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5年高考前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 第I卷 阅读题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 王进锋 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 狄来区分他们。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 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 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根 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 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 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 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 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 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 起来,关押在羑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天多方搜求美女奇 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 臣费仲进献给商王。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可以想见,周族进 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 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 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根据《诗经·鲁颂·悶宫》, 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 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 是羌族女子 西周时期的申国,姜姓,在典籍中屡次被称为“申戎”、“姜氏之戎”。西周末 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宠爱,并生子伯服:幽王立他为太子,还驱逐王后 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亲的娘家申国,周幽王向申国索要,申国联 合郸国、西戎攻打周国,并杀周幽王于戏地。这里周幽王的王后一一申后就娶自 戎狄的申国。 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公元前777年,秦襄公“以女弟缪赢为丰 王妻”。这里的丰王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戎族的君 王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华夏 族的发展和内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异族通婚诞生了很多卓越 的个体,如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极 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为后来历史时期和亲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提供了切 实的历史借鉴
山西省 2015 年高考前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 王进锋 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 狄来区分他们。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 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 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根 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 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 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 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 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 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 起来,关押在羑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 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 臣费仲进献给商王。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可以想见,周族进 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 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 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根据《诗经·鲁颂·閟宫》, 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 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 是羌族女子。 西周时期的申国,姜姓,在典籍中屡次被称为“申戎”、“姜氏之戎”。西周末 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宠爱,并生子伯服;幽王立他为太子,还驱逐王后 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亲的娘家申国,周幽王向申国索要,申国联 合鄫国、西戎攻打周国,并杀周幽王于戏地。这里周幽王的王后——申后就娶自 戎狄的申国。 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公元前 777 年,秦襄公“以女弟缪嬴为丰 王妻”。这里的丰王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戎族的君 王。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华夏 族的发展和内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异族通婚诞生了很多卓越 的个体,如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极 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为后来历史时期和亲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提供了切 实的历史借鉴
(选自2014年10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的商周时期异族婚姻的一项是(3分) A.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采取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的方式,赢得了“有莘氏媵 臣”伊尹的辅佐,从而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B.商王武丁时期有一条甲骨卜辞,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羌女生的孩子皮肤是否白 色,说明商王武丁的儿子与羌族女子缔结了异族婚姻。 C.据史书记载,秦襄公曾“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这里的丰王便是戎族的君王 说明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结成异族婚姻 D.西周末年,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并把他和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 为太子,还驱逐了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 答:D(“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文中无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今天的中国境内,早在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已经与蛮、夷、戎、狄等很多 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并且华夏族与这些异族之间还有婚姻相通 B.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是太姜,其后的太王娶 的是周姜,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 C.作为蛮狄之人的鬼侯,曾经担任商纣王时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之一,他曾将 自己的女儿进献给商纣王,想通过缔结婚姻来讨好商纣王。 D.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加强了华夏族与蛮、夷、戎、狄这些异族之间的融合, 促进了华夏族的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华夏族的内涵 答:B(“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祖宗之法”指的不是“羌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可见作为有娀氏之女,商族始祖殷契的母亲简 狄和帝喾之间缔结了异族婚姻,简狄还被帝喾封为了次妃。 B.商纣时,方国首领崇侯虎担心以姬昌为首领的周族强大起来,危及自己方国 的利益,就向纣王进谗言,导致姬昌被囚禁在羑里 C.周幽王宠爱褒姒,并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 申国,后联合酆国、西戎,在戏地把周幽王杀死。 D.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这些都是异族通婚诞生出的卓越的人 物,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答:C(“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错,“直接导致”宜臼出逃的原 因周幽王的“驱逐”,而非宜臼主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 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 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 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 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 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选自 2014 年 10 月 21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的商周时期异族婚姻的一项是(3 分) A.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采取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的方式,赢得了“有莘氏媵 臣”伊尹的辅佐,从而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B.商王武丁时期有一条甲骨卜辞,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羌女生的孩子皮肤是否白 色,说明商王武丁的儿子与羌族女子缔结了异族婚姻。 C.据史书记载,秦襄公曾“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这里的丰王便是戎族的君王, 说明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结成异族婚姻。 D.西周末年,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并把他和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 为太子,还驱逐了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 答:D(“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文中无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今天的中国境内,早在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已经与蛮、夷、戎、狄等很多 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并且华夏族与这些异族之间还有婚姻相通。 B.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是太姜,其后的太王娶 的是周姜,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 C.作为蛮狄之人的鬼侯,曾经担任商纣王时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之一,他曾将 自己的女儿进献给商纣王,想通过缔结婚姻来讨好商纣王。 D.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加强了华夏族与蛮、夷、戎、狄这些异族之间的融合, 促进了华夏族的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华夏族的内涵。 答:B(“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祖宗之法”指的不是“羌族 女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可见作为有娀氏之女,商族始祖殷契的母亲简 狄和帝喾之间缔结了异族婚姻,简狄还被帝喾封为了次妃。 B.商纣时,方国首领崇侯虎担心以姬昌为首领的周族强大起来,危及自己方国 的利益,就向纣王进谗言,导致姬昌被囚禁在羑里。 C.周幽王宠爱褒姒,并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 申国,后联合鄫国、西戎,在戏地把周幽王杀死。 D.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这些都是异族通婚诞生出的卓越的人 物,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答:C(“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错,“直接导致”宜臼出逃的原 因周幽王的“驱逐”,而非宜臼主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 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 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 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 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 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 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 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 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 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 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 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 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累除:多次授予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谢罪:道歉请罪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悉原:全部赦免 答:A(经过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 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 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 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 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 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答:C(“武则天篡位”错,“有亏礼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陛下恩德广布,扩大到了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 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 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 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 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 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 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 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 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 累除:多次授予 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 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悉原:全部赦免 答:A(经过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 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答: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 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 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 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 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答:C(“武则天篡位”错,“有亏礼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陛下恩德广布,扩大到了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 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理顺万物,可是我们却不能理顺, 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清平乐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 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 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 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8.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1分)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 手,写出了兰花和词人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2 分)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 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髙寂寞。(2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下阕写芳香贞节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 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2分)词人借对兰花的礼 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2分)又表露了词人不慕流俗的告 洁情怀。(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 钟的名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 哀怨之情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辛弃疾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表达 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根生 刘林 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 能从1到100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 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 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 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 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 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 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理顺万物,可是我们却不能理顺, 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清平乐 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 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 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 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8.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作简要分析。(5 分) 答: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1 分)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 手,写出了兰花和词人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2 分)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 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高寂寞。(2 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下阕写芳香贞节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 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2 分)词人借对兰花的礼 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2 分)又表露了词人不慕流俗的告 洁情怀。(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 钟的名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 哀怨之情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辛弃疾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表达 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根 生 刘林 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 能从 1 到 100 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 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 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 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 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 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 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
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 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 说到哥两眼就活了。 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 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 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 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 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 根生。娘扯着嗓子喊。 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 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三朝时爹给取了个名一一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一一根 生。苗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 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 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揍了一顿。 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 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 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 含混地说。 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 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 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 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 的瓜, 弟咋一点不像哥呢。 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 个根生地喊。 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一种快感, 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 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 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 里干 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 毒虫似的,蛰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 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 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 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髙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 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 子 年到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 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 着,再也不去上树了: 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
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 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 一说到哥两眼就活了。 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 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 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 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 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 根生。娘扯着嗓子喊。 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 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三朝时爹给取了个名——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根 生。苗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 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 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揍了一顿。 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 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 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 含混地说。 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 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 一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 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 的瓜, 弟咋一点不像哥呢。 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一 个根生地喊。 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一种快感, 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 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 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 里干 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 毒虫似的,蛰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 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 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 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高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 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 子。 一年到 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 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 着,再也不去上树了: 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