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 当然,头脑风暴法更一般的原则是: 严格限制问题范围,明确具体要求以便使注意力集中 2.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怀疑和批评,要研究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这种 设想是否适当和可行。 3.发言要精炼,不要详细论述。冗长的发言将有碍产生富有成效的创造气 4.不允许参加者用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提倡即席发言 5.鼓励参加者对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改进和综合,为准备修改自己设想的 人提供优先发言的机会。 6.支持和鼓励参加者解除思想顾虑,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的 积极性。 头脑风暴法决策的过程 在一个小组或者大组中选择一位主持人和一位记录员(他们可以是同一个 人)。 (1)建立讨论活动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主持人控制讨论进程;承认每个人 作出的贡献;确保没有人侮辱、贬低、或者评价另一参与者或者他的/她的回应; 声明没有一个答案是错误的:记录每一个回答,除非它被一再重复;设定发言时 间限制,到时立即终止发言。 2)开始集体自由讨论。主持人选择小组成员共享他们的答案。记录员记录下 所有的回应,使得每个成员能够看到这些反映。确保在讨论结束以前不要评价或 批评任何回答。 (3)一旦集体讨论结束,马上检查记录结果和开始对各种回应进行评价。检查 这些回应记录的时候,一些基本的要求包括: (4)寻找任何重复或者相似的答案。 (5)将相似的概念聚集在一起。 (6)剔除明确不合适的回应。 (7)精简了记录清单以后,继续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剩余的回应内容。 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 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一般在20 60时分钟,一般不超过2小时,参加人数为8-12人为最佳,有时也可放宽 到5-15人。但是参加的人员中不宜有领导者,也不一定参加者都与所讨论的问 题专业一致,可以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讨论问题有所了解的其他领域的专家 (二)、名义小组技术
在集体决策中,如对问题的性质不完全了解且意见分歧严重,则可以采用名 义小组技术。在这种技术下,小组的成员互不通气,也不在一切讨论、协商,从 而小组只是名义上的。这种名义上的小组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是事先不接触、事后接触的方法。 在这种技术下,管理着先召集一些有知识的人,把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内容 告诉他们,并请他们独立思考,要求每个人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备选方案和意见写 下来。然后再按次序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陈述自己的方案和意见。在此基础上, 由小组成员对提出的全部备选方案进行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赞成人数最多的备 选方案即为所要的方案,当然,管理者最后仍有权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一方案 三)电子会议 最新的决策方法是将专家会议法与尖端的计算机技术想结合的电子会议。多 达50人围坐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旁。这张桌子上除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终端外别 无他物。将问题显示给决策参与者,将他们自己的回答打在计算机屏幕上。个人 评论和票数统计都投影在会议室内的屏幕上。 电子会议的主要优点是匿名、诚实和快速。决策参与者能不透露姓名地打出 自己所要表达的任何信息,一敲键盘即显示在屏幕上,使所有人都能看到。它使 人们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不会受到惩罚,它消除了闲聊和讨论偏题,且不必 担心打断别人的“讲话”。专家们声称电子会议比传统的面对面会议快一半以上 但是,电子会议也有缺点:那些打字快的人使得那些口才好但打字慢的人相形见 拙:再者,这一过程缺乏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所传递的丰富信息 (四)德尔菲技术 德尔菲法是有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最早用于预测,后来 推广应用到决策中来。德尔菲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宇之地,城中有座阿波罗神殿 可以预测未来,因而借用其名。 这种决策的方法的大体过程是: 第一步:拟定决策提纲。就是首先确定决策目标,如设计出专家们应回答 问题的调查表,对答案的要求是:标明概率大小,对问题做岀肯定回答“是”或 “不是”;对判断的依据和判断的影响程度做出说明;对决策问题熟悉程度做出 估计 第二步;专家的选择。这是德尔菲决策法的关键。所选择的专家一般是指 有名望的或从事该工作数十年的有关方面的专家。选择专家的人数,一般以10 50人为宜。但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可选择100人以上。 第三步:提出预测和决策。发函或请个别谈,要求每位专家提出自己决策 的意见和依据,并说明是否需要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