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史、发生时间、起病缓急、诱因、伴随症状、活动情况、心理反应和用药情况等。2.评估患者神志、面容与表情、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体位、胸部体征、心率、心律等。3.评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CT、肺功能检查等。(二)操作要点。1.提供安静、舒适、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2.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避免刺激性强、易于产气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不易咳出者采用辅助排痰法,协助患者有效排痰。4.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卧位,改善通气,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原则。5.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氧疗或机械通气。6.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抗菌药物、呼吸兴奋药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7.呼吸功能训练。8.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休息和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和改变运动方式。(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因,指导患者识别并尽量避免。2.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肌功能训练。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调整日常生活方式。4.指导患者配合氧疗或机械通气的方法。(四)注意事项。1.评估判断呼吸困难的诱因。2.安慰患者,增强患者安全感。3.不能单纯从血氧饱和度的高低来判断病情,必须结合血气分析来判断缺氧的严重程度。4.心源性呼吸困难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20~30滴/min。1
1 呼吸困难的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史、发生时间、起病缓急、诱因、伴随症状、活动情况、心理反应 和用药情况等。 2.评估患者神志、面容与表情、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呼吸的频率、节律、 深浅度,体位、胸部体征、心率、心律等。 3.评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胸部 X 线检查、CT、肺功能检查等。 (二)操作要点。 1.提供安静、舒适、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2.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避免刺激性强、易于产气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不易咳出者采用辅助排痰法,协助患者有效排痰。 4.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卧位,改善通气,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原则。 5.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氧疗或机械通气。 6.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抗菌药物、呼吸兴奋药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7.呼吸功能训练。 8.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休息和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和改变运动方式。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因,指导患者识别并尽量避免。 2.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肌功能训练。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调整日常生活方式。 4.指导患者配合氧疗或机械通气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评估判断呼吸困难的诱因。 2.安慰患者,增强患者安全感。 3.不能单纯从血氧饱和度的高低来判断病情,必须结合血气分析来判断缺氧的严 重程度。 4.心源性呼吸困难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20~30 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