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调查研究法 第五章调查研究法 教学目标∶①明确调査硏究的含义;了解调查硏究的基本类型和抽样的方法;理解 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优缺点 ②学会设计简单的问卷、访谈提纲 教学时间: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抽样的类型、问卷的设计、访谈的实施 第一节调查研究法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上海幼教界一件事,调查发现幼儿视力不良是远视而不是近视,原 因是幼儿眼球发育不全引起。调查具有设计简便,易操作、适应性强、收益大等特点 已成为我国推广最快的一种方法。 调查研究法特点 1、含义:所谓调查法,就是应用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探究教育问题的硏 究方法 2、特点:(优点、缺点) 效率高、范围广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研究涉及 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 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调查研究既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研 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又可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了解 情况,从而掌握硏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自然真实、简便易行调查研究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对研究对象不作任何 干涉和控制,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主要是通过考察现状而
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 1 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 教学目标:①明确调查研究的含义;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和抽样的方法;理解 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优缺点 ②学会设计简单的问卷、访谈提纲 教学时间:6 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抽样的类型、问卷的设计、访谈的实施 第一节 调查研究法概述 20 世纪 80 年代上海幼教界一件事,调查发现幼儿视力不良是远视而不是近视,原 因是幼儿眼球发育不全引起。调查具有设计简便,易操作、适应性强、收益大等特点, 已成为我国推广最快的一种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1、含义:所谓调查法,就是应用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探究教育问题的研 究方法。 2、特点:(优点、缺点) 效率高、范围广 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研究涉及 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 形式灵活、手段多样 调查研究既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研 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又可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了解 情况,从而掌握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自然真实、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对研究对象不作任何 干涉和控制,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主要是通过考察现状而
第六章调查研究法 不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而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的对象,也不像 文献法那样以教育或心理史时为对象,受文献资料的限制,所以比较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除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之外,还存在以下不足 硏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调查硏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 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 关系,只能提提供相关线索。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发现A、B两现象之间具 有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却难以断定 二、调查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种种不同的分法。如表6-1所示 表6-1调查类型 分类方法种类 作用 常模调查了解一般情况,寻找一般数据 目的 比较调查比较两个群体、两个地区、两个时期的情况 事实调查掌握现有的事实与数据 内容 态度调查了解对问题的看法、倾向性意见与态度 对全部研究对象都加以考察,如人口普查。资料全面,但 全面调查 是基本情况,费时费力,实施难度大。 在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加以考察,范围小,费 对象抽样调查用省,时效高,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如《重庆市中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调查》。 从全体中选择个别有显著特征的对象,更深入、更丰满的 个案调查 了解情况,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千扰,如《王小二为什么不
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 2 不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而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的对象,也不像 文献法那样以教育或心理史时为对象,受文献资料的限制,所以比较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除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之外,还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 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 关系,只能提提供相关线索。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发现 A、B 两现象之间具 有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却难以断定。 二、调查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种种不同的分法。如表 6-1 所示。 表 6-1 调查类型 分类方法 种类 作用 目的 常模调查 了解一般情况,寻找一般数据 比较调查 比较两个群体、两个地区、两个时期的情况 内容 事实调查 掌握现有的事实与数据 态度调查 了解对问题的看法、倾向性意见与态度 对象 全面调查 对全部研究对象都加以考察,如人口普查。资料全面,但 只是基本情况,费时费力,实施难度大。 抽样调查 在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加以考察,范围小,费 用省,时效高,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如《重庆市中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调查》。 个案调查 从全体中选择个别有显著特征的对象,更深入、更丰满的 了解情况,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如《王小二为什么不
第六章调查研究法 上学了》 及到多类问题或某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如《21世纪教 综合调查 范 育发展展望》 专题调查仅涉及某个方面的问题,《21世纪数学教育发展展望》 按照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调查又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 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它们的特点可归纳为表6-2所示。 表6-2调查的方法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特点 访问调查 社会成员中的个体个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作面对面的谈话或通过 (口头调 别访谈)集体(座谈会)电话、网络等进行间接访谈,收集口述材料 查) 问卷调查 调查者通过特别设计的问题表格由调查对 (书面调社会成员中的个体 象作自填式回答,收集笔答资料 查) 步骤:准备阶段(确定课题、拟定计划,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编制问卷) 实施阶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节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抽样调查的意义 确定调查对象是调查硏究过程中—个重要的环节。调查对象的选取应视对象总体的 数量大小和课题要求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
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 3 上学了》。 范围 综合调查 涉及到多类问题或某个问题的各个方面 ,如《21 世纪教 育发展展望》 专题调查 仅涉及某个方面的问题 ,《21 世纪数学教育发展展望》 按照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调查又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 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它们的特点可归纳为表 6-2 所示。 表 6-2 调查的方法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特点 访问调查 (口头调 查) 社会成员中的个体(个 别访谈)、集体(座谈会) 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作面对面的谈话,或通过 电话、网络等进行间接访谈,收集口述材料 问卷调查 (书面调 查) 社会成员中的个体 调查者通过特别设计的问题表格,由调查对 象作自填式回答,收集笔答资料 三、步骤:准备阶段(确定课题、拟定计划,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编制问卷), 实施阶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节 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确定调查对象是调查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调查对象的选取应视对象总体的 数量大小和课题要求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
第六章调查研究法 象,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要求:样本必须有 定数量;要用科学反复抽取对象—抽样 原因:1、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全面调查不可能,那只有抽样调查能实现目的, 因为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局部 的硏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的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 特征或规律性。为了使统计推断正确可靠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来说必须具有代表性。,; 2、理论上已经证明,在单位数目众多的某一对象总体内,往往它的一部分的综合特征 跟总体的综合特征可能达到接近于相同的地步。因此,当总体硏究不能实施,或者能够 用抽样硏究替代总体硏究时,就应运用抽样研究。抽样具有科学依据。3、集中精力研 究为数较少的对象,可能更深入、更仔细,从而提高硏究的精确性,甚至比全面硏究更 优越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1、抽样,就是按一定规则,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的过程 总体:指调查对象的全体。样品:被选中的那些个体。样本:样品的全体。样本容量: 样本的个数。例如:要研究本校学生5000人的英语水平,抽样调查500人。5000人就 是总体;抽出的500人中的任何—个是样品;500人是样本;500就是样本容量。一般 在教育心理研究中,容量大于30,称大样本;容量小于或等于30,称为小样本 2.抽样误差 因为在抽样研究中,只取总体中的一部分作为直接研究的对象,然后根据样本结果 去推算总体的一般情况而这样的推算与总体的实际有着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抽样误差。 例如,抽样调査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时,如果主要是抽取了在家庭里有电 脑,平常上网时间较多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能力就会高于总体的平均能力
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 4 象,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要求:样本必须有 一定数量;要用科学反复抽取对象——抽样。 原因:1、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全面调查不可能,那只有抽样调查能实现目的, 因为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局部 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的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 特征或规律性。为了使统计推断正确可靠,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来说必须具有代表性。,; 2、理论上已经证明,在单位数目众多的某一对象总体内,往往它的一部分的综合特征 跟总体的综合特征可能达到接近于相同的地步。因此,当总体研究不能实施,或者能够 用抽样研究替代总体研究时,就应运用抽样研究。抽样具有科学依据。3、集中精力研 究为数较少的对象,可能更深入、更仔细,从而提高研究的精确性,甚至比全面研究更 优越。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1、抽样,就是按一定规则,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的过程。 总体:指调查对象的全体。样品:被选中的那些个体。样本:样品的全体。样本容量: 样本的个数。例如:要研究本校学生 5000 人的英语水平,抽样调查 500 人。5000 人就 是总体;抽出的 500 人中的任何一个是样品;500 人是样本;500 就是样本容量。一般 在教育心理研究中,容量大于 30,称大样本;容量小于或等于 30,称为小样本。 ⒉ 抽样误差 因为在抽样研究中,只取总体中的一部分作为直接研究的对象,然后根据样本结果 去推算总体的一般情况,而这样的推算与总体的实际有着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抽样误差。 例如,抽样调查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时,如果主要是抽取了在家庭里有电 脑,平常上网时间较多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能力就会高于总体的平均能力;
第六章调查研究法 如果主要是抽取了较少机会接触电脑和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 能力就会低于总体的平均能力。这样的误差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所抽样本对总体的 代表性越好,抽样误差就越小。 抽样的代表性与抽样的方法有关,与抽样的多少无绝对关系。如研究小学生的语文 成绩,选择1000名男生和选择500名男女生相比,后者虽然比前者数量少,但代表性 却比前者强,所以抽样的误差要小 三、抽样的方法 抽样包括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 抽样等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即抽样的随机性),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取得纯属偶然。如抽签、摇奖。如图5-1所示。简单随机抽样一 般用下述三种方法 抽签法。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码,并做成签,充分混合后从中随机抽 取一部分,这部分所对应的个体就组成一个样本。 查表法。查随机数表,确定从总体中所抽取个体的号码,则号码所对应的个体就 进入样本。随机数表可随意从任何一区、任何一个数目开始,依次向各个方向顺序 进行。 计算机造数法。用电子计算机编造随机数程序,把随机数作为总体中抽出个体进 入样本的号码 是抽样理论的基础;虽然最符合随机原则,但它不简便,十分费事,效率不高。仅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较少,范围也很有限的情形,要迸行大规模的抽样、编号、抽签或查
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 5 如果主要是抽取了较少机会接触电脑和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 能力就会低于总体的平均能力。这样的误差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所抽样本对总体的 代表性越好,抽样误差就越小。 抽样的代表性与抽样的方法有关,与抽样的多少无绝对关系。如研究小学生的语文 成绩,选择 1000 名男生和选择 500 名男女生相比,后者虽然比前者数量少,但代表性 却比前者强,所以抽样的误差要小。 三、抽样的方法 抽样包括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 抽样等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即抽样的随机性),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取得纯属偶然。如抽签、摇奖。如图 5-1 所示。简单随机抽样一 般用下述三种方法: 抽签法。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码,并做成签,充分混合后从中随机抽 取一部分,这部分所对应的个体就组成一个样本。 查表法。查随机数表,确定从总体中所抽取个体的号码,则号码所对应的个体就 进入样本。随机数表可随意从任何一区、任何一个数目开始,依次向各个方向顺序 进行。 计算机造数法。用电子计算机编造随机数程序,把随机数作为总体中抽出个体进 入样本的号码。 是抽样理论的基础;虽然最符合随机原则,但它不简便,十分费事,效率不高。仅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较少,范围也很有限的情形,要进行大规模的抽样、编号、抽签或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