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执信中学2011届高三12月语文测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蜡烛/污浊 惩罚/驰骋 着火/不着边际 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栋梁之材 C.惬意/提挈 殷实/殷红 擂台/危若累卵 D.框架/诓骗 杂烩/教诲 打颤/颤颤巍巍 2.下列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 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 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 能耐 D.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 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预防针,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 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 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刊登名为《日中战争》 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 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1 广东执信中学 2011 届高三 12 月语文测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4 分)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蜡烛/ 污浊 惩罚/驰骋 着火/不着边际 B.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 栋梁之材 C.惬意/ 提挈 殷实/ 殷红 擂台/危若累卵 D.框架/诓骗 杂烩/教诲 打颤/颤颤巍巍 2.下列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 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 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 能耐。 D.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 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预防针,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 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 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11 月 26 日、27 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刊登名为《日中战争》 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 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你尽管嘲 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 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丑恶的东西。即使你曾经暂时的统治,炫耀,我 也不会向你屈腰。挣扎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决定要相信自己,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或许 你不比别人出色, 。或许你不比别人富有,但你要比别人快乐 或许你不比别人美丽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生命不会 有第二次,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奇迹。现在的我,心里澎湃着感动。 ①生活不能让我妥协,什么都不能 ②但你要比别人高尚 ③但你要比别人有气质 ④让那些阻碍我人生的东西都死去吧,我愿意做我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③② D.④①③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 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 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 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 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饞,为除 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 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 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史噤不敢发声,趋 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 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 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 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 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2 ,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你尽管嘲 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 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丑恶的东西。即使你曾经暂时的统治,炫耀,我 也不会向你屈腰。挣扎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决定要相信自己,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或许 你不比别人出色, 。或许你不比别人富有,但你要比别人快乐。 或许你不比别人美丽,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生命不会 有第二次,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奇迹。现在的我,心里澎湃着感动。 ①生活不能让我妥协,什么都不能 ②但你要比别人高尚 ③但你要比别人有气质 ④让那些阻碍我人生的东西都死去吧,我愿意做我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 ③② D.④①③②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 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 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 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 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 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 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 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 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 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 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 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 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或劝以少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毗 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 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 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 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 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 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 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6分)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3分)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3分)
3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C.或劝以少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 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 分)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 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 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 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 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 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 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6 分)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3 分)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3 分)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 征成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3分)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金块珠砾, 秦人视 之,亦不甚惜。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3)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4)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西施亡吴之谜 金性尧 吴王夫差是一个亡国之君,却不同于一般昏君,恰恰是个霸才。他的最显著的弱点 是刚愎自用,轻敌拒谏。吴越是世仇,都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恰好是个阴谋家。《国语·越 语》记勾践曾对范蠡说:“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云云,这是从敌人 方面说的坏话;从《国语·吴语》及《史记》看,看不出他怎样沉湎于酒色。吴强越弱时 越国遣大夫文种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越人便以美女八人献与太宰齬,太宰齬向夫差说了 好话,夫差就答应了越国,则受美女的是太宰齬。这人是从楚国逃亡出来,后来成为吴国罪 魁,夫差的致使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 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可是 在《国语》和《史记》中,却一句也没有提到西施。 先秦载籍中,《墨子·亲士篇》曾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 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当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 的史料,但西施为什么会因美而被沉在水中,没有明说。这以后,西施便成为美女的共名 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就像月里嫦娥成为美女共名一样(历史上也有由共名而成为专名的
4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 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3 分)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 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 ,金块珠砾, ,秦人视 之,亦不甚惜。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蛟, 。 (3)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也。 , 。” (4)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16 分) 西施亡吴之谜 金性尧 吴王夫差是一个亡国之君,却不同于一般昏君,恰恰是个霸才。他的最显著的弱点 是刚愎自用,轻敌拒谏。吴越是世仇,都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恰好是个阴谋家。《国语·越 语》记勾践曾对范蠡说:“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云云,这是从敌人 方面说的坏话;从《国语·吴语》及《史记》看,看不出他怎样沉湎于酒色。吴强越弱时, 越国遣大夫文种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越人便以美女八人献与太宰嚭,太宰嚭向夫差说了 好话,夫差就答应了越国,则受美女的是太宰嚭。这人是从楚国逃亡出来,后来成为吴国罪 魁,夫差的致使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 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可是 在《国语》和《史记》中,却一句也没有提到西施。 先秦载籍中,《墨子·亲士篇》曾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 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当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 的史料,但西施为什么会因美而被沉在水中,没有明说。这以后,西施便成为美女的共名, 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就像月里嫦娥成为美女共名一样(历史上也有由共名而成为专名的
如漂母)。《孟子。离娄》的“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之称,自孟老始。《庄 子。天运》有西施病心而颦,邻居丑人效之的故事(后来乃有东施效颦之说),《荀子。正 论》里也提到她,这里就从略了。说明在先秦时,西施已成为美人的典型,并且有故事在流 传着,流传的地区当在今河南、山东一带。 将西施作为美人计的宠儿,始于后汉人赵晔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 和文中商量后,“乃使相者国中,得宁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 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这完 全是小说家的笔法,还有是后汉人袁康的《越绝书》卷八,内容相类,文字更简单。至于馆 娃宫、响履廊之类,全出于后人的附会铺张。又据上述记载,越国所进的还有一个郑旦,而 西施却独享艳名,现在知道郑旦的人就不多了。 当吴王夫差接受越国二女时,伍子胥立即反对:“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 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这话原是老生常谈,却又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美 女,都是被征服部落故意以美女进献的。到了后汉的赵晔、袁康时,由于西施在战国时已享 艳名,而赵晔、袁康又是会稽人,也即越人,便把她补了进去,成为亡国之君生活上一种连 锁性的取败特征,实际仍不脱女祸论的习见。总之,在《国语》和《史记》时代尚无西施亡 吴之说,否则,以史公的好奇,岂有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子”的寥寥四五语 到了史公笔下,就写得帏影珮声,摇曳生姿。至于《墨子》里“西施之沉,其美也”二语, 《墨子问诂》引苏时学说,以为与《吴越春秋》所记的“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之说符合 那是以后说来弥缝前说,《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 颇疑“进美女”一度也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而这又是女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辐射,也 是创作心理上很有趣的现象。回到先秦去,那里有看不尽的迷宫,足够我们徘徊流连,而且 同样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选自1998年9月27日《文汇报》)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不同意西施灭吴之说 B.作者认可“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的说法,因为这是人 所公认的事实。 C.“美女亡国”的女祸论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脱罪责的托辞 D.史学界、文学界争相研究、撰写“进美女”的文章与小说,是重视女性的一种表现,因 而值得提倡 E.作者认为吴王成为亡国之君,是由于越王勾践是个阴谋家,更由于吴王自己的弱点 13.“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在文中 所要表述的意思是( 分 A.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美人计的宠儿 B.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皇帝的宠妃 C.吴国之亡,安史之乱,皆缘于女祸
5 如漂母)。《孟子。离娄》的“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之称,自孟老始。《庄 子。天运》有西施病心而颦,邻居丑人效之的故事(后来乃有东施效颦之说),《荀子。正 论》里也提到她,这里就从略了。说明在先秦时,西施已成为美人的典型,并且有故事在流 传着,流传的地区当在今河南、山东一带。 将西施作为美人计的宠儿,始于后汉人赵晔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 和文中商量后,“乃使相者国中,得宁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 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这完 全是小说家的笔法,还有是后汉人袁康的《越绝书》卷八,内容相类,文字更简单。至于馆 娃宫、响履廊之类,全出于后人的附会铺张。又据上述记载,越国所进的还有一个郑旦,而 西施却独享艳名,现在知道郑旦的人就不多了。 当吴王夫差接受越国二女时,伍子胥立即反对:“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 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这话原是老生常谈,却又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美 女,都是被征服部落故意以美女进献的。到了后汉的赵晔、袁康时,由于西施在战国时已享 艳名,而赵晔、袁康又是会稽人,也即越人,便把她补了进去,成为亡国之君生活上一种连 锁性的取败特征,实际仍不脱女祸论的习见。总之,在《国语》和《史记》时代尚无西施亡 吴之说,否则,以史公的好奇,岂有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子”的寥寥四五语, 到了史公笔下,就写得帏影珮声,摇曵生姿。至于《墨子》里“西施之沉,其美也”二语, 《墨子问诂》引苏时学说,以为与《吴越春秋》所记的“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之说符合, 那是以后说来弥缝前说,《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 颇疑“进美女”一度也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而这又是女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辐射,也 是创作心理上很有趣的现象。回到先秦去,那里有看不尽的迷宫,足够我们徘徊流连,而且 同样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选自 1998 年 9 月 27 日《文汇报》)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不同意西施灭吴之说。 B.作者认可“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的说法,因为这是人 所公认的事实。 C.“美女亡国”的女祸论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脱罪责的托辞。 D.史学界、文学界争相研究、撰写“进美女”的文章与小说,是重视女性的一种表现,因 而值得提倡。 E.作者认为吴王成为亡国之君,是由于越王勾践是个阴谋家,更由于吴王自己的弱点。 13.“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在文中 所要表述的意思是( )(3 分) A.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美人计的宠儿 B.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皇帝的宠妃 C.吴国之亡,安史之乱,皆缘于女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