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届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2013.1)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煊赫/头晕目眩 纤夫/纤尘不染 混沌/插科打诨 B.果脯/惊魂甫定 分娩/冠冕堂皇 翩跹/阡陌纵横 C.脊椎/椎心泣血 露骨/抛头露面 和面/和衷共济 D.粘贴/拈花惹革 饯别/明修栈道 诧异/叱咤风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 博采众长,不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 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 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从“给力”“HOLD住”一路走来,象征着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正能 量”一词在大量的流行语汇中登堂入室,位列新浪网2012年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3.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为母亲庆祝90大寿,在众多记者面前当场跪在母 亲膝前,热泪盈眶。此举引发热议:有人感动,称其孝顺;有人不屑,称其作秀, 有拿母亲当道具的嫌疑。 周校长此举是孝顺还是作秀?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简洁,至少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 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5分 (1)简要描述左边一幅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2)这两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游学京都,举茂才,大将军何进,司空荀爽辟为掾,皆称 疾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遂委质焉。表为正议校尉,纮与张昭井与参谋 后吕布袭取徐州,因为之牧,不欲令纮与策从事。追举茂才,移书发遣纮,纮心 恶布,耻为之屈。策亦重惜纮,欲以自辅,不遣,曰:“海产明珠,所在为宝。 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英伟君子,所游见珍,何必本州哉?”从讨丹杨,策身临 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三军之所系命也,主公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 重天授之姿,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 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欲 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初,琅琊赵昱为广陵太守,察纮孝廉,昱后为笮融所杀,纮甚伤愤,而 力不能讨。昱门户绝灭,及纮在东部,遣主簿至琅琊设祭,并求亲戚为之后,以 书属琅琊相臧宣,宣以赵宗中五岁男奉昱祀,权闻而嘉之。及讨江夏,以东部少 事,命纮居守,避领所职。权以纮有镇守之劳,欲论功加赏。纮厚自挹损,不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3 届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2013.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煊赫/头晕目眩 纤夫/纤尘不染 混沌/插科打诨 B.果脯/惊魂甫定 分娩/冠冕堂皇 翩跹/阡陌纵横 C.脊椎/椎心泣血 露骨/抛头露面 和面/和衷共济 D.粘贴/拈花惹革 饯别/明修栈道 诧异/叱咤风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 博采众长,不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 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 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从“给力”“HOLD 住”一路走来,象征着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正能 量”一词在大量的流行语汇中登堂入室,位列新浪网 2012 年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3.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为母亲庆祝 90 大寿,在众多记者面前当场跪在母 亲膝前,热泪盈眶。此举引发热议:有人感动,称其孝顺;有人不屑,称其作秀, 有拿母亲当道具的嫌疑。 周校长此举是孝顺还是作秀?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简洁,至少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 分) 答: 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5 分) (1)简要描述左边一幅漫画的主要内容。(3 分) (2)这两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游学京都,举茂才,大将军何进,司空荀爽辟为掾,皆称 疾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遂委质焉。表为正议校尉,纮与张昭井与参谋。 后吕布袭取徐州,因为之牧,不欲令纮与策从事。追举茂才,移书发遣纮,纮心 恶布,耻为之屈。策亦重惜纮,欲以自辅,不遣,曰:“海产明珠,所在为宝。 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英伟君子,所游见珍,何必本州哉?”从讨丹杨,策身临 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三军之所系命也,主公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 重天授之姿,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 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欲 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初,琅琊赵昱为广陵太守,察纮孝廉,昱后为笮融所杀,纮甚伤愤,而 力不能讨。昱门户绝灭,及纮在东部,遣主簿至琅琊设祭,并求亲戚为之后,以 书属琅琊相臧宣,宣以赵宗中五岁男奉昱祀,权闻而嘉之。及讨江夏,以东部少 事,命纮居守,避领所职。权以纮有镇守之劳,欲论功加赏。纮厚自挹损,不敢
蒙宠,权不夺其志。每从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规讽。初,权于群臣多呼其 字,惟呼张昭曰张公,纮曰东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纮进计曰:“古之围城 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 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 骋挑战。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谏曰:“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权纳 纮言而止。明年将复出军,纮又谏曰:“今麾下值困厄之际,有扶危之功,宜广 开播殖,任贤使能,务崇宽惠,顺天命以行诛,可不劳而定也。”于是遂止不行。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令还吴迎家,道病卒。临危,授予靖留笺 于权,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殷殷。卒时年六十。权省书流涕 (《三国志·吴书》,有删节)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策创业,遂委质焉 委质:呈献礼物 B.权不夺其志 夺:强行改变 C.诚惧并命戮力 戮力:合力 D.权省书流涕 省:反思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纮敢于进谏的一组是 (3分 ①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②纮厚自挹损,不敢蒙宠 ③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④宜广开播殖,任贤使能 ⑤遣主簿至琅琊设祭,并求亲戚为之后 ⑥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殷殷 A.12④B.①③④C.②⑤⑥D.35⑥ 7.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纮才华出众,大将军、司空都征召他做属吏,但他都以身体有病推辞不 接受。但是后来避难江东时,在孙策的礼遇下,出山担任正议校尉,和张昭一起 辅佐孙策。 B.在曹操想趁孙策去世谋取江东时,张纮以大义劝谏曹操,而曹操也接受了 他的建议,并让张纮出任会稽东部都尉,后来孙权就以“东部”称呼张纮。 C.赵昱被笮融灭门,张纮派人祭奠,还托付琅琊相臧宣为赵昱找宗族中人继承 香火。臧宜从赵氏族中找了一个五岁男孩来继承赵昱香火,张纮对此很赞赏。 D.自孙策去世后,张纮多次对孙权进谏。即使是临终时,他还不忘写信嘱咐 孙权要从善如流。他还曾建议孙权以秣陵为都城,也得到孙权的认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英伟君子,所游见珍,何必本州哉?(3分) (2)每从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规讽。(3分) (3)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宽之,以观其变。(4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南宋)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牡丹中的名贵品种。②广陵花,指芍药,古代有“扬州芍药甲天 下”之说
蒙宠,权不夺其志。每从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规讽。初,权于群臣多呼其 字,惟呼张昭曰张公,纮曰东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纮进计曰:“古之围城, 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 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 骋挑战。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谏曰:“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权纳 纮言而止。明年将复出军,纮又谏曰:“今麾下值困厄之际,有扶危之功,宜广 开播殖,任贤使能,务崇宽惠,顺天命以行诛,可不劳而定也。”于是遂止不行。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令还吴迎家,道病卒。临危,授予靖留笺 于权,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殷殷。卒时年六十。权省书流涕。 (《三国志·吴书》,有删节)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策创业,遂委质焉 委质:呈献礼物 B.权不夺其志 夺:强行改变 C.诚惧并命戮力 戮力:合力 D.权省书流涕 省:反思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纮敢于进谏的一组是( )(3 分) ①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②纮厚自挹损,不敢蒙宠 ③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④宜广开播殖,任贤使能 ⑤遣主簿至琅琊设祭,并求亲戚为之后 ⑥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殷殷 A.12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35⑥ 7.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纮才华出众,大将军、司空都征召他做属吏,但他都以身体有病推辞不 接受。但是后来避难江东时,在孙策的礼遇下,出山担任正议校尉,和张昭一起 辅佐孙策。 B.在曹操想趁孙策去世谋取江东时,张纮以大义劝谏曹操,而曹操也接受了 他的建议,并让张纮出任会稽东部都尉,后来孙权就以“东部”称呼张纮。 C.赵昱被笮融灭门,张纮派人祭奠,还托付琅琊相臧宣为赵昱找宗族中人继承 香火。臧宜从赵氏族中找了一个五岁男孩来继承赵昱香火,张纮对此很赞赏。 D.自孙策去世后,张纮多次对孙权进谏。即使是临终时,他还不忘写信嘱咐 孙权要从善如流。他还曾建议孙权以秣陵为都城,也得到孙权的认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英伟君子,所游见珍,何必本州哉?(3 分) (2)每从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规讽。(3 分) (3)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宽之,以观其变。(4 分) 三、诗歌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南宋)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牡丹中的名贵品种。②广陵花,指芍药,古代有“扬州芍药甲天 下”之说
(1)请说出“只许姚黄独步”中“独步”的含义。(2分 (2)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3)“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请结合全词 内容,作具体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2)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3)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5) ,靡有朝矣。 (《诗经·氓》 (6)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7)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论语·八佾》)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①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 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 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②就在这样的风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前天 我想起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 ③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见她,她的苍白的脸,紧紧 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 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 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吧 ④我们相处了一个春天,彼此都很亲切,并不感觉到有什幺孤僻的性格。我们尽 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 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毒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 揶揄。我们痛饮过,我们也曾在风雨之夕互相倾诉。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 多么地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 句话是失去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 神。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 着谈话的人是太少了啊 ⑤抗战开始后,劳累奔波使她迷茫,不知在何处安顿自己的生活。延安虽不够作 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或 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萧红却南去了 ⑥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木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告诉 我,萧红因病始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 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决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 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 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 如此寥寥啊!
(1)请说出“只许姚黄独步”中“独步”的含义。(2 分) (2)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 分) (3)“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请结合全词 内容,作具体分析。(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2)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3)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4)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5) ,靡有朝矣。 (《诗经·氓》) (6)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7)春江潮水连海平,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 (《论语·八佾》)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①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 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 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②就在这样的风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前天 我想起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 ③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见她,她的苍白的脸,紧紧 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 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 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吧。 ④我们相处了一个春天,彼此都很亲切,并不感觉到有什幺孤僻的性格。我们尽 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 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毒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 揶揄。我们痛饮过,我们也曾在风雨之夕互相倾诉。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 多么地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一 句话是失去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 神。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 着谈话的人是太少了啊! ⑤抗战开始后,劳累奔波使她迷茫,不知在何处安顿自己的生活。延安虽不够作 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或 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萧红却南去了。 ⑥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木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告诉 我,萧红因病始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 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决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 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 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 如此寥寥啊!
⑦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 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 ⑧生在现在的世界上,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 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 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鲁迅先生的 “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 灾难。 ⑨只要我活着,朋友的噩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 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压榨我生命所有 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 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⑩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暗天。我为着明天的 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文章有删减 11.文章第一段中有关“风雨”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1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6分) 1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 (1)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 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2分) (2)风雨己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2分) 14.结合文章对萧红的回忆,探究作者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莫言 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 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 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 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 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 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 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 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 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 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 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 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 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 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 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 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 人
⑦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 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 ⑧生在现在的世界上,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 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 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鲁迅先生的 “阿 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 灾难。 ⑨只要我活着,朋友的噩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 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压榨我生命所有 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 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⑩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暗天。我为着明天的 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文章有删减) 11.文章第一段中有关“风雨”的描写有何作用?(4 分) 1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6 分) 1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 分) (1)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 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2 分) (2)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2 分) 14.结合文章对萧红的回忆,探究作者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6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17 题。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莫言 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 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 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 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 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 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 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 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 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 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 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 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 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 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 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 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 人
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 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 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岀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 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 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 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 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 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 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 的大悲悯。 节选自《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请分析第二段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6分) 17.“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悲悯情怀”的作 品?(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黄河因河道弯曲而滋润着广袤的土地,长城因山峦起伏而彰显出雄伟的 气势。同样,人生也会因弯曲而精彩。在人生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通到弯路。 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练就好筋骨?一个人,要想走向成熟,有所作为,必须直 面弯路 请以“直面弯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D。(zhan/nian,jian/zhn,cha/zhd:A项依次为xuan/xuan,qian/ Xian, hun:;B项依次为f,mian,xian/qian;C项依次为zhui/chui,lu,huo/he。 2.(3分)B。(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 速。A.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合语境。C.苦心 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 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感情色彩不当。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 达到很高的水平,对象用错) 3.(4分)示例一:孝顺。“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传统美德,不管是北 大校长还是普通平民,跪拜父母都没错。难道孝敬父母还分官职大小?(引用 反问)(即使作秀,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修辞2分,表达简明、流畅2 分。) 示例二:作秀。对老人来说,长跪不如常探,用钱不如用心,记者不如记着。孝 顺,贵在发自内心,不在于表面文章。(排比)(修辞2分,表达简明、流畅2 分。)
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 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 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 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 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 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 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 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 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 的大悲悯。 (节选自《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6.请分析第二段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6 分) 17.“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悲悯情怀”的作 品?(6 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黄河因河道弯曲而滋润着广袤的土地,长城因山峦起伏而彰显出雄伟的 气势。同样,人生也会因弯曲而精彩。在人生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通到弯路。 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练就好筋骨?一个人,要想走向成熟,有所作为,必须直 面弯路! 请以“直面弯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3 分)D。(zhān/niān, jiàn /zhàn, chà /zhà ;A 项依次为 xuān/xuàn,qiàn/ xiān, hùn;B 项依次为 fǔ,miǎn, xiān/ qiān ;C 项依次为 zhuī/chuí,lù,huó/hé。) 2.(3 分)B。(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 速。A.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合语境。 C.苦心 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 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感情色彩不当。 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 达到很高的水平,对象用错) 3.(4 分)示例一:孝顺。“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传统美德,不管是北 大校长还是普通平民,跪拜父母都没错。难道孝敬父母还分官职大小?(引用, 反问)(即使作秀,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修辞 2 分,表达简明、流畅 2 分。) 示例二:作秀。对老人来说,长跪不如常探,用钱不如用心,记者不如记着。孝 顺,贵在发自内心,不在于表面文章。(排比)(修辞 2 分,表达简明、流畅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