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讨论的。 如果说哲学史中的进步在于发现有意义的问题,那末对康德 就须给予崇高的位置,因为他提出了关于综合先天命题存在的问 题。然而,象别的哲学家一样,他自称有功的不在于提出问题,而 在于他对问题的回答。他甚至用相当不同的方式表述了这个问 题。他确信综合先天命题是一定存在的,因此认为几乎不必问是 否存在,因此,他这样地提出了他的问题:综合先天命题怎样才属 可能?他接着说,它的存在的证明是由数学和数学物理学所提供 了的。 可以为康德的立场辩护的话是很多的。他认为几何公理是综 合先天命题,证明他对于特殊的几何问题有深刻的领悟。康德看 出,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之所以占有着一个无比的地位,就因为它揭 〔41)示了适用于经验客体的必然关系,这些关系不能认为是分析的。 关于这点,他比柏拉图明白得多。康德知道,数学证明的严格性不 能说明几何定理的经验真理。几何命题,象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的 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都是用严格的逻辑演绎从一些公理中推出 来的。但这些公理自己却并不是那末可以推出来,它们之所以不 能被推出来,因为每一个综合结论之被推出必须从综合前提出发 才行。因此,公理的真理性就必须用逻辑之外的其他手段来建立; 它们就必须是综合先天命题了。只要知道公理对于物理客体是真 的,那未定理对于这些客体的可适用性就可由逻辑来保证,因为公 理的真理性由逻辑推演传递给定理了。同样地,如果有人确信儿 何定理可以用于物理实在,那末他就承认公理的真理性,因而综合 先天命题是可信的。就是那些不肯公开承认综合先天命题的人, 他们也在用他们的行为表示他们相信它;因为他们总是毫不踌躇 地在实际测量中应用几何学的成果。康德宣称,这一论证证明了 综合先天命题的存在。 36
康德认为,从数学物理学可以构成同样的论证。他解释说,如 果问-…个物理学家,烟的重量是多少,他就会在燃烧前先衡计物质 的重量,然后减去灰烬的重量。在这样测定烟的重量的手续中,已 表示了质量不灭的假定。康德论证道,这样就证明了,质量守恒原 理是一个综合先天真理。这是物理学家通过他的实验方法所认识 到的。我们今天知道,康德所描述的这个计算是导致错误结果的,42) 因为它没有把与能燃物质化合在一起的氧的重量计算进去。然 而,如果康德知道这一以后的发现,他也会论证说,虽然它略为改 变了计算的方式,但并不与质量守恒原理相矛盾;如果氧的重量考 虑进去,质量守恒原理仍旧是这一计算的构架。 照康德的说法,物理学家的另一个综合先天命题是因果性原 则。我们虽然常常不能找到一个观察到的事件的原因,我们也并不 认为它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寻求,我们必 将找到这个原因。这一信念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每-一个 科学实验的推动力;如果我们不相信因果性,那就不会有科学。象 在康德所建立的其他论证中一样,综合先天命题的存在在这里是 援用科学程序予以证明的:科学是以综合先天命题为前提的 这一论点是康德哲学体系的基础。 使康德的地位这样牢固的是它的科学背景。他的寻求确定 性,并不是属于那种诉诸于对理念世界的领悟的神秘型式,也不是 采取逻辑魔术,从空洞的假定前提中推出确定性来,一如魔术师从 空的帽子里变出兔子来那样的型式。康德动用了他当时的科学的 力量来证明确定性是可以获致的;他还宣称,哲学家的确定性的梦 想已为科学成果所证实了。康德从乞援于科学家的权威而获得了 他的力量。 们是、康德在上面进行建筑的那个基地并不象康德所相信的 那末坚实。他把牛顿物理学视为自然知识的最终阶段,并把它理 37
〔43)]想化为一个哲学体系。他从纯粹理性中推出牛顿物理学原理时, 他相信他完成了知识的全盘合理化,达到了他的前人所未能达到 的目的。他的主要著作的书名《纯粹理性批判>表示出他要想使理 性成为综合先天知识的泉源,从而在哲学基础上把他当时的数学 和物理学作为必然真理而建立起来的计划。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实,那些从外边注视并赞叹科学研究的人 往往比那些在科学的进步中有所贡献的人对科学成果具有更大的 信心。科学家知道在他能建立他的理论之前必须消除的困难。他 感到帮助他发现与所给与的观察相适应的理论,并使以后的观察 适应他的理论的,乃是一种幸运。他清楚看到,矛盾和困难随时都 会发生,他也永远不能要求找到终极的真理。一如门徒比先知更 为狂信一样,科学的哲学家便有对科学成果寄予太多信心的危险; 而这是渊源于观察和概括的科学成果所不能保证的。 对科学成果可靠性的估价过高,并不限于哲学家;这已成为近 代,即从伽利略到我们今天这段时代的普遍情形。相信科学能回 答一切问题一如知果有人需要作技术方面的谘询,或是说病了, 或是有些心理问题不能解决,他只须去问科学家就可以得到回 答一是那样的通行,这简直使科学接过来了一个以前本是宗教 〔44)所担任的社会职司:提供最终安全的职司。对于科学的信仰颇大 程度地代替了对于上帝的信仰。甚至在宗教被认为是可与科学并 存的地方,宗教也被信仰科学真理的人的心理状态所改变。康德 完成他的终身事业的那个启蒙运动时代并未放弃宗教;但它把宗 教转化为理性的教义,它把上帝变成为由于对理性的法则具有完 全领悟所以知道一切的一个数理科学家。因此,这就并不奇怪,数 理科学家就是以一个小神的姿态出现,他的教导必须作为是不存 一点可疑之处的东西被接受。神学的全部危险,它的独断论以 及它通过确定性的保证对于思想的控制,都重新出现在把科学视 38
为不会错失的哲学里了。 康德如能活到看见我们今天的物理学和数学,他很可能会放 弃他的综合先天真理的哲学的。因此、让我们把他的著作视为他 们那个时代的文献吧,视为用他对于牛顿物理学的信仰以满足他 对于确定性的渴求的企图吧。事实上,康德的哲学体系只可以视 为建立在以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绝对的自然决定论为根据的物理 学基础上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这一根源说明了这个体系 的成就和失败,说明了为什么康德曾被那末许多人视为一切时代 最伟大的哲学家,为什么他的哲学对于我们这些看到了爱因斯坦 和波尔的物理学的人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一根源也说明了这一心理事实:康德并未看出他想用来证 明综合先天真理的逻辑结构中存在的弱点。正是那种预先规定的 目的使这位哲学家对于他自己所引入的默默的假定视而不见。为 了使我的批判清楚明白,我现在要讨论一下康德的综合先天理论 的第二部分,他是在那里进行回答“综合先天命题怎样才属可能?”45) 这个问题的。 康德宣称,他能够通过一个证明先天原理是经验的必需条件 的理论来解释综合先天命题的存在。他论证说,单是观察并不能 提供经验,观察必须先受到整理和组织然后才能成为知识。照他 说来,知识的组织是依赖于使用某些原理的,如几何学的公理,因 果性原理,质量守恒原理等等,这些原理是人类思维中天生具有 的,我们用它们作为调整原理来建立科学。他作结论说,它们是必 定有效的,因为,没有它们,科学就会是不可能的。他称这种证明 为综合先天命题的超验演绎。 必须认清,康德对于综合先天命题的说明要比柏拉图对于这 一论点的分析高明得多。为了解释理性怎样能够具有关于自然的 知识,柏拉图假定了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这个世界是为理性所感 39
知的,这个世界以某种方式控制着实在客体。在康德那里没有这 种神秘的说法。理性之具有关于物理世界的知识是因为它规定了 我们建立的物理世界图象的形式,这是康德的论点。综合先天命 题是从一种主观根源中产生的;这是人类思维加于人类知识上面 的一个条件。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把康德的解释说得明白些。一个带 着蓝眼镜的人会观察到每一件东西都是蓝的。如果他天生戴着那 末-一副眼镜,那未他会把蓝色视为一切事物的必需宾词,那就须经 过相当时候他才会发现,这是他,更正确些是他的眼镜,把蓝色引 〔46)入世界中来的。物理学和数学的综合先天原理就是那副我们戴着 观看世界的蓝眼镜。我们不应该由于每一件事物都与它们相合而 感到惊奇,因为我I没有它们就不能获得经验。① 这一例子并不源出于康德;实际上这个例子也显然与这位写 下了那些充满着用缠结不清的语言表述的抽象思考,使读者渴望 有些具体例证的冗长著作的作者不调和的。康德如果惯于用科学 家的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说明他的思想,他也许早已发现他的超验 演绎的价值是成问题的了。他也许会看出,他的论证如果进一步 展开就会导致下面这样一种分析的。 假设经验永远不能否定先天原理的说法是对的。这就意味 着,不论作怎样的观察,这些观察总是可以得到解释和说明,而满 足先天原理的。例如,如果对三角形进行测量,结果与三角形三角 之和的定理不合,那未我们就可以说这种不合是由于观察的误差, ①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认为一个生来戴着蓝眼镜的人就不会知道蓝以外的颜 色,因此不会感知到蓝是一种颜色。为了避免这一结果,让我们假设一个人生来具有 蓝色的天然眼晶状体,但他的眼网膜和神经系统则是正常的。只要他的视觉是由内部 刺激所产生的,那术他的视觉就会是正常的。因此这个人能在梦里看见蓝以外的颜 色,于是得到结论,物理世界是受到一些限制的,而这些限制则并不适用于他的想像的 世界。最后,他很可以发现,这种限制是根源于他的限品状体的构成而形成的。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