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电影 第一节陈凯歌的《黄土地》 陈凯歌的生平与创作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 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1984年开始执导影片。 成名片《黄土地》,1985年出品,是中国“第五代”导 演得到国内外确认的第一部作品。该片获1986年第5届电 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 第29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导演“萨特兰杯”奖等多项大奖 在《黄土地》的创作中,陈凯歌提出了:“要大言无声、大 象无形,要扫除一切表演上一切利于外而害于内的棱 角……”发起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语言革新的创新浪潮。 之后,陈凯歌的重要作品有:1986年的《大阅兵》,获 次年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意大 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等奖项;1987年的《孩子王》,获1988 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比利时探索影片奖等 奖项。 以《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的作品系列成为“第 五代”领袖的陈凯歌,1987年赴美国进修,在美国磨砺两年 后于1990年回国。1991年全部借助外资拍摄了《边走边唱》, 影片改编自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片中浩瀚壮丽的戈壁
第六章 中国电影 第一节 陈凯歌的《黄土地》 一、陈凯歌的生平与创作 陈凯歌, 1952 年生于北京。1982 年北京电影学院导 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1984 年开始执导影片。 成名片《黄土地》,1985 年出品,是中国“第五代”导 演得到国内外确认的第一部作品。该片获 1986 年第 5 届电 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 38 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第 5 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 第 29 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导演“萨特兰杯”奖等多项大奖。 在《黄土地》的创作中,陈凯歌提出了:“要大言无声、大 象无形,要扫除 一切表演 上一切利于 外而害于内 的棱 角……”发起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语言革新的创新浪潮。 之后,陈凯歌的重要作品有:1986 年的《大阅兵》,获 次年加拿大第 11 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意大 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等奖项;1987 年的《孩子王》,获 1988 年第 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比利时探索影片奖等 奖项。 以《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的作品系列成为“第 五代”领袖的陈凯歌,1987 年赴美国进修,在美国磨砺两年 后于 1990 年回国。1991 年全部借助外资拍摄了《边走边唱》, 影片改编自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片中浩瀚壮丽的戈壁
沙漠、九曲黄河的惊涛、神奇奇诡的古渡口以及洋溢着原始 生命力的船工、火把环绕的歌者圣坛,成就了影片的史诗风 格 1993年,陈凯歌创作了著名影片《霸王别姬》,影片获第 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98年陈凯歌拍摄了《荆 柯刺秦王》,2002年又有著名影片《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的电影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 行反思。与张艺谋电影相比,陈凯歌的电影更具理性的智慧。 张艺谋电影最具魅力的是画面、细节和色彩、音乐等视听的 感性感染力,陈凯歌电影的魅力则主要体现在寓言化的电影 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意蕴。陈凯歌可以视为中国的“电影哲 人”,他的《霸王别姬》将结构的精巧和叙事的复杂性精密 结合,无论是时间的双向交叉还是空间的套层组合都显示出 种理性的智慧和复调的美。 、《黄土地》赏析 1984年,彩色片,中国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陈凯歌;编剧:张子良,取材于柯蓝的散文 《深谷回声》; 摄影:张艺谋 主要演员:薛白(饰翠巧),王学圻(饰顾青), 谭托(饰翠巧爹),刘强(饰憨憨) 《黄土地》是陈凯歌创作的“一个中国的故事”,也是“第
沙漠、九曲黄河的惊涛、神奇奇诡的古渡口以及洋溢着原始 生命力的船工、火把环绕的歌者圣坛,成就了影片的史诗风 格。 1993 年,陈凯歌创作了著名影片《霸王别姬》,影片获第 46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98 年陈凯歌拍摄了《荆 柯刺秦王》,2002 年又有著名影片《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的电影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 行反思。与张艺谋电影相比,陈凯歌的电影更具理性的智慧。 张艺谋电影最具魅力的是画面、细节和色彩、音乐等视听的 感性感染力,陈凯歌电影的魅力则主要体现在寓言化的电影 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意蕴。陈凯歌可以视为中国的“电影哲 人”,他的《霸王别姬》将结构的精巧和叙事的复杂性精密 结合,无论是时间的双向交叉还是空间的套层组合都显示出 一种理性的智慧和复调的美。 二、《黄土地》赏析 1984 年,彩色片,中国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陈凯歌;编剧:张子良,取材于柯蓝的散文 《深谷回声》; 摄影:张艺谋; 主要演员:薛白(饰翠巧),王学圻(饰顾青), 谭托(饰翠巧爹),刘强(饰憨憨) 《黄土地》是陈凯歌创作的“一个中国的故事”,也是“第
五代”宣言式的阐述,是第五代探索电影的代表性作品。其 突出特征是: (一)、影片具有深沉的文化意蕴,影片的故事和影像构 成表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平瘠土地上顽强寻求生存的文化命 题。片中的黄土地与黄河,既是影片中人物生存的环境、故 事展开的背景,同时又是我们民族血脉与文化精神的象征性 体现。如,片头广漠平瘠的黄土高原的一组长长的叠化镜头, 暖而重的土黄色调,绵延升腾而又荒漠抑压的环境,不仅是 黄土地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写实,也是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道 路上艰难奋进的形象写意。 又如“犁地”段落,地平线置于画面的上端,起伏的黄 土几乎占满了画面,人物被挤到了画面的边缘,表现了土地 的宽广博大以及人在土地面前的渺小,表现了世世代代倚靠 土地生存的老中国的儿女们的艰辛的生存努力以及对土地的 依赖和敬畏。 片中翠巧爹的形象科研视为民族性反思主题的象征符 号,在他身上既有勤劳、质朴、善良的一面,也有固执保守 麻木和愚昧的一面 (二)、影片中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情节淡化了,故 事被间离,而构图、光影、色彩、音响等电影元素的作用被 极大地强化了,以刻意追求的具有象征意味和表现意味的影 像,赋予影片超越故事本身的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在《黄
五代”宣言式的阐述,是第五代探索电影的代表性作品。其 突出特征是: (一)、影片具有深沉的文化意蕴,影片的故事和影像构 成表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平瘠土地上顽强寻求生存的文化命 题。片中的黄土地与黄河,既是影片中人物生存的环境、故 事展开的背景,同时又是我们民族血脉与文化精神的象征性 体现。如,片头广漠平瘠的黄土高原的一组长长的叠化镜头, 暖而重的土黄色调,绵延升腾而又荒漠抑压的环境,不仅是 黄土地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写实,也是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道 路上艰难奋进的形象写意。 又如“犁地”段落,地平线置于画面的上端, 起伏的黄 土几乎占满了画面,人物被挤到了画面的边缘,表现了土地 的宽广博大以及人在土地面前的渺小,表现了世世代代倚靠 土地生存的老中国的儿女们的艰辛的生存努力以及对土地的 依赖和敬畏。 片中翠巧爹的形象科研视为民族性反思主题的象征符 号,在他身上既有勤劳、质朴、善良的一面,也有固执保守、 麻木和愚昧的一面。 (二)、影片中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情节淡化了,故 事被间离,而构图、光影、色彩、音响等电影元素的作用被 极大地强化了,以刻意追求的具有象征意味和表现意味的影 像,赋予影片超越故事本身的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在《黄
土地》的影像系列中,除了4个主要人物,“黄土地”和“黄 河水”也是导演手中的重要角色 影片环境少变而单一,画面多次出现同式反复,这些都是 构成影片风格化的因素。在片中,呆板构图,静止摄影和冗 长镜头,已不是孤立的表现手法,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形象, 深化了在这块平瘠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贫困凝滞和精神的 简单麻木。 (三)、影片把写实与写意糅合起来。影片有故事,但又 不仅仅是在讲一个连贯的故事,还有更多的信息是从故事外 传达进来的。在影片故事的叙述主线中,穿插了大段的写意 场面,如“迎亲”、“腰鼓”和“求雨”都是间离于故事性的 象征段落,以表现创作者追溯长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观意 念。影片结尾憨憨逆人群奔向顾青的镜头,是新一代农民要 掌握自己命运的觉悟力量的象征,与前面“腰鼓”段落表达 的情绪遥相呼应,完成了影片的意旨。 《黄土地》的主要成就在于它对我国传统电影语言体系的 较大突破,影片中,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人物、环境,包 括镜头角度、运动与静止、光影与色调、音乐与音响等等, 都成为导演手中的角色,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念。所以,理 解这类影片,我们已不能采用传统的“故事加人物”的模式, 而必须懂得创作者对镜头和造型语言的运用,否则就难于理 解其中的深意
土地》的影像系列中,除了 4 个主要人物,“黄土地”和“黄 河水”也是导演手中的重要角色。 影片环境少变而单一,画面多次出现同式反复,这些都是 构成影片风格化的因素。在片中,呆板构图,静止摄影和冗 长镜头,已不是孤立的表现手法,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形象, 深化了在这块平瘠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贫困凝滞和精神的 简单麻木。 (三)、 影片把写实与写意糅合起来。影片有故事,但又 不仅仅是在讲一个连贯的故事,还有更多的信息是从故事外 传达进来的。在影片故事的叙述主线中,穿插了大段的写意 场面,如“迎亲”、“腰鼓”和“求雨”都是间离于故事性的 象征段落,以表现创作者追溯长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观意 念。影片结尾憨憨逆人群奔向顾青的镜头,是新一代农民要 掌握自己命运的觉悟力量的象征,与前面“腰鼓”段落表达 的情绪遥相呼应,完成了影片的意旨。 《黄土地》的主要成就在于它对我国传统电影语言体系的 较大突破,影片中,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人物、环境,包 括镜头角度、运动与静止、光影与色调、音乐与音响等等, 都成为导演手中的角色,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念。所以,理 解这类影片,我们已不能采用传统的“故事加人物”的模式, 而必须懂得创作者对镜头和造型语言的运用,否则就难于理 解其中的深意
1985年,《黄土地》即在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引起 轰动,掀起了一场“黄土地旋风”,几年来,这部影片在国际 影坛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人们把它视作中国电影腾飞的标 第二节张艺谋的《红高粱》 、张艺谋的生平与创作 张艺谋,1951年出生,陕西西安人。1978年考入北京 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 影师。 1984年始拍《一个和八个》,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 品。同年张艺谋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该片中 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 雄伟的独特美。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张艺谋由此开始跨入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1986年张艺谋担任影片《大阅兵》的摄影,该片的创作 延续了影片《黄土地》的风格 1987年张艺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出演影片《老井》,令 人信服地塑造了当代农村知识青年孙旺泉的形象。获日本第 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 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
1985 年,《黄土地》即在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引起 轰动,掀起了一场“黄土地旋风”,几年来,这部影片在国际 影坛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人们把它视作中国电影腾飞的标 志。 第二节 张艺谋的《红高粱》 一、张艺谋的生平与创作 张艺谋,1951 年出生,陕西西安人。 1978 年考入北京 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 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 影师。 1984 年始拍《一个和八个》,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 品。同年张艺谋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该片中 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 雄伟的独特美。获第 5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张艺谋由此开始跨入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1986 年张艺谋担任影片《大阅兵》的摄影,该片的创作 延续了影片《黄土地》的风格。 1987 年张艺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出演影片《老井》,令 人信服地塑造了当代农村知识青年孙旺泉的形象。获日本第 2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 8 届中国电影“金鸡 奖”最佳男主角奖、第 11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