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郑梁梅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果脯(pi) 殄(tian)灭 荫(yin)凉 强( 附会 B.掉色(se) 颔(han)首 劲(jng)爆 遂(sui)人愿 C.卸载(zi)逮(dai)捕 间(jln)隙 怏不乐 牵天怏请 D.道行(heng) 偌(ruo)大 刷(shua)白 君入瓮(weng) 2.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偌大/诺言 嗜好/谥号 掎角之势/人 才济济 B.酗酒/抚恤 饯别/栈道 步履蹒跚/潸 然泪下 C.塑料/追遡 对峙/秩序 恪尽职守/溘 然长逝 D.琵琶/毗连 辍学/啜泣 峥嵘岁月/字 斟句酌 3.下面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 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 异常之早 B.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奧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 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孰能生巧。 C.文学是艰难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 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D.他们即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去预言遥 远的未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文学叫古典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先 秦散文、西汉 史传文学、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代表了各时 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B.我国古代有些文学形式在不同朝代其所指有别,如“传奇”,唐、宋 时代是指文言短 篇小说,明清时代则指戏曲作品;“乐府”,汉代指民歌,宋代词也可以用此名 称 C.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 体的散文称为 古文,并使之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后来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 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所谓“古文运动
江苏省郑梁梅中学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果脯(pǔ) 殄(tiǎn)灭 荫(yìn)凉 牵 强(qiǎng)附会 B. 掉色(sè) 颔(hàn)首 劲(jìng)爆 天 遂(suì)人愿 C. 卸载(zǎi) 逮(dài)捕 间(jiān)隙 怏 (yàng)怏不乐 D. 道行(héng) 偌(ruò)大 刷(shuà)白 请 君入瓮(wèng) 2.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偌大/诺言 嗜好/谥号 掎角之势/人 才济济 B.酗酒/抚恤 饯别/栈道 步履蹒跚/潸 然泪下 C.塑料/追溯 对峙/秩序 恪尽职守/溘 然长逝 D.琵琶/毗连 辍学/啜泣 峥嵘岁月/字 斟句酌 3.下面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 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 异常之早。 B.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 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孰能生巧。 C.文学是艰难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 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D.他们即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去预言遥 远的未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文学叫古典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先 秦散文、西汉 史传文学、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代表了各时 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B.我国古代有些文学形式在不同朝代其所指有别,如“传奇”,唐、宋 时代是指文言短 篇小说,明清时代则指戏曲作品;“乐府”,汉代指民歌,宋代词也可以用此名 称。 C.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 体的散文称为 古文,并使之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后来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 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所谓“古文运动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 楚辞是屈原在楚 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文学史 上以“风”“骚”并称,来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彩虹 梁晓泉 男人进屋往床上一扑就睡着了。 惯力挺大,双人床抗议似的响了好几声。床是他们俩口子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便 宜,才二十元钱。房东不管床,就这房子,爱住不住,明儿个就要来收下月的房 租了。 儿子嘟了嘴跟母亲回来了,老师动员学生报兴趣班,母亲没给报。 进屋,儿子就嚷起来,你看哪,老爸的鞋!他老爸睡觉不文明,躺大床上, 只脚却搁在小床上,没脱鞋。 女人不恼,却笑了。她瞧见了男人手里的营生,弯腰,把男人攥的三张十元的人 民币弄下来。在解决了儿子提出的问题。一切都轻柔,她知道丈夫累了,怕整醒 他。可儿子似乎不太体谅人,又抱怨上了,这回是嫌他爸呼噜太响,影响他做作 拿板凳,到门口做去。母亲把儿子赶外边去了。 儿子在老家不好好上学,他爷爷前不久才把他送来,儿子来了后心情一直不太好。 原因挺多,首先,是对他老爸的诚信有怀疑。那晚,房子漏雨,儿子说,老爸, 你怎么说你住在高楼大厦里……父亲有力地摆手,说,儿呵,你现在小,大了就 明白了,干啥都要有发展的眼光……爸在盖高楼大厦,这你看见了吧?那么,为 什么没领你住高楼大厦呢?我有我的安排,你妈知道,你不知道。我跟你透露透 露 归纳一下,老爸的安排是,“想要知道春天的温暖,先要经历冬天的严寒。”现 在有意先“严寒”一下;再具体讲是,夜里能享受喷泉音乐,白天能欣赏彩虹 儿子反驳说,老家也有彩虹。父亲说,人和人能比吗?同理,农村的彩虹咋能和 城里的比呢。 母亲的心态永远是平和的,她听了只是点头。而现在,她刚给丈夫盖了件衣服, 就一时怔在那了,心里盘算着其余的二十元钱从哪来?每月房租一百五,凑到 百三了。女人叹口气,听见儿子在外面嚷,出来看是落雨点了,帮儿子搬了板凳 回屋。 板凳碰着床了,把男人弄醒了,男人伸一个懒腰,说,钱,拿去了吧?又说,今 天点高,碰上刘老板弄到工地一汽车大理石,急用,卸车给现钱,每人三十元, 还管一顿饭,嘿嘿,六个小时搞定,爽!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战国的诗歌 305 篇; 楚辞是屈原在楚 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文学史 上以“风”“骚”并称,来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彩 虹 梁晓泉 男人进屋往床上一扑就睡着了。 惯力挺大,双人床抗议似的响了好几声。床是他们俩口子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便 宜,才二十元钱。房东不管床,就这房子,爱住不住,明儿个就要来收下月的房 租了。 儿子嘟了嘴跟母亲回来了,老师动员学生报兴趣班,母亲没给报。 一进屋,儿子就嚷起来,你看哪,老爸的鞋!他老爸睡觉不文明,躺大床上,一 只脚却搁在小床上,没脱鞋。 女人不恼,却笑了。她瞧见了男人手里的营生,弯腰,把男人攥的三张十元的人 民币弄下来。在解决了儿子提出的问题。一切都轻柔,她知道丈夫累了,怕整醒 他。可儿子似乎不太体谅人,又抱怨上了,这回是嫌他爸呼噜太响,影响他做作 业了。 拿板凳,到门口做去。母亲把儿子赶外边去了。 儿子在老家不好好上学,他爷爷前不久才把他送来,儿子来了后心情一直不太好。 原因挺多,首先,是对他老爸的诚信有怀疑。那晚,房子漏雨,儿子说,老爸, 你怎么说你住在高楼大厦里……父亲有力地摆手,说,儿呵,你现在小,大了就 明白了,干啥都要有发展的眼光……爸在盖高楼大厦,这你看见了吧?那么,为 什么没领你住高楼大厦呢?我有我的安排,你妈知道,你不知道。我跟你透露透 露。 归纳一下,老爸的安排是,“想要知道春天的温暖,先要经历冬天的严寒。”现 在有意先“严寒”一下;再具体讲是,夜里能享受喷泉音乐,白天能欣赏彩虹。 儿子反驳说,老家也有彩虹。父亲说,人和人能比吗?同理,农村的彩虹咋能和 城里的比呢。 母亲的心态永远是平和的,她听了只是点头。而现在,她刚给丈夫盖了件衣服, 就一时怔在那了,心里盘算着其余的二十元钱从哪来?每月房租一百五,凑到一 百三了。女人叹口气,听见儿子在外面嚷,出来看是落雨点了,帮儿子搬了板凳 回屋。 板凳碰着床了,把男人弄醒了,男人伸一个懒腰,说,钱,拿去了吧?又说,今 天点高,碰上刘老板弄到工地一汽车大理石,急用,卸车给现钱,每人三十元, 还管一顿饭,嘿嘿,六个小时搞定,爽!
女人打男人脸一下,说,天天有这事就好了,给现钱哪。省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要 钱了。她春节要钱时跟人打了一仗,也没弄回来,想到这儿,她又来气了,倒好 像咱欠了他似的? 可是,还差二十元房租?女人撞男人胳膊。 男人没搭腔,钱?钱?俩口子也不是没合计过回家。可老家的教学质量不行,再 说了,俩人大张旗鼓地跑出来,要是灰头土脸地回去,脸往哪放。男人终于冒出 句,睡觉,睡觉,知道不?天塌下来有老爷们顶着 外边的天黑下来了,雨越下越大。 到半夜。小床上的儿子嘟囔有水,揉着眼睛爬这床上了。 女人急忙起来,这工夫,丈夫也醒了。俩大人一阵忙碌,接下来睡不着了,于是, 男人搂了儿子又在讲他的安排 儿子小床上的被褥掀开卷到一头,露出床扳的地方摆上俩脸盆,雨水自棚顶划出 轻盈的流线,叮咚、叮咚地响一一确乎有那么点音乐的意思。现在,对于父亲的 再坚持,儿子有些同意了,儿子说,嗯,就是往外溅水不好。父亲说,这好办 哩。让女人下地,扔盆里俩手巾。女人下去却立马上来了,说:“妈呀!看见老 大一只耗子。 下雨搬家嘛。男人淡淡地说,闭了灯就看不见了。 关了灯,三个人往一起挤,挤着挤着,女人忽然乐了,用头顶男人,说,老鬼! 女人一高兴就愿意这样叫,老鬼,那二十元钱不给她了。 男人应承说,对呵,大耗子也在屋住,那二十元得让大耗子交 贫嘴,女人说,这脸盆不要动。明儿个,让老女人看看,漏得可比她说的大多了 个盆扣十元。男人笑了,说,反正是你们老娘们的事儿。 上午。女人把要房租的老女人引到儿子的床铺前,一个劲儿地连说带比划。 老女人不示弱,也一个劲又说又比划。半小时后,俩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各让一 步,这月缓交二十元,下月交。 老女人撑着伞走了,这边的男人、女人眼睛乐成了缝。 雨停了,太阳露出笑脸。工地远方的沼泽地那边,天际间,升起了一道美妙的彩 虹……父亲怪声地喊儿子,说,看见没?看见没?不经风雨,咋见彩虹。儿子说, 嗯!是和老家的不一样。女人也嘬嘴说好……另侧的高楼浴在春天的阳光里 切都那么可爱、迷人。望了好一会儿,女人把脸盆里的水倒了,拿出被褥挂在院 落的铁丝上晾。 男人说,我立马到工地看看,兴许还有昨天那样的好事 女人说,赶紧去吧 5.第五段画线的部分表现了女人怎样的心理?(5分) 6.画线句子“外边的天黑下来了,雨越下越大”,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7.“雨停了,太阳露出笑脸。工地远方的沼泽地那边,天际间,升起了一道美 妙的彩虹……”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8.小说以《彩虹》为题有什么深刻含意?(6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女人打男人脸一下,说,天天有这事就好了,给现钱哪。省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要 钱了。她春节要钱时跟人打了一仗,也没弄回来,想到这儿,她又来气了,倒好 像咱欠了他似的? 可是,还差二十元房租?女人撞男人胳膊。 男人没搭腔,钱?钱?俩口子也不是没合计过回家。可老家的教学质量不行,再 说了,俩人大张旗鼓地跑出来,要是灰头土脸地回去,脸往哪放。男人终于冒出 句,睡觉,睡觉,知道不?天塌下来有老爷们顶着。 外边的天黑下来了,雨越下越大。 到半夜。小床上的儿子嘟囔有水,揉着眼睛爬这床上了。 女人急忙起来,这工夫,丈夫也醒了。俩大人一阵忙碌,接下来睡不着了,于是, 男人搂了儿子又在讲他的安排。 儿子小床上的被褥掀开卷到一头,露出床扳的地方摆上俩脸盆,雨水自棚顶划出 轻盈的流线,叮咚、叮咚地响——确乎有那么点音乐的意思。现在,对于父亲的 一再坚持,儿子有些同意了,儿子说,嗯,就是往外溅水不好。父亲说,这好办 哩。让女人下地,扔盆里俩手巾。女人下去却立马上来了,说:“妈呀!看见老 大一只耗子。” 下雨搬家嘛。男人淡淡地说,闭了灯就看不见了。 关了灯,三个人往一起挤,挤着挤着,女人忽然乐了,用头顶男人,说,老鬼! 女人一高兴就愿意这样叫,老鬼,那二十元钱不给她了。 男人应承说,对呵,大耗子也在屋住,那二十元得让大耗子交。 贫嘴,女人说,这脸盆不要动。明儿个,让老女人看看,漏得可比她说的大多了。 一个盆扣十元。男人笑了,说,反正是你们老娘们的事儿。 上午。女人把要房租的老女人引到儿子的床铺前, 一个劲儿地连说带比划。 老女人不示弱,也一个劲又说又比划。半小时后,俩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各让一 步,这月缓交二十元,下月交。 老女人撑着伞走了,这边的男人、女人眼睛乐成了缝。 雨停了,太阳露出笑脸。工地远方的沼泽地那边,天际间,升起了一道美妙的彩 虹……父亲怪声地喊儿子,说,看见没?看见没?不经风雨,咋见彩虹。儿子说, 嗯!是和老家的不一样。女人也嘬嘴说好……另侧的高楼浴在春天的阳光里,一 切都那么可爱、迷人。望了好一会儿,女人把脸盆里的水倒了,拿出被褥挂在院 落的铁丝上晾。 男人说,我立马到工地看看,兴许还有昨天那样的好事。 女人说,赶紧去吧。 5.第五段画线的部分表现了女人怎样的心理?(5 分) 6.画线句子“外边的天黑下来了,雨越下越大”,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 分) 7.“雨停了,太阳露出笑脸。工地远方的沼泽地那边,天际间,升起了一道美 妙的彩虹……”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6 分) 8.小说以《彩虹》为题有什么深刻含意?(6 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 分)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 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 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 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 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 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 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 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童仆有恩,虽夲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 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 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 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 惟 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六来归来归:出嫁,嫁过来 B.室靡弃物 靡:没有 C.每至夜分夜分:半夜 D.遇童仆有恩 遇:遇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二子肖母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抚爱之,益念孺人 先妣抚之甚厚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十六年而有妇 君子博学血日参省乎己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 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 爱 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中“馀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 年幼,对母亲记忆模糊,感情不深 12.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5分) 译文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 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 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 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 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 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 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 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 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 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 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 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年十六来归 来归:出嫁,嫁过来 B.室靡弃物 靡:没有 C.每至夜分 夜分:半夜 D.遇童仆有恩 遇:遇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以二子肖母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抚爱之,益念孺人 先妣抚之甚厚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十六年而有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 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 爱。 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中“馀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 年幼,对母亲记忆模糊,感情不深。 12.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5 分) 译 文:
(2)、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5分) 译 文 四、默写 13.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一文的主旨句 是 夫当 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 下 (杜甫《登高》)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子·劝学》) (5)春蚕到死丝方 尽 李 商隐《无题》) (6)世事洞明皆学 (曹 雪芹《红楼梦》) (7)民本主义思想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个方面,即:“民为 ,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五、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 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2)、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5 分) 译 文: 四、默写 13.名句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一文的主旨句 是 , 。 (2) ,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 下, 。 (杜甫《登高》)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荀 子·劝学》) (5)春蚕到死丝方 尽, 。(李 商隐《无题》) (6)世事洞明皆学 问, 。(曹 雪芹《红楼梦》) (7)民本主义思想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个方面,即:“民为 贵, ,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五、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 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 分)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