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内吸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二)操作要点。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造,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自的,取得配合。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四)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交化。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1