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案研究 第七章个案研究 教学目标:①明确个案硏究的含义和意义;掌握个案研究的步骤;了解个案研究的 主要方法;理解个案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②尝试个案研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个案研究的步骤 第一节个案研究概述 问题:根据调查对象的多少来分,调查可以分为哪几种?(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 个案调査。其中对特殊或典型对象进行最深入、最全面的是个案调查。)相应的,教育 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成组研究和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概念和特点 1、概念:研究者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的研究。 也叫“追踪研究”,典型的“解剖麻雀′ 2、发展 个案,来源于医学,是指具体的一份病例,后来个案硏究逐渐在社会现象、心理现 象和教育研究中运用。现已广泛运用于优生与差生的硏究中。如1978年,中国超常儿 童研究会就用此法研究了全国各地数百名超常儿童 3、特点 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个人或个人组成的团体,此对象一般具有单一性、具体性 研究目的的针对性以更好的补救、训练、矫正为目的(寻找问题所在,并提供 帮助
第七章 个案研究 1 第七章 个案研究 教学目标:①明确个案研究的含义和意义;掌握个案研究的步骤;了解个案研究的 主要方法;理解个案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②尝试个案研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个案研究的步骤 第一节 个案研究概述 问题:根据调查对象的多少来分,调查可以分为哪几种?(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 个案调查。其中对特殊或典型对象进行最深入、最全面的是个案调查。)相应的,教育 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成组研究和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概念和特点 1、概念:研究者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的研究。 也叫“追踪研究”,典型的“解剖麻雀”。 2、发展: 个案,来源于医学,是指具体的一份病例,后来个案研究逐渐在社会现象、心理现 象和教育研究中运用。现已广泛运用于优生与差生的研究中。如 1978 年,中国超常儿 童研究会就用此法研究了全国各地数百名超常儿童。 3、特点: 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个人或个人组成的团体,此对象一般具有单一性、具体性 研究目的的针对性 以更好的补救、训练、矫正为目的(寻找问题所在,并提供 帮助
第七章个案研究 研究过程的精细性数量少,目的具体,分析更精细。从时间、空间,从纵向、 横向进行比较、归纳等进行研究 研究时间的长期性追踪原因,了解发展变化,故时间长,如对超常儿童,往往追 踪几年或十几年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通常需要调查(观察、访谈、问卷)测量、统计、实验等多 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个案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 自然状态下,规模小,时间没限制,故特别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对个案调查深入细致,具有针对性,特别利于因材施教; 及时了解情况,反馈教学,教育反思的主要手段; 规模小,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研究方法灵活多样; 2、局限性: 对象少,代表性较差,普适性差; 常常是定性分析,难以标准化,故易作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 需要较长时间,对象易流失,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被削弱; 所以,最好进行“集体性”的个案研究,可以提高代表性和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 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可弥补其局限性 第二节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追踪法 1、含义
第七章 个案研究 2 研究过程的精细性 数量少,目的具体,分析更精细。从时间、空间,从纵向、 横向进行比较、归纳等进行研究 研究时间的长期性 追踪原因,了解发展变化,故时间长,如对超常儿童,往往追 踪几年或十几年。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通常需要调查(观察、访谈、问卷)、测量、统计、实验等多 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个案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 自然状态下,规模小,时间没限制,故特别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对个案调查深入细致,具有针对性,特别利于因材施教; 及时了解情况,反馈教学,教育反思的主要手段; 规模小,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研究方法灵活多样; 2、局限性: 对象少,代表性较差,普适性差; 常常是定性分析,难以标准化,故易作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 需要较长时间,对象易流失,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被削弱; 所以,最好进行“集体性”的个案研究,可以提高代表性和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 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可弥补其局限性。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追踪法 1、含义
第七章个案研究 对相同的个案迸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 2、适用范围 探索发展的连续性纵向比较毎个人毎件事的发展变化,了解发展的连续性 探索发展的稳定性探索人的某些方面的特质,或某些现象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稳 定性情况 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它教育现象的影响如早教好的儿童,以后发展的情况 3、优缺点 能获得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深入了解其发展变化情况和个别差异, 对青少年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的复杂教育现象发展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费时费力难以实施,时间太长,无关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对象易流失。 二、追因法 由已经存在的结果去追溯和探究结果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实验法:原因→结果;追因法:结果→原因。 三、临床谈话法 含义 通过谈话形式进行的一种个案研究法。 2、适用 困境儿童或正常儿童(从中发现发展的一般规律) 3、注意 营造轻松自如的气氛 变被动回答为主动回答; 以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交替进行
第七章 个案研究 3 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 2、适用范围 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纵向比较每个人每件事的发展变化,了解发展的连续性 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探索人的某些方面的特质,或某些现象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稳 定性情况 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它教育现象的影响 如早教好的儿童,以后发展的情况 3、优缺点 能获得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深入了解其发展变化情况和个别差异, 对青少年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的复杂教育现象发展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费时费力难以实施,时间太长,无关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对象易流失。 二、追因法 由已经存在的结果去追溯和探究结果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实验法:原因→结果;追因法:结果→原因。 三、临床谈话法 1、含义: 通过谈话形式进行的一种个案研究法。 2、适用: 困境儿童或正常儿童(从中发现发展的一般规律) 3、注意: 营造轻松自如的气氛 变被动回答为主动回答; 以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交替进行
第七章个案研究 四、产品分析法 含义 通过分析对象的作品来了解其在教育活动中的状况,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对教师、学生而言均可。 2、作品分类 反映—个地区、学校的教育工作情况的材料; 反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情况的材料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思想、心理等的材料。 五、教育会诊法 1、含义 指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就某一学生的行为做出鉴定的,形成比较公正客观的结论 的方法。 特点:集体性、简便性、客观性、科学性 第三节个案研究的原则和步骤 个案研究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方法上,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材料的分析上,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资料收集 范围也应广泛,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收集 2、保密性原则 尤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必须保密
第七章 个案研究 4 四、产品分析法 1、含义 通过分析对象的作品来了解其在教育活动中的状况,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对教师、学生而言均可。 2、作品分类 反映一个地区、学校的教育工作情况的材料; 反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情况的材料;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思想、心理等的材料。 五、教育会诊法 1、含义: 指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就某一学生的行为做出鉴定的,形成比较公正客观的结论 的方法。 2、特点:集体性、简便性、客观性、科学性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原则和步骤 一、个案研究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方法上,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材料的分析上,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资料收集 范围也应广泛,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收集。 2、保密性原则 尤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必须保密
第七章个案研究 3、灵活性原则 只要有教育问题存在就可选择个案,不拘泥于典型性原则 步骤 (一)认识个体,确立个案 个案的设立必须明确研究的目的任务,考虑选题的价值和可行性; 确立个案,发现、提岀具体的硏究问题,它需要研究者细心观察和思考; 在教学工作中某些典型的教育现象、事例或学生的表现常常成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二)收集个案资料 个案研究依赖于收集详细的相关资料,否则难以得岀准确的结论。此是最重要的环 节。 1、个案资料的内容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籍贯、学校、班级、通讯方式等 个体家庭背景资料,如父母姓名、年龄、职业学历、居住、健康、教养态度、亲 子感情、家庭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病史; 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包括过去、现状资料。如母亲妊娠、岀生发育、人格特 征、历次考试成绩、品德评语、作业本、体检表、日记,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态度和观念 (人生观、价值观、个性特征);教师、家长、同学对其的评价。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个体当前问题资料,如目前的主要症状、表现等,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得。 这些资料包括另外学校、家庭、同伴、社会环境等方面,也包括了对象的历史、现 状和内心世界的资料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对背景资料可用作品分析法和调査法获得, 对智力、能力、人格特征资料可用测量法,还可用观察法、谈话法收集更感性、更丰富 的材料
第七章 个案研究 5 3、灵活性原则 只要有教育问题存在就可选择个案,不拘泥于典型性原则。 二、步骤 (一)认识个体,确立个案 个案的设立必须明确研究的目的任务,考虑选题的价值和可行性; 确立个案,发现、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它需要研究者细心观察和思考; 在教学工作中,某些典型的教育现象、事例或学生的表现常常成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二)收集个案资料 个案研究依赖于收集详细的相关资料,否则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此是最重要的环 节。 1、个案资料的内容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籍贯、学校、班级、通讯方式等; 个体家庭背景资料,如父母姓名、年龄、职业、学历、居住、健康、教养态度、亲 子感情、家庭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病史; 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包括过去、现状资料。如母亲妊娠、出生发育、人格特 征、历次考试成绩、品德评语、作业本、体检表、日记,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态度和观念 (人生观、价值观、个性特征);教师、家长、同学对其的评价。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个体当前问题资料,如目前的主要症状、表现等,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得。 这些资料包括另外学校、家庭、同伴、社会环境等方面,也包括了对象的历史、现 状和内心世界的资料;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对背景资料可用作品分析法和调查法获得, 对智力、能力、人格特征资料可用测量法,还可用观察法、谈话法收集更感性、更丰富 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