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考题40 分,延时3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 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费解/解数蔓延/顺蔓摸瓜商贾/余勇可贾 B.钥匙/锁钥强迫/强人所难刹住/古刹钟声 C.梦魇/笑靥市侩/脍炙人口木讷/方枘圆凿 D.嗔目/缜密信笺/明修栈道叱咤/姹紫嫣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但他那种临危授 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B.利用所谓“西藏问题”分裂中国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梦呓,为此导演制造的各种事 端不过是杯水车薪式的闹剧 C.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独特,气势磅礴,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 外电评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卓尔不群,美不胜收。 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2月份他兑现了承诺, 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分)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指责。 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烟草税可能 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李毅中表示,尽 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毎支近30毫克降低到12.8毫克,同 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标志,公众场所的禁 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为此,学校举行 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 写出你方的辩词。(5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 连云港市 2009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60 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考题 40 分,延时 30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 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费解./解.数 蔓.延/顺蔓.摸瓜 商贾./余勇可贾. B.钥.匙/锁钥. 强.迫/强.人所难 刹.住/古刹.钟声 C.梦魇./笑靥. 市侩./脍.炙人口 木讷./方枘.圆凿 D.嗔.目/缜.密 信笺./明修栈.道 叱咤./姹.紫嫣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但他那种临危授 ... 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B.利用所谓“西藏问题”分裂中国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梦呓,为此导演制造的各种事 端不过是杯水车薪 ....式的闹剧。 C.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独特,气势磅礴,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 外电评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卓尔不群 ....,美不胜收。 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 2 月份他兑现了承诺, 他这种一言九鼎 ....的行为,令人敬佩。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 分)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指责。 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烟草税可能 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李毅中表示,尽 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每支近 30 毫克降低到 12.8 毫克,同 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标志,公众场所的禁 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 4.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为此,学校举行 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 写出你方的辩词。(5 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所需 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 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 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 而营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于官,甲 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 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孑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 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 执吏以闺闻。诏付台①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 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 逾年 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岀粟,先期予民, 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干顷。雏、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 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咱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捷。朝廷议加厮啰节制。亿曰:“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 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议遂寝。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 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 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 以谕亿。亿日:“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所需 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 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 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 而营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于官,甲 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 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 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 执吏以闻。诏付台①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 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 逾年。 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 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雏、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 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唃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捷。朝廷议加唃厮啰节制。亿曰:“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 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议遂寝。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 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 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 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
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 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宋史列传第七十四》,有删节) 注:①台:御史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赋:征税 B.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贷:借款 C.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除:授官 D.亿性方重,治家严饬 谨慎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②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③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 ④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⑤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 ⑥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 嫂,欲使其屈从。韩亿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断。 B.通过审査吴植的衙吏,朝廷发现了吴植贿赂一事,王钦若见事不可掩盖,就主动请罪, 而吴植为推脱罪责,反诬陷衙吏错把他问候亲近人的话说给了王钦若 C.有一年益州大旱,韩亿打破惯例,拿出多于往年几倍的官粮先救济老百姓,益州的百 姓因此没有遭受饥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几千顷的民田得到了灌溉 D.范仲淹向皇上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官员选拔不公,并暗地里推荐韩亿。皇上 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自己从做官以来,从来没有为官职结交托请别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3分) (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3分) (3)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③小帘栊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 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 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宋史·列传第七十四》,有删节) 注:①台:御史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赋:征税 B.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贷:借款 C.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除:授官 D.亿性方重,治家严饬. 饬:谨慎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3 分) ①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 ②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③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 ④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⑤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 ⑥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 嫂,欲使其屈从。韩亿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断。 B.通过审查吴植的衙吏,朝廷发现了吴植贿赂一事,王钦若见事不可掩盖,就主动请罪, 而吴植为推脱罪责,反诬陷衙吏错把他问候亲近人的话说给了王钦若。 C.有一年益州大旱,韩亿打破惯例,拿出多于往年几倍的官粮先救济老百姓,益州的百 姓因此没有遭受饥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几千顷的民田得到了灌溉。 D.范仲淹向皇上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官员选拔不公,并暗地里推荐韩亿。皇上 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自己从做官以来,从来没有为官职结交托请别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3 分) ▲ (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3 分) ▲ (3)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4 分) ▲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昋时所起到烟缕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 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6分)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举酒属客 。(苏轼《赤壁赋》)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欲治其国者,▲:欲齐其家者,▲ (《大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旧燕 张中行 ①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如果只许选一种,以期情能专注,我必选 ②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正房五间,东西厢 房各三间,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这一间前部有门,有意思的是前部 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 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 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③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 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 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 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 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 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6 分) ▲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4 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举酒属客, ▲ , ▲ 。(苏轼《赤壁赋》) (4)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欲治其国者, ▲ ;欲齐其家者, ▲ 。 (《大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旧 燕 张中行 ①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如果只许选一种,以期情能专注,我必选 “燕”。 ②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正房五间,东西厢 房各三间,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这一间前部有门,有意思的是前部 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 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 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③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 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 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 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 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
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 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 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 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乌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 ④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祖传式 房,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 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 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 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未或五月 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 乎乎的。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 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 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 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①不负 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 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⑤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 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睛池馆燕争泥”的景象。 ⑥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房屋倒場,现 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②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 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 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年年驿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5 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 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 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 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 ④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祖传式 房,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 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 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 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 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 乎乎的。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 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 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 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①不负 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 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⑤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 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燕争泥”的景象。 ⑥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房屋倒塌,现 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②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 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 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年年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