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用监测技术患者对疾病的应激反应和对机体机能障碍的反应,表现为症状与体征,护士可以据此评估惠者的身体和情结状况。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被视为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等则是监测重要器官功能的指标。它们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与病情、病程以及情绪变化等密切相关。由于这些体征及指标往往能够显示身体机能的微小变异,所以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重要指标的监测以及身体评估,护士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感者的客观资料,发现病情变化,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有效地为惠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一、有创血压监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体位、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2.评估动脉搏动情况及侧枝循环情况。(二)操作要点。1.患者取舒适卧位,备齐用物,将配好的肝条盐水置于加压袋中,连接一次性压力套装,加压袋充气加压至300mmHg,排气备用。2.动脉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肝素盐水冲洗管路,调整监护仪至动脉血压监测。3.惠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同一水平)平齐的位置,调整测压零点后开始持续监测。4.动态观察愿者血压,压力波形并准确记录。(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2.指导患者保护动脉穿制部位,防止导管移动或脱出。(四)注意事项。1.惠者体位改变时,应重新调试零点,传感器的高度应平左心室水平。2.避免测压管路导管受压或扭曲,保持管路连接紧密、通畅。3.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用肝紊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保持加压袋压力在300mmHg4.常规每班调定零点,对监测数据、波形有异议时随时调零。5.在调整测压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动脉。1
6.观察并记录动脉置管远端肢体血运及皮温情况。7.监护仪波形显示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二、心电监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胸部皮肤情况。2.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变化。3.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二)操作要点。1.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2.选择恰当导联,调节波幅,设置监测指标的报警界限。(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目的,配合事项,取得合作。2.指导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板片,皮肤出现疼痒,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向医护人员说明。(四)注意事项。1.放置电板片时,应避开伤口、疲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颜时电极板的放置部位。2.密切监测惠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极脱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带有起携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律与起搏心律。3.定期更换电极片及其粘贴位置。4.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三、血糖监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检查试纸有效期。2.评估惠者末梢循环及皮肤情况、进食时间。(二)操作要点。1.清洁患者双手并取舒适体位。2.按照血糖仪操作说明使用。3.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待干后采血。4.采血宜选用指血自然流出法,采血后干棉签按压。2
5.告知患者血糖值并记录。6.异常结果应童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指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目的,取得合作。2.指导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将手下垂摆动。3.指导患者誉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术和注意享项。(四)注意事项。1.测血糖时应轮换采血部位。2.血糖仪应按生产商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标准液校正。3.避免试纸受潮、污染。四、血氧饱和度(SPO)监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惠者目前意识状态、吸氧浓度、自理能力以及合作程度。2.评估患者指(趾)端循环、皮肤完整性以及肢体活动情况。3.评估周圖环境光照条件。(二)操作要点。1.准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3.正确安放传感器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耳廊处,接触良好,松紧度适宜。4.调整适当的报警界限。(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监测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及家属影响监测效果的因素。(四)注意事项。1.SP0,监测报警低限设置为90%,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注意休克、体温过低、低血压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贫血、偏雍、指甲过长同侧手臂测量血压、周圖环境光照大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对监测结果的影响。3.注意更换传感器的位置,以免皮肤受损或血液循环受阻。4. 怀疑 CO中毒的患者不宜选用脉搏血氧监测仅仪。3
五、中心静脉压监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体位及凝血状况2.评估患者中心静脉是否通畅、置管深度、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二)操作要点。1.各齐用物,配量肝素盐水,加压袋充气加压至300mmHg左右,注意排尽管道内气体。2.操作前先连接测压系统,用压力导线连接压力套装与监护仪,设定CVP监测的数据与淡形的参数。3.连接压力套装与中心静脉导管,与置入最远端的一腔(标有“distal”的一腔)相连接。4.惠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水平),校正零点,测压,记录。(三)指导要点。告知患者监测中心静脉压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四)注意事项。1.避免打折扭曲,保持测压管道的通畅。2.每天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旅性分泌物,定期更换敷料、管路、压力套装和冲洗液。3.选择标准的测压琴点,传感器置于胶中线第四肋间与右心房同一水平,每次测压前均应校正压力传感器零点。4.中心静脉测压通路应避免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以防引起血压波动。5.注意影响中心静脉压数值的因素,如惠者的体位、机械通气、腹内压等。6.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出血和血肿、气胸、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股静脉插管时,注意观察量管侧下肢有无肿胀,静脉回流受阻等下肢静脉栓塞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