100621011331 / Rendered / PDF / 551320NWP0medi00Box349441B00PUBLIC0. pdf,登录时间:2014 年 4 月 12 日。 Kenneth Rapoza,“By 2020, China No. 1, US No. 2,冶 May 2011, http: / / www. forbes. com/ sites/ kenrapo鄄 za / 2011 / 05 / 26 / by-2020鄄china鄄no-1-us-no-2 / ,登录时间:2014 年 4 月 12 日。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December 12, 2012, http: / / info. publicintelligence. net / globaltrends2030. pdf, p. iv,登录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喝台当沿2014年第5期 国:迈向共同富裕》一书中指出,2030年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强国,经济 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0-2.2倍。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 算,中国经济总量2016年就将超过美国。2 有关中国综合国力的预测则相对谨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推测,根据国内生产 总值、人口规模、军费开支及科技创新四大指标,中国将在2030年拥有与美国类似的 世界权力;如果再加上健康、教育和政府治理三大指标,中国的综合国力将在2045年 左右赶上美国。阎学通在《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中预测,2023 年世界可能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将随即形成。不过,他也承认届时中 美间仍有一些差距,“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可能达到美国的水平,但是中国的军事实力、 文化实力则难以达到美国的水平。中美综合实力差距只能缩小到同一级别,但中国无 法全面赶上美国”。④4 就军事能力而言,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尚不能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抗衡,但渐有 在西太平洋地区与美分庭抗礼的底气。兰德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国防开支将 略超美国国防开支的一半。⑤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sS)在2014年2月5日发 布的《2014年全球军力报告》中指出,中国国防开支可能会在21世纪30年代赶上美 国。笔者依据公开数据进行推算,也得到了大致相近的结论。以2011年美国的基 础国防预算5663亿美元(美国国防部提交的数额为5490亿美元)为基准,按照3% 的通行年均增长速度,至2021年,美国国防开支预期将累计增长约8300亿美元。而 随着《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的启动生效及美国国防预算削减政策的执行,2012-2021 ①胡鞍钢等:《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2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WorldEconomicOutlookApril2011,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iv/ weo/2011/0l/ pdf/text.pf,登录时间:2014年2月25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类似的预测,参见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Looking to 2060: Long-Term Global Grouth Pros- pects, November2012,hp://ww.oed.org/ economy/ outlook/ lookingto2060.hm,登录时间:2013年3月8日。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p 17 ④阎学通:《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6 James Dobbins, David C. Gompert, David A. Shlapak and Andrew Scobell, Conflict with China Pros- pects,consequenceS,andStrategiesforDeterrenceRandCorporation2011,http://www.randorg/content/dam/ rand/ pubs/ occasional_papen/20/ RAND OP344.p,p.1,登录时间:2014年1月25日 6)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4, February 5, 2014 ⑦美国国防开支通常包括基础预算( base budget)、海外突发行动费用( oco funding)以及用于战争或非战 争的补充性拨款( OCO supplemental/mon- war supplemental)三大部分。在此只计算基础预算,因为后两者根据形 势的不同有较大变动,而且美国预算控制法案所针对的就是基础预算的削减 ⑧此速度主要基于近十年间美国国防开支中基础预算的年均增长水平,参见U.S. Department of Defens Fiscalyear2011BudgetRequest,htp://www.defense.gow/news/d2010rolloutbriefl.pd,p.2,登录时间:2014年4 67
2014 年第 5 期 国:迈向共同富裕》一书中指出,2030 年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强国,经济 总量相当于美国的 2. 0-2. 2 倍。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 算,中国经济总量 2016 年就将超过美国。于 有关中国综合国力的预测则相对谨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推测,根据国内生产 总值、人口规模、军费开支及科技创新四大指标,中国将在 2030 年拥有与美国类似的 世界权力;如果再加上健康、教育和政府治理三大指标,中国的综合国力将在 2045 年 左右赶上美国。盂 阎学通在《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中预测,2023 年世界可能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将随即形成。 不过,他也承认届时中 美间仍有一些差距,“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可能达到美国的水平,但是中国的军事实力、 文化实力则难以达到美国的水平。 中美综合实力差距只能缩小到同一级别,但中国无 法全面赶上美国冶。榆 就军事能力而言,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尚不能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抗衡,但渐有 在西太平洋地区与美分庭抗礼的底气。 兰德公司预计,到 2025 年,中国的国防开支将 略超美国国防开支的一半。虞 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 IISS)在 2014 年 2 月 5 日发 布的《2014 年全球军力报告》中指出,中国国防开支可能会在 21 世纪 30 年代赶上美 国。愚 笔者依据公开数据进行推算,也得到了大致相近的结论。 以 2011 年美国的基 础国防预算 5663 亿美元舆(美国国防部提交的数额为 5490 亿美元)为基准,按照 3% 的通行年均增长速度,余至 2021 年,美国国防开支预期将累计增长约 8300 亿美元。 而 随着《2011 年预算控制法案》的启动生效及美国国防预算削减政策的执行,2012-2021 ·67·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于 盂 榆 虞 愚 舆 余 胡鞍钢等:《2030 中国:迈向共同富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54 页。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11, http: / / www. imf. org / external / pubs/ ft / weo / 2011 / 01 / pdf / text. pdf,登录时间:2014 年 2 月 25 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类似的预测,参见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鄄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Looking to 2060: Long鄄Term Global Growth Pros鄄 pects, November 2012, http: / / www. oecd. org / economy / outlook / lookingto2060. htm,登录时间:2013 年 3 月 8 日。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p. 17. 阎学通:《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5 页。 James Dobbins, David C. Gompert, David A. Shlapak and Andrew Scobell, Conflict with China Pros鄄 pects, Consequences, and Strategies for Deterrence, Rand Corporation, 2011, http: / / www. rand. org / content / dam/ rand / pubs/ occasional_papers/ 2011 / RAND_OP344. pdf, p. 1,登录时间:2014 年 1 月 25 日。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4, February 5, 2014. 美国国防开支通常包括基础预算(base budget)、海外突发行动费用(OCO funding)以及用于战争或非战 争的补充性拨款(OCO supplemental / non鄄war supplemental)三大部分。 在此只计算基础预算,因为后两者根据形 势的不同有较大变动,而且美国预算控制法案所针对的就是基础预算的削减。 此速度主要基于近十年间美国国防开支中基础预算的年均增长水平,参见 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Fiscal Year 2011 Budget Request, http: / / www. defense. gov / news/ d2010rolloutbrief1. pdf, p. 2,登录时间:2014 年 4 月 9 日
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财年,美国将累计减少增长487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若美国财政危机继续恶化,自动 减赤计划还将每年再削减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直至2021年。虽然美国国会2013 年采取了行动,暂时缓解了自动减赤危机,但2016财年,该机制重启的风险将再次来 临。①除非美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否则2012-2021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仍可能累计 削减近100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开支的计划削减基本与预期增长相抵消。 即使自动减赤计划得以避免,美国国防预算十年间的实际增长也较为有限,约为3430 亿美元,平均每年343亿美元。这样,2021年美国的基础国防预算也仅比2011年略 有增长,约6000亿美元。而过去近20年来,中国国防预算几乎保持10%以上的年增 长速度,2012年中国公布的国防预算为6702.74亿人民币(按当时汇率约为1100亿 美元),③若中国国防开支继续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那么中国的国防开支将会 在2025年前后达到约4600亿美元,鉴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能,中国实际军费开支 将与美国接近。即便出现中国经济及国防开支增长速度放缓、美国因财政状况好转并 减缓削减国防开支等情况,中美国防开支差距大幅缩小的趋势也是无法改变的。况 且,中国的国防开支大都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区,而美国的战略无论“再平衡”,也只可 能将其中一部分开支聚集在该地区。因此,中国将在该地区拥有比美国更充裕的财政 资源。不过,军费开支只是衡量军事能力强弱的诸多重要指标之一,美军在军事理论 科技发展情况、装备水平、作战效率和海外政治支持等方面仍旧会遥遥领先。需要重 点一提的是,与军费、装备等硬实力相比,中国军队在经验或“软实力”方面要赶上美 军需要的时间还将更为漫长。 综合考量经济实力、军事科技与装备工业水平、军事战略与理论、军费开支等因 素,各类战略报告或分析评估也普遍推断,未来10-20年间,中美在西太平洋的战略 态势将发生质的变化。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报告指出,未来15-20年间,中 美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将会缩小,中国的军事优势在其周边水域对美日同盟构成越 来越大的挑战,美国主导地位会受到挤压,从而出现一种“被侵蚀的平衡”。4“美日同 o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fense Budget Priorities and Choices Fiscal Year 2014, p. ②根据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的预算控制法案,最低减赤金额为1.2万亿,最高减赤金额为1.8万亿,联邦 防预算和非国防预算将各自承担减赤金额的一半,具体分配比例根据国内国际形势以及国会两党的博弈情况 略有调整。参见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ummary of the Budget Control Act of20l, august201l,ht 中p:/ /rigell. house.go/ uploadedfiles/ summary. of the budget control act of2011.pd,登录时间:2014年4月13日 ③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国际智库普遍认为中国实际的国防开支要高出所 公布的数额近一半以上 4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mational Peace, China's Military the U.S.-Japan Alliance in 2030: A Strategic Net Assessment, May 3, 2013, p. 308
财年,美国将累计减少增长 4870 亿美元的国防预算。 若美国财政危机继续恶化,自动 减赤计划还将每年再削减 500 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直至 2021 年。 虽然美国国会 2013 年采取了行动,暂时缓解了自动减赤危机,但 2016 财年,该机制重启的风险将再次来 临。淤 除非美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否则 2012-2021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仍可能累计 削减近 10000 亿美元,于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开支的计划削减基本与预期增长相抵消。 即使自动减赤计划得以避免,美国国防预算十年间的实际增长也较为有限,约为 3430 亿美元,平均每年 343 亿美元。 这样,2021 年美国的基础国防预算也仅比 2011 年略 有增长,约 6000 亿美元。 而过去近 20 年来,中国国防预算几乎保持 10% 以上的年增 长速度,2012 年中国公布的国防预算为 6702. 74 亿人民币(按当时汇率约为 1100 亿 美元),盂若中国国防开支继续保持 10% 以上的年增长速度,那么中国的国防开支将会 在 2025 年前后达到约 4600 亿美元,鉴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能,中国实际军费开支 将与美国接近。 即便出现中国经济及国防开支增长速度放缓、美国因财政状况好转并 减缓削减国防开支等情况,中美国防开支差距大幅缩小的趋势也是无法改变的。 况 且,中国的国防开支大都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区,而美国的战略无论“再平衡冶,也只可 能将其中一部分开支聚集在该地区。 因此,中国将在该地区拥有比美国更充裕的财政 资源。 不过,军费开支只是衡量军事能力强弱的诸多重要指标之一,美军在军事理论、 科技发展情况、装备水平、作战效率和海外政治支持等方面仍旧会遥遥领先。 需要重 点一提的是,与军费、装备等硬实力相比,中国军队在经验或“软实力冶方面要赶上美 军需要的时间还将更为漫长。 综合考量经济实力、军事科技与装备工业水平、军事战略与理论、军费开支等因 素,各类战略报告或分析评估也普遍推断,未来 10-20 年间,中美在西太平洋的战略 态势将发生质的变化。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报告指出,未来 15-20 年间,中 美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将会缩小,中国的军事优势在其周边水域对美日同盟构成越 来越大的挑战,美国主导地位会受到挤压,从而出现一种“被侵蚀的平衡冶。榆 “美日同 ·68· 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于 盂 榆 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fense Budget Priorities and Choices Fiscal Year 2014, p. 1. 根据美国国会 2011 年通过的预算控制法案,最低减赤金额为 1. 2 万亿,最高减赤金额为 1. 8 万亿,联邦 国防预算和非国防预算将各自承担减赤金额的一半,具体分配比例根据国内国际形势以及国会两党的博弈情况 略有调整。 参见 U. 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ummary of the Budget Control Act of 2011, August 2011, ht鄄 tp: / / rigell. house. gov / uploadedfiles/ summary_of_the_budget_control_act_of_2011. pdf,登录时间:2014 年 4 月 13 日。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国际智库普遍认为中国实际的国防开支要高出所 公布的数额近一半以上。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China蒺s Military & the U. S. 鄄Japan Alliance in 2030: A Strategic Net Assessment, May 3, 2013, p.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