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调整后)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PsychiatricNursing总学时:36讲授学时:32见习学时:4学分:2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病理学、护理药理学适用专业:护理学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精神科护理学是从护理学角度研究和帮助出现异常精神活动与行为的人,使其恢复或提升精神健康水平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掌握精神科知识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人的健康与疾病,树立关爱护理对象、重视精神卫生服务的意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为推进精神卫生事业,以保障人类健康为目标的过程中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1学时)第一章:精神科护理学绪论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精神医学与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明确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及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正确认识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重要性。教学要求:识记:(1)精神障碍的概念(2)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3)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4)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理解:(1)精神医学发展简史(2)精神病护理发展史(3)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重要性(4)中国精神医学的发展趋势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和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清楚精神症状的特点;掌握精神疾病症状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教学要求:识记:(1)中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2)精神症状的本质(3)精神症状的特点理解:(1)精神疾病的病(2)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绪障碍、记忆障碍、活动或意志行为障碍、智能障碍的表现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三章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技巧明确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清楚精神疾病的观察内容、方法与要求,护理记录的方法和内容;掌握精神科的基础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明确精神科分级护理的对象与护理要求。教学要求:
精神科护理学(调整后)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sychiatric Nursing 总学时:36 讲授学时:32 见习学时:4 学分:2 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病理学、护理药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学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精神科护理学是从护理学角度研究和帮助出现异常精神活动与行为的人,使 其恢复或提升精神健康水平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掌握精神科知 识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人的健康与疾病,树立关爱护理对象、重视精神卫生服务的意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 度,具备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为推进精神卫生事业,以保障人类健 康为目标的过程中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1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精神医学与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明确精神 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及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正确认识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识记: (1)精神障碍的概念 (2)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3)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 (4)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理解: (1)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2)精神病护理发展史 (3)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重要性 (4)中国精神医学的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 讲授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5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和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清楚精神症状的特点;掌握精神疾病症状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识记: (1)中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 (2)精神症状的本质 (3)精神症状的特点 理解: (1)精神疾病的病因 (2)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绪障碍、记忆障碍、活动或意志行为障 碍、智能障碍的表现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技巧, 明确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清楚精神疾病的观察内容、方法与要求,护理记录的方法和内容;掌握精神科的基 础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明确精神科分级护理的对象与护理要求。 教学要求:
识记:(1)精神疾病患者的分级护理理解:(1)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及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护理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沟通的技巧、对精神疾病观察的方法、精神科基础护理内容。应用:(1)将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授课方式:讲授第四章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2学时)教学自标:通过“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自杀的定义、分类及木僵的表现;掌握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自杀的危险因子、出走行为发生的原因及木僵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各种急危状态的发生,并能在急危事件发生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教学要求:识记:(1)自杀的定义及分类(2)木僵的表现理解:(1)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2)评估自杀的危险因子(3)出走行为发生的原因(4)木僵发生的原因应用:(1)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来预防各种急危状态的发生(2)在急危事件发生后能采取有效的处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五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驱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掌握谱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明确导致谱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明确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与分类理解:(1)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繪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及遗忘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2)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3)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4)驱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5)导致精神障碍的常见驱体疾病的临床特点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掌握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掌握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原则。明确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了解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原则。了解中枢兴奋剂滥用的临床表现与后果。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精神活性物质、物质依赖、物质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2)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3)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防原则理解:(1)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2)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发病机制
识记: (1)精神疾病患者的分级护理 理解: (1)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及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护理记录的内容及 方法;沟通的技巧、对精神疾病观察的方法、精神科基础护理内容。 应用: (1)将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授课方式: 讲授 第四章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自杀的定义、分类及木僵的 表现;掌握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自杀的危险因子、出走行为发生的原因及木僵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 防各种急危状态的发生,并能在急危事件发生后采取有效的处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自杀的定义及分类 (2)木僵的表现 理解: (1)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 (2)评估自杀的危险因子 (3)出走行为发生的原因 (4)木僵发生的原因 应用: (1)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来预防各种急危状态的发生 (2)在急危事件发生后能采取有效的处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五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 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明确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 征的常见病因;明确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主 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脑器质 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理解: (1)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谵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及遗忘 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2)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 (3)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 理原则 (4)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 (5)导致精神障碍的常见躯体疾病的临床特点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 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掌握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掌握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原 则。明确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了解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原则。了解中枢兴奋剂滥用的临 床表现与后果。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精神活性物质、物质依赖、物质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 (2)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3)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防原则 理解: (1)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 (2)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发病机制
(3)兴奋剂滥用的表现与后果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分型、治疗原则明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原则理解:(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4学时)第八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通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则:明确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则理解:(1)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2)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4学时)第章神经症和瘾症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通过“神经症和瘾症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分类、共同特征;明确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及意症的临床表现;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神经症和瘾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神经症的概念(2)神经症的传统类别、共同特征理解:(1)恐惧症的临床表现(2)强迫症的临床表现(3)焦虑症的临床表现(4)疑病症的临床表现(5)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6)瘾症的临床表现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神经症和瘾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十章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2学时)教学自标:通过“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则;明确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预防;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则理解:(1)急性应激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2)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
(3)兴奋剂滥用的表现与后果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4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分型、治疗原 则;明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理解: (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八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4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 原则;明确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则 理解: (1)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 (2)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九章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4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分类、共同特征;明确 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及癔症的临床表现;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神经症和癔症患者实施整体 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神经症的概念 (2)神经症的传统类别、共同特征 理解: (1)恐惧症的临床表现 (2)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3)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4)疑病症的临床表现 (5)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6)癔症的临床表现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神经症和癔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十章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 则;明确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预防;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分类、治疗原则 理解: (1)急性应激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2)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
(3)应激相关障碍的预防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2学时)教学自标:通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神经性庆厌食、神经性贫食的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明确睡眠障碍的概念、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了解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与临床类型。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2)睡眠障碍的概念、常见临床类型的表现与处理原则理解:(1)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类型、治疗原则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第十二章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明确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种类。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的病因。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识记:(1)临床表现、等级划分的标准(2)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理解:(1)病因、治疗与预防原则(2)治疗原则;与精神发育迟滞的鉴别(3)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4)综合性治疗的原则,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点,常用药物中枢兴奋剂的使用方法应用:(1)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整体护理(2)运用护理程序为儿童孤独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3)运用护理程序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授课方式:讲授+案例讨论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见习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课间实习,学生能够将精神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深入了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准确系统掌握精神障碍领域的常见病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护理要点。(二)见习的主要内容为:1.精神科病房的特点及安全要求2.精神疾病患者接触交谈的技巧3.精神疾病症状学的认症(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4.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自杀行为、暴力行为、出走行为、嘻食及木僵)5.下列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1)精神分裂症(2)情感性精神障碍(3)神经症(4)应激相关障碍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根据平时成绩、见习成绩和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占20%,(其中提问及课堂讨论:5%,出勤:5%,作业:10%。)(2)见习成绩:占10%(3)期末考核:闭卷或开卷笔试,占70%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3)应激相关障碍的预防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 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明确睡眠障碍的概念、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了解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与 临床类型。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2)睡眠障碍的概念、常见临床类型的表现与处理原则 理解: (1)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类型、治疗原则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第十二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 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明确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种类。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 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的病因。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 识记: (1)临床表现、等级划分的标准 (2)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理解: (1)病因、治疗与预防原则 (2)治疗原则;与精神发育迟滞的鉴别 (3)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4)综合性治疗的原则,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点,常用药物中枢 兴奋剂的使用方法 应用: (1)运用护理程序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2)运用护理程序为儿童孤独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3)运用护理程序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见习4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课间实习,学生能够将精神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 进一步深入了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准确系统掌握精神障碍领域的常见病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护理要点。 (二)见习的主要内容为: 1.精神科病房的特点及安全要求 2.精神疾病患者接触交谈的技巧 3.精神疾病症状学的认症(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 4.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自杀行为、暴力行为、出走行为、噎食及木僵) 5.下列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 (1)精神分裂症(2)情感性精神障碍(3)神经症(4)应激相关障碍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根据平时成绩、见习成绩和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 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20%,(其中提问及课堂讨论:5%,出勤:5%,作业:10%。) (2)见习成绩:占10%。 (3)期末考核:闭卷或开卷笔试,占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主要参考书:马风杰.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撰写人:李晓慧审核人:王庆美李文涛课程负责人:李晓慧
(1)教材: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马风杰.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撰写人:李晓慧 审核人:王庆美 李文涛 课程负责人: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