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运河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Xiaofei111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奢靡/风靡一时行草/行将就木干劲/疾风劲草仿佛/佛口蛇心 B.折本/损兵折将纤夫/纤毫毕见里弄/弄巧成拙煞尾/凶神恶煞 C.调遣/风调雨顺暴露/出乖露丑着重/不着边际积攒/攒三聚五 D.角色群雄角逐度量度德量力横祸′横行霸道伺候/伺机而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哈尔滨大冬会在开闭幕式门票和短道速滑项目的比赛门票销售一空的同时,有关部 门也在为开闭幕式的安排工作做充分准备,并组织了多次实战演练 B.209年1月18日,经历了22天战火折磨的加沙地带终于迎来了停火。这22天不 堪回首,加沙的夜晚如同白昼,恐惧、杀戮和破坏无处不在 C.2月15日中坦举行会谈,有关人士指出,中方愿同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国际社会 道努力,继续为加快非洲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D.在第59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阶段,观众将欣赏到一部名为《食品公司》的重要影 片,它对食品行业的非正常运作进行了揭露,其程度与金融危机不相上下。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 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 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 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佀》《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 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3分)
江苏省运河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Xiaofei111 (本卷满分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奢靡. / 风靡.一时 行.草 / 行.将就木 干劲. / 疾风劲.草 仿佛./ 佛.口蛇心 B.折.本 / 损兵折.将 纤.夫 / 纤.毫毕见 里弄. / 弄.巧成拙 煞.尾 / 凶神恶煞. C.调.遣 / 风调.雨顺 暴露./ 出乖露.丑 着.重 / 不着.边际 积攒./ 攒.三聚五 D.角.色 / 群雄角.逐 度.量 / 度.德量力 横.祸 / 横.行霸道 伺.候 / 伺.机而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哈尔滨大冬会在开闭幕式门票和短道速滑项目的比赛门票销售一空的同时,有关部 门也在为开闭幕式的安排工作做充分准备,并组织了多次实战演练。 B.2009 年 1 月 18 日,经历了 22 天战火折磨的加沙地带终于迎来了停火。这 22 天不 堪回首,加沙的夜晚如同白昼,恐惧、杀戮和破坏无处不在。 C.2 月 15 日中坦举行会谈,有关人士指出,中方愿同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国际社会一 道努力,继续为加快非洲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D.在第 59 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阶段,观众将欣赏到一部名为《食品公司》的重要影 片,它对食品行业的非正常运作进行了揭露,其程度与金融危机不相上下。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 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 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 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 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 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 25 字)(2 分)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3 分)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 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4分) 二、文盲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昊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 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奷猾屏气。 使者以状间,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 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 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扦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 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岀,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 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 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 身帅将土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 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乂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 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 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 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 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 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 谥忠确。 (选自《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 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 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 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 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 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 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 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 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 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 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 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 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 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 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 谥忠确。 (选自《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 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 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 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 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 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分)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3分) (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段克已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质。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 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①段克已: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已皆以文章擅句,被时人目为“二妙”, 金亡后终不仕元。②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5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 飞扬 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 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 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 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 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 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 分)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3 分) (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4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段克已①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②。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 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①段克已: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已皆以文章擅句,被时人目为“二妙”, 金亡后终不仕元。②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5 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0.补写除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 《琵琶行》)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子曰:“巧言乱德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秋日笔记 尚建荣 ①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动触角,我几 乎就辨认不岀它的青绿色的、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 盯着金铃子 ②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伏在叶片上。 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 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一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 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出的艺术家呀! ③三个小时后,我去看它,它正把两条后腿开始缓缓地向后伸直,伸直,就像一个走累 了的人躺在草地上舒展腰身。伸到极限,它又缓缓地蜷拢,蜷拢。如此伸缩了几个来回,它 便把后腿的右足缓缓地搭上嘴巴轻轻地摩擦。 ④我突然想起秋天的寒意在一点点加重。也许,这是一只快要冻僵了的金铃子。它缓慢 地蹬腿,摩嘴,是在疏通经络以抵御这一丝严寒吧。此前,我真不知道这只金铃子曾栖在谁 家的阳台或哪一片草丛,更不知道它是如何飞过林立的高楼降落到我家窗台的 ⑤不由想起《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 床下。两千多年前,一群受不了寒寂之苦的蟋蟀离开野地迁往农家屋檐,又一步步移到屋内 最后,钻入主人的床下去躲避风寒。今天,这只金铃子说不定就是夹杂在当年这支撤退大军 中的金铃子后代。也许,它同样是受不了外面的风寒才想钻进我的室内或躲到床下去的吧。 ⑥就这样,这只拿后足摩擦了一会儿嘴巴的金铃子可能感到了一丝暖意,它把后腿缓缓 地放回到了花叶的原处,之后用带着锯齿的中足小腿翻转过去,来来回回地摩擦后腿的根部 和腰身。就这样,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它停下来动不动了。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 铃子。 ⑦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 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的一下,它竟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我伸出手指 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度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 近,它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⑧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滋味。以地球主宰者自居的人与卑弱微小的金铃子是
10.补写除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 《琵琶行》) (3)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4)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子曰:“巧言乱德,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秋日笔记 尚建荣 ①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动触角,我几 乎就辨认不出它的青绿色的、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 盯着金铃子。 ②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伏在叶片上。 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 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 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出的艺术家呀! ③三个小时后,我去看它,它正把两条后腿开始缓缓地向后伸直,伸直,就像一个走累 了的人躺在草地上舒展腰身。伸到极限,它又缓缓地蜷拢,蜷拢。如此伸缩了几个来回,它 便把后腿的右足缓缓地搭上嘴巴轻轻地摩擦。 ④我突然想起秋天的寒意在一点点加重。也许,这是一只快要冻僵了的金铃子。它缓慢 地蹬腿,摩嘴,是在疏通经络以抵御这一丝严寒吧。此前,我真不知道这只金铃子曾栖在谁 家的阳台或哪一片草丛,更不知道它是如何飞过林立的高楼降落到我家窗台的。 ⑤不由想起《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 床下。两千多年前,一群受不了寒寂之苦的蟋蟀离开野地迁往农家屋檐,又一步步移到屋内, 最后,钻入主人的床下去躲避风寒。今天,这只金铃子说不定就是夹杂在当年这支撤退大军 中的金铃子后代。也许,它同样是受不了外面的风寒才想钻进我的室内或躲到床下去的吧。 ⑥就这样,这只拿后足摩擦了一会儿嘴巴的金铃子可能感到了一丝暖意,它把后腿缓缓 地放回到了花叶的原处,之后用带着锯齿的中足小腿翻转过去,来来回回地摩擦后腿的根部 和腰身。就这样,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它停下来一动不动了。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 铃子。 ⑦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 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的一下,它竟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我伸出手指 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度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 近,它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⑧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滋味。以地球主宰者自居的人与卑弱微小的金铃子是
多么惊人的相似啊——伸腿,摩嘴,搓身,这只在秋天快在冻僵的金铃子当找不到同伴时, 它的内心会有多寂寞伤感呢?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 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 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 此黯然失色。 ⑨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唧—唧——″偶尔飘来的-两声秋虫鸣叫,无意 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 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 蟀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离在一个遥远的世 界。 ⑩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谁家的屋檐下栖息?明天,它 又将撤向哪里? 11.文章第二段描写金铃子的情状,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12.文章引用了《豳风·七月》中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简要分析其思想内涵。(6分) 14.文章多次直接描写金铃子,请结合金铃子的象征意义探讨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选定后不得再选做另一类 文本。(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一个耳光与八个主义 周泽雄 作文章与做学问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手脚可做,猫腻可藏? 最近颇为闹猛的掌掴事件为例。央视“百家讲坛"的尊客阎崇年先生在无锡签名售书, 突遭一青年掌掴。事后,该青年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是对阎崇年学术观点的抗议。可以交代
多么惊人的相似啊——伸腿,摩嘴,搓身,这只在秋天快在冻僵的金铃子当找不到同伴时, 它的内心会有多寂寞伤感呢?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 一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 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 此黯然失色。 ⑨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唧——唧——”偶尔飘来的一两声秋虫鸣叫,无意 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 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 蟀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离在一个遥远的世 界。 ⑩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谁家的屋檐下栖息?明天,它 又将撤向哪里? 11.文章第二段描写金铃子的情状,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 分) ▲ ▲ 12.文章引用了《豳风·七月》中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 ▲ 1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简要分析其思想内涵。(6 分) ▲ ▲ 14.文章多次直接描写金铃子,请结合金铃子的象征意义探讨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 分) ▲ ▲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选定后不得再选做另一类 文本。(15 分) 甲 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一个耳光与八个主义 周泽雄 作文章与做学问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手脚可做,猫腻可藏? 以最近颇为闹猛的掌掴事件为例。央视“百家讲坛”的尊客阎崇年先生在无锡签名售书, 突遭一青年掌掴。事后,该青年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是对阎崇年学术观点的抗议。可以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