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要是酶的消化,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不含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能量贮备物质。脂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贮备物质微生物消化的最大特点是优点:将大量不能被宿主直接利用的物质(粗纤维)转化成能被畜主利用的高质量的营养素(菌体蛋白)。缺点:在微生物消化过程中,也有一定量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首先被微生物利用或发酵损失,这种营养物质二次利用明显降低利用效率,特别是能量利用效率。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小于真实消化率。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大于真实消化率。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的蛋白质还含有硫,少数含有磷、铁、铜、碘、钴、锌和锰等元素。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按16%计。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氨基酸按其结构分为脂肪族 AA,芳香族AA和杂环AA。脂肪族 AA 根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中性、酸性、碱性氨基酸和含硫 AA。成年动物需要八种必需氨基酸:LysValMeTryLeuIlePheThr生长动物需要十种必需氨基酸:LysMetPheThrValTryLeuIleArg His维禽需要十三种必需氨基酸:LysPheThrValArgHisMetTryLeuIleGlyCysT从营养生理角度考虑,多糖可分为营养性多糖和结构性多糖。非反台动物的消化吸收营养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口腔到回肠末端)消化、吸收。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后段(回肠末端以后)消化、吸收。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特点,是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VFA为辅,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反台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以形成VFA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反台动物体内代谢所需的葡萄糖必须全部由糖原异生作用提供。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以葡萄糖为主,而反台动物则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乙酸可用于体脂肪和乳脂肪的合成,丁丁酸也可用于脂肪的合成。丙酸可用于葡萄糖和乳糖的合成。动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饲料三大养分中的化学能
6 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要是酶的消化, 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于 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不含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能量贮备物质。脂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贮备物质。 微生物消化的最大特点是 优点:将大量不能被宿主直接利用的物质(粗纤维)转化成能被畜主利用的高质量的营养素(菌体 蛋白)。 缺点:在微生物消化过程中,也有一定量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首先被微生物利用或发 酵损失,这种营养物质二次利用明显降低利用效率,特别是能量利用效率。 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小于真实消化率。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大于真实消化率。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的蛋白质还含有硫,少数含有磷、铁、铜、碘、钴、锌 和锰等元素。 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按 16%计。 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氨基酸按其结构分为脂肪族 AA,芳香族 AA 和杂环 AA。 脂肪族 AA 根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中性、酸性、碱性氨基酸和含硫 AA 。 成年动物需要八种必需氨基酸:Lys Met Try Leu Ile Phe Thr Val 生长动物需要十种必需氨基酸: Lys Met Try Leu Ile Phe Thr Val Arg His 雏禽需要十三种必需氨基酸:Lys Met Try Leu Ile Phe Thr Val Arg His Gly Cys Tyr 从营养生理角度考虑,多糖可分为营养性多糖和结构性多糖。 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口腔到回肠末端)消化、吸收。结构性 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后段(回肠末端以后)消化、吸收。 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特点,是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 VFA 为辅,主要消化 部位在小肠。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以形成 VFA 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 反刍动物体内代谢所需的葡萄糖必须全部由糖原异生作用提供。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以葡萄糖为主,而反刍动物则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 乙酸可用于体脂肪和乳脂肪的合成,丁酸也可用于脂肪的合成。丙酸可用于葡萄糖和乳糖的合成。 动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饲料三大养分中的化学能
饲料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哺乳动物和禽类饲料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反台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中的粗纤维——VFA非反台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葡萄糖国际营养科学协会及国际生理科学协会确认以焦耳作为统一使用的能量单位。卡与焦耳(joule)可以相互换算,换算关系以如下:= 4.184J1 kcal = 4.184 kJ1 calIMcal= 4.184 MJ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钙、镁、钠、钾、磷、硫、氯、等7种。微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锰、锌、硒、钴、碘、钼、氟、铬、硼等12种、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是很多种动物缺锌的典型表现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中,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而含有维生素A原(先体)一胡萝卜素。一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A=0.3ug的视黄醇=0.55μg维生素A棕榈酸盐=0.6gB-胡萝卜素。维生素D有D2(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麦角钙化醇的先体是来自植物的麦角固醇,胆钙化醇来自动物的7-脱氢胆固醇先体经紫外钱照射而转变成维生素D2和D3维生素D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维持血液钙和磷的水平,促进骨的钙化。植物性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主要决定于光照程度,动物性饲料则取决于7-脱氢胆固醇的活性物质25-OH-D3的含量天然存在维生素K活性物质有叶绿醒(维生素K1)和甲基萘醒(维生素k2)。饲粮中的色氨酸在多余的情况下可转化为尼克酸。对于猪,5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尼克酸。“尼龙袋法"优点是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实验期短,便于大批样品的研究蛋白降解率%=1-十二指肠非氨氮一瘤胃微生物氮/食入氮蛋白降解率%=放入前蛋白含量一放入后蛋白含量三、简答、论述类:中性洗涤可溶物(NDS)中性洗涤处理饲料 PH=7.0 酸性洗涤可溶物(ADS)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剂处理酸性洗涤纤维(ADF)KMn04PH=3.072%H2S04>
7 饲料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哺乳动物和禽类饲料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 反刍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中的粗纤维——VFA 非反刍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葡萄糖 国际营养科学协会及国际生理科学协会确认以焦耳作为统一使用的能量单位。卡与焦耳(joule)可以相互 换算,换算关系以如下: 1 cal = 4.184 J 1 kcal = 4.184 kJ 1Mcal = 4.184 MJ 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 0.01%的元素,主要包括钙、镁、钠、钾、磷、硫、氯、等 7 种。 微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 0.01%的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锰、锌、硒、 钴、碘、钼、氟、铬、硼等 12 种。 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是很多种动物缺锌的典型表现。 维生素 A 只存在于动物体中,植物中不含维生素 A,而含有维生素 A 原(先体)—胡萝卜素。 一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 A=0.3μg 的视黄醇、 =0.55μg 维生素 A 棕榈酸盐 = 0.6μgβ-胡萝卜素。 维生素 D 有 D2(麦角钙化醇)和 D3(胆钙化醇)。麦角钙化醇的先体是来自植物的麦角固醇,胆钙化醇 来自动物的 7-脱氢胆固醇先体经紫外钱照射而转变成维生素 D2 和 D3 维生素 D 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维持血液钙和磷的水平,促进骨的钙化。 植物性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主要决定于光照程度,动物性饲料则取决于 7-脱氢胆固醇的活性物质 25-OHD3 的含量。 天然存在维生素 K 活性物质有叶绿醌(维生素 K1)和甲基萘醌(维生素 k2)。 饲粮中的色氨酸在多余的情况下可转化为尼克酸。对于猪,50mg 色氨酸可转化为 1mg 尼克酸。 “尼龙袋法”优点是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实验期短,便于大批样品的研究 蛋白降解率%=1-十二指肠非氨氮-瘤胃微生物氮/食入氮 蛋白降解率%=放入前蛋白含量-放入后蛋白含量 三、简答、论述类: 中性洗涤可溶物(NDS) 中性洗涤处理 饲料 PH=7.0 酸性洗涤可溶物(ADS)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剂处理 酸性洗涤纤维(ADF) KMnO4 PH=3.0 72%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