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Ⅱ》实验指导内科护理学中心电监护、简易血糖仪的使用等专科护理,对内科常见急诊的抢救与配合起到重要作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根据护理学专业的特点,依据《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综合实验》、广西人民出版社《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组织编写了《内科护理学》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共17项实验,每项实验包括实验自的、实验用物、案例、实验方法与步骤等,并附上思考题,以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加深理解和认识。实验学时:30学时(I:15:II:15)实验一常用排痰法、呼吸功能锻炼(验证性实验,3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2.结合案例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有效排痰、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3.掌握胸部击、体位引流方法。【实验物品】多功能病床、枕头或软垫、听诊器、痰杯、漱口水、纸巾、手消毒液、医疗及生活垃圾桶。【实验方法与步骤】1.病例展示张先生72岁。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25年,近2年来症状加重,冬季明显,发作时出现心悸、下肢水肿,2周前受凉后咳嗽,气促加重,咳黄色痰、不宜咳出,心悸,夜间不能平卧。吸烟史30年,每日10多支,否认饮酒史。动脉血气pH7.35,PaC0254mmHg,PaO262mmHg2.分组讨论:该患者适合选用哪种排痰方法?是否需要呼吸功能锻炼?3.胸部叩击方法(1)击前准备:向病人作简要说明,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并进行肺部听诊以明确痰鸣音或湿啰音。1.即击过程:取侧卧位或坐位。护士两人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从肺底由
《内科护理学I、II》实验指导 内科护理学中心电监护、简易血糖仪的使用等专科护理,对内科常见急诊的抢救与配合起到重要作用,内科护 理学实验教学根据护理学专业的特点,依据《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 综合实验》、广西人民出版社《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组织编写了《内科护理学》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 共17项实验,每项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用物、案例、实验方法与步骤等,并附上思考题,以供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加深理解和认识。 实验学时:30学时(I:15;II:15) 实验一 常用排痰法、呼吸功能锻炼 (验证性实验,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 2.结合案例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有效排痰、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 3.掌握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方法。 【实验物品】 多功能病床、枕头或软垫、听诊器、痰杯、漱口水、纸巾、手消毒液、医疗及生活垃圾桶。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病例展示 张先生,72岁。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25年,近2年来症状加重,冬季明显,发作时出 现心悸、下肢水肿,2周前受凉后咳嗽,气促加重,咳黄色痰、不宜咳出,心悸,夜间不能平 卧。吸烟史30年,每日10多支,否认饮酒史。动脉血气pH 7.35,PaC02 54mmHg,PaO2 62mmHg。 2. 分组讨论:该患者适合选用哪种排痰方法?是否需要呼吸功能锻炼? 3.胸部叩击方法 (1)叩击前准备:向病人作简要说明,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并进行肺部听诊以明确痰 鸣音或湿啰音。 1. 叩击过程:取侧卧位或坐位。护士两人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从肺底由
下向上由外向内拍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以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每侧肺叶反复击1~3分钟,每次击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4)击后护理:协助漱口或口腔护理,复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4.腹式呼吸方法(1)体位指导病人采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练习时病人可一只手置于另一只手置于胸部以感受自己的呼吸是否正确。1.吸气:吸气时用鼻吸人,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吸气未自然且短暂地屏气,造成一个平顺的呼吸形态,使进入肺的空气均匀分布。1.呼气: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以增进肺泡通气量。1.时间:理想的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3倍;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训练2~3次。熟练后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觉的呼吸习惯,5.缩唇呼吸方法(1)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而缓慢地呼气,同时收缩腹部。1.吸-呼时间:吸、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练2~3次。6.体位引流法1.准备:引流前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以消除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祛痰药(氯化氨、溴己新等)稀释痰液,或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提高引流效果。1.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及病人自身体验,采取相应的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助重力的作用使痰液排出。1.观察:引流过程中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若出现咯血、头昏、发、呼吸困难、出汗、脉搏细速、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引流。1.排痰:引流过程中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辅以即背,以利于痰液排出2.引流完毕:嘱病人休息。应用漱口水彻底漱口,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将痰液送检。痰液用漂白粉等消毒剂消毒后再弃去。【注意事项】1.即击力量以病人不感疼痛为宜,若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2.叩击部位:应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骨突起部位进行,如胸骨、肩胛骨及脊柱。3.击或引流安排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完成4.击或引流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下向上由外向内叩拍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以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 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分钟,每次叩击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4)叩击后护理:协助漱口或口腔护理,复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4.腹式呼吸方法 (1)体位:指导病人采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练习时病人可一只 手置于另一只手置于胸部以感受自己的呼吸是否正确。 1. 吸气:吸气时用鼻吸人,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吸气末自然且短暂地屏气,造成一个平顺 的呼吸形态,使进入肺的空气均匀分布。 1. 呼气: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以增进肺 泡通气量。 1. 时间:理想的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3倍;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 日训练2~3次。熟练后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觉的呼吸习惯。 5.缩唇呼吸方法 (1)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而缓慢地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 吸-呼时间:吸、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次,每 次10~15分钟,每日练2~3次。 6. 体位引流法 1. 准备 :引流前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以消除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祛痰药(氯化氨、溴己新 等)稀释痰液,或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提高引流效果。 1. 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及病人自身体验,采取相应的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使引 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助重力的作用使痰液排出。 1. 观察:引流过程中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若出现咯血、头昏、发 绀、呼吸困难、出汗、脉搏细速、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引流。 1. 排痰:引流过程中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辅以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2. 引流完毕:嘱病人休息。应用漱口水彻底漱口,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记录排出的痰 量和性质,必要时将痰液送检。痰液用漂白粉等消毒剂消毒后再弃去。 【注意事项】 1. 叩击力量以病人不感疼痛为宜,若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2. 叩击部位:应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骨突起部位进行,如胸骨、肩胛骨及脊柱。 3. 叩击或引流安排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完成。 4. 叩击或引流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练习与思考题】1.请总结各种排痰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实验二吸入型药物装置的使用(验证性实验,3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2.熟悉定量雾化吸入器、干粉吸入器的使用3.掌握氧气雾化吸入法。【实验物品】定量雾化吸入器、干粉吸入器模型: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装置一套、弯盘、5ml注射器漱口水、纸巾、手消毒液、医疗及生活垃圾桶。【实验方法与步骤】1.病例展示患者女性,28岁。因外出春游去植物园,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1天人院。体检: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I0/80mmHg,病人情绪紧张,大汗淋淋,语不成句,喘息貌,口唇发,在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自述每年春天都会发作。2.讨论:该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首选药物配是什么?如何指导患者使用?【实验方法与步骤】1.急性缓解药物:氧气雾化吸入法: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剪指甲),戴口罩、帽子。2.评估患者:了解病情,自理能力与合作程度,呼吸道是否通畅,面部及口腔粘膜有无感染,溃疡等。1.物品准备:氧气装置1套、氧气雾化吸入器,治疗巾、弯盘、遵医嘱准备药液。2.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火源。3.检查氧气雾化吸入器,遵医嘱将药液稀释至5ml,注入雾化器的药杯内。4.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取得患儿及家属合作。5.协助取舒适体位,患者颌下放置治疗巾或毛巾。6.连接雾化器的接气口语氧气装置的出气口。7.调节氧流量(一般为6L/min~8L/min)8.指导患者口中紧闭嘴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练习与思考题】 1.请总结各种排痰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验二 吸入型药物装置的使用 (验证性实验,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 2.熟悉定量雾化吸入器、干粉吸入器的使用。 3.掌握氧气雾化吸入法。 【实验物品】 定量雾化吸入器、干粉吸入器模型: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装置一套、弯盘、5ml注射器、 漱口水、纸巾、手消毒液、医疗及生活垃圾桶。 【实验方法与步骤】 1.病例展示 患者女性,28岁。因外出春游去植物园,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1天人院。体检:体温36.5℃,脉搏90次/分, 呼吸30次/分,血压ll0/80mmHg,病人情绪紧张,大汗淋淋,语不成句,喘息貌,口唇发绀,在肺部可闻及广泛 哮鸣音。自述每年春天都会发作。 2.讨论:该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首选药物配是什么?如何指导患者使用?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急性缓解药物:氧气雾化吸入法: 1.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剪指甲),戴口罩、帽子。 2. 评估患者:了解病情,自理能力与合作程度,呼吸道是否通畅,面部及口腔粘膜有无 感染,溃疡等。 1. 物品准备:氧气装置1套、氧气雾化吸入器,治疗巾、弯盘、遵医嘱准备药液。 2. 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安全无火源。 3. 检查氧气雾化吸入器,遵医嘱将药液稀释至5ml,注入雾化器的药杯内。 4. 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取得患儿及家属合作。 5. 协助取舒适体位,患者颌下放置治疗巾或毛巾。 6. 连接雾化器的接气口语氧气装置的出气口。 7. 调节氧流量(一般为6L∕min~8L∕min) 8. 指导患者口中紧闭嘴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9.治疗完毕,取出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10.协助清洁口腔,擦净面部,取舒适体位11.清理用物,洗手、记录。2.急性缓解药物:定量雾化吸入器使用方法:1.开盖摇匀。2.尽量呼尽肺内空气。3.将含嘴放入口内,吸药的同时按下药泵。4.气10秒以上。3.缓解期药物:干粉吸入器的使用方法:1.一手握住准纳器外壳,另一手拇指向外推动准纳器的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嗒声,表明准纳器已做好吸药的准备2.握住准纳器并使远离嘴,在保证平稳互相的前提下,尽量呼气。3.将吸嘴放入口中,深深地平稳地吸气,将药物吸入口中,屏气约10秒。4.拿出准纳器,缓慢恢复呼气,关闭准纳器(听到咔嗒声表示关闭。)【注意事项】1.吸入型药物使用时尽量将含嘴含入舌根部。2.使用激素类药物完毕后需清水漱口至咽喉部。3.使用氧气时应注意用氧安全。【练习与思考题】1.当面对老人,婴幼儿患者时应当如何给予吸入性药物的用药指导?实验三、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综合性实验,3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2.理解高血压患者的知识需求3.熟悉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4.掌握高血压健康教育要点。5.培养护患沟通的良好能力。【实验用物】多媒体设备、同学自制健康教育海报、摄像机【实验方法与步骤】1.案例展示:患者男性,57岁,2年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的控制一直不理想,最近一次测量血压值为165/105mmHg。病人自述高血压病并未给他带来很多不适,当头痛,心悸等症状出现时,他会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随着症状好转,他常常熬夜加班工作,没有
9. 治疗完毕,取出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 10. 协助清洁口腔,擦净面部,取舒适体位 11.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2. 急性缓解药物:定量雾化吸入器使用方法: 1. 开盖摇匀。 2. 尽量呼尽肺内空气。 3. 将含嘴放入口内,吸药的同时按下药泵。 4. 憋气10秒以上。 3. 缓解期药物:干粉吸入器的使用方法: 1. 一手握住准纳器外壳,另一手拇指向外推动准纳器的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嗒声,表明准纳器已做好吸药的准备。 2. 握住准纳器并使远离嘴,在保证平稳互相的前提下,尽量呼气。 3. 将吸嘴放入口中,深深地平稳地吸气,将药物吸入口中,屏气约10秒。 4. 拿出准纳器,缓慢恢复呼气,关闭准纳器(听到咔嗒声表示关闭。) 【注意事项】 1. 吸入型药物使用时尽量将含嘴含入舌根部。 2. 使用激素类药物完毕后需清水漱口至咽喉部。 3. 使用氧气时应注意用氧安全。 【练习与思考题】 1.当面对老人、婴幼儿患者时应当如何给予吸入性药物的用药指导? 实验三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 (综合性实验,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 2.理解高血压患者的知识需求。 3.熟悉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4.掌握高血压健康教育要点。 5.培养护患沟通的良好能力。 【实验用物】多媒体设备、同学自制健康教育海报、摄像机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案例展示:患者男性,57岁,2年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的控制一直不理想,最近 一次测量血压值为165/105mmHg。病人自述高血压病并未给他带来很多不适,当头痛,心 悸等症状出现时,他会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随着症状好转,他常常熬夜加班工作,没有
运动锻炼的习惯,嗜烟,偶饮酒。2.分4组讨论:患者目前的知识需求是什么?3.根据患者的文化、生活、心理背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练习健康教育。4.各小组展示健康教育作品【注意事项】1.健康教育方法。2.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3.高血压患者的知识需求4.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练习与思考题】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时,应当如何实施健康教育?实验四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验证性实验,3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循环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2.能正确概述心电监护仪的结构、功能和维护保养方法。3.能正确实施心电检测技术。4.能正确说出心电监护的目的、注意事项。【实验物品】手消毒液、心电监护仪、清洁治疗盘内放置一次性粘贴电极3~5片、纱布、75%酒精棉球、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实验方法与步骤】案例:患者,65岁。主诉:胸闷、心悸伴头晕2小时。入院检查:体温36.7℃,脉搏200次/分,血压100/70mmHg,神志清楚,检查配合。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嘱:心电监测
运动锻炼的习惯,嗜烟,偶饮酒。 2.分4组讨论:患者目前的知识需求是什么? 3.根据患者的文化、生活、心理背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练习健康教育。 4.各小组展示健康教育作品。 【注意事项】 1.健康教育方法。 2.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3.高血压患者的知识需求。 4.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练习与思考题】 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时,应当如何实施健康教育? 实验四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验证性实验,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能应用临床思维方法对循环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分析病情. 2.能正确概述心电监护仪的结构、功能和维护保养方法。 3.能正确实施心电检测技术。 4.能正确说出心电监护的目的、注意事项。 【实验物品】 手消毒液、心电监护仪、清洁治疗盘内放置一次性粘贴电极3~5片、纱布、75%酒精棉球、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 桶。 【实验方法与步骤】 案例: 患者,65岁。主诉:胸闷、心悸伴头晕2小时。入院检查:体温36.7℃,脉搏200次/分,血压100/70mmHg, 神志清楚,检查配合。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嘱:心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