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咳嗽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睡眠等。2.评估咳痰的难易程度,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物质等。3.必要时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等,评估有无发。4.了解痰液直接涂片和染色镜检(细胞学、细菌学、寄生虫学检查)、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等检验结果。(二)操作要点。1.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温湿度适宜,减少不良刺激。2.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诱因,注意保暖。3.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嘱患者多饮水。4.促进有效排痰,包括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击与胸壁震荡、体位引流以及机械吸痰等(具体操作见第六章)。5.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送检。6.按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识别并避免诱因。2.告知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饮水习惯。3.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4.教会患者有效的咳痰方法。5.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四)注意事项。1.患儿、老年体弱者慎用强镇咳药。2.患儿、老年体弱者取侧卧位,防止痰堵室息。3.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4.有室息危险的患者,备好吸痰物品,做好抢救准备。5.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1
1 咳嗽、咳痰的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咳嗽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睡眠等。 2.评估咳痰的难易程度,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 常物质等。 3.必要时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等,评估有无发绀。 4.了解痰液直接涂片和染色镜检(细胞学、细菌学、寄生虫学检查)、痰培养和药 物敏感试验等检验结果。 (二)操作要点。 1.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温湿度适宜,减少不良刺激。 2.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诱因,注意保暖。 3.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嘱患者多饮水。 4.促进有效排痰,包括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震 荡、体位引流以及机械吸痰等(具体操作见第六章)。 5.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送检。 6.按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三)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识别并避免诱因。 2.告知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饮水习惯。 3.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 4.教会患者有效的咳痰方法。 5.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 (四)注意事项。 1.患儿、老年体弱者慎用强镇咳药。 2.患儿、老年体弱者取侧卧位,防止痰堵窒息。 3.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4.有窒息危险的患者,备好吸痰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5.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